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大约A3大小的介绍册子中,除了文字说明外,还尽可能配上了手绘插图——他们原想用照片的,可惜所有人的相机都是数码产品,能拍照却不能打印,没有纸质照片可用,只能找画匠照着画出来。
这个年代的画师水平普遍不高,走形失真在所难免,后来是请了穿越众里的美术高手王晨帮忙,预先画出素描式样,再由那些画惯了年画的本地画师加以模仿,这才能够成批制造图册。
除了用文字和绘画加以说明外,对于有些商品——如香水,玻璃镜片等,还在样册中放置了一些实物样品,册子本身包装亦极其精美:大红缎面的硬纸外壳,里面一页一页图文并茂,总之就是尽可能让潜在客户通过这一本图册充分了解到商品的种类,用途以及特色,进而产生购买欲望。
敖萨扬这次过来就带了这么一本,当他把介绍册递给王参将时,后者还有些诧异。不过打开来翻了几页以后他的眼珠子就直溜溜不会动了……不但眼睛不好使,连鼻子都似乎不够用——当画册翻到介绍香水的那一页时,一股淡淡香气从其中夹杂的织物中升起,将帐篷里的药味儿冲淡掉不少。
“……这,这上面的东西,你们都有?”
“都有,不过要到登州府去才能交货——我们这边全是战斗部队,没送货物过来。”
虽然大部分都看不到实物,王参将对此已是非常满意。事实上他上次来赴宴的时候就对琼州军用的玻璃器皿羡慕不已——川中平原其实相当富裕,但由于道路难行,对外的物资交流实在困难。蜀中很多好东西都运不出来,同样的,外面那些奢侈品运进去也少,尤其是通过海外贸易进来的西洋货物,在江南京城一带还不算稀奇,到川中价值就要高得多了。
他原想换不到军火就换些玻璃器和西洋夷货也行——这在四川都是稀罕东西。却没想到这边拿出来的商品目录竟是那么丰富,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谈判的后半截子,那位王参将一直在看着手中介绍册子走神,庞雨等人这边说话都没怎么听进去。
所以双方最后只是作了个简单的口头约定,具体交换内容和价格要等到这边战斗结束,大家去登州府看到实物之后再详细商定——这场战斗很快就会结束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此后一段时间,双方就在一种很和谐的气氛中度过。在确定了合作关系之后,琼海军与川军的关系愈加紧密。王参将等一干人对这边也完全没了戒心,彼此交流起来极其直率,对于庞雨等人所希望了解的大明军中情况,以及当前行营军形势等等杂务,只要是他们知道的,基本上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毫不隐瞒——现代人可以通过历史记载了解到很多奇闻轶事,但对于这些常规性知识,反而很缺乏。他们之所以尽量结好川军,就是想在这方面多加补充。
计划完成的不错,他们了解到很多原本不清楚的事情,尤其是关于山东行营内部。不过,在熟捻了之后,王参将那帮人说话却也不象原来那样拘谨客气了:
“……格老子的!解兄弟啊,你们都给那个姓钱的龟儿子骗了哈!居然才给个守备?……芝麻绿豆点大的官噢!”
——按照老王的说法,在明初时守备还算个有点权力的官儿,但到现在已经不行了。也就比指挥五十人的小旗,指挥百人的总旗要大上这么一点。真要打起仗来,一个守备最多指挥个三五百人。象解席这样手下有两千精兵的,怎么着也该封到游击,参将一级,若是以战斗力论,做个总兵也是绰绰有余。
所以解席那次去拜见上官,幸亏是按他们自己的军制,报了个“琼海军团长”而非“登州守备”官衔,否则在场任何一个将领都要比他高至少两级,见人矮一头再要硬邦邦那真成笑话了。事实上,也正是由于穿越众这边对明朝军制不熟悉,稀里糊涂随便接受了一个小小守备官衔,才导致山东行营这边认为他们很好对付,一开头便想要给个下马威教训一下,以便加以收服——结果反弄到现在这般难堪境地。
随着与琼海军的关系日益深化,王参将他们所属川军在山东行营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老王本人就好几次被叫到中军大帐去汇报情况。因此他也能得到不少有关行营的最新消息。
大明山东行营的那些长官们现在都有些后悔了——他们没能压服琼州军,反被对方闹得下不了台。在任何一支军队里面,有这么一群不听上司命令的家伙,都是极其令人头痛的事情,而他们却又拿琼海军完全没办法。
这确实很让人难堪,所以现在朱大典等一干人只希望能尽快攻下黄县县城,结束这场对峙。攻城最好是用火炮,可偏偏他们手头的火炮数量不足——最近从行营那边传来的消息是朱大典派人去登州府,试图把府城上安装的火炮拖来协助攻城,结果派过去的人回报说登州城墙上已是“寸铁皆无”,天晓得先占了城的短毛把那些炮弄到哪儿去了。
行营的几位官员得报后都很郁闷,这回就连高起潜也没敢提出来要找琼海军要大炮。他们只好咬着牙命令诸军加紧攻城设备的制造,希望不必借助火器之力,仅以传统方法就能攻下黄县。
解席他们这边则是对于后方兄弟刮地皮的能力深表满意,同时很有耐心的等着看好戏。他们没有等待太长时间——大明崇祯五年九月廿二日庚戌,也就是公元一六三二年十一月四日,大明山东招讨行营终于完成了一切准备,列重兵于黄县城下,准备将其一举攻克。
第四百零五章 攻城(上)
站在军营前的山坡上,正好可以将大明军的攻城部署一览无余。所谓“人一上万,无边无岸”,这句话在此时充分显示出它的贴切性——只见蓝天之下,黄土陇间,密密层层一个方阵紧接一个方阵,入眼之处或为赤红,或作银白——红色是明军的鸳鸯战袄,虽有新旧不一,颜色斑驳之处,但他们统一披在肩膀上的红色布巾都还挺新,因为那只有真正打仗见血的时候才拿出来披上,此时从上往下俯视,倒也整齐划一。
至于银白,就是盔甲钢铁之色了。尤其是辽东军那边,尽管此次攻城他们骑兵所能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辽镇兵马依旧全副披挂,连同那数百名重甲骑兵一并派出。这些重骑兵全身上下都包裹在钢铁甲片中,铁甲很容易生锈,但每一个重骑都有专门的辅兵为其保养盔甲,所以今日开战时,那些甲胄拿出来卖相极佳,上千人马同时行动时当真犹如一条流动水银一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果然是如火如荼……据说当年吴王父差就喜欢以红色和白色作为军队主色调,出战无往不利,连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军都被吓退。可是威风一时啊。”
山梁上,手持望远镜的庞雨笑吟吟评价道,旁边敖萨扬却恰好也是通史的,闻言只哈哈一笑:
“可惜一回去就让越王勾践给阴了……但愿大明的部队别那么倒霉才好。”
“虽说这边没其他敌人了,可他们居然连支预备队都没留下,看来行营官员们都很急切啊。”
——山东行营这次是倾巢出动,除了他们琼海军不掺合,就连后面川军营里都被抽调一空,全军四万余人将小小一座黄县围了个水泄不通,居然连最起码的围三阙一原则都不顾了。
很明显,行营官员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来个速战速决。同时他们对自军的实力也深具信心——这也难怪,此次攻城的大部分物资准备早在五六天前就完成了,后面几天却是明军受到琼海军的启发,让各部队都进行了一番攻城操演,那些部队实战能力如何还不清楚,但表演起来却是花样百出,攀爬翻越那座模拟城墙似乎个个都如履平地,倒也极大增强了他们本身和观演长官们的信心。
明军这次效率不低,当日全军鸡鸣即起,凌晨造饭,从清晨寅时开始排军列阵,至辰时,也就是上午七八点的样子,数万大军都已经就位完毕,这样他们有整整一天时间可以用来攻击。
至巳时之初,也就是早晨九点整,军中一面面大鼓开始有节奏的敲响起来,悠长而低沉的号角声亦随之响起,上千面旌旗同时展开,战场上顿时弥漫起一片肃杀气氛。
行营统帅朱大典一身朱红官袍,身边则跟着十余名盔明甲亮的武将,纵马走到阵前,他面向全军慷慨激昂,大约是发表了一通战前演说——因为距离太远,这边山坡上听不清。估计那边大部分明军也听不清,这年头又没扩音器。
不过到最后朱大典忽然抬手,朝着身后黄县方向狠狠一挥,随即只听数万大明军居然同声高呼,想必是预先教好的。
“万胜!万胜!万胜!”
在一片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中,排列在明军前方的几座阵势开始缓缓挪动,向着黄县城墙方向开去。
——大明军的攻城战开始了。
出乎常人意料,这次攻城战,首先出动的竟然是骑兵。数千名包括辽东军在内,以及青州,保定诸路的轻骑游哨越众而出,也不讲究队列阵形什么,零零散散朝黄县城下冲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乱世英雄 (夹心奥利奥) 起点VIP2016-10-10 抗战烽火徐国仁,一个现代高中生,不会打枪,也没杀过人,灵魂却意外穿越到了民国旧社会,对历史不...
-
带着城市闯战国 (空逸) 起点VIP2017-02-02 架空历史赵无铭在玩网页策略游戏之时,带着城市突然穿越。成为赵王,最不待见的小儿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