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谁也不是傻子,凭啥你们可以保护自己,我们就不成?既然朝廷答应了你们海商成立参政会,那我们也弄个参政会呗,都是大宋子民,理应一视同仁。宋代朝廷本来就对民间的控制比较宽松,对于这样的要求,只要开过一个口子、有过一次先例,后来者就很难拒绝了。
一旦参政会的概念深入了人心,也确实有效。海商们的近亲、整个贸易活动产业链的上下两端、那些陆地上的普通商人也得跟着一起折腾。这个群体更庞大,虽然他们不像海商们一样可以驾着船、拖家带口的避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斗争方式才会更激烈、更残酷,对大宋朝庭的伤害和影响也会更大。毕竟很多大宋官员家里就是商人,这等于是在挖他们的根基。
如果海商和陆地上的商人都能保护自己利益了,那些手工业者、工匠们咋办?他们会不会也想要保护自己?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就连最老实的农民也会有这个诉求,而且越往后朝廷越难以压制这种呼声。因为海商参政会、陆商参政会、手工业者参政会都会联合起来一起帮助和他们有一样诉求的人,这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在帮他们自己。
光一个参政会就够了吗?就能满足商人阶级日益膨胀的胃口了吗?要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商人这个群体比任何阶级胃口都大,他们几乎就没有满足的时候,就连洪涛都不敢说可以完全控制住他们。除非一点希望也不给他们,否则你只要让他们吃到一次甜头,他们就会终生终世想着这个滋味,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得再去尝一尝,顺便看看能不能多吃一口。
如果没有这个理解、没有这种意识,贸然给商人阶级松绑,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呢。除非和商人阶级妥协,否则这个坑就永远填不上了。
这也是商人群体的特性,他们比其他群体更懂得讨价还价、更知道见好就收、更明白细水长流、更善于琢磨人心。和他们斗,除非你使用绝对武力强行压服,否则谁也讨不到好,更被说占便宜了。
但是大宋朝廷使用不了绝对武力,因为边上还有一个金河帝国呢。如果大宋想用武力解决这种问题,金河国就会露出本来面目。它会配合商人们从外部对大宋施加压力,一边分散大宋朝廷的精力,一边试图让商人和朝廷之间的实力差距拉近。必要的时候还会对商人群体提供武器援助,让朝廷看不到轻易获胜的希望,只能在谈判桌上一点点的对更多觉醒的群体让利。等它想要奋起一搏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已经被慢慢蚕食的浑身都是窟窿,没有一搏的能力了。
这就是洪涛的全套打算,使用这种方式能把战争的危险降到最低,相对而言可控。
当然了,洪涛也不是真的先知,这玩意别的国家玩过,但难度没这么大,他现在玩的是MAX级别,能不能像他设想的一样顺利,只有老天知道。
还是那句话,洪涛只管杀不管埋,火苗他点起来,中途也会时不时的往上浇点油,但是这堆火能不能烧到最后,他不知道。这堆火是否会烧得太旺了,把大家的房子全烧掉,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条路别人走通过,也是条可以富国强民的路,那就应该让自己人也去走一走。
在这场谈判里,金河国还有一个收获,就是怂恿大宋朝廷决定北伐。这个条件是谈判里的主要条件,海商们的事情属于附加。
其实这是洪涛放出来的烟雾弹,大宋北伐不北伐他根本就不太关心。蒙古帝国已经完蛋了,光靠两个互相敌视的准汗国没有能力南侵。这时候对大宋最有利的不应该是北伐,而是在贵由和蒙哥之间来回卖好,挑拨他们俩往死里掐。过上几年、十几年,说不定都不用南宋出兵玩命打,北方的地盘自己就会落入南宋朝廷手里。
但是洪涛在这个问题上实实在在坑了南宋一次,他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已经顾不上南宋朝廷的利益了。在他看来,一个进入初级资本主义模式的南宋,比趁火打劫蒙古帝国更重要的多。为了消弱南宋朝廷的实力,他故意借着郑清之主战派的愿望和理宗皇帝对故土的执念,顺水推舟的促成了这次北伐。
别看蒙古帝国已经分崩离析,但只要南宋朝廷一出兵,还打出了收复故土的旗号,那贵由和蒙哥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马上会达成短暂的一致,他们会联合起来一致对付南宋朝廷。所以这场北伐根本不像南宋朝廷预想的那样容易,搞不好又得让南宋朝廷吃一个大亏。
当然了,蒙古帝国也好受不了。在成建制的火枪兵面前,战争初期他们会受到很大损失,就算最终守住了北边的地盘,也得落个损兵折将、国力虚弱的结局。
四百五十五章瞎话篓子(飘红加更)
要是从国家层面来讲,这个结局对金河国最有利,它不光可以疯狂利用战争获取财富,还能部分左右战争的走向,让双方把战争越打越大,谁也收不住手,不把最后一点财力、国力耗光就分不出胜负。
洪涛也正是拿这个理由说服帝国议会批准了自己的计划,虽然他是个汉人、也想看着南宋这个汉人的代表国度真的富强起来,但坐在帝国皇帝这个位置上,他不得不先为金河帝国着想。
别人也不是傻子,凭什么付出这么大代价去帮助南宋?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帝国议会会答应?帝国人民会答应?他们可不认为他们自己是大宋人,实际上他们的大多数确实不是宋人,更不是汉人。
具体金河帝国与南宋朝廷的谈判结果是什么样的,对以后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洪涛已经不太关心了。假如文南和帝国议会搞不定,那自己再着急也没用;如果他们搞定了,自己在不在都是一样的。帝国现在已经进入了按照规则办事的轨道,除非自己有什么决定性的建议,否则没有自己这个搅屎棍子在,他们的工作反倒更有效率。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全民义务兵役制与合法持枪的法案帝国议会让不让通过,泊蛟有没有这个能力利用他自身的优势来推动这个法案通过。这一切目前来讲都是未知数,更可恨的是自己还不能留在金河城时刻注视着他的所有举动,也就无法给他提供足够的帮助,连指点都不能。
自己如果留在金河城,泊蛟干什么都会打上自己在后面指使的烙印,而且他们一有问题就会习惯性的来找自己商量。自己这张嘴又管不住,一到关键地方就想张开叨叨几句。为了不让有些人多想,也为了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洪涛还是跑出来了。
算一算时间,离开图的部落已经三年多了,是时候回去看看罗有德和斯万到底把那里变成了什么样子,顺便也去看看自己都没见过面就会叫爸妈的孩子。是儿子是女儿都不清楚,到底长得像谁呢?如果像了自己,洪涛就打算让图再生一个,小概率事件总不能老发生在自己身上吧。
可是怎么去南美洲呢?带着海上君王号走肯定不成,总不能老说是去北欧。现在舰上多了一批航海学校毕业的实习军官,他们可不像原来的水手和军官那么好蒙。这些小家伙生性就质疑一切,虽然他们对自己更忠诚,但也更无情,对事不对人是他们的格言。只要让他们发现了航线不对,自己就别想躲过去,你不告诉他们也瞒不住,他们已经有足够的知识可以自己推算。虽然结果不会太准确,但大概方向肯定不会算错,否则他们根本毕业不了。
不带着海上君王号,自己就还得编瞎话骗人,上次为了编瞎话都把罗有德和斯万说死了,这次说谁呢?想到这里,洪涛回头看了看正在和大副聊天的慈禧。这个家伙确实该死,但现在还不能让他死,他死了谁去给自己捞钱?为了自己家以后的幸福生活,再让他多活几年吧。
“慈禧,想不想去看看终年都是冰雪的大陆?它就在开普敦南边,上面居住着很多好玩的动物。”半根烟的功夫,洪涛终于琢磨出来一个瞎话。按照他编瞎话的水平,用这么长时间编出来的,已经算难度非常高的精品了。
“那当然好,这些年我光瞎忙活,一直也没机会跟着陛下享享福。听慈悲说陛下是个天下通,就没有没去过的地方。全年都是冰雪的地方……那得多冷啊!”慈禧听到洪涛的话,很高兴,能和皇帝一起出游,这是荣耀啊,虽然这位皇帝有事没事就跑出去一趟。
“得嘞,到了开普敦,我抽工夫带你去看看。那地方海里都是大冰山,船大了过不去,咋俩弄一艘飞鱼级就够了。还得把卡尔也接上,你不会驾船,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洪涛此时就像个大孩子,一听有人陪着自己一起疯了,立刻眉开眼笑。
“陛下……要不我们也陪着您一起去吧,飞鱼级上装七八个水手也不挤,您……”洪涛高兴了,可是大副发愁了,他已经听出来了,这位皇帝要扔下海上君王号自己跑,这哪儿成啊,万一出了问题,自己担负不起啊。
“您什么啊您,我在大海上跑的时候,你还在幼儿园里吃奶呢。怎么个意思,你想限制我这个皇帝出海吗?我可和你说,这是违背帝国宪法的!做为帝国皇帝,打仗都要冲在第一线,探索大海更是当仁不让的责任。再说了,我不去探索,你们会吗!去去去,一边去,别扫我兴致,有问题回去可以向议会投诉,这是你的权利。”骗人有时候要理直气壮的骗,要比说真话还气势足,这样才能震慑住对方,让他不往你不乐意他想的地方想,洪涛此时就采取的这一招。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