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当孩子们再次占领那小堡的时候,敌人就没有类似的手段能够对小堡内的孩子们展开有效的攻击了,一颗越长越高越长越大的钉子终于在王庄的大门前成型。
没过多久,时间再一次到了秋后交租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张海一个人独自袭扰的情况下,终于彻底的阻决了王家的财路甚至是基本的出入。逐步陷入绝境的王庄只好派人出来寻求接触。
“冤家易解不易结?这个道理我虽然明白,但去年以来可是你们屡次找上门来挑事儿,你们的信用已经玩完了。”连**的面都没有见到,张海便坚决的回绝道。
“你们真的要把我们逼入绝境么?”前来的人似是威胁口吻说道。
张海冷笑道:“也不是没有任何转换的余地。”
“你们想要什么?”前来接触的人问道。
“要么你们滚出盐山县,把王庄还有全部的土地让出来。要么,那数百荫户的二百来顷地归我们包租,每年替你们负责应交税款和一成左右的租钱,你看如何?当然,你可以选则转身走人回去商量。”张海回到。
“这是**的意思还是你自作主张?”
“既然是我替我父亲来和你们谈此事,这当然也是家里的意思。”
若在平时王庄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无理要求。可如果不答应那么不要说今年秋冬的收益,就是寻常的交通往来也会被彻底封锁,不得不最终做出了妥协。
...
第19章 规则底线
发生在沧州盐山县一带的事情虽然算不上民变,但也多多少少的在士林局部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当那个不成器的远亲王元亲自派人带着求助信来到潍县大族陈家借接着诗会的名义来求助的时候,多多少少的让陈家少当家号称北溟先生的陈巽甫十分不快。
“你不要以为我远在潍县就对老家的事情一无所知,这件事情首先是你的不对。虽然父亲病逝之后这个家暂时由我来当,但是因为我的资历尚浅,不可能冒风险借助父亲的势力乃至官场上的人脉帮你搞定这件事。”陈家虽然是进士家族出身,但同那些远离京师的江南豪强不同,做事还保持着相当的的谨慎。
王家派来的人早就对陈家的家风有所了解,知道着陈家人好名不好利,而且多少还算是有一些抱负的人:“那户新冒出来的张家张扬跋扈还是小事儿,我担心武艺出众的他们似乎并不像是打算将来为朝廷所用的人。现在北方连续多年来年景不好,早晚他家在盐山必然闹出事端。”
“亢龙有悔,对于这样的人就先让他们在那里肆无忌惮吧。你们暂时不要以强势或不服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闹过了界限,要是有不轨之心自然就会自掘坟墓。”陈巽甫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给这件事一个最终解决的办法。
至于民变可能带来的问题,做为有识之士的陈家以为并不值得忧虑。秦汉隋唐之时曾经有过有威胁的民变。但那些民变的基础确是建立在普及兵役制或其残余上的,除了大多数民众有过训练以外,他们还了解一些军事运作机制。而到了两宋,虽然存在辽金等严重外患,那些民变还不是只靠宋军正规军偏师一到就能迅速平定?元末农民起义能够成功首要的原因不过是元朝上层内部自己的瓦解罢了。而对于整体上对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态势至目前看来还很强势的大明,任何民变就算能够在地方上风云一时,顶多数个月之内几万精兵一到还不是会被迅速铲平?大明自建国以来民变无数,但无异于自寻死路。
陈家早已迁到了潍县,对北直隶河间府的这些事情并不以为意,稍做告戒之后便对王家来的人做了送客的姿态。还很年轻的陈巽甫还需要那些士林里的应酬,还需要考中举人和进士,没有足够的能量与时间去管老家的事情。
万历四十四年秋收时节后的胜利并没有让懂得许多规矩的**因此冲昏头脑。张海的大哥张万勇倒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收获而欣喜的向张海提议道:“这样一来,我张家可以动员的人手可以多达几百人了。明年秋天的时候怕是能编连出一支几百人的常备强军来吧?”
张海虽然不像父亲**那样拥有众多社会经验懂得众多规矩,但似乎记得另一位面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似乎就是因为杨洪在乡里编练民户而和清军发生对峙和冲突,那还是在偏远的地方。
因此谨慎的对大哥张万勇说道:“私造火器的事儿很多地方都存在,这属于法不责众。然而要是大张旗鼓的聚众开会甚至是练兵,这恐怕就是要触及官方的逆鳞了。这沧州虽然是江湖复杂之地,可毕竟离天子脚下也不远。我们不能这么干。王庄就这么乖乖把这些人地让给我们可能也包括了希望我们造反找死的意思。”
做为自家的同辈人,张万勇知道一些张海那些徒弟们还不了解的事情,他自从见张海对这些孩子们如练兵一样用心就知道这位天才的弟弟将来是要重新像父亲那样闯荡江湖的:“可如果只凭现在我张家这么点儿人,即便长大之后不要说造反,就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都是冒险。”
张海对自己及这些徒弟们的实力更为清楚,如果等自己接近成年力量完全长成之后,这些孩子也再经过几年的整训,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占山为王的可能。可如果说造反起义,那还很不够,至少差着两层。自己不能浪费每一寸时间又要尽可能的壮大自己的力量,应该怎样呢?
“我想再招一批学童。”空闲的时候,张海向父亲提议道。
**听到此言也很犹豫,认真的告戒到:“我们张家现在收着几十个徒弟如士兵一般演武,已经是很招人猜忌了。如果规模扩大到百人以上还这样聚众练武,即便在这沧州之地实际上就是触动了官府在此问题上的规则界线,即便是孩子也一样。”
“我不是打算再继续收徒习武,而是读书的学塾。”
“我们张家武人出身,不过是习得几个字而已。难道说你有把握做他人的先生什么?孩子你也不过是早年识得几个字而已。”**奇怪的问。
沉默了许久,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到了展现自己前世记忆的时候,但张海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我自然是有把握才会开这个口。”
不论是聚众练兵还是广收孤儿,都不是此时的张家可以逾越的红线。如果那样做,必然要引来官府认真的对待。就连此时在北直隶和山东一带颇有所名的联香教在此问题上也是谨慎的。
可张海却有超过时代的知识与认识:习武练兵,并不是只有传统人们所认知的那一种。如果自己的学生精于数理测距和绘地识图,如果自己的学生精于火药的保管和拳铳的加工。并且在做事做工方面真正的贯彻了精确化的意识和精益的思维,何尝不是一批强有力的种子?
更为重要的是,自己如果能够展现出这个年纪根本不可能拥有的学识,毫无疑问会增加从学生、徒弟到父母的神秘感,从而为更为引人注目的历史预言做铺垫。
不用主动宣扬或宣称自己是什么上天上帝之子神仙付体,做为自身势力润滑剂的准宗教自然就可以建立起来。
...
第20章 贫民学子
虽说传统社会更有些家国同构的色彩,但在这北方临近京师的鱼目混杂之地,却并不存在南方那种以血缘为纽带方圆多少里都是同一家族的豪门望族。这种家族纽带即便有,在临近王权之下也显得很弱了。
不过,江湖上经历过很多风险的**还是对于如何在新得的这片地里选择可靠的人家心存疑虑。
“我亲自去走几趟吧,毕竟做为同龄人我可以更方便的同那些人家的孩子们打交道,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张海自告奋勇道。
迎着秋末初冬的寒风,张海似乎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来到者附近几里之外的他乡别处。除了一些荒凉野地里点缀的土坯房看不到一丝在外闲逛的人影。
年景不好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多少人有闲心在冬季里做其他营生。早已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张海当然选择了早上过来看看有没有出来坎柴烧火的人,可附近这不少的人家在早上只有零零散散寥寥几人外出砍柴,其中只有一个似是比自己小几岁的孩子摸样的人。
张海见那孩子没有走出多远就坐在不远处的田垄上呆呆的发愣,似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忧愁。。
“这临近冬天的时节,似乎只有你一个人从家里出来坐在这里?你的父亲才应该是家里的壮劳力吧?”张海问道。
这个孩子并不认识张海,但看到似乎比自己大几岁也高大上许多的张海如此问也有些拘谨也有些悲伤,直说道:“父亲夏天的时候不知怎的在外就病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你的爷爷应该也年纪不大吧?”张文知道此时结婚年龄普遍较早,通常这个年纪的爷爷辈岁数也未必到半百。
“爷爷先是身体发胖,瘦了下去;之后又是发胖、然后又瘦了下去,可很长时间没有再好转过来了。不知怎的,最近几天他总是在早上吃饭的时候赶我出门,我怀疑最近几天爷爷根本就没有进食。”孩子回道。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