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争龙道 (寒风拂剑)


而这个赵三,正是当初李霖初到山海县,在现如今李家堡一带,碰上的彭家叔侄所带的那个少年,李霖起兵开始征战的时候,赵三便跟着李霖入了军中,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战场上却相当骁勇,现如今已经垒功被拔擢为了指挥使,可独领一都的人马,驻守在临海州一带。
这次李霖率军渡江前往余杭城,赵三便领一都人马,驻军于明州南部的兴昌县,当得到了李霖在余杭城外大败司徒家叛军之后,便立即领兵杀奔了明州城。
赵三在杀了司徒良之后,斩下司徒良的人头,传首城中,剩下的那些司徒家的叛军见到司徒良已经被杀,于是只得逃的逃降的降,明州城很快便被赵三控制在了手中。
而李霖也没有在余杭停留太久,将江家迁走之后,安排好留守的人员兵将,便再一次率兵杀奔了湖州。
司徒如剑在余杭大败之后,侥幸被手下亲兵护着逃回了湖州,但是却一病不起,整日被噩梦所扰,经常在昏迷之中大叫。
而湖州的叛军上下,也都人心惶惶,出现了大量的逃兵,就连司徒家的族人,也同样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李霖可以调动天雷,降下天罚这样的传言飞速的便传遍了江南各地,甚至出现了天命所归的传言,说李霖乃是江南潜龙,故此受到了上天的庇佑,借给了他天雷,让他用来对付与之为敌之人。
这样的传言虽然一些人不太相信,但是当时从战场上逃脱的不少叛军兵将,都信誓旦旦的说李霖降下天雷的事情是真的,言之凿凿不容推翻。
就连当时投效司徒家的道门弟子,在战场上也看到了这一幕,虽然当时没有感觉到那种爆炸是引动的天雷,但是却也切切实实的看到了那番爆炸,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倒是道门之中传言,有一种道法,叫做五雷正法,可以催动天地之力,引发天雷降下击敌,和当时余杭城外的场景较为相似。
可惜的是这种五雷正法,现如今早已失传,没有道门懂得这种道法,更何况李霖并非道门弟子,怎么可能会这种顶级的道法?
但是这些人却又不得不承认当时在余杭城外所见到的这一幕,原来把宝押在司徒家身上的两个小道门在司徒如剑大败而归的时候,立即便做出了选择,将司徒家弃如敝履一般的抛弃,迅速的切断了和司徒家的联系。
这两个小道门的掌门,虽然都因此遭到了严重的反噬,导致他们功力大跌,被厄运缠身,但是好歹却保住了他们的门派,否则的话一旦司徒家覆灭,他们未能及时抽身的话,他们两家门派也肯定会遭到灭顶之灾。
如此一来,司徒军便人心涣散,无论如何都再也收拢不起涣散的人心,李霖率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当初余杭郡府兵屡攻不克的永安县城攻克,进而大军兵抵湖州城下。
永和五年正月,李霖率军在湖州城外渡过了年节,湖州城中司徒叛军上下士气衰落到了极点,根本无力守御城池。
这时候司徒家族的祖祠之中,突然间祖灵显灵,给族人示警,司徒家族顿时一片哀鸿,收拾了细软放弃了湖州的祖产,打开北门弃城而逃,分乘十几条大船遁入了大湖之中,叛军大将吕成梁见司徒家都已经逃走,于是也无心继续领兵和李霖为敌,打开了湖州城的城门,率众出城投降了李霖。
李霖早已发现吕成梁乃是一个拥有黄色本命之气的大将,早已对其起了爱才之心,在吕成梁投降之后,亲自将吕成梁搀扶起来,拉着吕成梁的手腕,将他带回自己的帅帐之中,并且命人准备了酒宴,和吕成梁畅饮了一番。
吕成梁原本以为,他投降之后肯定难逃一死,但是没想到李霖居然对他如此器重,最终哀叹一声翻身跪倒在地,对李霖行了大礼,彻底归顺了李霖。
李霖得此大将,心中大畅,江南无名将这个历史传言,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不是江南不能出名将,而是因为江南特殊的原因,导致了即便是有大将,也难以一展才华。
而吕成梁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人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一生都在军中为将,除了气运极佳之外,对于战场态势的把握,远超常人,可以对战场的一举一动洞察细微,然后抓住极小的机会,攻其不备,取得战场的胜利。
李霖这两年闲暇的时候,曾经仔细研判过吕成梁这两年来屡次用兵的情况,发现此人确实乃是一员良将,虽然个人武力不如周成,但是却乃是一员智将,作风相当稳健,并且善于用计,这一点是周成所不及他之处。
现如今吕成梁归顺于他,李霖根本不计前嫌,当即便授给了吕成梁都指挥使之职,令其可暂时先统御一都,立功之后再行拔擢。
对此李霖麾下有些军将有些不服,认为李霖太高看吕成梁了,即便是吕成梁再怎么厉害,在他们面前也不过是败军之将罢了,用得着这么抬举他吗?
对此李霖将麾下的部将召集在一起,将这两年他研判的吕成梁数次用兵的战例对这些部将们进行了解说。

第五十七章 楔子

当听罢了李霖的解释之后,这些部将们这才闭上了他们的嘴巴,因为当他们真正了解了吕成梁的用兵之术以后,发现如果当时那种情况,把他们放在吕成梁的位置上,绝大多数人都自认为,绝对不可能做到吕成梁的地步,甚至按照他们自己的办法进行推演一番之后,发现换做他们,非但不能取胜,还极可能导致他们全军覆没。
李霖历来在属下里面推行的是达者为尊的用人策略,现如今已经在属下心中根深蒂固的形成了这种观念,有本事之人可以上位,这一点他们都没有意见,既然吕成梁确实有这种才华,那么他们也只能闭上了嘴巴。
吕成梁对于李霖对他如此信任,丝毫不在乎他以前的所为,刚一归顺,便对他委以重任,更是对李霖感激不尽,暗下决心唯有舍命报答李霖的恩典了。
在克复湖州之后,李霖为吕成梁组建了一都人马,交给了吕成梁统御,并且为吕成梁麾下配齐了军将,在装备上也一视同仁,没有做任何手脚,或者是故意弱化吕成梁所辖这都人马的战力。
吕成梁更是对李霖的胸襟佩服不已,叩谢了李霖之后,便一头扎入了他的营中,和他麾下的兵将摸爬滚打,开始大力练兵。
而司徒家族败走之后,李霖将城中以前的范府发还给了范家族人,没收了司徒家族在湖州城的全部产业,并且起获了大量的粮秣器甲以及钱财,分赏给了诸军。
至此整个余杭郡便彻底落在了李霖的手中,使得李霖成为了眼下整个江南,唯一一个同时控制两郡之人,实力上甚至已经超出了吴王的实力。
如此一来,李霖想不引起江南各大势力的敌视都难了,所有各大势力,都把李霖视作心腹大患,于是他们开始真正的被迫联合了起来,来对抗李霖这个怪物的威胁。
而李霖在江南,绝大部分江南的豪门大户,对他的认同感是很差的,这个时代地缘上的差异,造成了南北两地之间的人相互之间都瞧不起对方,而李霖生于北方,却崛起于江南,这让本地的很多世家大户甚至于平头百姓,对他的认同感都很差,甚至在一些人刻意的宣扬之下,很多人敌视李霖,认为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李霖作为外来者,不该掌控江南之地。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其余各大势力很容易就达成了一致,在吴王的主导之下,给李霖扣上了一个祸害江南的罪名,开始了联合征讨李霖,甚至于连北方的道门在得知李霖掌控了五雷正法之后,也对李霖的这种手段产生了觊觎的心理,开始掺和到了江南事务之中。
此时的北方早已陷入到了彻底的大乱之中,袁涉在诛除了曹冉之子曹靖之后,平定了关中,彻底位极人臣,并且控制了朝政,野心也随即膨胀到了极点,先是将皇帝软禁起来,代行皇帝之权,打算削藩,强化他对于大陈朝的控制。
此举立即就遭到了诸王的强烈反弹,几个封王立即就联合在了一起,晋王、豫王、秦王、卢王、鲁王组织起联军,兵发关中,以清君侧为名,和袁涉彻底撕破了脸,彻底引发了北方大乱。
数十万大军杀入关中,袁涉麾下的关中禁军节节败退,最终京师被攻破,袁涉在永和四年冬季在家中自焚而死,联军杀入京师,将袁涉一党尽数诛除,进而秦王把持住了朝政。
秦王因为地利的优势,控制了朝政之后,看着这个痴痴傻傻的皇帝,自然野心也迅速的开始膨胀,有心想要取而代之,废黜傻皇帝,登基称帝。
秦王此举其他诸王岂能答应!于是豫王便立即联合了晋王和卢王再次对秦王发动了战争,联军又一次攻入关中,和秦王大军展开了大战。
连番大战之下,最苦的当然还是普通百姓,整个江北的局势进入到了动荡之中,豪门大户趁机大肆兼并土地,招兵买马拥兵自重,对境内百姓横征暴敛,以满足他们所需,导致了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成为了流民。
而卢王这一年来,始终在不断的有意将境内大批流民,朝着海州一带驱赶,让流民进入到了海州境内,给张可君制造麻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