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首辅是周延儒。周延儒状元出身,才学是有的,可他主要的精力用在了党争上面,还要想着怎样办事说话才能顺了皇帝的意,真正的治国之道根本不敢提出来。
四月的京师气温并不高,崇祯心中却感到无比的燥热,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一团糟。入寇京师的后金好不容易撤走了,流贼不断壮大的消息又传来了。自己手下这么多大臣,没事的时候说话引经据典,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到了真事上却又推三阻四,没有一个人能提出好的办法来。
”说说看,应怎样对付这些流贼?“虽然对大臣们很不满,崇祯还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说点儿有用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也是对前一阶段杨鹤主张的招抚政策失去了信心,他自己又拿不定主意。
“流贼不过是疥癣之疾,陛下英明神武,全凭陛下胜裁。”大臣们一个个还是不肯说自己的主张,他们明白谁冒头出谋划策,如果事有不成倒霉的就是出主意的那个人了。皇帝到时不会说自己决定错了。
“现在流贼势力越来越大,我本着仁慈之心采纳杨鹤的招抚策略,现在看来贼人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招而复判,反复无常,不运用军队围剿不行了。”崇祯皇帝说这话时心中充满了对杨鹤深深的恨意,当初说得天花乱坠,大量的钱粮花出去了,流贼没有减少却越来越多。
“一定要派兵围剿,不然这些流贼感受不到天威。”既然皇帝说要剿就剿吧,大臣明白了皇帝想干什么。
“那你们看先剿那一股好呢?”崇祯决心今天将这事定下来,不和大臣们扯皮了。
“根据各地的奏报贼势最大的数在山西的王嘉胤了,许多的反贼都前去投靠了他,还有就是陕西的张楚,此贼带领的人马号称大明保安,抢占了府谷延长县等地,与其他流贼不同,张楚占据一地后很少流窜。”周延儒带头分析当前的形势。
“先剿灭王嘉胤,使贼人群龙无首,那个张楚既然号称大明保安,说明他还是有一点儿心向朝庭的意思。况且他还多次和后金作战,也算是为国效力了。”崇祯皇帝十分勤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折,对于张楚的印象很深,后金入寇京师只有张楚取得了一场像样的胜利。最近又有奏报称张楚在草原上攻打后金占领的归化城,杀死杀伤数千后金骑兵,可惜能打的将领竟成了反贼。最好让他跟皇太极多打败仗,弄得两败俱伤才好,因此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先剿灭王嘉胤。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曹文诏
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先剿灭王嘉胤,大臣们见皇帝有了决断,自然是一片附议之声。
接下来就是怎么剿灭,派谁去剿灭的问题了。
大臣们小心翼翼的揣摩着崇祯皇帝的心思,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还不忘打击一下异己。
好在大明朝现在没什么兵可用,选择的余地变小了,山西军队在前年勤王时因领不到粮饷发生哗变,大部分逃散,许多人还加入了流贼,指望他们剿贼绝不可能。其他卫所的士兵根本上不了战场,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边军了。还好后金入寇后撤走了,边军压力稍减,可抽调部分边军到山西剿贼。
派什么人带兵到山西的问题上大臣们发扬了前所未有的谦让精神。都想推举对方阵营的人前往。这可是个没油水又要冒生命危险的差事,最后边军一个参将曹文诏光荣的被选中了。
曹文诏被选中首先是因为他没靠山、没背景,同时他确实能打仗。
曹文诏没读过书,没有文化,与朝中大臣都没有联系,在出人头地前,他只是个小兵。十几年来从一个小兵干起,一步步跟随辽东的军事长官东征西讨,靠军功升到了参将。前年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贝勒阿敏,并收复关内四城,这才进入了明朝大佬的视野。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跟随了数任辽东主将,他都被作为东冲西杀的先锋,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能力没得说,所以这人选问题就这么定了。
有时也得佩服大明朝的大臣们,派别人去送死时连脑子都不过。调曹文诏去剿贼,根本就没有想敌我力量的对比问题,连士兵都没有给曹文诏调配。那意思是调你去你就得去,能不能打赢,以及怎么打赢不是朝庭大佬们关心的事。幸亏曹文诏自己手下还有一千老部下,在他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山西,曹文诏才没有成为光杆司令。
曹文诏显示出了他的勇敢,接到命令毫不迟疑,带着一千多人赶到了山西前线,准备剿灭在山西的数万流贼。
曹文诏不是没头脑,带着自己的部下去送死这种事他不会去做,他之所以敢去,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手下有信心。这一千多人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朝庭在他们身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人数并不多,大致在六千人左右,其中一半,在祖大寿的手中,曹文诏带回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到山西后曹文诏认真贯彻崇祯的指示,第一个要剿灭的目标选择了王嘉胤,而此时王嘉胤手中光精锐就有四万多人。
曹文诏到山西之后不算是完全孤立无援,洪承畴按朝庭的规矩算他的顶头上司。
从被张楚修理后洪承畴对流贼的仇恨达到了顶点,不过张楚太过强大,洪承畴看不到报仇的机会,见到曹文诏带兵来剿灭流贼,洪承畴马上大力支持,从自己的手下抽调了两千兵马给曹文诏,这已尽了他最大的努力,曹文诏带着这三千人就对王嘉胤动手了。
王嘉胤在陕西、山西将官军打了个遍,但对边军的事情却没有什么心情去了解。
听说来个叫曹文诏的攻打他,而且才带了三千多人,王嘉胤决定亲自带兵去迎战。
这几年王嘉胤见的官军多了,官军的战斗力比义军强是事实,可用三千人就向几万人进攻这么狂妄的官军将领还第一回见到。王嘉胤决定给官军一个教训,好在义军中树立起更高的威信。
他带着自己所有的精锐部队,四万多人去迎战曹文诏。你官军再能打,我们十几个人打一个,也不会打输吧。王嘉胤还是懂得兵法的,充分利用人多的优势,步步为营,摆好阵势等着曹文诏的到来。
曹文诏虽然勇猛也很奸诈,他身经百战,通晓兵法,到地方后,压根没动手,先派兵断了王嘉胤的粮道。
王嘉胤一下子慌了,四万多人要坚守,没有粮食,要突围,曹文诏堵在那里没法冲出去。
这真是战场上的奇观,三千多官兵困住了四万多人。王嘉胤往那个方向运动,曹文诏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杀过来将他们打回去。再跑再打,王嘉胤寸步难行。
这样王嘉胤竟然被困了两个月没能突围而出,王嘉胤饿得要绝望之时,曹文诏的包围圈竟然出现了漏洞,王嘉胤找机会冲出了重围。
王嘉胤有了一种海阔赁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只要出了重围,能够运动起来,就没有什么可怕,换个地方躲开这个凶神同样能过得很好。王嘉胤以前也多次被官军打的到处流窜最后不都缓过来了,力量还越来越强大。
可这次他遇到的是曹文诏,连王嘉胤突围出来的漏洞都是曹文诏留给他的,曹文诏围了四万多人在这里之后发现人实在太多了,冲进去杀不是好办法,你能力再强也会陷入人海,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在将王嘉胤饿了个半死之后,将他们放了出去,在后边一路追着打。
王嘉胤逃出去之后就发现情形不对,从逃出去那天起,曹文诏就追在他后边,一路紧追不放,然后像切尾巴似的,将他的兵马一节一节的消灭掉。五天打了五仗,都是曹文诏获胜。王嘉胤气的调集大队回头去找曹文诏决战,曹文诏转身就跑,王嘉胤看着曹文诏的骑兵逃远,却追不上,恨得牙根直痒痒。回兵要走曹文诏又回来了,找准机会咬上一口,然后再逃。
王嘉胤的兵马越打越少,曹文诏还没有罢休的意思。
王嘉胤感觉自己是一头被饿狼盯上的野牛,虽然身体庞大,却没有尖牙利齿,敌人每一次扑上来就要咬掉自己一块肉,不断失血早晚会倒地不起,成为敌人的食物。
既然跑下去不是办法,王嘉胤决定不跑了,停下来将队伍聚成一团,与曹文诏对峙着,看你这点儿人能把我怎么办。
遗憾的是面对的是曹文诏,在战场上曹文诏勇猛无比,同时还是个奸诈之人。
在双方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曹文诏用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办法,很快的干掉了王嘉胤,结束了这场战斗。
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嘉胤之死
曹文诏不但能在战场上猛冲猛打,善于排兵布阵,而且还足智多谋,会用间,这次他给王嘉胤来了个无间道。
曹文诏的手下有一个与王嘉胤有亲戚的部将,此人名叫张立位,是王嘉胤的小舅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
-
三国小驸马 (墨柱) 创世VIP2016-10-31 秦汉三国九岁稚童入汉末,打造东莱特区,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工业发展,操练精兵统一华夏;千万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