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另类官商 (梨下海棠)


王锡爵感觉自己是其中最为失败的一个人群代表。吴敏发表了演说,要求把监国之权交给他。代表地主立场的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也宣布参加夺权。而王锡爵做为官僚的代表却只说了几句没有实质性的话,连他自己都失望。
清议大夫作为一个最超脱的官职,念读了这几日清议的几种意见,第一种就是常智光提出的,有兴趣和有能力的进行联合执政。联合执政就是常智光和几个利益代表人合作推行政策。如果所推行政策被合作人反对,就进行朝议投票。
由于利益团体的合作,合作的团体也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可以发出对自己有利的政治提议,在朝议时,各大利益将全力支持。也就说,常智光提出的假设是所有议案都要通过朝议,合作和不合作不同的是,合作的团体能提出议案,不合作无权提出议案。
合作的团体可以要求召开朝议,不合作团体没有这权利。相对的,不合作团体有权利提议召开朝议解散执政团体,合作团体无权提出,但可以在朝议中投票。
看朝廷官员有近百人,有鲜明立场的有五十多人。还有四十人左右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虽然不知道,但是目前必须要投票,无论你清楚不清楚,你都得在各候选人中选一个。
而王锡爵由于准备不充分,并且没有打算联合执政,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代表了谁,最后竟然只有常智光、吴敏、白时中进行角逐。
夺权结果出来后,常智光以大比分胜出。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





正文 353 第350章 常智光监国
更新时间:1-30 18:02:17 本章字数:3226

?朱玉慢慢翻阅京城发来的公文,常智光代表的商业力量战胜了各大力量,当然这不是因为商业力量实力,只能说是常智光本身具备很强的实力。 常智光邀请了白时中联合执政,王敏成为最大反对党。
九公公道:“收到消息,吴敏正在和王锡爵秘密见面,谈论联合执政。”
朱玉笑道:“常智光都没定什么游戏规则。”
“公主,游戏规则已经定了啊。清议大夫、商议大夫整理出来的。”九公公拿出一份公文指道:“这边写,两个月后,才允许对执政人员能力提出怀疑,并且要求朝议。同意人数达到三成,就可以开设朝议,如果不信任执政人员能力占据多数,执政人员就下台,由原先反对党接任。都什么乱七八糟?”
朱玉问:“你看见其中好处了吗?”
九公公想想后摇头:“咱家没看出来。”
“以常智光为代表的商人和吴敏代表的年轻一代商人有些不同,常智光代表是整体利益,吴敏是代表商人的个别利益。当就羌族这事来说,吴敏是不会因为个别商人利益,而对羌族用兵,因为这会失去很多反对对羌族动武的票。”朱玉道:“常智光上去,做刽子手,帮本宫除了羌族这祸害。如果将来有不良反应,常智光下台,换个温和的人,比如王锡爵上去就可以。
九公公倒吸口冷气:“听公主的意思,不想再管了?”
“不是不管,而是不管一些事。”朱玉道:“本宫拥有发兵权,官员任命权,什么是本宫说得算。但如同羌族这样的事,本宫不想经手,还有对付遗留女真人,本宫为了名声也不想经手。这样一来,本宫只要看看公文,而完全可以不理会朝政。也不用被困死在深宫之中。而且还能广听民意。”
九公公恍然:“公主英明。”
“那些都是边末,有什么英明?”朱玉问:“比如本宫知道常智光贪墨,或者以权谋私。本宫不爱管这事,而文武百官谁愿意去管常智光贪墨?这么下来,朝廷风气就坏了。但现在这么施行后,如果常智光敢贪墨,必然被吴敏翻账,吴敏向朝臣们展示常智光贪墨,这样一来,常智光只能下台。朝臣之中不再是一团和气,大家都盯着对方的龌龊,这就是帝王权衡之术,才是真正的英明。”
九公公考虑还一会问:“这样一来,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会,兵权在本宫之手。”朱玉道:“再者,他们对方都盯着对方,别说忤逆之举,就算是街上推倒一老者,也会被攻击其不敬老。”朱玉曾和常智光商量,拒绝了常智光提议的两派说法,而是把其割成四派。并且还秘密会见了白时中、王敏两人,表达了朝政改革的意图。
当然,也少不了监督机构,清议大夫就是监督工具,因为,第一,清议大夫是无法收买的,第二,清议大夫没有利益之争。第三,清议大夫不参加任何派别。
历代名帝都比历代名臣能干吗?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哪个因素,公主的才学和见识都很难超越本朝所有的臣子。只不过,臣子们露头不露头罢了。
朱玉就深知这点,知道自己的执政能力虽然比明穆宗来得强,但是比起王锡爵实干、常智光进取等等,确实有所不如。而且自己因为顾忌名声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反而没有下面人敢做。
太上皇事件中,如果不是她执政,常智光、吴敏谁执政都不会停战。白时中倒是会停战和谈,但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军费的浪费必然要被常智光他们弹劾反对。而明穆宗一事中,朱玉身份反倒是最难处理的,她不停战不行,她停战理由充分,别人不敢说她浪费军费,导致她不想停也只能停的无奈。
这是朱玉和常智光对模式一个探索。常智光虽然知道各种制度的先进,但是也觉未必就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朱玉会同意削弱一定皇家权利,和其没有子嗣有很大关系。虽然失去了一定的权利,但是皇帝就不再成为矛盾的焦点。皇帝是否是暴君,和是否被推翻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么一来,很有力杜绝农民起义对皇帝的针对性,让皇帝置身事外。但同时皇帝又把持了兵权、特赦权、官员任免权等足够影响朝廷决策的权利。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政务,但却掌控着一切。
朱玉回复公文,表示同意给予常智光东京三万禁军的调动权,同时也顺应众议,给予常智光监国之权。另外也写了几封信给反对党,鼓励他们抓常智光的小辫子。
刘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不可否认还是比较优秀的将领,经历过很多的战斗。慕容默战斗经验很丰富,由于其原本是西北军道的人,所以对游牧民族在高山作战特点比较了解。
常智光在朝议上得到多数的信任票,支持对羌族开战后,就给予枢密院出兵权利,点刘挺和慕容默为将,枢密院将负责这三万人的战略目的达成。至于怎么指挥军队,怎么打仗,常智光倒是想干涉,但却被吴敏制止。吴敏认为打仗常智光是外行,而且身处千里之外,指手画脚有纸上谈兵之嫌。常智光接受了这个批评。
刘挺还没离京,清议大夫的朝议制度就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把朝议形式用文字规定下来,执政人和反对派别之间的关系等等。文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将独立出来成为监督机构。比如有人抓了常智光痛脚,可以上告大理寺,认为常智光没资格再执政。而后大理寺就和御史台出面调查,一旦确认常智光违反了朝议制度就可以强制让常智光下台,如果常智光是其他方面问题,御史台只能上报提议重新选举。
刘挺出发了,带领三万武装到牙齿的京城禁军。常智光就是鹰派的代表,他对游牧民族还有边族喜欢采取分割同化的办法。常智光不容许他们形成聚集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点吴敏是赞成的,但王锡爵是反对的,而和常智光一起执政的白时中对常智光这样想法也持反对意见。
不过因为政治需要,白时中支持常智光,吴敏反对常智光。吴敏和王锡爵都在等常智光的政策出现大问题,最后把其拉下马来。比如刘挺打败了,比如其他边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让常智光下台的可能。
王锡爵对权利欲望不大,但是却很反对常智光对边族政策。为了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夺回权利后改变政策。这和公主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万言书去感动公主,扭转公主的政策。
王锡爵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常智光,因为常智光采取的政策是其执政内部有统一认识的。如果常智光乱来,常智光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轰下台来。
这个制度不是说起就起的,这是朱玉已经打算很久的一个构想。不过原先代表人物中并没有常智光就是。朱玉认为常智光不是云游,就是被自己法办,几乎不可能去朝堂。常智光本身对当官,特别是复杂局面的朝会是没有兴趣的,不过却被朱玉的改革计划吸引。
改革其实每朝每代都有,只不过动作大小区别而已。从宰相这职位来说,也经过了各种风雨飘摇,到现在还没有把其真正权利确定下来。
战国的宰相是军务和政务两手抓。秦朝时候觉宰相权利大,于是出了左右相来让他们互相制约……除了宰相,征兵或者募兵、按丁收税或者是按地收税等等问题各朝都不相同。王安石的变法遭遇很大抵触,最主要问题是他的改革是触犯地主们的利益,牺牲地方的权利和利益,富强朝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