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将领可以在这里吃空饷、私役军士;各级官员可以在这里收取将领给的贿赂;而依靠军队混饭吃的底层民众也是非常之多的。如果你针对这个问题去大做文章,那么所得罪的人,肯定是成千上万、人山人海。
这从刘懋清理驿站系统的结果可以看出来。
对于这种利益,是没有人敢触及的;孙承宗在辽东没有引得天翻地覆、举国一片哗然;本身就证明他没有敢大刀阔斧的砍杀这种利益。孙承宗的成功,仅仅是这种利益群体容许范围内做了非常有限的改革。“时,关上兵名七万,顾无纪律,冒饷多。承宗大阅,汰逃将数百人,遣还河南、真定疲兵万余”(《明史、孙承宗传》
高第说军队实际兵力与在册兵力相差很远,也许仅仅是为了推卸自己责任罢了(因为如果他失败了,可以把责任推在这上面);但很可惜他利令智晕,竟然犯了政坛大忌!因为他这样一句话,所得罪的人实在已成千上万了;最简单面对孙承宗那一句话,他马上只有“亲自上书,以妄言引罪”。因为孙承宗那一句话实在震耳欲聋啊!既然你说只有五万人,你以后就按五万人领饷吧。不论这枝军队有几个人,他一直都是按十一万人领饷的,如果你下个月就给拿回五万人的饷银回去,这枝军队恐怕能生吃了你!
高第还算识实务,所以他马上“亲自上书,以妄言引罪”。大家看他如此识实务,所以也就没有追究他这种错误了。在万恶的“阉党”统治时,没有人追究过他这种罪恶;在崇祯初年彻底清算“阉党”罪恶之时,也没有人曾追究过高第这种罪恶。
所以一个叫陆万龄的学生,只因对魏忠贤拍马屁拍的过于离谱(除此这位老兄什么错也没有),于是就被列入“阉党”砍了脑袋。而高第这种禀承“阉党”意志一心破坏帝国边防的恶人,一心往死里整孙承宗的坏人,竟然没有被列入“阉党”,更没有因此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是什么逻辑?
东林党人在查办“阉党”时,就报着这种逻辑?
既然想诬陷高第是“阉党”,就应该把谎编得圆点;一方面说高第是“阉党”,更为他栽了耸人听闻的罪名,在帝国皇帝让东林党主持清查“阉党”之时,却不去把高第清查出来,这叫什么事?
当然了,所谓王化贞是“阉党”也是这种经典的历史谎言。
东林党控制着话语权,所以他们所说的话通常肆无忌殚,当然他们所说的话通常都是破绽百出;但谎话千遍成真理,于是后人常常只能以他们的视角去看历史。
高第与孙承宗这段故事,人们自然会倾向于相信孙承宗代表正义、高第代表邪恶。更以高第“亲自上书、以妄言引罪”,证明高第那是丧心病狂的陷害孙宗宗。
但?这不过是一出中国版的《皇帝新装》。但?这无非是明末政府存在的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正因为如此,高第在史书上虽然是一个丧心病狂的、肆无忌惮的“阉党”小人;但在当时却显然没有人这样认为。
最简单的证据就是:崇祯当皇帝后,清查“阉党”的工作是由东林党主持的;崇祯皇帝更一再逼东林党务必把“阉党”清查干净,而高第却显然没有被列入“阉党”之中;如果高第真如历史上那种形象,那东林党何以在皇帝再三逼迫下,却仍然保护高第在这种清查中逃脱噩运呢?当然了,所谓的王化贞是“阉党”,也是如此的!
孙承宗在这里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伟大;而高第也绝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邪恶。
孙承宗在这里只是一个洞悉了帝国官场潜规则、并且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下还试图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高级官员、统帅;帝**事系统的这种混乱,绝不是孙承宗造就的、也不是孙承宗所能改变的。孙承宗只是一个必须适应、并能适应这种环境,还要尽力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高级官员、统帅。
高第则是一个为了推卸自己责任太过心切,而一时忘了帝国官场潜规则的官员、统帅。高第所说的话,可信度应该是非常高的;但这种事实,是帝国公开的秘密、一种代表着众多利益群体的帝国潜规则。所以高第说出这种话之后,马上就得“亲自上书,以妄言引罪”,因为他如果敢坚持自己的观点,恐怕死都不知是怎样死的。而人们也因为高第的“亲自上书,以妄言引罪”,所以并没有因此过份苛责过高第过错,在万恶的“阉党”统治年代里是如此的,在崇祯初年清算“阉党”罪恶之时,也显然没有一个因此过份苛责过高第。
实际上,帝国朝堂之上人们大呼小叫、高谈阔论,都在做着一幕幕类似于此的表演罢了。因为决定帝**事、政治、经济的是永远登不上台面的地、却是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而帝国官员们需要说的话永远是大义凛然的、忧国忧民的、冠冕堂皇的官话。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看到的历史;永远是拥有话语权的东林党的光辉革命史。历史不是童话,他永远也不是正义与邪恶争斗的历史,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通常都是这样的。
注1初,逆当死后,上欲因台谏言定「逆案」,大学士韩爌、钱龙锡不欲广搜树怨,仅列四、五十人以请。上不悦,再令尽列以闻;且曰:『皆当重治,轻则削籍』。阁臣复以数十人呈进,上怒,不称旨;命分三等:曰称颂、曰赞导、曰化。且曰:『忠贤一人在内,自非外廷逢迎,何遽至此!其内臣同恶者,亦当入之』。
于是案列甚广,几无遗矣。
三月辛未,廷臣上钦定「逆案」,诏刊布中外——共二百十八人,以七等定罪。(见《崇祯实录》)
第二百三十三章 干脆点
昏暗的囚室之内,萧明朗光着膀子亲自审问这个名叫凌阳的犯人。
凌阳的嘴巴很硬,不过,再硬的嘴巴也没有用,他满口牙齿都已经被打落,身上遍布伤痕,远远看过去,只是一团模糊的血肉而已,真是不知道,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还活着……但是,锦衣卫就是有这样的办法,凌阳真的活着。就算他自己现在想死,都死不了,沈子成没有开口叫他去死,他就只能活着,忍受着无边的剧痛,忍受着撕心裂肺的刑罚,苦苦的活着。
“镇抚大人,还打吗?”一个番子递上手中的钉鞭,这条鞭子是特制的,鞭头钉满了寸许长的铁钉,抽人一鞭,钉子便会深深的刺入皮肉之中,然后鞭子脱落之时,又会狠狠的带下来一大块血肉。
萧明朗接过钉鞭,仔细的端详了一下凌阳,微笑道:“没事,他撑得住的。到底是军中有名的弓箭手,这副身体练的不错,咱们还可以问一会儿。”
按照惯例,萧明朗抖了抖钉鞭,犀利的风声在囚室之中作响,萧明朗大声喝问道:“凌阳,你到底说,还是不说。”
凌阳有气无力的哼了一声,抬起头,却有没有力气,脖子只能台到一半就已经跌落下去:“给我一个痛快吧……”他用几乎都已经听不到的声音说道。
萧明朗皱了皱嘴唇,不屑的说道:“现在想要痛快了?同知大人已经答应了你,要是你痛痛快快招供了,就给你留个全尸。是你自己执迷不悟,到了现在还替那些主使者隐瞒。到底是什么人想要刺杀同知大人,我劝你还是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你以为我熬夜打你,我不累吗?家里有老婆,能吃香喝辣的,我还得在这里陪着你……你招了吧,大家都轻松。”
凌阳苦笑一声,一缕血水顺着他的嘴角落在地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凌阳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清楚,从他开始接手要刺杀沈子成的任务,就已经猜到了会有这样的局面。但是大把大把的银子,那些他奋斗几辈子也不可能赚到的银子放在面前的时候,凌阳还是忍不住了,只是杀一个人而已,弓弦一响,一条生命就会这么不见了。凌阳很清楚自己的箭下已经杀死了多少人。他有足够的自信狙杀沈子成。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长街伏击,沈子成居然身边有武艺这么好的人能够挡落了三箭,而最后命中的那一箭,却误中副车,没有能够伤到沈子成。弓手没有四个人,只有他一个人,凌阳最拿手的就是连珠箭法,一口气连续四箭出手,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是对于凌阳来说,只是最简单的功夫,他要的是准头。
等到刺杀失败,凌阳立刻潜伏回了军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沈子成居然也到了军营,锦衣卫的动作这么快,而且把堂堂太原驻军搞得几乎快要哗变,这么难得的机会,凌阳不能放过,他趁着混乱,找到弓箭,躲在暗处,这一次,势必是要沈子成的性命。只要杀了沈子成,凭借他对军营的熟悉,还有对太原的熟悉,他可以趁着大乱,在最短时间逃离。
他得到的银子已经不算少了,可是想到刺杀沈子成之后可以拿到更多的银子,凌阳的心里就忍不住火热了起来。他搏命,就是要博沈子成的命。只是,这一次,他依然失败了,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要刺杀一个朝廷官员,也许是因为上次被人挡了三箭的缘故,凌阳居然有一次失手了,只不过,这次失手,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去放箭了。那个身手好的令人瞠目结舌的锦衣卫,只用了三招两式就彻底把他打垮。
相似小说推荐
-
血衣卫 (任语丁) 纵横VIP2016-9-23穿越明朝成为锦衣卫十组千户血刀林风,一场莫名海难,从此开始征战之途,杀凶狼,血溅三江县,重整十...
-
替明 (叫天) 起点VIP2016-08-30 两宋元明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