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智光问:“女真那边怎样了?”
“叶梦熊步步为营,现在东海女真已经全面溃败。但在五国部,还有近十三万的女真主力。投降的女真人开始增加,对明军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其实黄龙府一下,女真就是在负隅顽抗,根本就没有出路。覆灭只是迟早问题,再说韩大元帅的西北军路已经开始增援河北军路。希望能在公主到黄龙府之前,全灭女真。”
彭子晨道:“但是西面,在吐蕃边境附近明管辖边族却不怎么安静,由于成立公司,边贸公司把重点转移到和大理边境的边族,因为那些地方价格比较公道,但没想到惹吐蕃边族不满,洗劫了边贸公司一个商站,要求大明重点和他们交易。”
“还有什么新闻?”被关了两个多月,确实有点与世隔绝的味道。
“其他就没有了。”彭子晨想了想,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不过很快补充:“大人交代的萧甘云,去了长州。说要在那块无主之地,打下一片契丹的王国。留话说,绝对不让契丹人被人看不起。”
“哈哈,由他去吧。”常智光道:“彭子晨,你辛苦帮我整理下这些挑衅边关,边族的资料。”
“是!大人意思是?”
“没意思,你先整理吧。能不能有意思也不是我说得算。”常智光道:“不过,既然是我当右相,肯定不会让他们好过。”
虽然不当知县,但安国人见了常智光还是很热情。常智光当了右相,却没处理公务,也不认领自己的直属下属,甚至连办公室都没去看一眼就请假游玩去了。这样的举动让大多数人比较放心,常智光态度表明,他对朝廷的事还是不关心的。
直到朱玉离开的前几天,常智光才带了金娘来到京城,认领了自己的办公点,还有自己的临时住宅。金娘也大方在常智光办公桌对面设置了一个办公桌,把自己当成中书省官员,在中书省进进出出。一干官员不禁感叹,常智光就是比较有档次,配备了随身小秘书。
朱玉临走前特意来看常智光,但没找到,金娘说常智光去和师傅吃饭去了,她负责接手常智光的公务,朱玉也只能是留几句话斥责常智光。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
正文 352 第349章 朱玉显摆游
更新时间:1-30 15:53:24 本章字数:3232
?是月,朱玉终于出行。 在常智光印象中,朱玉除了杭州舰队驻地去了一次外,最远就是去安国。本次御驾规模在朱玉时期是空前的,五万名禁军随同保护,前面两万人遇山开路,遇河搭桥。后面两万人保证大队人马的饮食。
虽然如此,毕竟是御驾出行,不是御驾亲征,否则那一出去都是几十万人的。还有泰山封禅,动则也要十几万的禁军和厢军。
朱玉虽然走了,但是朝会还是要开。王锡爵身为监国,站在龙椅的一旁。也有太监在旁边喊:“有本上奏,无本退朝。”按照原本监国,一般都是太子监国,或者是亲王监国,也有大臣监国的少数例子。
万历懒惰,不愿上朝,而朱玉没有重新立储,显然对群王爷人品和能力信不够,于是就弄出了宰相监国,当然,历史上不是第一个宰相临时监国。
“臣有本!”常智光出首。
“奏来!”
常智光道:“巴蜀羌族不服王化,先有囚禁我大明钦差,现在又袭击我大明边贸。其不仅不感恩我大明历年来的照顾,而且还恩将仇报,害我大明子民,祸乱一方。所以臣认为,应当立刻出兵,剿了他们。”
王锡爵道:“公主临走时交代,羌族一事,让大家先计较个办法,等她回来再做处置。”
常智光道:“王相,而今羌族嚣张跋扈,如果不派兵围剿,等公主大半年后回来,恐怕危害一方不说,而且还会让边关矛盾恶化。”
王锡爵考虑一会道:“即使是这样,还是先要奏明公主,由公主进行裁决。再说,我等都无调兵之权。”
“恩……”常智光考虑一会后转身道:“王锡爵身为监国,遇事犹豫,不敢下定论,不敢负责任。所以本相恳请诸位大臣同意开朝议,让大家投票表决王相是否交出监国之权。”
王锡爵一愣,他没想到常智光把矛头对上自己。诚然,常智光说得也没错,朱玉任命王锡爵为监国,这种奏本王锡爵是要负责的,不能再把皮球踢给朱玉。
常智光这边道:“经过本相调查,羌族不过四千来人,青壮不过两千来人,但却逼迫我五千万人的大明隐忍。这是何道理?既然王相不敢决断,还请让出监国之权,本相必然会做出出兵计划书,得诸位朝臣批准后施行。”
一名大臣道:“常相说得有理,监国者不可推却责任。常相是办实事之人,还请王相答应,朝议监国权。”
“虽然公主是交代王相监国,但是朝议结果可以报给公主,无论结果如何,臣看公主也不会不批才是。”
王锡爵看下面人蠢蠢欲动,这才明白,这是有预谋的夺权啊。不过王锡爵不会去想常智光要造反,因为监国并没有出兵权。即使要出兵,也要公主的批准才行。王锡爵自问自己没有魄力敢调动军队对羌族下手,但同时也同意常智光的说法,不能等朱玉回来后再处理羌族。想念到此,点头道:“明日朝议,看由谁监国”朱玉左右去的不远,如果朱玉感觉常智光胡闹,一句话就可以搞定。
王锡爵陈词:“公主远行,托臣监国。就想安定地方,不要再起纷争。朝廷安定,百姓自然安定……”
常智光则说:“民要养、匪要剿。如果我们不重视商人、百姓们的意见,他们被人欺负找谁说理去。不能粉饰太平,不能姑息养奸。发生事情就是发生事情,我们要实事求是想办法去解决这问题。今天的事,今天解决。不仅是指羌族……”
两个人风格是不一样的,王锡爵行事老成,必要时候会牺牲局部利益,粉饰太平,维护和谐,总的看起来他就象是一块盾牌。而常智光则是锐意进取型的,如同一把利剑,问题出现,无论大小都要解决,为解决问题他可以不惜代价。
常智光亮相夺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是很多人也表示理解。边贸的商业活动已经接近不可调和的地步。国家原先的政策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威信,也损害是商人们的直接利益。朱玉连续采取忍让的手段,但大家明白,常智光是不会忍让的。此人虽然读的是儒学,但行事干练,讲究是公平二字。
常智光道:“我已经拟了公文,如果群臣们同意由我来监国的话,我就发出公文请公主许准,随同的还有可以调动东京卫戍三万禁军前往巴蜀边境剿匪的公文。另外,我如果监国,将采取群议办法。比如说要不要对一些产业调节税利?大家也知道,现在米价波动很大,很多原因是因为税利过高引起,还有茶叶税,是我常智光修订的,现在也跟随不上大明社会发展步伐,也要改一改。能做多好我不保证,我只能保证,如果大家拥护我监国,第一,对外不能丢了面子,我们不欺负别人,但别人也别想来欺负我们。第二,重点改善民生,对暴利行业进行增税,对生活用品行业进行减税,降低百姓必须品的价格。第三,提高大米、小麦粮食价格,刺激农民种田积极性。第四,商业市场规范的健康的发展,实现互盈互利的原则……”
常智光总共说了十条,王锡爵一条都没说。互相一比,大家都知道该选谁。从政策面看,常智光比较具有侵略性,常智光是寻找问题,或者是询问可能发生问题的问题进行解决。王锡爵是发生了问题后,再想办法进行解决。
群臣们还了解一点,如果不是朱玉默许或者最少不反对常智光的行为话,常智光就是瞎折腾,朱玉一个手谕就能把常智光打回原形。而常智光敢这样说话,大家都觉他有底气,有底气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公主的支持。
不过,即使是这样,代表周屏等年轻激进商人的右相吴敏对常智光妄图夺权表示了反对和疑虑:“我不怀疑常相的一片赤子忠心,也不怀疑常相为国为民的热情。但是,大家都知道,常相原先是安国知县,而且说个大家都知道的秘密,常相很少打理安国的事。那我就要想想,常大人到底有没有能力监国呢?反看王相,担任过御史大夫,出任过西北军道节度使,也当过一县的税吏,担任左相一职以来,兢兢业业,百官皆有赞誉,更是被公主夸为大明能臣。常相虽然也忙差遣,但多是军务之事,从政务这方面说,确实要差一等。”
也有大臣直接指责常智光不要脸,还说公主交代王锡爵监国,常智光不懂规矩不说,还要百官陪同胡闹。
常智光看得明白,在几个利益代表团中对自己夺权虽然表示反对,但是对行为本身表示欣赏,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愿意常智光当家,但是却是支持常智光这样的夺权行为。但一些非利益集团就是对自己乱加指责。
相似小说推荐
-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起点VIP2016-10-31 两宋元明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
-
极品帝国 (途白) 起点VIP2016-11-16 架空历史喜欢偷懒耍滑,喜欢赚点零花钱,甚至还有些胆小不愿意惹事,但是当命运的齿轮渐渐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