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芙毫不在意地点了点头——中国人的这一套“照章行事”或许在别的埃尔塔人看来颇有一番别扭之处,不过在她看来却是倍感亲切与舒适。明确了责任与边界,大家办起事情来就不用互相揣摩界限和反复试探。
特别是像她这样“孤身一人”在军营中举目无亲的存在,而且还是个弱女子,若是在旧军队中没有至上到下的卫兵看护与权势通达,恐怕非礼之类的是少不了的吧。又或者是自己想到营地里看一看那些便携和可靠的炉膛与厨房,大概也要随行的“下人”交点钱才能疏通门道,或者还是得摆出“红玉学士”的架子来
想着这些曾经离自己很近的事物,沃尔芙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到了机动式锅炉的跟前。诚然,在解放军中这锅炉大多是集成在炊事车,洗消车各后勤车辆的车体当中,可埃尔塔各军其实并不具备摩托化的实力,于是乎这些后勤车便化整为零,从一个需要内燃发动机驱动的整体变成了全部能由骡马牵引的分散马车。
锅炉旁,数个士兵正在努力地拿着斧子劈碎周围搜集来的碎柴火和木材,将其装进锅炉的炉膛作为加热的原材料。这个景象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再正常不过,但却着实是让沃尔芙有些疑惑不解。
“在我之前所到的地方,大多都已经用起了‘魔粉锅炉’,可为什么军中还要用这么不方便的落后产品,烧火来提供热度呢?”
“这是两用产品,女士。”锅炉旁的军士长抬头看到了军营里不多见的女人身影,先是有些惊讶——只不过当他发现了沃尔芙的手臂上也佩戴着观摩团特有的蓝色袖章之后,语调就重回正常平稳。“我们总该把使用魔法和使用木炭的情况都演练一遍,以防万一嘛。”
魔粉锅炉现在已经大面积取代了传统的小型燃煤锅炉,在埃尔塔大陆的多个城市投入使用——可以说现在除了门东市和盾城等地大型的发电及炼钢用燃煤锅炉暂时无法被取代之外,这款由红龙团的原始设计经过改良和反复试制最终定型的锅炉早就分化出了数个品种,广泛使用于各个行业。
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解放轮和大陆横贯铁道线的机车也拟定在年内使用魔粉锅炉——相较传统的燃煤锅炉和燃炭锅炉,魔粉锅炉几乎没有任何不良的排放气体与环境问题,“燃料”的热值密度也丝毫不逊前两者,已经投产的锅炉用途广泛而已经成为埃尔塔帝国国家工业化的象征标志之一,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沃尔芙会对“军营里的小玩意”发出奇怪的疑问了。
就是由这台锅炉驱动的发电机给整个军营带来划时代的电力供给,而推动小型汽轮机重新冷却回到液态的水还要在暖气片的管道中完成一次热交换——这在冬天可谓是意义重大,就算军营不需要暖气,战地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是需要良好工作条件的。
“光是这还不够。”负责后勤的排长不无骄傲地向在士兵中知名度也不低的“红玉之瞳”沃尔芙介绍着他手下的木牛流马,“我们还拥有一辆冷冻拖车和一辆蓄电池拖车,只要沿途能提供足够的饮水补给,我们排至少能够保证这个营三天内战士都能吃上热面包和热汤!”
沃尔芙转头望去,那和锅炉车,厨房台车以及发电机车拥有一样底盘的几辆马车此时正披着防水防尘防火的合成纤维油布静静地躺在那里——其中一辆的油布底部还伸出几根黑色的粗线,这些粗线沿途用高出地面的框架保护住一路通向这里。
充电宝居然要用马拉——沃尔芙不解地歪着头,始终觉得这一场景和结论在某个地方有着自己所说不上来的违和感。当然,要换成现代人或是坂本晓一定早就笑得俯仰不止,对着埃尔塔军的独特后勤体系吐槽了千遍万遍吧。
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化石燃料不仅是“开口井”就能采掘起来的,连成品油的运输与供销也如同传统货运一般简单——事实上中国内地要做到这样的运输网和储存点分布以达到“遍地加油站”,那也是9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
现如今出现在沃尔芙面前的“马车拉充电宝”,也就正是埃尔塔在这独特时代的一个缩影而已。现今在埃尔塔各地活动的“游动电影放映站”,“冰冻食品下乡展销队”可满地都是这样的奇异组合,虽然仅仅出现了一代人不到的时间,但它终究会给这代“异世界的支柱”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第三十六章 新家
而在军营内,正是这一批“牲口拖曳的机器”带给了埃尔塔军官兵予以完善的生活保障——有热面包热汤来舒缓压缩干粮虐待过的胃;有用于洗刷浸泡白天磨出水泡和轻微挫伤之四肢足底的热水;当然,照亮营地的灯光与营地内高高竖起的广播塔也就不在话下了。
就在平整的营地广场上,肃教军与埃尔塔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军官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而中间正好就是吹着口琴的欧费蒙德里奇,而口琴的悠扬乐曲则随着广播塔被传到营地的每个角落,给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予以精神上的慰藉。
身为“统帅”的他既然口琴吹得不坏,那么在文艺活动中表现出亲民的一面就有利于肃教军内部的团结。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今天的观摩团与导演部,乃至中国教官们都下到在海边设营宿营的军人身边,和他们同吃同睡。
在离开军营的汽车上,沃尔芙的思绪还没有离开军营——大头军官与士兵同吃同睡,这在她所熟知中是绝对不可能之事。而恰恰就是这个不可能,最后收买来了肃教军的万众人心,让他们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地扑向群岛去解放他们尚还在苦难中的亲属同胞。
“之所以让肃教军使用长枪盾牌,纯粹是因为训练问题,如果有条件和需求的话,让他们使用火药武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让埃尔塔人顺从的方法并不是武力,而这群兰卡斯人于我们而言也一模一样,不会有什么区别。”
这是她询问肃教军内中国人军官有关于肃教军武器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在与她交谈时,这位她素不相识的年轻军官身上就仅仅只佩戴着一柄不起眼的自动手枪,在她看来若是肃教军的兰卡斯人突然暴起而攻之,想要取他性命的话,那根本就是摆设而已。
“坐稳了,最好戴上安全带。”接送她的汽车兵转过头来嘱咐了一句,“前面的土质路面刚被涨水的河流冲掉了表面,可能会有些颠簸。”
埃尔塔帝国以前哪里有这种宽广到能四架马车同时并行的道路四通八达的景象?沃尔芙回想起过去在克拉夫马车上的颠簸旅程,不由得轻松地笑了笑。现如今这路面的破损在钢板弹簧悬挂的缓冲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从破损的弯道上转过车头,车前挡风玻璃上映照的便是希尔齐港和希尔齐市区的不夜城美景——各种工地上照明的射灯与探照灯此时把楼体和塔吊找得是一片通明,光柱或齐或斜地射上夜空,在云层上打出漂亮的阶梯色差。
由于她不适合和官兵同住同吃同睡(埃尔塔军和肃教军内现在都暂时不招收任何形式的女兵),所以她最后还是必须返回希尔齐市内的海景大酒店继续暂住。当然这也是她想要的结果——任何人只要一旦见识过希尔齐这种和门东市相仿的繁华,多半都会不可避免地对它上了瘾着了迷,离开时抽不开步子……
包括沃尔芙在内的所有埃尔塔人和兰卡斯人,在看到,亲身经历过面前这番盛景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明白,有且仅有中国人才能制造出新希尔齐(相对于河岸另一端的老希尔齐城)这样的繁华都市,以及给予他们全新的舒适生活——更进一步说,他们为人的基本尊严,也是从这里重新开始的。
在这一框架内,就连原来的“敌国人民”也根本没有了反抗的动力。这些异世界人原本就不是为了剥削他们,消灭他们而来——双月行星工业化计划从根本上完完全全就是互惠共赢,你四我六的合理买卖,来到埃尔塔大陆上的兰卡斯岛难民从能够吃上难民粥到吃上工人饭之后很快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和中国人,和已经走上正道的埃尔塔人进行不必要也没动机没理由没成功率的政冶斗争,经济斗争和武力斗争呢?
在中国人“颠覆”这里之前,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帝国”和“教会”两大体制下的猪。如果他们有必要反抗的话,那么理由就很简单——中国人的到来让他们过上了比猪还不如的生活。
再回想起前些日子报纸上连篇累牍报导的“土地补偿工”与前贵族制造爆炸与枪击案,更试图谋反和拥立皇帝推翻现埃尔塔帝国政府或推翻皇帝与现政府建立“农奴主**政权”的专题之后,沃尔芙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会对埃尔塔军的军人拿起枪,甚至是肃教军的军人拿起枪这一件事如此放心——因为他们保卫的,也正是这些军人想保卫的,为着同一目标并肩前进的同志有什么理由举枪相向呢?根本没有!只有原来窃取了广大人民应得权益,让他们“成为猪”,自己却过着人上人生活的人才会害怕现在每个人都重新成为人的日子,因为这样挨削的只会是他们!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铁血纵横 (石板路) 起点VIP2017-01-07 抗战烽火七七事变后,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柳天舒,跟着同学撤离北平,本想返回家乡,却因为种种原...
-
医统天下 (永恒) 红薯VIP2016-10-01 架空历史好男儿,自当醒掌天下权,醉卧温柔乡。且看,华国最年轻的脑外科博士龙腾,在穿越到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