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的原因,不用交税的豪门望族土地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贫农中农变成佃户,国家的税收就会越来越少。有主动出卖土地以求少税的,有被迫出卖土地以求生计的。这也是祝家发迹一百多年就能有这份家业的直接原因。
这次加税,所有土地都要缴税也是触犯了豪门望族的利益。读书人不缴税这是上古就制定的道理,不是一百年两百年,是一两千年不论哪个朝代都是如此,有功名的人不缴税不徭役。此番承平皇帝这样强行收取士族的税,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这一次缴税对于士族来说九牛一毛,但是开了这个先例,谁能保证以后不收?是不是国家有事就要士族缴税,那读书还有什么用,读书人还有什么优越感,以后谁还会尊重读书人。
劝谏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到皇帝所在的中京城,皇帝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在朝中是大权在握,哪还管得了这些,只想着一战功成,千古流传。要说皇帝好大喜功也不能完全概括,几年时间能把朝廷控制得滴水不漏也是有些大手段的,至少是个政治斗争上的人才。也许只是将打仗想得太简单,或者是在对一件集体大事的统筹上想得过于简单,像是祝振国此时先进的思想,对于战争也只以为是主将有才,运气帮助便能赢得战争,更何况有钱有人。把战争胜负归结于主将一个因素上是最大的错误。
若是承平皇帝先掌控了朝政,然后慢慢开源节流增加朝廷收入,用心编练军队,与北人暗中交易多购良马,打造质量上乘的兵器,这些事情完成,再选一良帅出征也许能一战功成。现在大多数人被钱粮充足,兵多将广所迷惑,却从来没有真正分析敌我。很多卫所士兵连一件完整的皮甲都没有,更不说铁甲,用的兵器都是百年前打造的,保养得好的还只是磨损严重,保养得不好的早已经锈迹斑斑了。边镇虽说好上很多,但也算不上装备精良。
第六章 上甸惨败一
第六章上甸惨败一
远山郁郁葱葱,伴随着烟雾缭绕,微微细雨刚停,田里的稻苗上还沾染这点点雨滴,富水河中也已有人划着木舟在撒网。已是开春季节了,祝家庄依旧是那个炊烟袅袅的祝家庄,只是行人中不少都是忧心满目。
仗已经打了近四个月了,每次传来都消息是哪里哪里打赢了,哪里哪里又杀敌多少,人们都在盼望着战争赶紧结束,让出征的孩子早些归来。也许是因为祝家庄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才显得如此急切希望战争停止。要是在外县没有人出征的地方,人们一定是笑着在茶馆坐着听说书人自己编撰的战斗故事。
要说此次出征的主将高破虏也是个帅才,高家一直都是将门,在大华开国年间高家祖先便是开国将军高以岭,高破虏从大华二年便一直坐镇大同镇,十多年与鲜人交锋无数,也是建功不少,虽然都是防守小胜,但是名声却是极大的。大华十三年最后一次商议出征,高破虏是反对派,被人指着鼻子大骂,武人惧战国之将亡。从此以后也就不再说话了,不是不想说,是朝廷风气已经如此,说多了怕是地位也要保不住了。
只是高破虏没有想到最后这出战的主将会是自己这个曾经的反对派。当然朝廷也是没有办法,皇帝也知道让这些文臣去打仗肯定不可行的,朝堂之上武将大多是连血的没有见过的,高破虏在大同多年,久经战阵,又熟悉敌人,熟悉地形,选来选去没有出其右者。
高破虏不是很情愿的受命,也不能抗旨,高家几百年都是大华的中流砥柱,一家富贵都是靠着对皇家用命才保持了这么久的富贵,这个时候更要用命。
为什么要在冬天开战,高破虏也是有很多想法的,正常的战术在冬天远征一般都是不会发生的,但是高破虏知道,冬天正是草原鲜人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每到冬天,粮食不足的鲜人都会南下劫掠打草谷,天气对于双方是平等的,让敌人战斗力下降也就是自己得的好处,至少大华的士卒现在还吃得饱穿得暖。也算是略占了些许的便宜。
虽说这四个月里传回朝廷的都是哪里哪里打了胜仗,其实是连鲜人大部队都没有遇到,都是小股抵抗,一些小部落被撞上了,先头部队一拥而上消灭了个几百人,还包括老弱妇孺。四个月加在一起都不到三五千人,这先锋部队都立了好几功了。
冬日行军路难行,白天时间又短,一日行不了三五十里,加上冬天的北地积雪颇深,后方的辎重行得就更慢了。再一个也是高破虏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对了,一路行来已经过了下甸中甸到达了上甸,再走下去就是鲜人王帐祖地了,总共才遇到三五千鲜人,事情实在有点不正常了,高破虏故意在拖慢行军,这几天干脆就在踌躇不前。斥候都放出去了两百里了,都是小鱼三两只。
其实不论怎么样,高破虏是知道鲜人打得什么主意,不外乎是利用时间集齐充分兵力一次决战,对于鲜人只有这个办法。高破虏也知道鲜人能集合多少壮丁,大概也就在十五到二十万之间,整个草原才两百万不到的鲜人。
现在已经接近决战了,高破虏也知道自己进不进军都会决战,现在是怕中埋伏,也让自己将士多修整。高破虏最想知道的是现在敌军的动态,所以斥候越派越多,越派越远。高破虏命令士卒就地修整,高建营寨,与鲜人骑兵野战胜算不高,高破虏现在是想就地建筑一座简易的营城,等敌人来功,还是打自己习惯的防守战。
鲜人名义上的大汗是扎里河,是鲜人最大部落蔑乞部落的头领,平常鲜人虽然受他名义上的统领,但是不受他的命令,有什么事情都是会盟来决定的。蔑乞部落占了鲜人的祖地,也算是草原正统。每次南侵都是由扎里河牵头各部各自出人组成联军南下。
这一次华人入草原,不用会盟各个部落都是精锐尽出直接到祖地来汇合。华人已经到了上甸,甸就是水草丰茂的草原,上甸再往北一点就是祖地,也是蔑乞部落的草场。
祝家二爷祝文仲作为精锐加入了两万先锋部队,在队伍里任了个百户连正,能得这个百户一是勇武,二是因为是士族子弟,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爷服役之时老娘祝蔡氏给他带上两百多两白银,二爷在大同时候一年不到就上下散尽了,三年内谋了个百户职位。同乡子弟都在祝百户的辖下。
文仲虽然读书不是块料,身强体壮却是块学武的好料,脑袋也是比较灵光,有银两开路上下关系都打得挺好,为人也算是豪爽义气,学得了几分军人血性。在到大同不久便结交了以为老边镇留兵,边镇留兵一般不多,除了家乡实在没有什么亲人的,一般都不愿意服役期满还留在边镇,这位留兵大了文仲一轮的年纪,在边镇十几年了,之前一直是在夜不收服役,只是年纪慢慢大了落下了一身的毛病才从夜不收退了下来做了新兵的教官。
夜不收顾名思义就是夜了不用回营点卯的士兵,其主要职责就是斥候,是斥候中的精锐,精锐中的精锐,祝文仲结识的这位夜不收名叫朱大能,确实也有点大能,一手军中刀术使得是出神入化,能开三石硬弓,射术也是惊人,听说手上也杀过不少蛮鲜。祝文仲花了五两纹银拜了师傅,每日酒肉伺候,自己又肯学肯练,也算是学得了一身本领,打遍左右千户营无敌手。
出征四月已过,之前的紧张感早已经没有了,在先锋营随着杀了两个真蛮子与十几个老弱,祝文仲也慢慢变得有些胆量。原来在大同也交过手,远远的站在城头拉弓就射,鲜人也不攻城,绕着城就走了,去了附近劫掠,同样主官们也没有一个敢出城去追的,大多由得鲜人来去,只要不丢城池也就丢不了土地,那便是守土有功。面对面厮杀这还是第一次,虽然两万人打几百人,但鲜人凶狠也是让先锋队损失惨重,祝家子弟来了一百多人在自己麾下也是折损了七八个了。
第七章 上甸惨败二
第七章上甸惨败二
催战的圣旨又到了高破虏的手上,这次语气已经大不一样了,非常之严厉,让高破虏赶紧攻破敌人王帐,活捉扎里河回朝进献。再踌躇不前,就要治高破虏怠战之罪了。之前催战的圣旨大多是比较客气的口吻,这次如此严厉,怕是皇上已经不耐烦了,加上小人挑拨,只怕皇上内心已经以为自己是怕战不前懦夫。
高破虏皱眉沉思,管不了这么多了,此战倾大华全国之力,要是胜了,之前不论多少不对也是运筹帷幄,此战若是败了,就算有天大的功勋怕也是人头落地。想通此节,高破虏把圣旨往案上一放,还是按照自己的战略准备。
每日加强营寨,准备箭矢,深挖壕沟。也是一直在整训士卒,虽然是临阵磨枪,也是没有办法的,很多士卒连队列都不齐,战起来怕是不堪一击,行军至现在,非战斗减员就已经上万了。
突然一个传令兵面色匆匆跑了进来:“报大帅,斥候来报,正北一百里外发现大批敌人马队。”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崛起 (庚新) 起点VIP2017-02-19 两晋隋唐圣历元年,幽州昌平县郊外,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时,日月...
-
回到古代做皇帝 (飘依雨) 起点VIP2017-03-02 架空历史烽火生,狼烟起,策马扬鞭保家国。犯我天威,虽远必诛!造宝船,扬风帆,乘风破浪惊万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