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带着卫士向自己的营地走去,准备早些返回,这时一个声音传过来,“张大帅要回府谷了吗?”
张楚抬眼望去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青年将领正在路边向他打招呼。
“是的,我准备走了,不知将军是哪位?”张楚打量着对方问。
“在下李自成,想和大帅做点儿生意。”来人边施礼边回答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 总是被绿的李自成
李自成,明末最著名的造反人物,也是造反最成功的,其他义军相继被官军剿灭,李自成却越打越强,还称帝?立了大顺,打进了紫禁城,逼的崇祯皇帝上了吊,如果不是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话,李自成的皇帝还可以多当几天。
张楚见这么一个大人物站在自己的面前,感到这次没有白来。
李自成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今年只有二十五岁,比张楚大不了多少,已是三十六路义军中一路的首领,外号闯将,这时闯王的称号还属于高迎祥。
李自成看到张楚同样十分激动,张楚岁数比他小,地盘比他大,手下人比他多。在几年的时间混成这样,几乎是李自成的偶像。
现在的李自成还没有称霸一方的霸气,反而经受了太多的生活磨难。
李自成的本名叫李鸿基,小名叫黄来儿,传说李自成出生时,他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就给他起了个黄来儿的小名。这个传说暗示李自成有帝王之相,早晚要当皇帝。
帝王之相没能改善李自成的生活,他童年时被舍入寺庙当了小和尚,还给地主放过羊。二十一岁的时候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负责照看马匹,好歹有口饭吃。就这样的日子也没过多久,之后崇祯皇帝登基了,崇祯皇帝自登上宝座起,手头就没有富裕过,崇祯元年有大臣给皇帝出了个主意,没钱咱们精减驿站,李自成就这样被裁撤下来失业了。
没了工作的李自成只能借债过日子,借钱总要还的,到期他还不起债,被债主告到了县里,县令把他抓了起来,他在亲友的营救下跑了出来,这还不算完,他出来后把债主杀了。
杀完债主回家发现了另外需要杀人的事:他的脑袋绿了。他的妻子韩金儿与同村的人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身上背着两条人命,他只好逃走,与侄儿李过一起到甘肃投军。在后金入寇京师之时他随军勤王到了京师,长官却扣着军饷不发,引起士兵哗变,李自成才正式加入了义军的队伍。
李自成找张楚倒不是为了见一下心中的偶像,他要向张楚买马。
李自成在当驿卒时就是负责照看马匹的,对马匹很了解,也很有感情。这两年的征战也使他更加重视骑兵的建设,总想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义军主要是流动作战,有了骑兵既可以突袭,也可以在敌人强大时逃跑,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看到张楚的骑兵羡慕的不得了。张楚说有马可卖,李自成动了心,在会盟结束时找到张楚准备买一些马匹。
张楚听了李自成的来意十分高兴,这总算是开张了,立即同意以比市价还低的价格卖给李自成马匹,双方很快谈好了这笔交易,李自成的队伍这时还很弱小,财物不是很多,所以只买了二十匹马。
张楚心想少一点儿也没关系,只要开了张,与李自成建立起联系,以李自成的能力壮大队伍是早晚的事,以后会有大生意做的。
张楚立即命令卫士从备用的马匹中选出二十匹好马交给李自成。
李自成叫过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将领交付了银钱,并给张楚介绍说:“这是我侄儿李过,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派人与他联系。”
李过是李自成的亲侄子,与李自成同岁,只不过比李自成小一辈,掌管着李自成军中的钱粮。
张楚热情的跟李过打着招呼说:“你好,以后要多加联系啊。你们光买马,不买点儿武器铠甲?”
李过笑笑说道:“我叔叔最喜欢马了,这不买完马,我们也没钱了。”
“钱不是问题,我先赠送你们两套铠甲和一些兵器,等以后你们有了钱,随时来买,我都欢迎。”张楚少有的大方了一回。
李自成叔侄高高兴兴的带着马匹兵器走了。
张楚望着李自成的背影感叹:“真是乱世出英雄啊,只有在这天下大乱之时才能造就李自成这样的英雄,不然李自成没准会在驿站养一辈子马。这么个大英雄的脑袋怎么总是被绿呢?”
李自成脑袋被绿不只一次,在加入义军后他又娶妻邢氏,之后邢氏和李自成部将高杰通奸,后被李自成发现,邢氏与高杰一起投降了朝庭,当然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发生。张楚在想,要不要提醒李自成一下,最终他决定还是算了,现在说这话有被打的可能。高杰也是个人才,投靠朝庭后一路官至总兵,他想方设法招兵买马保存实力,在明朝末年成为了有影响力的军阀。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如果李自成不被绿的话,这历史是不是会改变很多。
张楚摇摇头打消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没了高杰肯定还会出现其他的什么人,历史是很任性和固执的。
张楚又在义军中打听了一下魏学的情况,还好在这场大战中魏学没有跟王嘉胤在一起,他跟随着王自用在后方,这次没有来这里,整个人安然无恙,张楚这才放下心来。
看着义军都走得差不多了,张楚也带着队伍返回了中阳。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府谷征战,中阳还有许多事务需要他亲自去处理,他也有点儿想念朱济世了,这个秀才将地方上的事情打理的不错,该表扬表扬他了。
曹文诏消灭王嘉胤的胜利使自己升了官,却葬送了另外一个人的仕途,这个人就是三边总督杨鹤。这场胜利使皇帝看到了剿灭流贼的希望,说明招抚政策是失败的。招抚失败当然不是皇帝不对,肯定是有人办事不利,这个人就选了杨鹤,杨鹤不但被罢了官,还被投入了监狱,三边总督出缺,洪承畴继任了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任后改杨鹤的“边剿边抚”为“全力清剿”的方针,全力进攻义军。这时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等部勤王兵,先后被调回陕西参加追剿。官军齐集陕西,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
现在的洪承畴是既有权又有兵,整个人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决定要大干一场。他最想干的就是找曾经修理过自己的张楚报仇。
于是大队的官军向着延长开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战事重启
张楚到了中阳屁股还没坐热,郭西园的调查局就传来了情报。洪承畴已接任三边总督,统领各路剿灭农民起义的兵马。上京勤王的陕西总兵王承恩、甘肃总兵杨嘉谟等部被调入陕西,刚刚打败王嘉胤的曹文诏也由山西退回了陕西。
洪承畴将各地的官军都集中在了一起,这是要准备一场大的行动。种种迹象表明,洪承畴的目标是保安军占领的延长地区。
洪承畴这次下了大本钱,王承恩、杨嘉谟两位总兵带回勤王兵马有八万之众,加上曹文诏的三千骑兵以及洪承畴自己的兵马,官军就有十万多人,摆出一种碾压一切的态势。
而张楚的保安军全部加起来只有四万多,还分散布置在从延长到归化城以及山西的大片地区。驻守延长县的只有一万多保安军,离着最近的榆林地区只有五千人,骑兵大队还远在府谷和归化城。
形势严峻,每一步都关系到保安军的生死,自成立以来保安军还没有面对过如此多的敌人。
张楚将在中阳的朱世济、李毅和郭西园找来紧急的商量应对之策。
在听了张楚介绍的形势之后,朱世济、李毅、郭西园没有作声,三人陷入思考之中。张楚没有催促,静静的等着他们发言。
“如果将延长的人员撤过黄河怎么样,凭借黄河天险能够抵挡一阵子。”朱世济先开了口,他认为敌我力量悬殊,很难在延长战胜敌人,所以有了撤退的想法。
“可这一撤我们在延长这几年的建设就全毁了,官军比流贼还不如,延长的百姓就要受罪了。我们部队不能让百姓白损失,要不我带队打他一下子试试。”李毅虽明白双方的力量对比,就这么退了也是不甘心。
“现在敌人大军都集中到了延安府,根据传回的情报分析,敌人最大的可能就是要进攻延长,敌人的数量是我们的几倍,这仗很难打。”郭西园说着他掌握的情况。
“我们不能跟敌人硬碰硬,也不会轻易的将延长白送给敌人。我们不但要守住延长,还在消灭进犯之敌。朱秀才你在民政系统立即进行总动员,转入战时状态。集中物资支援陕西的战事,工厂全力开工生产武器弹药,民兵集结起来作为地方上的守卫力量,中阳的部队我要带走大部,在延长与敌人决战。你立即安排人员通知延长靠近敌人的周边乡镇实行坚壁清野,撤离百姓,那里将成为主战场,尽量减少百姓的损失。”见三人的反应与自己的预料差不多,张楚不再讨论战与不战的问题,而是直接进行了战事的安排。”李毅你和我一起渡河到延长县,带兵打击入侵之敌。西园你的统计局要和部队的侦探部门相互配合,掌握官军的动向,官军人数众多,不可能总是聚成一团,我们要掌握每一股官军的人数以及带队将官的情况,然后一股一股的将他们吃掉,官军的人数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战役的成败有大部分都依靠你们的情报是否准确。“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天决 (干越箫声) 起点VIP2016-12-07 架空历史这是一个乱国时代,天下四分五裂。大地上弥漫着对财富的强烈欲望和对权力的激烈争...
-
三国小驸马 (墨柱) 创世VIP2016-10-31 秦汉三国九岁稚童入汉末,打造东莱特区,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工业发展,操练精兵统一华夏;千万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