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不仅仅如此,在新朝元年之初的时候。拥有了足够冶铁锻造经验的情况下臼铳的质量也有很大改进,使得两斤左右的臼铳就能通过双药包填装达到了三斤六两弹臼铳那样五百多焦尔的威力和百步左右如强弩般的有效射程。

依托城墙进行四倍药包装药量发射的时候,炸膛的风险也降低到了可以忍受的地步。这无疑在弓手排中的新兵还没有完全达到新军队伍最终要求的时候就大幅度的提高了火器排的战斗力。

几个月来队伍实力的不断扩充不仅仅让张海等人及张家众弟子越来越信心十足,就连曾经在前不久的交战中伤亡严重的工匠临时中队的人们也从战斗的阴影中恢复了不少信心。

毫无疑问:强劲的战斗力表现不仅仅让人们远离了造反风险的阴影,不少人也开始崇敬其未来:更早“从龙”并且身在这支得到足够重视关怀的精悍队伍,就不再忧愁未来的出路。

但青州城内也有不少人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负责工匠中队各班管控的学塾弟子们在各个队伍中建立了更值得信赖的凝聚力,完善了这些非战兵组织中的内情网络。一些未被发现的事情也逐步浮出水面。

北城头夜晚值勤时如厕的时候,第17中队2班的一名年近中年的工匠李七似思考着什么。这些日子以来曾经与自己熟识的不少人都同中队长私下里谈过话后,中队长似乎知道了自己以前不是淄川本地的匠人。不仅仅是一般人,就连自己所知情的一名暗线最近也很少与自己联系了。他在望了望城头之后还是最终下定了决心:不论是与城外进行联络还是趁夜逃下城头都似乎再没有一丝机会,特别是前不久那件事之后。而如果继续沉默和等待下去,自己几乎一定会被确定为怀疑目标,他了解这支队伍的行事作风,这样下去的风险丝毫不比自己主动自首要好。

“报告班长,我有些事情想要和中队长谈!”自从当初城头那次刺杀事件后,张海及其弟子都加强了戒备。学塾弟子的戒备虽不严,却也不是像李七这样已经开始受到怀疑的人能在当值并武装起来的情况下所能直接相见的。但李七报定了打算,就没有再犹豫。通过这些日子以来的见闻,他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可以确定:这些人的势目标虽然还不大,但决然是难以被朝廷在可见的未来能够轻易剿灭的。

而此时的张海,也在抽出时间看望了杨秋霞和柳香等人所在的女营之后陷入了长时间的独自思索之中,足有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以目前的训练和军工方面的进度推算,只要秋季来临之前不出大问题,当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可以击败目前云集在青州城下的明军重兵集团。就算因为骑兵的劣势而达不成大的歼灭战,也完全有把握席卷整个山东。

这之后呢?山东是有近百个县全国数一数二的大省,人口少则千万多则两千万。短时期内可以靠从临时中队抽出一个班左右的核心大概千人左右、外加上万新征集的力量中的优选者来做为军管各县县城的核心依托。

征战天下的时代行政任务服从于军事,并不重。但长期下去如果没有真正可靠的人必会给长久的统治带来问题。这还不谈有效管理基层的问题,按照宁缺毋滥的原则那是建国很久以后的事了。

张海并不认为只靠象牙塔就能培训出足够合格的干部,也不是干部不够就害怕先利用敌人的政权模式“先结婚后谈恋爱”的临高主义者。

但初步的军事战略安全能够得以确保后,新一批应该自幼开始培训的新式学校应该着手建立了。

可这样就又面临一个问题:要有广泛选拔的条件还要尽可能的避免传统社会各种人情关系的影响,这些人如果不是太监就最好只能是孤儿。

现在队伍的条件比当初在张家时要好上许多,可要获得足够脱离家庭关系的男童并不容易,他不想在面临当初在盐山时那样残酷的抉择。而这时代合适年龄的女童于人口市场上却很常见,也很容易获得。如果没有迫切的军事武力需求,在今后的行政与情报领域,大量使用女性到底合不合适呢?

...

第141章 女童弟子

自从到了青州城之后,新朝队伍在男女分营方面就不在像太平军那样严格了。但即便如此为了比家庭劳动更有效的进行劳动监督管理改善协作能力和质量,从各战勤中队的伙食医疗到被服坊集中参加劳动的依然有多达两三千人规模的女性。

女营的工作场所当然是禁止家属随意来接的,坊前负责门卫的女营女兵见到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少年前来的时候有些眼熟。

在比较远的距离上她似乎是见过顶盔惯甲的天帝之使张海,也听过张海讲话时的声音,甚至还从柳香那里听说过天帝之使的容貌。因此虽然不认识张海也有些犹疑起来,不过既然她被杨秋霞选为女营的门卫自然是因为忠实靠的住的人品最终还是打算问一问。

张海没有等她回话就早已拿出了令牌,自己的身份当然是独特的,但这样做却也不是为了形象或宣传。毕竟制度不严就可能再次面临诸如当初在城头时所面临的那样风险。

“圣使恕罪.”女兵摸不清那种万人景仰之人的性格,但礼多人不怪,觉得慎重些总是好的。

“不必。”张海也很简单的回道。

在弟子们中甚至各战兵营,张海与战士们已经无需这种封建礼数。但在张家弟子们很少打交道的女营中显然不是如此。那些在传统社会的磨砺下早已懂得谨慎和规矩的人看到张海走来虽然并不认识,却也知道是队伍中的极重要人物。纷纷暂时停下手中的活向张海行礼。

虽然有些不自在,但张海并没有制止这种行为。

“这些都是工匠们的家属么?”见到柳香的时候张海询问道。

“大概一半是,都是知根知低相互之间能够熟识认识的人。为了安全起见,工匠的家属们大多还是在纺车间那边儿工作。”柳香似认真的回到。

几个月难得一见的情况下,柳香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于工作中越来越成熟与稳重了,而在自己的印象里,她似乎还是当年那个孩子。

张海忽然注意到了远处那些负责裁缝衣服和烧火做饭的人,似乎有不少年纪不大的女童。当来到这些女孩儿们的身前的时候似乎总觉得有些异样:这些孩子的工作态度乃至对人的礼数似乎不像是这么小的年纪应有的,而且这些孩子的资质看起来都在中上之上。绝对是经历过什么特殊筛选的。

“这些孩子都是从哪里来的?”张海的语气中并没有质问的意思但却郑重的说道。

“主要是从东昌、临清等沿途购买而来的,都是资质尚可的。还有抄没**时候的一些刚刚选入的女孩儿。有一些是清算大户的时候得到的女童,我怕终有隐患所以打入另册,并不在这些孩子中。年纪太大可能有问题的也是如此处理。将来海儿有了三宫六院,总要有些能贴心的人才能惹出不少事端。”柳香犹豫了片刻才支吾的说道。

“这是父母的意思?”张海知道虽然队伍上并不缺钱,但柳香能够支配的并没有多少,而且如果是军队范围内的自己不可能不知晓。也只有母亲杨秋霞所在的老营才在武安山寨的时候也有相对独立的财务了。

“是母亲的意思,但如果海儿不同意这样做这些人也完全可以留下.”柳香害怕张海发怒,有些低声的说道。

张海当然并没有表现出怒气,反而更加有了些犹豫。但却最终下定决心先试一试看看自己的所思所想行不行的通。便坦诚的对柳香说道:“父母确实对我很了解。我思来想去,在今后数年的时间里除了太监还有还有家人们乃至众弟子,也只有这些自幼培养的女童能够成为可靠的人。男童虽然更容易在武艺上成材但不易得,也需要太多的精力才能保证可靠。不过我只担心香儿会误会我是个**且残暴的人。”

“怎么会?我怎会是那种不认识大体的人?”柳香有些欣慰的说道,隐隐的也有些酸楚。

张海的内心却有些羞愧,此时的自己正当青春少年,加上长期以来严格紧张的自我约束生活、乃至在只有男性群体的环境下、潜在的对性的需求和渴望已经使张海觉得这样下去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儿的人。

“她们都识字么?”张海努力的扭转了自己的心思,回到原本的打算上了,问道。

“这几个月来功课并没有放松,这些日子以来大部分孩子都学会了五百个字。”柳香认真的回道。

“昨天这些孩子们学的什么?今天准备学什么?”张海又问道。

柳香想了想说道:“千字文的中间部分,我们请来的先生也只懂得这些了。昨天似乎到了‘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今天黄昏前应该是‘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一天的进度是十六个字,先生那里说总要三遍过关才算是掌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