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銮猛挥唐刀。以极大但是却精巧的力道斩了下去,竟然将面前的三副甲胄,一斩到底。
郑信看了十分欣喜,鼓掌道:“好神勇,好刀!“
看上去郑信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武将的,而且先夸耀自己的部将,再赞武器,也看得出他的人品。不过陈默还是又多瞧了那通銮几眼,这个家伙看上去现在很是忠心耿耿的模样,用不了多少年,他就会将郑信杀死,自己当上暹罗国王,也就是曼谷王超的开创者,拉玛一世。通銮是他的本名,后来他继名昭批耶却克里,成为暹罗大将。1782年带兵前往柬埔寨平乱,但是后方吞武里发生了宫变,昭批耶却克里回师勤王,可是当他平叛之后,并没有释放郑信,而是在第二天杀死了他。
话说通銮本人也有一部分华人血统,他弑君之后还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名叫郑华,在清朝那里继续受到敕封。不过相比来说,陈默还是认为郑信是一个更适合的合作对象。陈默没法现在告诉郑信通銮是个未来的弑君者,毕竟他不能说自己是预言家,或者有什么神仙托梦给自己了。
郑信的失败一方面是在宗教问题上处理不够理智,得罪了不少佛教徒,另一方面穷兵黩武致使国民经济疲敝不堪,民众苦不堪言,也造成了昭批耶却克里等人势大。加上他自己后来越来越猜忌多疑,属下不能忍受,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林有德此时却没有这种种思维,而是很尽职地在推销大唐的产品。普通制式唐刀,自然不会像通銮这一把一样奢华,但是锋利程度却差相仿佛,在近身搏杀中,一把更锋利的武器就是巨大的优势,东南亚国家战争里火器普及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轻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林有德命国贸公司的护卫为这些暹罗王公贵族们展示在欧美都引发轰动的sc-2线膛后装击发枪。护卫们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将纸壳弹填入枪膛,然后快速击发,随后他们立即装填新的子弹,每一名射手射击五次后,才算完成。
林有德还带着自豪地讲解道:“我们的sc-2步枪,在世界上算是一流的步枪了,欧洲的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使用的火枪,都没有我们的火枪打得远、打得准、打得快,拥有装备该火枪的这么一支火枪队,输出的火力是普通弓箭手的几倍,而且弓箭手训练需要时间长,我们的火枪兵只需要一个月就差不多能训练成能上战场的战士了,这种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
几名暹罗将军试验了一下火枪,要么点点头,要么笨拙地拿着比划比划,倒是没有夸赞什么。
终于,通銮问了一个问题:“这种火枪,能够杀死大象吗?”
听了这话林有德先是一愣,很自然地回答:“sc-2火枪主要是用在战场上,以人为目标的,口径也不是特别大,打中大象估计能造成一些损伤,但是直接杀死大象好像不太可能。”
通銮看向郑信,摇了摇头,把手中的sc-2放了回去。
林有德反应过来,在东南亚战争里最强的战争兵器从来都是大象。暹罗人、缅甸人都会驯象,中南半岛也没有什么马,所以他们的骑兵都是象兵。对付起象兵来,火枪的作用就小不少了,倒是如果用弓箭手在箭头上淬毒,倒是可以对大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倒是接下来的武器展示中,暹罗人对大唐的sc-1774火炮却是脸上写满了**。
重量不算特别重,被几个人用滑轮之类的工具抬上跑车,用一头牛或者其他驼兽拉着就能跑,如果用大象,可以一口气驼两门以上的炮。暹罗多丛林,道路也不同,所以火炮的便利程度就非常重要。当然暹罗人对于火炮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守城、攻城上面,移动性不好也不太要紧。
当大炮轰鸣,炮弹穿膛而出,再在目标的区域内,嫌弃一片土石的时候,暹罗人无一不是脸上带着狂热。这次通銮也不需要问火炮能不能打死大象了。
任何时代中,大炮对于军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武器。对于暹罗人来说,他们进行的战争中,敌人的大象是很难击败的对手,一般都要靠骑在大象上的军士杀死上面的骑士,杀掉驱赶大象的象奴,才能让大象不再冲锋攻击。而自从大炮流入东南亚之后,能够射出实心炮弹的火炮,就成为了象兵的克星。大象会本能恐惧炮声,而且威力巨大的火炮击中大象后,能够对大象造成重伤。所以,在暹罗人看来,火炮比火枪更为有价值。
显然,优质的唐刀,以及凶悍的大炮,已经彻底打动了郑信,他道:“这些武器,正是我们暹罗所需要的,请贵使将其卖给我们,对于贵使在我国招募流民的请求,我做出决定,给予许可。”
林有德一听,不由也脸上带笑:“太好了,这样我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任务。”
郑信立刻道:“贵使带来了多少唐刀和大炮呢?”
林有德说道:“这次我们带到暹罗的刀具,有1000把,火枪数量约一百多支,大炮少一些,有八尊。火枪和大炮,我们都配备了一些弹药,购买后可以直接赠送给您。”
买武器带弹药这个是所有军火商必须的,不过林有德说成是赠送,也算是增进一下感情。
郑信这些年来持续用兵,击败了缅甸人,以及平定了国内几家割据势力,虽然他的民众普遍没有什么钱,但是郑信手里还是握着不少的财富的,即便是唐刀、大炮这些军备的价格非常高,但是郑信眼也不眨地就买下来了。他跟来到暹罗的法国人买过大炮,价格跟唐人卖的在伯仲之间,威力和实战性能都不如唐人的火炮,所以郑信觉得自己是占便宜了,却不曾想唐人自己都觉得买军火的利润大到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暹罗王郑信用黄金白银、珠宝,以及各种本地产的香料和土产,从林有德这里买到了所有的武器,这使得暹罗军武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交易完成后,郑信安排了那懂得中文的官员,协助林有德在暹罗招募移民。而自己则再没有见过来自大唐的使节了,林有德对此并不奇怪,但陈默却微微皱眉。(未完待续。。)
183阳奉阴违
林有德与陈默在吞武里停留了一段时日,实际交易早已完成,虽然暹罗国小,但是仅凭这次带来的一船货物,贸易额已接近二百万唐元,也就是说这一艘货船的巨额利润,就够大唐海军采购一艘自由风级护卫舰了。
在大唐国内价格不能再便宜的铁锅,到暹罗都是翻倍地卖,如普通的铝块,售价比银子还要贵得多。至于大唐生产的一些工业制成品,价值更是高昂。以军火为例,利润都是难以想象的。
大唐国贸公司一直致力于开拓远东商贸航线,国富力强的满清是第一大贸易对象,占到大唐对外贸易的六成至七成,现在林有德作为国贸公司的商务代表,希望帮助国贸公司开辟出一些新的贸易对象。
东亚地区还有日本、朝鲜、菲律宾、暹罗、越南等国,这些国家中,越南仍旧打成一锅粥,做生意并不好做,倒是从当地掠夺买卖人口不错。菲律宾所属西班牙,西班牙已经跟大唐签署了通商协议,只允许唐人在墨西哥、秘鲁和智利进行贸易,不过林有德计划将大唐商品转运到婆罗洲海外领,然后由海盗们进行走私,虽然周折了一些,但是也比较有赚头。日本现在只跟荷兰人和中国人做生意,不过岛津藩一直不是什么好鸟,只要伪装成清国商船,岛津再给遮掩一下,倒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朝鲜方面还需要开拓,现在也没有什么苗头能看。
暹罗则是比较顺利开拓出来的一个新贸易对象,每年一艘船运一些大唐商品,外加硫磺、金属什么的,也能赚上不少钱。大唐希望从暹罗获得人口、用当地的农产品供给婆罗洲海外领,另外暹罗也是锡矿产地。林有德想着探探路之后,在暹罗与当地贵族合作,开采锡矿。
只是,这一次从暹罗招募移民一事,并没有成功。
到林有德和陈默离开吞武里的时候,他们的船上仅仅拉了七十多名移民,而且一半还是泰人。倒是这些泰人主要是女性,还是长相不错的泰族姑娘,只不过她们可不是主动报名要移民的,而是郑信作为礼物送给唐人的。
似乎觉得人少也不是很好看。郑信又令下属们弄了一批从老挝来的战俘奴隶,人数有三百多人,也塞到了林有德的船上。
在船上。陈默说道:“我看,其实不少在暹罗的华侨,都有兴趣到我们大唐去,一般那些刚刚来到暹罗的,没有什么产业,也没有什么家人。闯一闯都不害怕。年纪大些已经在此地扎根的不愿意迁移并不意外。但是我们这次只弄到了几十个移民,我认为跟暹罗当局阴奉阳违分不开关系。他们虽然口头上说要帮我们招募移民。但是却暗地里勒令他们的民众不要来找我们,我们不懂泰语。所以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对民众们打过招呼了,但瞧那些民众脸上带着兴趣又犹豫的样子,八成是这样了。”
林有德长叹一声:“有些大意了。以为郑信会比满清官府好说话,但没想到居然还是这样的局面。其实瞧瞧吞武里的情况也知道,暹罗的人口其实不算多,比越南和缅甸都少,他们本国都需要大力地利用华侨,哪会愿意把华侨让给我们?郑信即位后,潮汕人在暹罗地位不低,而且华人是免人头税的,甚至郑信手下还有华人的将领,这都说明了问题,究竟是我们太天真了一些啊。”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虎啸 (遥远之矢) 起点VIP2016-08-15 两宋元明1632年,壬申。大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大学生李啸魂穿成山东省安东卫牛蹄墩内...
-
明朝卦师 (沐轶) 起点VIP 两宋元明一个爱好算卦的高中生,意外被寺庙里算卦祖师爷鬼谷子的泥塑雕像撞中脑袋,穿越到了明朝,附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