“陶士兄任总理衙门办事大臣,他日位列中枢,可不是我这外臣能比的。”林义哲笑着说道。
“不瞒鲲宇老弟,京中非我愿留之地。”洪钧笑着摇头道,“总理衙门仅是暂时栖身之所,驻欧使臣,才是我想要的。当然,现下时机未妥。而且,我还有些旧帐,得在京中了结了,才好上任啊。”
听到洪钧说自己在京里有“旧帐”要算——当然这个帐不可能是经济帐,林义哲不由得很是惊奇。
林义哲正待细问端详,仆人来报,称“承恩公”崇绮来拜。
“当今国丈都来给鲲宇道喜,鲲宇可是有面子啊!”看到林义哲不明所以的样子,洪钧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林义哲听到“国丈”一词,眼前立刻浮现出了阿鲁特氏的身影,不由得背后冒出了一丝冷汗来。
难道是自己对阿鲁特氏做的事,让人看破了?人家爸爸找上门来了?
“快快有请!——不!我去迎他!”
当林义哲来到门口时,看到一个身材矮胖的花白胡子的老头正在那里背着手踱着步打转,显得很是焦虑。他上前刚要打招呼,老头看到林义哲出来,立刻抢步上前,纳头便拜。
“恩人!”
什么什么?恩人?
林义哲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他的手却不慢,上前一下子扶住了老头,不让他拜下去。
“崇老大人!这是做什么?折杀晚辈了!快快请起!”
这个老头,便是阿鲁特氏皇后的父亲三等承恩公崇绮。
崇绮的身世,可以说是颇为坎坷的。
崇绮是蒙古八旗子弟,原隶蒙古正蓝旗,是大学士赛尚阿之子。崇绮最初为廪生,通过捐输军饷,谋得八品笔帖式,不久被任命为玉牒馆誊录,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后中举。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皇帝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人湖南,直逼长沙城下。咸丰皇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也受父亲牵连被革去工部主事官衔。
家道中落,崇绮可以说备尝“身居闹市无人理”的世态炎凉。他索性闭门读法,练成一笔好字,他还擅长丹青,尤喜画雁。以寄寓其“沧州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的感愤。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威胁京师。咸丰皇帝下令设巡防所,宣布戒严。巡防王大臣调崇绮充任督练旗兵处文案。次年。孤军北上的太平军弹尽粮绝,为清军所败,崇绮因抵御太平军北进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并开复举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崇绮以随办巡防名义守卫内皇城,并协理内城团防昼夜巡行。以备不测。英法联军退去后,因守城有功,崇绮被提升为主事,后迁员外郎。1864年(同治三年)。宁夏将军都兴阿奏请让谙熟军事的崇绮随他去西北参与军务,兵部上疏坚请留崇绮在部获准,崇绮遂调充步军统领衙门兼办司员。
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殿试这一天。崇绮沉着镇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笔有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上千余字的经史时务策文。次日,8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皇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此事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原来,清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取士上采用“旗不点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从顺治帝开始历朝因循的惯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笔点中的状元,又不好改换。养心殿上,两宫太后和阅卷大臣们皆颇费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犹豫不决,遂决定交给军机大臣和阅卷大臣商议。众大臣经过反复争论,得出“但凭文字,何论满汉”的结论,奏复两宫。
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
崇绮金榜题名后,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1870年,崇绮升为侍讲,是年秋,又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后来又充当日讲起居注官,侍奉于皇帝左右。
1872年,同治皇帝已届成婚之年,需从高级官员的女儿中选一皇后。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因相貌端庄美丽,性格文静娴淑,被东宫慈安太后相中,最终获得同治帝首肯,被册封为正宫皇后。作为皇后之父的崇绮,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尔佳氏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亲属从蒙古正蓝旗升隶满洲镶黄旗。
ps:人的一生最少要判刑十次。1、治安处罚拘留10个月(胎儿时期)2、保释期3年(幼儿时期)3、劳动教养改造12年(中小学时期)4、假释(大学时期)5、无妻徒刑(毕业后工作时期)6、缓刑监控(恋爱时期)7、有妻徒刑(结婚)8、有期徒刑10-30年(买房按揭时期)9、生个儿子(死缓)10、最后死刑。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一百九十九章 洪陶士的“旧账”
崇绮一家得知消息后又惊又喜。(百度搜5y.)因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能与当今天子联姻,并受到这样的恩宠。
但令崇绮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全家的噩梦,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了。
女儿被立为皇后不久,宫里便传出消息,皇后和慈禧太后不合,屡有龃龉。崇绮闻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不止一次的借进宫探望的机会劝诫女儿,要孝敬婆婆,搞好两宫皇太后和诸位嫔妃的关系,无奈女儿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过后仍然我行我素。宫中仍不时有人透消息给他,皇后只去给“东边儿”请安,从不去“西边儿”那里,崇绮听说后忧心如焚,但拿这个女儿,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而今天,当他得知女儿竟然向皇太后赔礼认错,婆媳重归于好,心中之震惊,可以说无法形容。正当他忐忑不安的进宫递牌子,想要觐见慈禧太后,打探下消息,但慈禧太后因为身子困倦,没有见他,而是让内监传了一些体己的话给他,崇绮的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他领旨谢恩,而传旨的内监临走时的一句“说您要谢就去谢林义哲林大人!”却让他着实愣了好半天。
崇绮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又去打探相熟的内监,这些人见面便给他道喜,和他讲了详情,他这才恍然大悟。从宫里出来之后,他便直奔贤良寺,来见林义哲当面道谢。
林义哲将崇绮让到屋里,和洪钧也见礼,分宾主落座。林义哲听了崇绮说明来意,才知道自己对阿鲁特氏的“深度催眠”仍在发挥良好效用,心里也是一块大石头落地。
“林大人,您不知道。这个女儿我自小便管教甚严,女儿也一向知书达礼,礼貌贤淑,谁曾想入宫之后,却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崇绮摇头叹息道,“自从他入宫以后,我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她又做出什么事来。惹皇太后不高兴,连觉都睡不安稳!唉!”
听了崇绮的话,洪钧对皇后入宫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反差也感到吃惊不已,但林义哲却明白,崇绮并不是在这里推卸自己教导无方的责任。他说的这些情况,恰恰印证了自己对阿鲁特氏之所以会如此的猜测。
作为一名业务精熟的心理咨询师,林义哲知道,这是皇后在青春期所特有过渡反应。因为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少年男女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男女们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个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男女对父母、周围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阿鲁特氏和当年康熙皇帝早早夭折的妻妹赫舍里氏一样,很早便名声在外,甚至外间有“淑静端慧,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的传言。而这些盛名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压力,令年少的她不堪重负,只是她慑于父母的威严,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而当她真的成了中宫皇后,成为后宫之主以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青春期的叛逆,便集中的爆发出来,是以才会有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表现。
相似小说推荐
-
骑砍之自立为王 (血与火的人生) 起点VIP2017-03-07 军事战争一个现实社会爱玩骑马与砍杀游戏的普通上班族,意外穿越到骑砍游戏的世界中,开始了...
-
大唐刀师 (叶非雨) 起点VIP2017-04-05 架空历史一刀冠绝大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且看铸刀师如何搅动天下风云!助小国开拓国门,辅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