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这么说还有大量的通货财物被我们漏掉了?”刘洪涛更为惊讶的问。

“常言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抢时间的我们某种意义上更类似于‘匪’,在仅仅一两日的时间内能有这样的收获就已经是值得欣慰的了,也就是这样移根式的抄掠或许才有这样比例的收获。”

“那海内所存有的黄金大概多少?”刘洪涛又饶有兴趣的问道。

“太过遥远的时代因为长期战乱已经损失巨大或因自然摩损遗失已不必计算,但黄金的储藏性毕竟比白银强上许多,仅至现在来说:天下海内海外世界各地的做为通货的黄金累计当在折合八亿两左右。我们华夏并不是盛产金银铜等通货的大国,就连合格的铁矿也稀少,黄金产量猜测最多不过世界的十分之一。但这千年以来做为通货的黄金也应该超过现今各种铜钱的总流通价值,估测在**千万两的价值。”

“可我们收缴的黄金仅为白银总值的不到十分之一,连金银价之比都及不上,这太不寻常了。”刘洪涛开始有些怀疑,其实张海也有些怀疑必然是个别弟子私吞了不少。从历史上看:于上层来说,**的最大危害是对组织的不忠,是容易被敌人侵蚀和利用,但在任务繁重的当下:也只能以一些简单的方式展开有限的清查了。

张海不愿意因为这些事情引起弟子们之间的猜忌,便说道:“金器显然比白银更容易隐藏,这个遗失率也并不足以为奇。”

日出前的晨光已经映了东边部分的天空,临清外围土城上的人们依然在忙碌着清点人数和组织生火造饭。

张海一边吃着做为野战食的切糕一边望着那些数以万计似乎毫无组织纪律性同自己的弟子们一看就知道有天壤之别的芸芸众生,这不由的让张海想起了未来的很多事情。

如果说刘邦好歹还有个十里亭长的官职,新中国则不少是小康之家或大小商人出身,而朱元璋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正出身算是底层民众的皇帝。身为社会的底层,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是商经济的受益者,众人都知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即便是自己的发小也不相容。可却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对商经济同样厌恶,以至于他的孩子们也对此长期保有警惕。有明一代,不但曾经禁止白银流通,甚至还长达数十年之久没有开过铜课。而明朝后来的发展演变及其结果则证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农抑商以维护民众和国家利益的看法未必就是错误。

张海在前世也算是社会上的中下层出身,也不是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的仰慕着和完全受益者,是同底层出身的朱元璋至少神似的苏式社会主义计划公有经济的仰慕者。当少年时回忆起前世往事的时候,也曾有过在掌握国家政权后迅速推行比王莽乃至朱元璋更为激进的左翼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想法。

但是带领队伍起事这一两年的时间以来,特别是负责青州不少本来就经过选训和考验的人的教化与训练、如今再感觉这种强大传统惯性之后,不由的使张海比当年更为谨慎起来。

“不管是黄金还是白银,都是大同世界的最大阻力。当年明太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或许应该能够做到。”看到师傅有些忧虑的神色,刘洪涛坚定的说。

张海没有想往常一样在片刻之后就予以回答,而是在思考中沉默了很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的旗帜是星星火炬之旗,我们的战斗力即便放眼整个海内海外,也可说是数一数二的精锐。可在政治上:我们还仅仅是那黑暗中微弱的星星之火,力量太弱小了。”

“那我们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实现千百年来民众正义的理想?”

“正常情况下是几百年,我们现在还不到弱冠,注意养生安全和卫生,至少可以执掌天下六十年。我们仅仅有这六十年的时间,如果后代教育可靠的话顶天可以管到**十年。我们要让天下的民众都懂得乃至了解我们的道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人,这就已经是个冒险的不能再冒险的时间表了。”

张海接着说道:“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新兵,只要选训优秀装备得当,也有可能一上战场就是强军。而我们获得可靠的干部,就必须要在各种考验中检验中大浪淘沙,不是完全能够通过自幼的教育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我们不能像那个武大郎开店的笑话一样:因为害怕这样和那样的风险就削足履适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修炼。我们不应该害怕黄白之物,也不应害怕女色,甚至:我们以后执掌天下一样也无需像宋明的统治者一样刻意的打压民间的商经济。我们还要让这种经济所发挥的潜力发挥到现有条件下的极限。如果连这个考验都无法通过,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以那样宏伟的理想为我们的目标?还有什么资格说:我们的主张是有进步性的呢?”

张海回忆起英国在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时那堪比改革开放前夕的产业结构,似乎那个时候的英国农业产值占经济的比重就降低到三分之一左右。而那个时候的英国在大众教育水准上却依旧还很低,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来看,工业化时代前提升近代质量的空间还很大,便继续说道:“天帝在军事器具上的指点就使我们获得了敌人难以匹敌的物质条件,在农业、工商服务等领域我们的潜力也很巨大。在六十年内,让海内只略强于宋时后期的一亿几千万人口增长到两亿,人均农业及工商经济总量之和还可以至少再翻为原来的三倍。经济的总量至少可以翻为原来的五倍,城镇工商就业潜力的规模增长潜力相应扩充的比例其实横大,应是原来的十倍左右。我们的工匠营可以做到的事情最终天下的市镇都将能够做到。”

第170章 前景夜谈

见刘洪涛听到十倍这个规模的时候有些惊讶,张海一边思考算计着,讲起来很多:“海内的人口以我们这些时日以来缴获的的资料乃至隐户的大致比例估算,应当在一亿三千万人口左右,略多于宋末。可在我们以不长的时间和较小的人口代价统一天下后,承平盛世时期人口必然会大量增长,以千分之十二来推断,三四十年的时间人口就会近两亿,六十余载会翻倍至两亿六七千万。”

刘洪涛少年的时候在张宅听师傅讲过许多天界关于异世的传说,因此并没有天下能不能养活这么多人的疑问,但还是饶有兴趣的问:“我听师傅讲过另一世界当年东虏入关主宰天下后人口曾经达到过四亿?”

“四亿还是官方户口上所载的人口,摊丁入亩的情况下隐户虽少但还是存在的。此外:东虏还曾经把关外当作自己的退路之地,禁止汉人向那里移民。东虏失天下后的三四十年后,依靠相比现在相去不大条件,海内养活的人口已近六亿。这大概就是海内农业潜力的一个极限了。”

“一百几十年后耕地不够用了怎样办?”刘洪涛又问道

“如果自我们一统天下一百几十年时间若还是在原有的圈子里打转,不能让新的城镇生活成为主流,自然的遏止过度生育。在这期间也不能大举向海外及西域迁徙人口,那就是我们的事业失败了。至少说明我们没有革新成功的资格。”张海有思考的说道。

刘洪涛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五亩养活一口人不奇怪,可这三亩地养活一口人是怎样做到的?记得当年说是靠外来的番薯?”

张海仔细的回忆了很久,才详细谈起了清季农业进步的主要原因,并非简单依靠番薯那样简单:“现时我们北方的农民犁地十分粗放,旱田耕作普遍不过几寸而已。如果彻底解决了北方问题而无需要在平时的农耕地区承担大量的养马负担,广用牛力,则可根据土地的实际情况来深耕和更密集的种植,一般的旱地当以七寸左右为宜。行据和株距依据作物面积的多寡来有效的分配,连片越多株距越密。此外:还有选种,有清一代人们十分重视选种:选种:农家经常选育新种。以稻而论,不下数百种。此外现在我们北方的农民很少复种农田,而那一世界山东、河北、陕西的关中地区,已比较普遍地实行三年四颗或二年三熟。苏北、皖北亦行二年三熟。即:每年种一季秋粮,隔年种一季越冬作物,隔年冬休。越冬作物多种小麦、大麦,夏收后种豆类、玉米、晚谷等,冬闲地来春种高粱、玉米或春谷等。当然这种轮作,须要注意天气。现在江浙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稻一年两熟制,即水旱轮作,在那时,这些耕作制度已经推广到湖光江西等很多地方。种稻时日地域还加以改进,普遍开始更早时日的耕种和更多的向北耕种。此外是对精耕细作的重视,遏止北方地区现有普遍的广种薄收的现象。此外,人口牲畜增加的情况肥料也会增加,那时还普遍推广了饼肥、绿肥等现在已有的农加肥。上述种种单项算起来的改进同新作物的引进一样不大,但累计起来就相当可观了。但对于我们来说要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还是要最大限度的精良农人们耕作的工具,提高铁的质量。我们此世的条件还很宽余,终六十余年,包括肉食牲畜的消耗人口均五百斤左右的成粮是可以达到的目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