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相比从儿时就开始接受师傅教育的弟子们,我觉得这些新战士入伍已经太晚了。当然为了最短的时间内的战事需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刘洪涛知道自己这样说可能有忌贤妒能压制新人的嫌疑,但在到了大厅后台的时候还是直言不会向师傅讲出了自己的忧虑。
“说实话,你觉得你觉得你可以在今生仅世永远像过去及当下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我们的事业上么?”张海忽然问道。
刘洪涛在理想和志向乃至对自己的要求上可以说是众核心弟子当中最为突出的,可同时因为他的诚实却依然犹豫了许久。
“师傅身为天帝之使,也不感下这样的保证。何况这些战士们?我们起事以来不过一年时间而已,就有不少盐山来的少年老战士在成为班长之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我们这些时间来的整顿也只是刚刚恢复了些。人们总是对老兵或军官有这样或那样的崇拜和看中,而事实上只要不是双方训练水准差距太大。完成了基本训练指标的新兵在经历了两三天以上的适应性战斗之后通常才是整个作战生涯的颠峰状态。这次有关勋章和奖励的商讨中下面报上来的材料就很能说明问题。只有将新思想和信仰的火种几年一批的传递下去,才能保证进步之火永不熄灭。”
对起事以来作战中的战士们的受勋与表彰结束之后,是李峰在攻占青州以来花了很长时间才准备的一场完全与众不同的“戏剧”
大棚内的台上面透过来的吊灯的辉煌光芒逐渐暗淡下来,过了许久才有一丝如火光般闪动着的微弱光芒映衬映衬下来,在黑暗中似照亮了台上的负责表演的新演员们。
传统戏剧艺人乃至各种口技的艺人虽说不难找,但张海却觉得那样把戏剧与现实过于区分的艺术形式在政治宣传上则是有太多的短处。
这时代已经开始在英国流行起来的话剧相比那些滑稽戏、口技、戏剧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要低的多,也是欣赏门槛及表演门槛更容易推广的艺术形式。
后世很多知名影视剧演员虽然表演已经十分成熟,但除了极少数人归根结底在人物塑造上依然是同自己本的某种性格挂勾。张海小学乃至大学的时候都见过完全没有表演功底的普通同学表演简单的话剧,却从来没有见过完全没有艺术功底的人能够表演喜剧、相声、小品、戏曲这些内容,显然后者的难度要大的多。话剧、评书雏形的讲故事、歌会、报纸等也就成为了部队里文艺宣传上最主要的手段。
早在新的文艺团队组建并完成基本的锻炼和排练之前,类似于白毛女一类的话剧草案就由李峰自己大致构思出来了,经历过新式组织生活的人只要对这个时代和社会稍有了解,就不缺乏种种不公和苦难的素材。
张海却不完全满足于这些,那时候就对李峰讲道:“我们对战士们的文化要求决不是刚过来没几个月的俘虏兵的水平。政治文化宣传要经的起时间的考验,要上层次,要想到我们的战士不仅仅要承担战场上的任务将来还会面对更多的考验。”
因此,依据21世纪初新左翼的舞台话剧《切格瓦拉》也从传统的诉苦剧改进而成了后现代的新剧。虽然文化背景上差了很多,但张海并不认为这种文化背景差别会大过传统戏剧与现实生活的文化差别。
“你不是可以写进诗经、诅咒世上硕鼠,要与太阳同亡却千古流芳的夏朝奴隶。”
“你也不是那盛世大唐路上的卖碳翁,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忍受千年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不平却有诗人把你的事情记载。”
“你甚至不是那清河县的武大郎,看似拥有天降的幸福也只能在这世风中成为自己的悲剧,但至少却有英雄的兄长来为自己雪恨。”
“你是遭人污称为懒汉的泥腿子、**也看不上眼的赖蛤蟆、从家里的爹娘到外面各种各样爹娘眼中的晚辈和受气包、遭人咒骂的窝囊废!”
“你面容憔悴、肢体枯瘦、除了良心再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值钱!”一个似是江南富贵人家少爷打扮的锦衣书生对着一个乞讨的军户少年笑道。
“那.良心可以换良心吗?”黑暗中的光芒下,那衣衫褴褛的少年问道。
“做梦!良心可以换给鬼门关大钱庄,换取十个铜板”一个声音嘲笑着回答道
“苦难没有放过我,在梦中他盛开的花朵却比十个春天都要绚烂。。”那名似是大雪中的少年似幻想般的继续说道:“我设想:有钱人应该能分为两部分:一些是坏的、嗜血如命的;而另一部分却是有同情心的。我为后者的幸福祈祷。现在,我开始明白:为富不仁是第一个悲剧;穷困潦倒却安守本分是第二个悲剧;天真的以为抵押掉良心就可以换得未来是最后的悲剧.”
时间似乎在一瞬间凝固了,一个身着新军军服的人歌唱着,词语通俗、声音却似乎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其实世界都只有一个人,其实人间都只有一颗心。如果还有人饥寒就是地狱,如果还有人绝望就没有天帝的福音.”
在原本的话剧《切格瓦拉》中有很多过于理想主义和激进民粹主义的内容,当然没有被照葫芦画瓢的改编,也没有让议论和思辩成为剧目的主体。重点还是放在旧军队和旧时代的社会底层的种种反动和不公。
不论是经济上的克扣伙食、借保管**等形式所要钱财、还是寻常的打骂,其实就算对于这时代的少年来说也在自幼起的儿闻目然之下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事。虽然在几个月以来崭新团体下的生活带来了鲜明的反衬,可还有不少人觉得这些似乎是不伤人格的天经地义。青州卫守军的诸多口供及调查档案进一步在剧中透露之后,似乎终于惊醒了习惯于沉默和压抑的少年们:在青州卫的的2451名士兵中,母亲被糟蹋有107人,被霸占的有21人,被迫改嫁的有185人;妻子被糟蹋的有57人,被霸占的有53人,被迫改嫁的有93人;士兵被**、霸占的姐妹有159人,被糟蹋、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嫂嫂有175人;士兵的母亲、姐妹、嫂嫂被糟蹋、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这还没有计算旧军队内之外对其他地方平民的侵害。
这些犯罪的人也不全是军中的那极少数军官,毕竟在这时代的军官比例远没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那么高,罪恶也就被那些在战场上未必积极作战的“老兵”们所继承。逐步从“老兵”向整个团体扩散衍变,使整个军队成为一支在客地并不见得比东虏逊色多少的犯罪集团。后来民间起义的口号也理直气状的转变为“剿兵安民”
以前即便是张海中的不少弟子也对师傅对于敌人俘虏的某些严厉做法觉得有些不合适,而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张家队伍并不依靠那些从旧军队转变过来的俘虏兵。张海也吸取了解放战争时期对大多数国民党军俘虏兵过于宽大的教训,在朝鲜的战俘营中就得到了应验。反动军队之反动,必然是一支军队中的大多数的一个整体罪责,而远非“少数人”“军官阶层”那样简单。
...
第140章 威信渐显
新朝元年大年初一后的第二天,火炮坊两千多名工匠分三班的轮班制下第二批十八门九斤弹青铜炮制造成功。忠勇将军炮第一连在经过不少日子的实训锻炼下也逐步掌握了这些火炮的弹道和操作要领,建立第二个青铜炮连的条件也已成成熟。
对于青州城防来说,三十六门九斤弹青铜炮不但能够同时巩固城门和城头的防御,还有了足够的条件对三里外远距离的敌营目标展开轰击。
为了最大限度的震慑敌人,仅仅在第二炮兵连亮相的第一天就像三里外城西大营在半天左右的时间内打出了一千余发炮弹。
九斤弹炮在这个距离上的火炮仰角虽然高达5度左右,超出一般野战时火炮仰角的范围。但因为有了相比野战更充足的时间条件来进行水平侧角和效准射击,在那么远的距离上依旧保持了五六十分之一左右的方向精度。平均起来十八门火炮的每一轮射击都有一发炮弹以依旧猛烈的势头命中敌营,即便没有命中敌营中下方的一些炮弹也有不少以跳弹横扫过营内的营帐。
上千发炮弹轰击下几百人的死伤起初没有引起杨国柱等人的警觉,扎一座这么大的营帐连同围困的寨墙并不容易。不少人还有“城内的火炮已经没有多少发寿命的幻想”
但连续三天接连不断的炮火终于震慑了城外三座大营的所有敌人,两千多伤亡的被动挨打终于使敌人放弃了修建了一个多月的围墙,退到了距离青州城头五里远的距离上。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扎营虽然依然能够靠足够的人力修建一座延绵几十里的土墙和壕沟用于围困,但在很大程度上却丧失了有效相互联络支持的可能。仅仅是凭借对自身兵力和骑兵优势的自信,杨国柱等人才最终决定青州城下的四五十营的明军依旧分三处扎营。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几乎就等于是向张家新军彻底敞开了随意外出流动作战的大门,没有人敢于冒着个风险。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