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而对于如今的火炬学校来说,它本来就不是一个“学校”而更像是一个研究所。如果这种说笑能够让这个“研究所”氛围更融洽交流更广泛那倒也没有什么。
张海大大方方的推开门走进来的时候,曾经过往的教室里喧闹的声音很自觉的渐渐平息下来。
见到一个似乎根本不受纪律约束而且年纪明显比自己大的人走了进来,格物院宽阔教室里的数十人也明白这有可能是上面一位很重要的人下来了。现代校园环境下的教师对学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权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然而火炬这些从当年军管环境中走进来的人年轻人对于这所学校还是了解一二的。要是有人敢让进来的师长不痛快,那可是后果相当严重的一件事情。
对于这些,张海不知道应该感觉到欣慰还是有些失望。这些颇有纪律性意识的人们,真的是一所高等学府中的人们应该有的品质么?在思索片刻之后张海还是不决定立刻透露自己的身份,而是装作一个自然而然的师长一般说道:“你们的功课完成了?上个月月评的考卷能够达到多少分?”
张海的这话倒是让下面的人放松了不少.
“以前的时候那些月考还真让人不轻松,可是现在?数学类90分以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那些出题的人说不定水平还不如我们呢。倒是文化院的人可麻烦多了,别人寻些冷僻的知识来就能让他们喝一壶的。”
“物理更是简单,就是那些西洋人出的一些东西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
“而且这几年来每个月还要考拉丁文?这实在太有问题了。。。”
张海没有理会这些抱怨而是继续问道:“你们来这里不会是完全看聊天来的吧?有人保留有上个月的的试卷或者模拟资料一类的东西吗?”
对于这些,教室里的人们倒没有让张海失望。而是当张海亲自看到这些“学生”们的学习材料的时候,也明白问题大致在什么地方了。这些学习资料,虽然层次在这个时代来说并不算低,已经有初等函数、并开始初步涉及到了解系几何,这都是接近这个时代前沿水平的东西了。张海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想起的却是前世在职高时学的那些文化课。按照张海的看法:这些文化课的初步了解还是必要的。没有对这些以数学为核心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那创新也就谈不上。可是这些卷子与学习材料上完全都是一些有答案的东西,这就也让张海明白了为什么过去的几年里火炬学校中的所谓“学子”们并没有什么真正建树的原因了。
一时之间,张海也陷入了苦恼之中,更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后世新加坡的李家都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遏制创新的基因了,甚至不仅仅是中国,日韩在本质上也有。这种遏制创新的文化基因实际就是组织结构上的等级主义、平辈之间的相互妥协乃至不愿意做出一些出格于常人的判断并拥有怀疑的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妥协与中庸,它根深蒂固的深殖于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环境之中,即便新朝看起来在文化上已经同过去的中国根本不同了,可是这一点却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沉默了许久之后,张海也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就算自己从学校以外请来其他的人,可以寻来大公无私的人、认真负责的人、却很难寻来真正能建立起崇尚学术并了解科学活动基本关系构架的人,这样儿的人似乎依旧只能从那些外来的人中入手了。
想到这里,张海就只能无奈的丢出一个对于众人的重磅炸弹:“在不荒废基本功的情况下,好好补习拉丁文吧。很有可能:你们谁能够留下来,谁不能留下来,至少在格物院这一块儿,只有那些几年前来的洋学者们才能做出决定。”
听到这样的话,教室内终于重新响起了议论的声音,不少人不平的说:“怎么能这样?”“凭什么?他们不是惰民一般的人么?”“这是圣主的意思?”
张海沉默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在做出决定之后公开自己的身份:“我就是新朝圣主,这就是我的意思。我觉得,我们火炬学校如果不想变成一所寻常的师范,只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新朝十三年以来的第二轮变革了。”
第1428章 西洋学者
张海说完这些话之后格物院内的数十人都愣住了,张海在沉默中权衡了片刻最终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根除一种深植在思维方式与文化上东西,是能够靠语言改变的么?只能靠在这个领域更先进的人做引领,并辅之以合适的制度才能再短期内改变。
真正让张海忧虑的是几年前那些从西方而来的人的态度。从刘洪涛的信中张海很清楚的明白:这些所谓的“亲新朝分子”不过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罢了。其中对教会不满的人当然有,甚至对宗教本来就有怀疑态度的人也有,但即便是那些宗教神权的怀疑者,也有很多把新朝视为另一个野蛮的神权极端,甚至比奥斯曼人更会威胁人类的文明。
张海了解到在前来的这些人中,唯一一个对新朝表现出不太敌对的人就是伽利略了。受到过教会的迫害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地中海亚平宁诸邦,新朝是依靠强大的武力威慑而和平取得的地方,没有经历太多的血雨腥风。还因为伽利略在对科学的偏好上,同新朝的擅长很对胃口。
另一位面上的新朝十九年同期,七十八岁高龄的伽利略就已经去世了。可是在这个时代,自从十几年前开始欧洲历史就已经在西征中发生了改变,伽利略也没有因为天体运行论而遭受长期的牢狱之灾。他做为亲近新朝的表率更是得到了比较优厚的待遇,甚至是一定范围内可以出入新朝各地的自由。
像伽利略一样本来绝望和敌对,但在南京一代了解了不少事情阅读了不少书刊之后觉得新朝“尚可挽救”的人当然也是有的。不过在这些西方学者当中,不论是哪一派,信仰基督的人依旧是主流。张海的一些宣扬在大多数人看来依旧是邪教异端一般的神棍做为。更让一些人不满的当然是火炬学校里的种种遭遇,让很多学者都悲观失望,认为人类文明失去了前景,黑暗时代不就就要到来。
当然,这几年以来本来就大多热爱科学的这些西方精英学者还是进行了不少工作的,不过处于对新朝的敌视,很少有人进行一些昂贵的实验以免自己落入什么全套。
张海来到格物、文化、技术三院之外的聚贤院的时候,不少在园子里闲逛的西洋学者们都自觉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以免给其他的人带来什么误会。上百名西洋学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与国家,有着不同的母语,但是交流起来却没有多大的障碍。拉丁语和拉丁文是这个时代及之前很长时期西方知识界的通用语,也是最具权威性的外语,没有哪个精英学者会在拉丁文方面不熟悉的,最差也会熟练的“哑巴拉丁语”。
中国国内打交道最多的过去也是西班牙葡萄牙,建朝十数年以来,新一代的年轻人乃至新军体系内的人也诞生出不少在拉丁文方面十分突出的翻译了。
张海来到伽利略所在的院子里的时候,也见到到不少人的人围坐在一起,似乎静静的写着什么。在前来之前的时候负责管理这里的近卫军连长就告诉张海:这是这里的学者们在“笔谈”。一般而言,书面语言的学习难度总是低于口语的,而且口语有各种方言,一些生僻的名词还不一定能够知道准确的读音。因此在闲暇的时候,除了读书和研究之外,笔谈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交流活动。
不过,即便是伽利略所在的这个相对对新朝没有那么敌视的圈子,见张海进来之后也大多沉默不语。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一定是什么传话的人,多半恐怕没有什么好事。
张海也没有言语,只是让身边跟随的翻译取来一些众人桌子上的拉丁文文稿大致的看了看,并仔细的在张海的耳边进行了一些转述。这更是让在座的人多少有些鄙视:年纪不算小的人,竟然对于拉丁文一窍不通,那就不会是个很有学问的人。
让张海觉得幸运的是,这里面没有太多数学方面的东西。对于这个自己离开校园不止一世的人来说,除了因为有爱好而经常用到的一些物理乃至百科上的东西还略有了解外,很多方面的知识自己已经在这个时代提不出什么开创性的东西了。不少人来到伽利略这里,讨论的还是有关天文方面的一些事情,这让张海多少觉得有门。
“如果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那么不论地球怎样自转,我们在太阳轨道一面观察到的星斗与另一面一定会产生方向性的差异。当年的泰高以欧洲最为精密的机器,都没有观察到这种因为观察点的不同而带来的两个星星位置的改变。因此,所谓的地心说才是有逻辑体系证明的学说,而所谓的日心说,仅仅是假设。教会并非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当年也是给了你机会的。”张海在无意之中看到了这段话。如同热质说一样,地心说启蒙时代的思潮已经广泛开启的年代能够成为统治性的学说,当然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上的依据。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