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争龙道 (寒风拂剑)


而且李霖给周成制定下了一个准则,那就是但凡攻打一处城池,遭遇守军强烈抵抗者,并且给李霖军造成千人以上伤亡的城池,破城之后,可屠城三日,尽杀城中镇守的文武官吏,守军全部坑杀。
对于抵抗较弱之地,可杀守城文武官吏,对守军执行十一抽杀令。
对于兵抵城下,不进行抵抗投降者,城中主官可获保全,但是要罢免官职,给予重新录用为官的机会。
对于在李霖军未抵达之前,就主动献降之地的官员,保留其官职,调至其它地方继续为官。
对于那些投靠李霖军,帮助李霖军夺城的当地世家大户,大军入城之后,对其家族必须做到善待,确保他们家族的利益,并且给予重赏,其家族子弟中有才之人,可直接在吏曹备案备选,被授予官职。
对于一力协助池州军抵抗李霖大军的世家大户,则实行灭门之举,一旦破城,举族抄家问斩,妇孺皆发卖为奴,没收其全部产业。
周成获此标准之后,严格按照李霖给出的这个标准执行,一路上一共屠城三次,以至于后来一些县城的官员听闻李霖军到来的时候,纷纷主动投降,以至于后期周成率军很少对城池发动强攻,只顾着忙着赶路了。
池州军打不过李霖军,不少兵将选择了临战之际倒戈投降,所以周成在领兵攻入池州郡之后,只率领了一万五千兵马,等杀至池州城下的时候,兵力不降反增,扩充到了四万人的规模。
而李霖虽然十月底才从衢州率军杀入池州郡,但是沿途也没有遭到强烈的抵抗,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杀至了池州城下。
池州郡郡守孙道见大势已去,继续抵抗也只能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为了族人考虑,在李霖大军兵围池州城之后,在城中哀叹一声,下令打开城门,开城献降。
李霖不杀孙道,准其全族前往明州定居,至此池州郡也告灭。
李霖一年连灭两郡之地,整个吴地中部南部,几乎都落在了李霖的手中,一跃成为了江南吴地之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已经超越了吴王的实力很多,整个吴地之中,仅剩下了吉州郡、鄱阳郡和宣州郡三郡,加上吴王掌控的江宁郡和吴郡。
整个吴地的九郡现如今李霖就控制了四郡之地,让整个江南为之巨震,原本并未和李霖有什么正面冲突的冀州军和鄱阳郡,现如今也紧张了起来,开始整备兵马,在他们和池州郡交界之地加强了守备力量。
并且两郡都派出使臣,前往余杭求见李霖,向李霖示好,希望李霖不要惦记他们两郡之地,换做以前的时候,这些郡守怎么可能把李霖放在眼里,但是现在李霖一举控制了四郡之地,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有心想和李霖为敌,但是现在看到李霖麾下大军如此凶悍,作为吴地之中地盘最大实力最强的池州郡,居然短短半年不到,便被李霖攻占。
换做他们两郡,加在一起实力也不如池州郡,一旦李霖要是对他们两郡动了心思,他们即便是绑在一起,也不是李霖的对手。
所以吉州和鄱阳两郡郡守都只能低下头,主动派人前来向李霖示好,希望结交李霖,避免李霖觊觎上他们的地盘。
李霖在攻下了池州之后,安排好了池州的军政之事,等信任的官员到任之后,便令周成暂时坐镇池州郡,而他则率兵返回了余杭。
当得知吉州和鄱阳两郡郡守派来了使臣之后,李霖接待了他们,好言相抚了一番,同时也隐晦的敲打了他们,让他们休要和吴王以及宣州郡的贾诚勾搭,做出有损他们之间关系的事情。
送走了这两郡的使臣之后,李霖召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听取了他们近期辖地之中的各种事务,足足花了数天的十天,才把一些大事给处理完毕。
地盘大了事情也就多了,李霖又要到处率兵征战,所以积存下来了不少事情需要他进行处理。
考虑到他目前地盘已经不算小了,于是李霖在和诸位文官商议之后,决定对辖地进行一次划分,改之前的郡为府,在辖地之中暂时实行府(州)县两级行政管理制度,撤销郡一级的行政区域划分。
将目前四郡之地,划分为了十二个府(州),每府(州)下辖几个县,府下面不再管辖州,而是只管辖到县,升临海州等州为府,个别比较小的州依旧保留州的建制。
所有各府任命知府一名,主要负责当地民政事务,另外设通判一名,作为知府或者知州的副手,分管一些事务,同时也兼有监督知府的职责,另外分别设立一些属官,分管各项事务。
这么一来知府或者是知州的权力,就比以前郡守的权力小了很多,所辖的地域也小了很多,也就不用担心这些官员会在地方结党营私坐大势力,最终尾大不掉。

第六十章 栽赃

除了改刺史为知州抑或知府的举措之外,李霖还在他治下设立六司,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司曹,各司其职,分管治下各地的事务。
经过一番调整之后,以石宏、朱宇、李威、范进、唐宏组建起一个小型的内阁,在他领兵出战的时候,以石宏为首,代行他的职权,负责处理治下地方的政务,省的很多事情都积压下,等着他来一件件的处理,就算是领兵在外的时候,也要不断的接收各种奏报,进行处理。
即便是他自认为很勤勉,可是也架不住被淹没在处理这些小事之中,职权只要划分清楚,该谁负责就让谁来决定,如果实在是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那么就由他们几个人一起商讨,最终定案,一旦有超出他们职权范围的事情,才需要拿给他亲自处理,这么一来理顺了这些事务之后,李霖就算是基本上解放出来,可以把精力大部分都放在军事方面的事务上去。
安排过这些事情之后,李霖下令开始推行下去,大部分政务都丢给了石宏等人进行处理,这些人他还是相当信得过的,他们既各分管有各自的事务,同时也会相互牵制监督,不用担心他们能一人独大,一言决之。
作为一个新生的势力,他这个当权者,目前拥有绝对的权威,根本不用担心镇不住手下的事情发生。
永和六年上半年对于李霖来说,相对比较平静,治下的改制之事在他的强力压制之下,推行的相当顺利,没人敢站出来反对这样的改制,所以府县两级行政区域划分很快就完成了调整,另外对于治下各地的官员,也进行了一次考察和调整,罢免了一批尸位素餐的官吏,补充了一批新的官吏。
各种事务随着改制,也变得顺畅了许多,等到了五月夏收的时候,李霖治下的各地没有遭遇什么天灾,又一次获得了丰收,各地的府仓还有县仓,都装满了粮食。
去年攻下的建州郡和池州郡经过不断的用兵,境内一些不肯就范的势力,在李霖的大军强力镇压治下,纷纷冰消瓦解,地方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其实只要干掉了那些不肯就范的世家大户之后,老百姓才不管谁来统治他们,只要统治他们的当权者,不对他们勒逼太重,让他们能有口饭吃,饿不死就没人愿意站起来造反。
更何况李霖体恤民间疾苦,对于新攻占的地盘上的百姓减赋,取消了以前地方世家加在百姓身上的不少负担,让百姓着实从中获得了不少实惠,最起码今年夏收,他们在缴纳了规定的田赋之后,手中多出了不少余粮,手头也变宽裕了一些,于是百姓也就安心了下来。
而李霖招募山民出山,将山民转为治下的良民,也在新获之地中继续推行,大批躲在山林之中的山民,纷纷走出山林,到官府之中,使得李霖治下之地中的民户数量增加了许多。
民户增多的好处就是交税的人口增多了,交税的人增多了,自然而然收上来的赋税也就增多了很多。
再加之工商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商贾也涌入到了李霖的地盘,经商或者兴办工坊,令经受战乱的地方迅速的恢复繁荣。
曾经遭受过司徒叛军屠城的明州城,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随着大量商贾的涌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恢复了以前的繁华。
李霖下令在明州再次建立了一个大型的码头,设立了市舶司,准许商贾在明州港进行靠泊行商,更使得明州迅速的从战祸之中恢复了过来。
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从海州那边走海路迁徙到江南的移民数量,现在也越来越多,甚至于李展还在海州,直接打通了更北方的海路,海船已经可以直抵胶州湾,把生意做到了鲁地胶东一带,并且从胶州一带,也招募了不少移民,南下转运到了江南。
仅仅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霖在海上的商船队伍,就扩增了一倍还多,大型商船数量达到了五百余条,仅仅是船上的船夫数量,就高达两万之众。
从永和五年开始,到永和六年五月,负责北方的船队,就从北方转运到了南方二十多万移民,大大的充实了江南人口。
这还不算自发性从江北渡过长江,逃往江南的流民的数量,这些流民渡过长江之后,根本不被吴王所接受,于是便被刻意的驱赶到了李霖的地盘上,李霖对此是乐观其成,专门派人负责接收这些涌入他地盘的流民,并且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安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