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 (第十个名字)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第十个名字
- 入库:04.13
但道理是这个道理,要想空口白牙的振臂一呼,就有万人响应,那纯粹是做梦呢。长江以北打成什么样儿,对地处南方沿海的海商来讲,根本没有触动。一方面是这个年代里消息传输得太慢,前方的战况并不能及时反馈回来;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时候的人民对国家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晰,他们更习惯用地区、家族来区分彼此。没有见识过战火涂炭、异族统治的场面,很难让身处广州的海商去为北方老百姓操心出力。
怎么办呢?强行命令这些海商把属于他们的船只借出来不是不可以,但这违背了洪涛当初给他们的承诺,那就是一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规则办,谁也不能违反。那些规则里没有董事长能任意支配股东财物这么一条儿,规则的建立并不是几张写满条款的纸,而是看它如何运行,要是自己这个创建者带头违反这些规则,那如何要求别人去遵守?
不能强迫,那就得交换,好在洪涛对交换利益这件事儿非常在行,他也乐意用这种方式去影响身边的每个人。大家平等交易,谁也别吃大亏、谁也别占大便宜,各取所需,不是挺好的嘛。
用什么来和那些海商进行交易呢?好办,洪涛已经攒了一柜子的鲸鱼皮纸卷,上面都是他从脑子里挖出来、再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的一些奇思妙想,政治、军事、自然、地理、科技、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从这些东西里,挑出一些比较简单、比较符合南宋实际情况的项目来,拿去给那些南宋海商们进行投资、生产、售卖,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海商,不光是要在大海上跑来跑去,光人和船跑没用,核心是商品。不管你运的是什么,你总得有拿得出手、你有别人没有的玩意,才能赚钱。目前广州、泉州的海商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一部分人家里都经营着各种小作坊,其中的出产物品就是他们拿出去和别人交换的货物,这样会把利益扩大化。另外一部分实力不太足的海商,也都和各种生产型的作坊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他们的上家儿。
不过南宋可以向外输出的商品还是太少,这是洪涛的感觉。就目前来讲,南宋的手工业已经很发达了,输出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是加工过的成品,上面充满了附加值。而其它国家输出的商品有多一半儿都是原料,会被南宋商人买回来,经过加工之后,再返销出去,一来一去,赚大钱的还是南宋商人。
可洪涛觉得这还不够,远远不够!不光是出口商品不太够,南宋国内的消费也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既然南宋已经是一个商品社会,连粮食都已经有一大半是商品粮了,那干嘛不让它再向商品社会更进一步呢?自己不是制定政策的人,也没这个资格,不过自己可以从下而上的去影响这个政策,因为自己手里有数不清的产品可以生产。
这些产品有些现在能用,有些还不能用,挑挑拣拣的,洪涛就找出几样比较合适的东西来,他就打算用这些玩意去和南宋海商进行交换。由自己出技术、他们出资金,合资进行大规模生产。自己除了占一些技术股份之外,另一个条件就是让那些打算和自己一起合资办厂生产新商品的海商,自觉自愿、争先恐后的去帮南宋朝廷一个小忙。能完成这个约定的,洪涛就会和他们一起合作办厂,并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不能完成的,你再有钱也免谈,哥们的技术不卖、只换,就这么任性!
那问题就来了,洪涛手里这几样技术有那么厉害吗?能让海商们心甘情愿去赔本赚吆喝,甚至还要冒一点点生命危险?到了前线上,谁说得清哪天会出危险啊,搞不好连船带人都回不来!
洪涛觉得有!他提供的这些商品和技术,都是南宋市面上见不到、但又有相关成品的,至少是能一目了然的进行比较。说白了吧,就是对某些产品的升级换代。这种东西比新鲜事物利润更大,因为新产品出来,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期,能不能被原本的市场接受也是问题。但老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生产出来就能卖,老产品的覆盖面而有多广,新产品就同样有多广。具有了这个特质,这个买卖就有得做了,已经把投资者的风险降到了最低。只要不是傻子,谁都会算出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是傻子的洪涛也不会和他废话,他也混不到海峡公司的股东里面,这里都是人精,至少在做买卖的问题上,谁也不比谁傻。
另外,洪涛还用他自己给海商们做了一个背书,金河湾的战舰会给运输船队提供护航保护,不过不能以金河湾的名义,只能用海峡公司的招牌,也就是说,这些船名义上都是属于南宋海商的。有了战舰护航,海商们恐怕就不会担心自家船只和水手的安全问题了,洪董事长的舰队是个啥实力,大家心中都有一个评价。
如果说陆地上是蒙古骑兵的天下,那海洋上就是大食海船的天下,不过这是前两年的说法儿,现在海洋上是洪董事长的天下。原本张牙舞爪的大食舰队已经被挂着老鼠旗的舰队碾压得一丝不剩,就连广州和泉州城里的蒲家人都安份了不少。这些海商已经习惯了一早起来,站在甲板上左右张望,当看到远处有挂着老鼠旗的帆船时,这一天的心情都是安定的,啥也不用怕,只需要去船舱里玩命算计上岸之后如何买卖货物,使劲琢磨如何能赚回更多的钱就够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香水、火柴、炉子(320加更)
香水,这是洪涛琢磨出来的第一种商品。宋朝人都爱臭美,男人在过节过年时候还要擦着粉、插着花到大街上臭屁,女人就更讲究了,其中香水就是她们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年纪大小、长相美丑,个个都是香喷喷的。
难道说宋朝本来就有香水了?确实,百分百是香水,还是纯天然原料提炼萃取的,只是味道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一个味儿,蔷薇花的味道。
“美人晓镜玉妆台,仙掌承来傅粉腮。莹彻琉璃瓶外影,闻香不待蜡封开。”
这是一首宋诗,说的就是宋代妇女梳妆打扮时候的情景,最后一句讲的就是当时香水的香味非常强烈,透过琉璃瓶上的蜡封,就能闻到。
蔷薇水,产自大食,也就是玫瑰花了。大食人把优质玫瑰花配上各种香料,然后高温蒸馏,再把蒸馏液收集到琉璃瓶中,用蜡密封起来,贩运到广州、泉州,高价出售给爱美的宋朝女子,获利颇丰。
宋朝人其实也不傻,很快就学会了这门手艺,也用桂花、茉莉花自己制作香水,可惜香气一直不如大食人制作的香水浓郁。或许宋朝人也和后世中国人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喜欢进口货,所以在香水市场上,占据高端的一直都是大食人的蔷薇水,中低端市场才是本国香水的战场。
造香水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或者说造出现代的合成香水很难,但造这种很原始的植物萃取香水一点儿都不难。不过洪涛要给它增加一些难度,就是往里面添加一种更具挥发性的液体,酒精!有了酒精的加入,香水将更容易挥发,香气也就更容易传播开来。就算是同样的香水,有酒精和没有酒精的放在一起,肯定是有酒精的更诱人。
酒精是金河湾妇女联合会酿造朗姆酒之后的副产品,已经生产了好几年,也是洪涛极力主张的项目。最初洪涛并没想到酒精还有其它作用,只是拿它当个消毒剂使用,凡是刚来的奴隶,必须用酒精消毒,出海的海船上也会带着,有个外伤啥的也能用上。
没想到这次在洪涛琢磨做什么的时候,酒精帮了他的忙儿。把泊珠用的香水里掺杂进去一些酒精,香气立刻又浓郁了很多,还会被人体的体温蒸发,很容易让香气飘散开来。自打泊珠用了洪涛改良过的香水儿,妇女联合会的作坊里就香得进不去人了,大姑娘小媳妇都跑到泊珠这里来索要,一人喷一身,香得都带上臭味了,她们还乐此不疲。
可惜洪涛还弄不出更好的玻璃瓶来,这些年也没顾得上去琢磨如何制造玻璃。如果能有一些透明的玻璃瓶来装这些暗红色的香水,那售卖起来至少还得价格翻好几倍啊!
有了香水,马上就出来了一种副产品,那就是香皂。宋朝人很爱洗澡,城市里有很多公共浴池,这一点也是领先了世界很多年。以前大家洗澡是用动物油脂、皂荚、鸡蛋清混合起来制作的肥皂球,自从洪涛的鲸油肥皂面市以来,很受欢迎,有多少卖出去多少。现在洪涛又把肥皂里加上点香水,摇身一变,改香皂了。成本基本没啥提高,但销售价格直接翻倍,这就是新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最赚钱的商品,就是新产品!
南宋海商都是明白人,不用洪涛说太多废话,就明白哪种东西能赚钱。香水的竞争很激烈,因为它制作工艺极其简单、市场还是现成的,投资见效快。最终一位广州的海商联合泉州两家商号,合力把几座大城市的香水生产销售权拍了下来,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香皂就别拍卖了,肥皂是罗有德的寰球公司独家经营,索性香皂也给他吧,算是对他这几年兢兢业业的补偿。另外寰球公司里还有金河湾的股份,这也算是洪涛利用权力为自己谋私了,不过除了他和罗有德之外,谁都不知道罢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起点VIP2016-7-30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近代受到残酷的打击。吕梁携钢铁基地穿越1900年,发展工业、建立军队、改写...
-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纵横VIP2015-10-15 历史军事太平军兴我亦兴,太平军灭势已起。英法联军随手灭,不叫西虏逞雄风。神州中兴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