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女侠独孤雯
- 入库:04.13
张海平静的回道:“如果对敌人拥有这么大战斗力优势的我们到了要搞敢死队的时候,那就说明队伍已经面临众大的危机,还轮的到你们么?跟着自己的以后的老婆好好过日子!对了,不要把气撒在她们身上!如果受了什么委屈,队伍上会为你们出头,绝不会允许什么妻管严。但也希望你们不要自报自弃,善待家人,平安幸福的做一个好人!”
那些过受罚的战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位年近中年辎兵连老兵疑惑的问道:“自从父母过世后我在乡里替人打了十几年长工,还从来没有人为我说亲过。”
“分给你们的妻子当然是你们所‘爱’的那些人,为了解决这件事,队伍上可是为你们破费几百两银钱嫁妆做了不少时间的工作。只是我希望你们至少在四年内尽量低调做人,这个期限之内保守秘密,不要宣扬这些事。”李峰郑重的对那些人说道。
即便妥善的处理了济南府中遇到的这些事儿,之后队伍马上就要面临的任务还是使得张海有些忧虑起来。毕竟,做这种事队伍上要面临的考验太多了,唯一能够追求的:是尽可能的在多年苦心培育出的弟子们还没有懈怠,还能够保持对队伍有效控制的时候最大限度的把这些事情在短期内做完做全。
对于古代政权的信息流通速度和行政效率虽然张海在起事这些时间里已经初步有了些了解,但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意外,还是决定带着队伍的主力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趁冬季来临前在济南至青州的“轴线根据地”之外再进行两次规模比较大的远征,尽可能的掠夺足够的财物甚至是女子,就像另一个位面的东虏所做的那样。
比起经商和“种田”,这种积累手段虽然有些****,却是革新事业所必须的。当初队伍在山东直隶边境之时由于势单力孤而缺乏能力做的事情,如今的条件就已具备了。
“我们攻占济南城的消息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运河北端诸城地。如果我们晚了一步,收益就极有可能大为减少。”张海直言不讳的说道。
对于运河北端一带,即便是张海的父亲**也有所了解。要论全国商贸繁华之地,除了苏湖杭松等地外,就要数山东与直隶交界处的运河沿线那一代了。临清等地也是全国少有的工商业重镇之一,仅仅外城城墙长度就有三十余华里,相当于三个济南府或者青州府府城的长度,除非云集数万堪战的战兵驻扎,否则这样的地方是根本没有多少防御价值的。
“打临清一带也要我们三个营的主力一起行动么?”李峰这些时日以来对兵事也是有所了解的,队伍当初也不是没有路过那里。在他看来,就算是有一个齐装满员的总兵在那里把守,这么大的防区面积基本上就等同城防形同虚设了,根本不需要三个主力营一起行动。核心弟子中有人提出的意见是:一个营群的主力扫荡临清,另两个营群的主力集结在一起先复东昌,然后以最短的时间内沿运河南下直接扫荡南京至苏杭一带,除了财货之外那里的具行业也是如今队伍治下的地区所急需的。
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刘洪涛首先发言了:“年底以内南下我没有意见,但是不应该是在这个月,晚一些或许会更好。我在青州的时候就从一个商户那里了解了下南方那里的大致气候,以苏杭那一带为例:如果到了旧历九月,降雨虽然也有不少但这些年来平均只有五六天有雨。阴天的次数也不足一般,气温也会更适宜,这对于最大限度的回避气候和水土风险是有利的。除此以外,每年的九月也是运河南端水位最浅的时候,对于缺乏水师的我们来说,不论是渡江还是克服水网都更为有利,但并不影响我们去年像东昌那样利用运河最后枯水前的时间段利用水运。
张海大致算了算时日,也决定先集中力量西进运河线北端。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队伍上也需要至少二十多天的时间来新制一些南下所必需的兵装工具。
第166章 临清烟云
明时的临清城实际上是一个商人众多事务繁巨的商埠。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人形容其临清“绾毂南北”,“水路咽喉”,“萃四方货物”,皆萃于此”。“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水浒或**梅等故事诞生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少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稍有的一次商民上万人以上的闹事就发生在嘉靖年间的这里。
张海等人在济南府仅仅稍稍做了安顿,不到黄昏的时候就又向西面广阔的原野展开急行军,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速度没有携带那些九斤弹青铜炮,仅仅携带了十八门刚刚由后方运输队运抵新制的同样使用九斤弹的百斤臼炮及其必备的弹药。
张海及众核心弟子的底子毕竟比一般战士强上许多,因此在旧历八月十五前夕晚上与距离临清不远的野外宿营的时候也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疲惫。
“你说这临清城内可真有一位西门大官人么?”闲聊的时候,李峰笑着问道。
“《**梅》那书你们没有时间去看,师傅我就有时间去看了?不过有关这西门大官人的原型暗喻的是谁我倒有是有一些风闻。”张海笑道
“究竟是谁?”一直在张海身边负责协助作战的几名核心弟子也好奇的问道。
“应当是嘉靖年间那位有名的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胡宗宪。”
普通战士不知道胡宗宪是谁,对史稍有了解张海众核心弟子们可是有所而闻的:“胡宗宪是书香门地的官员出身,同西门庆那种市井上来的人物也差的太远了?”
“要是把真人真事原封不改明目仗胆的写出来,恐怕当时没有几个书商敢接了。这不说借那位兰陵先生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丑化明正言顺的读书人,当然要在开头假定这位西门大官人一开始并非官员出身。可在书中后来的很多隐喻暗线却甚至日常里用词却很能说明问题,别的不说:随便举几处:西门庆和胡宗宪同有二位正室;第一位正室均“早逝”;第二位正室均“获比章夫人封”;第二位正室均长寿,若以胡某生辰为基准,应是同死于大概万历十八年前后。这四点凑起来,在县以上的权贵当中究竟有几个会被误伤?”
“可胡宗宪是抗倭英雄啊,怎么会是西门庆那种人?”有弟子疑问道。
“这两者矛盾么?旧道德喜欢搞连带捆绑,比如什么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就一定是一个德高尚的人,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就必然在其他方面完美无暇。而实际上:即便是为师的心中也有愧疚,有恶念。如果不是因为天帝的召见乃至赋予我两世为人的使命,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终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儿的人,更别说我手下的仆从了。权威,是这个世上暂时还必要的所需,然而在道德监督也不会有多强的情况下拥有权威和权力的人总要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考验,没有多少人能经受的住这种考验。”
师傅的这些说法是在少年时代的教育中也少见的,甚至更有些像当年师傅宣教中所批判的民粹主义,但张海现在已经不介意对身边的这些核心弟子讲。这些人要跟随着自己很长时间,会越来越多的看到自己凡人的一面。对理想的忠诚就不能简单的绑架在以道德为基础价值观上:“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这只是一个从纯道德角度美好的理想。我们的社会在大同实现之前总是需要一些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拥有主宰权力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避免这样的阶层过多、过于膨胀、过于因为人多势众而感到不受约束。同时,最大限度的使民众明理,实现底层与顶层的共治,以这样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削弱少数人人性的**给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最大限度的增加整肃世间,促使人心进步的力量..”
虽然去年的时候张家队伍从临清附近经过,曾经引起过人们不小的恐慌。但经过这一年以来的升平,似乎千里之外的战事早已经远离了自己,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似的。
至少很多人认为:贼寇势大来袭的时候,势必要声势浩大才有可能在天子脚下不远的通衡重镇闹事儿,那样几万人大股队伍的席卷之时至少事先几天一定会得到风声。大部分浮财和重要人物完全可以事先向北沿运河撤到保定府甚至是京师,再不济往难可以走陆路向开封一代撤。
而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团聚之夜,大部分留在临清本地过中秋的官绅商户们尽管在一些不利的风声传来的情况下也没有多么惶恐,直到济南府失陷的消息通过一些反应迅速的耳目传到极少数大户人家耳朵里的时候才引发了一些忧虑。济南府距离临清可并不算远。
与家人及友客们迎寒祭月的中秋宴席之后,散居贤职的胡员外没有像往常一样同家妓们在一起直到很晚才休息。而是同管家一起安排了不少明晨撤退的事宜。
“明日北上船如果不够的话,六成的浮财就先埋起来!我们总会回来的,朝廷绝不会允许这个地方长期沦陷于贼手。我们只带六七十个家仆还有包括四十余石大概六万多两的通货先走。除了我和夫人乃至老爷子以外其他的人可以走陆路先去开封避避风头:总之,一个人也不能留下来让那群贼人当了肉票!”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日之王牌特工 (咕咚) 起点VIP2016-10-31 谍战特工王锋原本是一名特级国安侦查员,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双腿截肢回乡复员。作为老革...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