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2 第339章 丹书免死券
更新时间:1-28 11:12:56 本章字数:3405
?公主笑道:“不过,你洞庭湖平乱有功本宫未赏,这次监军有大功本宫如果再不赏的话,你就不会安心帮本宫办事了。 ”
常智光苦笑:“公主哪里话?”
“来啊!”朱玉道:“把东西拿上来。”
“是!”一个内卫很快端了一个大盘子从侧门进来。盘子上垫红布,红布上有东西,东西上用金布覆盖,看上去相当的神秘,也有相当的体积和一定的重量。
朱玉笑道:“常智光,让你猜三次,猜中了这东西就归你。猜不中,本宫只好收回。”
常智光大汗,今天朱玉心情不是一般的美丽。
朱玉吩咐:“提示一下。”
“是!”内卫对金布下东西一弹指,一声金属的声音响起。
是金属,而且是整块的金属。这一来常智光就纳闷了,公主会给什么东西是整块的金属呢?不对,看外形,这金属只有一半,是个长方半圆形,等于一个圆柱体对半切。常智光看朱玉表情很得意,显然这东西是很可以拿的出手的,自己也会满意的东西。
黄金?应该不会这么俗,再说朱玉哪好意思在自己面前亮黄金。升官的公文,自己不稀罕不说,而且没必要用这么大东西做公文吧?难道是碑文,也不对,半个圆铁皮。
“让他摸摸!”朱玉似乎更得意了。
常智光手放上去,竟然摸到上面有字,是子孙两个字。内卫轻轻一转,让开了常智光的手。子孙是什么呢?赐爵位荫及子孙?谁见过这样的赐爵位的?难道这女人帮自己生了个儿子?
这样就不好玩了,朱玉问:“常智光,你就想想,本宫有什么让你看得上眼,赏赐你肯定会很高兴的东西。这东西上面有字,是用黄金嵌入。此物唐时只赏赐过两个,宋时也只赏赐过两个,大明这是第一个。”
常智光苦笑:“微臣真猜不着!”要的东西有,但绝对没有长成这怪模样的。
“罢了!”朱玉叹气道:“拿起来吧!”
内卫掀起金布,常智光看见一个一尺高三尺宽的半圆柱体的铁皮,上面有字,字全部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第一排字是世代相袭,接下来上面刻有自己的功绩,从瓦刺之战开始算起一大堆。最后镶嵌有金字:“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这个是?”常智光大惊。
“丹书铁券。”内卫回答。
常智光大惊问:“是不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靠了,这家伙原来长的这么象半个汽油桶。常智光记得看电视,人家免死金牌是牌子。怎么到了自己这边,这免死金牌个头就这么大呢?这东西只是传说存在,常智光不知道这东西本来是个汽油桶,但为了防止假冒,就切了一半在大内留底。
“差不多,不过一般都是免罪用。”朱玉道:“你常智光坏事经常干,给你这丹书,也是避免将来牢狱之灾,满意吗?”
“这个……太满意了。”常智光喜道:“我早就看朝中有几个大臣不顺眼了,回头就把他们抓来暴揍一顿,特别是那个跟于世昌和高拱蛇鼠一窝的王德新。”
“……”朱玉险些昏迷,没想人家第一想到的不是自己将来的安全,而是想到这么利用这东西泄私愤。朱玉只能道:“你要乱来,本宫就毁掉大内那块,说你伪造。”
“谢公主!”这个才是比较实在的东西,不过回头要研究下上面写的九死是什么死,子孙三死又是什么死。不过免死金牌的发行量很少,未必有人知道,估计就按次数算了。唉……官二代就是幸福,还没出生就有护身符。儿子,老子在当官,比那个李某刚牛叉得多,你以后可以随便开车撞死人了。
“你先在驿馆等着,和谈还是要摆点排场。”朱玉道:“不过,对契丹人还是可以客气点。本宫觉着就不用派张逊出去处理。”
“当然,李乾顺还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必须要处理。耶律淳才小志疏,拉力克昏庸无能,只有一个耶律大石,微臣会请他来京城做客。”
“恩,你办事,本宫还是放心的。”朱玉道:“下去吧。”
让常智光惊讶的是,身为中书侍郎的王德新竟然也在和谈使团中。说实话,常智光是很敬佩王德新的,按照吏部记载看,其当五品知州到刑部尚书再到从一品的使相二十几年,竟然只有一项功绩记录在案。这样的人也只能有这么一个,常智光就不用说了,普通知县也有开渠、增产粮食、加收税利,安抚地方等一些似似而非的名头。即使翰林院也有兢兢业业的说法,而王德新唯一的功绩是是因为他在明穆宗时候上表,取崇宁、大观两地的纺织品来做旗帜。
难道是朱玉特意拿来给自己免死金牌开荤的?后来一问礼部侍郎,原来才知道中书侍郎是使团中很重要的成员。和谈中,中书省是要负责草拟和约的,左右相不去,当然要下一级的人物去了。
常智光虽然官小,但是差遣大,是钦差。和常智光一起去契丹的很多是常智光的老熟人,曾经一起出使过瓦刺的官员。常智光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第一天出行休息就把王德新叫到了自己的房间。
但常智光没想到王德新的的脸皮实在不薄,进门就先歌颂常智光的功绩,大拍常智光马屁,说常智光是栋梁之才,前途不可限量等等。常智光不为所动,因为这是比较客观的对自己定位。
等王德新口渴时,常智光才道:“本钦差一直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是真理,比如说你王德新。所以本钦差想请王大人利用自己所长帮本钦差一个忙,帮好了重重有赏,帮不好的话,本钦差手边有丹书铁券,要对你干点坏事。”
王德新立刻起来拱手道:“钦差大人说赏赐就差远了,谁不知道钦差大人一心为国为民分忧,所行之事都是关乎国家的大事。只要钦差大人吩咐,风里来,雨里去,下官绝不皱眉。”
常智光其实早就猜想到鞑靼人会和谈。黄龙府一破,不仅是女真人受不了,鞑靼人也将明军战斗力提升到新的高度。继续抵抗意义已经不大,更何况明人竟然能在严寒的冬季进行大规模作战,这点是契丹人无法做到的。
而鞑靼国朝廷腐朽不堪,没有什么真正的有志之士,只要好好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会反对被统治的。常智光知道接下来工作重点已经不在是军事行动,而是拓展版图,安民生息,保持地方稳定。
经过鞑靼占领区,常智光也不禁感慨,曾经比大明版图还大一倍,屹立在北方三百多年的鞑靼国,始终不能避免因为传承的问题,导致覆灭,哪有当年萧太后时期强盛影子。
在鞑靼地和女真地采取的政策不同,多以安抚为主,无论是契丹人还是汉人或者是渤海人,都比较和善。
钦差大队开进城中,大人抱着小孩看热闹,并没有什么惧怕之色。明朝也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条件,官声比较好的地方官留任当地,官声不好的裁撤,由吏部调拨能吏填补。每一县留百名禁军由一名校尉带领配合知县维持治安。马千乘下军令,留守士兵十三杀。挑衅、侵占、掠夺、J淫等等,全部在十三杀的范围之内,当地百姓对明朝做的也表示认可和拥护。
朝廷为了稳固这地方的统治,特意在被占领地开恩科。这恩科只能是被占领地人参加,今年八月州试,明年省试和殿试。而明年八月是大明州试,后面是科举年,也就是被占领地的读书人短时间内将有两次机会,对读书人来说是个莫大的好消息。明朝还将对任何通过州试的考生发放路费等等措施,是为稳定当地的重要手段。
这些手段对女真人没用,不会有女真人去赶考,他们连汉语会说都在少数,何况是汉字。所以语言、文字不通,是统治的一大障碍,要么说秦始皇统一文字是个巨大贡献,否则现在要学的就不仅只是外语。
读书人笼络了,还有放牧和种田的,这些人因为明朝免赋税五年的政策大大受益。契丹当时可是加倍赋税,明人一来就减免,到底拥护谁呢?大家心中有数。
针对城里人,商业协会就做了很大贡献,其开设的场子招聘大量的当地百姓,工钱虽然比明国内要低,但是当地物价更低,对他们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一笔收入。
老百姓得到实在的好处,所以钦差大队所到之处,确实是一片歌舞升平祥和的景象。虽然明朝没有强制,但很多契丹萧和耶律人都入了汉籍,因为朝廷还给了一项政策,入汉籍生孩子的朝廷给予五斗大米的奖励。
温馨提示:亲,金牌催更最有效哦!金牌当月没送完过期作废哦!礼物及红包我都敢收哦!意见和建议我都能接受哦!笔者保证本文不会断更、不会太监!12月26号起每天4-5更,直至结局。
正文 343 第340章 反施老男计
更新时间:1-28 15:19:29 本章字数:3382
?出了被占领区,到达契丹占领区的 契丹人也比较友好,派出骑兵护送或者说监视钦差大队到了平州。契丹人显然很有诚意,派出李处温为代表十几名朝廷官员迎接常智光等人,他们就是不知道,李处温早已经是明朝的人,他故意遗漏在临璜府的老婆孩子受到明朝很好的照顾,现在生活过得很不错。
相似小说推荐
-
官居超品 (大虾就鸡蛋) 起点VIP2016-10-31 两宋元明弘治帝的遗憾是没能教育好儿子,正德帝为皇位所累,没有时间玩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身...
-
极品帝国 (途白) 起点VIP2016-11-16 架空历史喜欢偷懒耍滑,喜欢赚点零花钱,甚至还有些胆小不愿意惹事,但是当命运的齿轮渐渐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