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时,胡广还没完,继续在问他们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给明国几年缓冲时间,他们的那些贪官污吏就会改邪归正,个个为国为民,奉公守法了么?他们会有钱赈灾,有钱发军饷,明军就能强大起来,就能打败我们叫天军了么?”
这话一落,一众在场的将领都马上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道:“绝不可能!”
目前在榆林城的叫天军高级领导基本上都是军事将领,他们更为熟悉的,自然是军事方面。因此对于胡广所问的最后一个军事方面的问题,才会有此表现。
不过因为他们出身都不高,且以前并没有系统学习,甚至绝大部分在起义前都是文盲,相对这军事问题来说,其他关系到一个势力强大的基础所必须的粮草、人才、宗旨、科技等等方面,他们就不是很熟悉了。
因此,胡广在问出前几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只是若有所思,并没有那么冲动,就好像自己最自豪的东西被侮辱一般情不自禁地表态。
如今在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后,对于前面几个问题,他们也基本上明白了。归根结底一句话,还是首长以前所强调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坐胡广边上胡宽一直保持着严肃认真的神态,刚才的这些问题,胡广都有和他沟通过,也因此,他是这次会议中心情最为平静的一个。
在他看来,这次的事情最终还是印证了一件事情,就是叫天军实在太缺人才了。就目前来说,军事方面倒还可以,毕竟一直在打仗,大家出身又是军户,基本上都能成长起来。但其他方面,实际上主要还是靠二弟一个人。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更是无比佩服二弟,在叫天军刚成立之时,便坚定地贯彻了免费全军推广学习知识的硬性要求,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来抓。只要给叫天军几年时间,在二弟所编写的各类课程学习后,在有实际岗位可以实践的机会中,当能成长出一批有用人才。
胡广看到他们的表情,也基本上掌握到了他们的想法,心中欣慰他的口水没有白费。
实际上,他给出两年时间,还有另外的好处,只是这些好处没必要在会议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并不打算说。
PS:看了安静的青春和无节操猫的留言,估计你们的想法具有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再解释一次。昨晚写到12点半没写完,就只好尽早更新了。
573常识
胡广问出了那几个问题后,基本上不需要再详细解释,在场的这些将领都已明白了他的用意。
因此,这次的会议时间并不长,刘大能、胡汉三等人都很快告辞离去,但侦察营营长程老鼠却被留了下来。
胡广微笑着对认真听着的他说道:“你从侦察营中抽调尽可能多的兵出来,要求脑子灵活,能随机应变,看着不像是军人出身的。”
“是,首长。”程老鼠马上答应一声,可他不解这个命令的含义,只好又问道,“不知道这些人是用来做什么的,我知道的话就能挑选地更准确点。”
胡广听了点点头,他原本就是想说的:“我和朝廷的谈判条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人为拦阻大明百姓前来通商。因此,我打算趁这个机会,让你挑选出来的这些人扩散到大明各个城市去。原本有情报人员的城市中,就接受情报人员的指挥。他们的任务,就是在暗地里发展革命党人,等有朝一日我叫天军解放全天下的时候,作为内应呼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带给百姓的创伤。”
程老鼠听得佩服万分,没想到首长走一步看十步,竟然连这都已计划好了。自己之前还怀疑首长是不是不想灭了明国,真是太不应该了!
他当即面色一正,大声保证道:“首长放心,我一定按照这个要求尽可能多的挑选出合适的将士。”
他当然不知道,胡广的这些想法都是有先例可以参考的,只是这个先例,别人是永远不可能知道的,因为历史的改变,已经不存在这个位面了。
在边上一直不说话的胡宽看到程老鼠走出议事厅之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才转头认真地问胡广道:“那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么?”
“呵呵,我们叫天军在谋划明国内部,明国自然也有可能会刺探我们叫天军的情报。”胡广说到这里,脸色严肃了一点接着道,“在王黑子的宪兵部队到达之前,这边也必须抽调专门的人员防止奸细的刺探。”
胡宽保持着认真地态度,马上点头答复道:“好,我马上去安排这事!”
说完之后,他马上站起来,雷厉风行地准备去做,就好像敌人的奸细已经潜伏进来一般。
“大哥,等等。”胡广见此,马上开口招呼道。
胡宽一听,刚转过去的身子又立刻转了回来,一丝不苟地问道:“首长,还有何事吩咐?”
胡广听了哑然,眼下虽然在议事厅中,但只有兄弟俩人,其实没必要这么认真的。再说了,凭自己如今的威望,已不需要大哥来带头遵从自己,从而给别人当榜样。
不过话要说回来,如果不是大哥一开始就这样做的话,自己年龄小,却能顺风顺水地在大一辈的人里说一不二,就不会这么容易的。因此,对于这一点,胡广在心中还是感慨自己有个好大哥。
胡广想到这里,当即摆摆手道:“大哥,不用这么严肃,这里就我们兄弟俩而已。我有一些想法,想给你说说。从你的角度来考虑,不知道是个什么看法?或者说,我们兄弟俩来唠嗑唠嗑。”
胡宽听了,那严肃认真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当即重新坐到了座位上,看着这个自己引以为傲的亲弟弟。
不过胡广并没有马上开口,先是低头看着桌面,像是在思考,权衡利弊的样子。
过了好一会后,他才抬头看向胡宽道:“目前我们叫天军还是公有制度,只有极小部分是私有。个人的财物很少,能赚钱的商品也多是属于整个叫天军的。因此,我考虑了下,决定还是成立国企……”
“什么?国企?”胡宽听得有点诧异,不确定地马上问道。他心中清楚,二弟表面上虽然看似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以此整理思路而已。因此,自己听到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就得第一时间说出来。
胡广点点头,脸色有点认真地解释道:“就是属于叫天军所有人的东西,成立个专门的商家,统一对外销售。”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再详细解释道:“以后我们建国后,仍然属于大家所有的企业,作坊,厂子等等,就叫做国有企业,简称国企。”
胡宽听了,眉毛稍微一皱,不过他想起叫天军的宗旨,想起二弟经常挂嘴上的为老百姓当家做主,那眉头便又舒展开了。
不过他这一微小的变化却还是被胡广看到了,只听他马上问胡宽道:“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就是。”
胡宽听了,便点点头说道:“你说得那些属于叫天军所有的东西,以后应该是属于你的才对吧?普天之下,所有东西都属于皇帝,不是么?”
胡广一听就笑了,看来古今之人的想法还真是不一样。在大哥的想法中,自己以后是要当皇帝的,除了私财之外,都属于皇帝所有,这是一个常识。
自己接下来准备要实施的东西,与这种常识出入比较大,有必要好好说说。胡广想到这里,便认真地问胡宽道:“大哥,你觉得普天之下所有的东西真的属于皇帝么?”
胡宽见二弟认真地问出这么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不由得一愣。这不是当然的事情么?可仔细一想,却发现好像真不是这样的,那话只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已。
他要是知道当今的崇祯皇帝天天为钱操碎了心,甚至节约宫中用度到堂堂皇帝的内衣,都要让皇后帮忙缝缝补补再穿,不知道心情会如何,还会再提及那个根本不是事实的常识么?
胡广看到大哥愣住了,便笑着再说道:“与其口头说说自己有钱,还不如眼下就把这些事情分个清楚。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有关这些,我想将来都写进明文律法中,一切依法办事。”
胡宽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这个二弟又要说一些闻所未闻的话出来,心中好奇之余便问道:“以二弟所见,那该如何办呢?”
574未雨绸缪
胡广笑了笑,认真地说道:“我的想法,就是把这些名义上会属于皇帝的东西,用明文律法进行规定,使其属于谁,不让别人有空子可钻。总不能到时候皇帝赚了名头却得不到一点实惠,反而让官吏在上下其手,赚多了去。”
这种例子,在明朝就特别显著。就比如说矿山,万历皇帝想抽税,结果被地方上群起反对,甚至在他们的煽动下,闹出民变,最后抽税抽不成,皇帝还落了个骂名。
而叫天军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明确这些都属于谁,比如说国企,那么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了,胡宽并不清楚这些,只是在认真地听他弟讲解着。
“除了明确规定属于私人的财产之外,其他东西都属于大家共有,或者说属于国家所有。这个国家,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家,而是所有叫天军的国家。”
相似小说推荐
-
飞狐传说 (静默者) 看书VIP2016-07-20西南军区特种大队飞狐支队奉命前往边境伏击跨境贩毒头脑人物,不料中了埋伏。飞狐支队长陈...
-
晚明之我主沉浮 (蓝盔十九) 纵横VIP2016-09-23 历史军事《晚明之我主沉浮》简介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