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为了表示我们叫天军对于通商的诚意,除了刚才所说两条承诺之外,还可以卖给你们轰天神炮。这可是我们叫天军最为厉害的武器,如何?”
胡广这话一说出口,让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是刘大能,还是陈奇瑜,或者是一直默不作声的罗世勋,都大吃一惊。
“首长?”刘大能首先忍不住,惊呼出声道。
陈奇瑜的反应也很快,在刘大能的话刚落之时,他就“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情绪有点激动地大声问道:“此言当真?”
刚说完,他连忙又追加一句道:“你身为叫天军的领袖,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反悔啊!”
陈奇瑜之所以如此激动,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在他看来,他之前那次征讨叫天军,主要就是输在那无坚不摧、威力巨大的轰天神炮方面。如果自己手中也将拥有如此利器的话,以后再对上叫天军,就不会像上次那么狼狈了。
再退一步,就算自己不用,给朝廷献上这种打败过建虏的轰天神炮,这简直比那所谓的糜烂几十里的红夷大炮要厉害太多了,朝堂诸公和崇祯皇帝必然欣喜若狂,山海关之威可解也!
然而,他马上深思一步,觉得有必要问个清楚。因此还没等胡广回答之前的问题,就再次追问道:“你们叫天军一贯信誉过人,不可能给朝廷次品是不是?”
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挤兑住胡广,陈奇瑜甚至不惜在话语中捧着他,拍他马屁。
他背后的罗世勋则紧盯着对面的年轻人,神情有点紧张,要听总督大人问题的答案。就仿佛是他刚要被宣布成为绥德游击时,才有的那种期待和不安。
胡广把他们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心中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反应。其实这个决定,他并不是临时决定的。之所以刘大能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只是因为这个决定目前只有胡宽知道而已。
说服胡宽的理由很简单,所谓的轰天神炮也好,还是燧发枪也罢,都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东西。一定要在这方面说得话,那叫天军初步建立起来的分步作业、流水线的制造方式会比较有技术含量。
至于其他方面的技术并不怎么样,明军迟早都能自己摆弄出来。甚至有关那燧发枪,胡广都不确信明军是否已经有制造出来,只是没有普及而已。
让胡广决定出售军火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他知道,光有武器,其实并不能成为强军。火器时代,如何使用将越来越有技术含量。而在这方面,叫天军将是掌握最好的。
如果将来有一天,两支装备完全一样的军队相遇,胡广对叫天军有信心,在这个时代能完败任何敌人。
对于叫天军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经营好根据地,也就是要把河套平原这块黄河九套中最为肥沃的土地利用起来,成为叫天军以后征战天下的最有利基础。
而要想尽快达到这个目标,就是要和目前最大、最富有的明国进行贸易。而军火一途,是最能打动明国,也是最为暴利的行业,这点,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当然了,除了贸易之外,也可以学建虏一般从明国身上抢。有关这点,不是叫天军的能力不行,而是叫天军的宗旨,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式,不可能采用那种建虏破坏掠夺式的行动。
因此,在听陈奇瑜激动地接二连三问出问题后,他微笑着,但态度却很认真地点了点头,用平常的语气回答道:“我们叫天军当然说话算话,而且买卖绝不会坑人,不会以次充好。不过例如轰天神炮这么好的武器,我们叫天军也是当作杀手锏的。要是你们给出价钱低了,恐怕我们叫天军中的反对声音会不小,到时候我也会为难的。”
说完之后,他甚至用眼睛示意了下站中间的刘大能,意思是说,类似的人,这里就有一位。
陈奇瑜如何不知道这军国重器的贵重,就说那红夷大炮,去西夷那里购买也是花了大价钱的。而这轰天神炮比红夷大炮更为厉害,价格再贵也是能理解的。
再说了,刘大能就站在他前面位置,对于刘大能的反应,他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他能理解刘大能听到要出售轰天神炮的心情如何,自然也就明白胡广所说不会有假。
在他的脑中一闪而过,有关把这次的事情上奏朝廷时的场景。虽然自己没有招安成功,但前途应该是保住了。
基于此,陈奇瑜马上就信心十足地回答胡广道:“这个自然,我大明泱泱大国,又岂会在乎一点钱财。真要可以的话,我大明在价钱上绝不会含糊。”
如此一来,这通商的事情算是初步达成一致了。胡广心中很满意,当即表态道:“既然陈大人如此有诚意,不若这样,我这边还能帮你一些忙。”
“哦,要帮本官何忙?”陈奇瑜一听,先是一愣,然后马上有点好奇地问道。
此时的胡广,一脸为陈奇瑜考虑的样子道:“关内灾民不断,而朝廷却没有能力赈灾。对于这点,我本人其实深有体会。如今,我也是一方豪强,到底还是汉人,惦记着同胞。因此我愿意为朝廷分担点压力,接纳安顿灾民,让他们不再因为受灾饥饿从而铤而走险造反。”
听到这话,陈奇瑜心中有点怪怪的感觉。你这个妖孽般的年轻人,不也是铤而走险造反,还活得如此滋润么?
他也算是老奸巨猾之辈,脑中一转,便明白了胡广的真正用意。他那草原上地广人稀,是看上了关内的人口。
572解释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眼下的陈奇瑜来说,确实是有利的。要是以往,他或者还想点破这点,以此来讨价还价。
但眼下这种谈判,其实非常不对等。叫天军可以不用谈判,强行掠夺,就如同以往的蛮夷一般。而自己这边,却因为到处闹流贼而搞得政绩不佳,前任三边总督的性命都因此而交代。
这些想法在陈奇瑜脑中一闪而过,他便有了决定,准备达成相应的协议。
胡广见他非常上道,心中也是很欢喜。如此一来,叫天军将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进入良性循环而不用再担心势力的暴增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于是,两人仿佛完全忘记了招安一事,开始详细谈起有关通商一事。甚至胡广还专门再抽出时间,陪着陈奇瑜去查看水泥、玻璃等的各种用途示范,还有没良心炮和燧发枪的威力等等。
等这一切都忙下来,天色已晚,陈奇瑜就索性住在榆林城中,当晚便开始起草给朝廷的奏章。
按照他一贯的习性,陈奇瑜在奏章中一开始便淡化招安没成功的事情,着重用他的文采描述他如何随机应变,为大明争取来了各种利益。只要能达成这些利益,大明将会得到多大的好处等等。
而另外一边,在白天碰面的议事厅内,叫天军在榆林的高级领导也都在开会。其中以刘大能为代表的一众人对于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很是想不通。虽然他们不敢质疑首长的决定,但至少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胡广对于手下这些将领的水平如何,自然心中有数。对于他们的疑惑,当然也在预料之中了。因此,他先笑着摆摆手,让七嘴八舌地他们安静下来。
然后他缓缓地扫视过在场的这些将领的面孔,转头再看下大哥一脸认真的表情后,才开口说话道:“你们觉得和明国通商是多此一举,承诺两年内不主动进攻明国。更是让明国有喘气的机会,还卖给他们军火,让他们得到强大的机会。这些想法存在,我可以理解。”
“不过我想问几个问题。你们谁能回答我?”胡广说着便把眼睛看向刘大能,使得他有点不安起来。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没敢站出来说自己来回答,反正首长看着刘大能,就让他上好了。这个时候。是顾不得袍泽之情了!
胡广倒也没有强人所能,并不要求刘大能来回答,只是淡淡地问出了他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想问得是,我们叫天军的粮草够我们征战几年,养活多少人口?是把河套平原的潜力开发出来,由此为基础来征战天下好呢,还是先打了再说,没粮了再缩回去。或者干脆以战养战?”
胡广虽然连续问出了多个问题,但重点其实就是一个,粮食问题。在他问话的过程中,所有人都炯炯有神地看着他,没有人发出哪怕一丝声音。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叫天军连续作战下去,那么我想请问下,对于占领的城池如何处理,治理城池的人才从哪里来,是自己培养呢还是用原本的那些官吏。或者是原本的那些读书人?不要告诉我,大字不识一个,也能管好一座城!”
胡广这第二个问题很明确,就是人才问题。用通俗易懂点的话来说。就是叫天军有钱吃饭,但就怕吃撑了消化不了。
“第三个问题,我们叫天军成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夺取天下而夺取天下么?是为了不用顾忌百姓死活,只求能不断取胜,只要一将功成万骨枯么?”
胡广这连续三个问题问出去,让刘大能等不理解的这些将领们有了一些明悟。低头沿着首长的思路想了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飞狐传说 (静默者) 看书VIP2016-07-20西南军区特种大队飞狐支队奉命前往边境伏击跨境贩毒头脑人物,不料中了埋伏。飞狐支队长陈...
-
晚明之我主沉浮 (蓝盔十九) 纵横VIP2016-09-23 历史军事《晚明之我主沉浮》简介 一名北漂,去雾灵山游玩,因喝醉了酒,无意中救了一只灵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