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这份东西就是朝廷与海商、与金河帝国一揽子谈判的最终结果,他刚从建康城检阅完新军,一回来就赶上了皇帝临时召开朝会,看来今天的议题就是这份东西了。
在这件事儿上郑清之意见非常大,因为官家完全抛开了他这位左丞相,而是委派文浩全权负责。理由是自己忙于北伐之事,是重中之重,不可以有丝毫分心。话是这么说,但郑清之心里很明白,官家这是在玩平衡呢。自己这几年的功劳有点太大了,再不压一压或者找个势力和自己掰掰腕子,就有点尾大不掉的意思。
对文浩这个人,郑清之印象不太好。因为这个看上去文文静静、人畜无害的人,实际上是个六亲不认、有奶就是娘的玩意。他在广州那边靠着报纸和知音社没完没了的搅合朝政,还鼓动海商罢市对抗朝廷。可是暗中却和朝中一些大臣还有官家眉来眼去,到了关键时刻居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重臣。在这件事儿上如果不是官家把北伐的权利给了自己,做了利益交换,参知政事这个高官是无论如何不会授予一个恩科进士的。
“荒唐!自隋唐起此处就是汉人海商、僧侣必经之地,疍人赶海也以此为停靠地,为何不是大宋领海?!”可是当郑清之看到文浩拿来的谈判结果之后,立马又忍不住火了。领海这个名词儿他从来没听过,可是大概意思稍微一琢磨就懂。
“郑相,别光在一城一地上纠缠,划分领海只是虚的,实处在这里呢。只要圣上准了这份东西,一直以来神神秘秘的金河帝国就不再是世外桃源了,朝廷随时都可以派人去他们的港口探听虚实。等郑相北伐获胜之后,只需建造足够的海船,就可以一举拿下他们的城市。郑相还有所不知吧,金河帝国人口不过十几万,假若失去了大海的保护,它能抵御多少****兵马?与此相比,大宋少几亩领海有何损失?大海这东西既不能拿来种地、又不可以盖房子住人!有何不可舍?”
文浩对郑清之的责问不慌不忙,当着旁边几位朝臣,慢条斯理的把其中奥妙讲了出来。这次和文南的谈判他觉得很顺利,不能说把自己的表哥玩弄于鼓掌之间吧,反正自己想达到的目的都达到了,却把金河帝国和大宋朝廷都蒙在鼓中。他很喜欢这种感觉,这种全世界就自己最聪明、最智慧的感觉。
“金河国答应开放港口啦!?”郑清之很意外,他本来以为金河国打死也不会让别人轻易探听到它自己的虚实呢,没想到这个文浩居然让金河国露了底。
“然也……不光是开放港口,在对新军的武器供应上,也得把价格再降一成!另外还有一件事儿郑相听了肯定高兴,下官已经和金河国达成了口头协议。只要谈判顺利结束,朝廷开始北伐,金河国就要在振州帮助朝廷建造一座火\药\厂,教授大宋工匠制作火枪所需的弹药。”看到郑清之的吃惊摸样,文浩心里就像吃了蜜一般,为了让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他又抛出一个谈判结果。
“这……这等好事……”郑清之还真被文浩说迷糊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可、可大宋海贸会不会受这些领海的影响?”他一直都没怎么插手谈判的事情,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也不太清楚,只是本能的觉得不太对劲儿。金河帝国的那位洪皇帝有多鸡贼他可是亲身体会过,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把如此大的利益让了出来?结果对大宋如此美妙!
“哈哈哈……郑相啊,看来对海商的事情您还真是不太了解。通过这次谈判,大宋商船再也不用靠金河国的战舰护航了,去马六甲的航线也是这次谈判的收获之一。而且我还特地留意了一下,坚持把马六甲海峡中的航道划成了公海,也就是双方谁都可以行驶的公共区域。如此一来,大宋的海贸也就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一说起领海划分的具体问题,文浩的表情就更得意了,虽然他努力控制着自己别太得意忘形,可是有时候吧,心里面乐开花确实是忍不住的。
这种喜悦的来源并不是因为给大宋朝廷争来了多少利益,也不是如何打击了金河国的嚣张气焰,这些问题在文浩看来都是旁枝末节。最让他发自内心高兴的就是能当着这些朝中重臣的面把郑清之说得哑口无言,而且这个机会还不止一次,一会儿到了朝堂上,他的听众还会更多。只要没人能指出他主持的这次谈判中有重大失误,那这一次正面和郑清之一派的交锋自己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到那时自己就不再是靠着皇帝恩科才担任参知政事一职的不明不白之人,而是朝廷的有功之臣,就可以名正言顺在朝中立足。假如官家能再顺势推一把,自己的势力立马就能成型。这种可能性非常大,文浩心里也清楚,自己只是时势造出来的产物,但他有自己的打算,这只是第一步,到底最后是谁利用谁,还未可知!
文浩并不是瞎高兴,也不是在吹牛,他这次全权代表大宋朝廷去和他表哥文南代表的金河帝国谈判,确实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当然了,大宋朝庭也不是一点让步都没有,不过那些让步在文浩看来,都是必要的成本。可能是和海商们接触多了,他也认为世界上没有白来的东西,你想要,就必须付出。最终是赔是赚,就看你交换来的东西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四百五十四章谁赚了?(80票加更)
这次文浩替朝廷交换来的东西,他个人认为是朝廷最需要的,所以是赚了。而且他有很大把握说服理宗皇帝和朝中大臣接受这份谈判结果,因为这些让步不是他一个人的意志,全在理宗皇帝给他的授权当中,甚至还替朝廷挽回了更多损失。要是这样的结果还不能通过,那就谁有本事谁去谈吧,问题是谁有这个本事?文浩不由自主的左右看了看,还真没有!
向大宋开放港口,这是文浩为大宋朝廷力争下来的第一个大收获,同时也是他自己计划中的重要一环。金河国长期以来都隐藏得很深,就连海峡公司的股东们也不清楚这个国家到底在哪儿。这对大宋朝廷、对自己的计划都是很不利的。文浩一直习惯于躲在暗处谋划别人,所以他最忌惮自己的同行。
现在好了,只要金河国把港口一开放,文浩觉得自己就有把握把影响力扩展到对方的地盘里去,他觉得自己已经摸透了金河国的脉络,或者说是把那位洪皇帝研究透彻了。要说文浩还得感谢这位洪皇帝,如果没有他的那两本书启迪,自己还走不到这一步。无论如何,这位洪皇帝肚子里确实有货,他的很多主张、思想都是很具蛊惑性的,非常适合忽悠别人为自己的理想卖力。
不过文浩并不领这份情,因为那位皇帝并没有重用自己这样的治世大才,反而把他那位平庸的表哥捧了起来,还在办报的问题上对自己横加干涉,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极大侮辱。至于说是谁把自己挖掘出来的、是谁让自己有了出头露脸的机会,这些问题都被他自动过滤了。
像他这种人,不会考虑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只要有一个地方让自己不满意了,那你就是坏人!如果你挡住了他前进的路,那你就是他的死敌!必须除之而后快。
让金河国帮助大宋建造弹药工厂,这又是文浩的第二大收获。金河国一直以坚船利炮立国,同时也靠这个影响并威慑着大宋极其周边国家。只要这个工厂开到了大宋地盘上,文浩就有办法把金河国一直保密的火\药配方给弄到手。到时候大宋水师的大炮也一样能糜烂好几里了,金河国还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除此之外,大宋商船终于可以直航卡兰巴港了,做为交换条件,金河国也把这条航线也交了出来。没有了火器之利和航线专属权,金河国简直就是一个欲拒还迎的当红歌姬,只要你有本事,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文浩认为自己就属于有本事那一类人里的。
至于说卖给大宋新军的火枪便宜点、卖给大宋可以在荒地种植的玉米种子之类的好处,文浩都不往心里去。这些全算是搭头,真正有用处的东西就是上面三点。
当然了,既然是做买卖,不管是亏还是赚,你都得拿出东西去和人家交换。文浩拿出了什么呢?或者说南宋朝廷让出了什么利益。其实也不少,只是文浩和理宗皇帝都认为这些付出不太重要,是他们赚了。可洪涛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些东西是一个国家不能拿出来交换的,属于非卖品。
首先就是广州、泉州、琼州三座城市的商人参政会正式成立。这个由海商们选举出来的十五人集团,将代表所在城市全体海商的利益,可以行商会的职权,也可以监管、弹劾当地官员,但不能提名和任命。
没有参政会的批准,海商们可以拒绝执行官府发布的行政命令。也就是说以后官府再有什么涉及到海商利益的规定,必须要先和参政会商议,达到共识之后才能执行。
这玩意意味着什么?可能文浩和大宋朝廷还意识不到它的严重性。
表面上看来,这只是少部分海商的一个小团体,和别人没关系。但有句话说的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海商参政会起到了功效,让海商们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那其它群体也会有样学样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