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拿地图来。”等李长庚拿出随身携带的地图,朱由检并没有让太监张彝宪呈上来,而是离开龙椅,直接来到李长庚面前,张彝宪搬过一张半人高的方桌,将地图平铺上去。
“陛下请看。”李长庚用手在地图上一指,“成都与西安之间,被嘉陵江、涪江、沱江隔断,又有秦岭、大巴山、剑门山等山势相阻,交通极其艰难。”
“这个,朕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嘛!需要搭桥、开山、添壑等,李爱卿辛苦了!”朱由检也知道,蜀道之难,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尽的。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依靠地势之险,在实力不济的时候入蜀将养生息,一旦养成气候,就从陈仓出兵,最终建立强汉;三国时期,刘备的实力明显不如曹魏,仍能偏安与成都,也是因为蜀道的艰难。
正因为如此,朱由检才将这条道路放在心头,责成李长庚早日勘探修筑,如果这条水泥大道修筑成功,四川就将融入关中,对四川的异族归化和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明也可借此修筑起包含所有汉民族统治核心区的环形水泥大道。
“这是臣的职责。”李长庚没想到,朱由检也能说出大道修筑过程的艰难万险,明白修路工人的日常艰辛,“从西安向西,直至凤翔的一段,乃是陛下在陕西任职时所修建,早已通行,然后从凤翔向西南,经过略阳、阳平关、广元、昭化、剑阁、青川、江油、绵阳、德阳,最后到达成都。”
这应该就是后世“宝成铁路”的大致走向,在这样的山势中修路,完全依靠人力,伤亡是可想而知,现在修路的都是战俘,道路通行后,没有人为他们建造纪念碑,但是,为了大明,这些战俘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朱由检的脸上阴郁了起来。
“陛下?”李长庚及时发现了朱由检脸色的变化,他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儿,实际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筑好路基,他还是十分满意的,至于战俘的事,他压根儿就没有关心过,他们是战俘,能给他们活命的机会,大明已经是十分仁慈了。
“没什么。”朱由检知道现在不是同情战俘的时候,“李爱卿,那些修路的战俘也很辛苦,将来还要在其它地方修路,要善待他们,尽量让他们生活得好一。”
“是,陛下。”李长庚这才知道,朱由检想要这些战俘,给大明修筑更多的道路。
“对了,这个剑阁,可是当年姜维大战邓艾的地方?”朱由检见气氛有些凝重,赶忙岔开话题。
“陛下,正是这里,当年司马昭命令邓艾、钟会两路伐蜀,邓艾领正兵从剑阁入,遇上蜀国姜维拦截,寸功未进,钟会领一支奇兵,从小路奇袭,却是轻松拿下成都,可见剑阁之险。”《三国演义》成书已久,李长庚自然不陌生。
“哈哈,当年邓艾没有征服的剑阁,今天却被李爱卿的筑路大军征服了,可喜可贺!”朱由检认为,这条路的关键是路基,只要路基完工,可以分头浇灌水泥,工期应该不会太长,反正现在有的是战俘,“朕这儿也有一份地图,众卿不妨看看。”
朱由检拿出的地图,图上只标注了南洋地区,众人都是不解,只有李春烨看到右上角的吕宋省,才能知晓它的大致位置,“陛下,可是南洋战事结束了?”
“李爱卿说得不错,郑芝龙在南洋的确打了大胜仗。”朱由检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之情,“郑芝龙在麻六甲完胜葡萄牙,又挟胜利的余威,正在与荷兰人和谈,应该很快就有最终的讯息。”
葡萄牙完败,大明控制麻六甲水道,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朱由检已经向郑芝龙发出讯息,同意成立大明自治省,与荷兰人的和谈,应该很快就要结束,这样南海舰队就会建立一条从厦门、广州,到台湾省大员、吕宋省苏比克、兰竹省古晋,直至麻六甲城的海军基地,大明将正式掌控南洋。
“恭喜陛下,南海舰队又为大明开疆了!”
“贺喜陛下!”
大臣们已经习惯了大明军队的胜利,从辽东,到西藏,到吕宋,到缅甸,直到现在的麻六甲,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大明的外战保持全胜,疆域已经扩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黄立极、李春烨等人估计,朱由检今天召开朝会,大概又是要设立新的行省了。
“众卿看这幅地图。”朱由检让三院十部的主官围拢在自己的身边,而级别低的官员,就只能待在后面,拼命伸长脖子,却是只能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所有的官员安静得如同是等待自己命运的宣判,“这里是大明的吕宋省。”
“在南面,是南海舰队新收复的土地,苏拉威西岛和香料群岛,在它们的西南,是一个巨大的岛屿,叫做婆罗洲,大明的典籍也曾称为渤泥,将成为大明的一个自治省,而这里,叫做麻六甲,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屯兵之所,也是大明舰船进入西洋的必经通道,后来被葡萄牙人占领,现在,它终于回到大明的怀抱……”
为了让大臣们不至于太过惊诧,朱由检偷换了大量的概念,比如,在麻六甲水道,郑和当年只是建立里贸易货栈,为防海盗骚扰,留驻了一些士兵,但这时候经过马刺加国同意的,需要交纳场地费,实际上连军事基地都算不上,更不用说是大明的国土了。
比如婆罗洲,在不同的时期,大明的典籍称呼也不相同,乃是因为岛上建立了不同的国家,虽然这些影响力大的国家,都是大明的藩属国,但大明的商人、军人基本没有染指这些岛屿,只是岛上的国家遣使入京朝贡,大明的皇帝,恐怕连这些岛屿究竟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而苏拉威西岛、香料群岛,都是西夷来到这里后给予的命名,至于它们以前叫什么,朱由检不知道,三院十部的大臣们就更没听说过了,它们连大明的藩属地都不是,八杆子都打不出关系。
“陛下,南洋要设立行省吗?如果设立行省,臣也好先做准备。”人事部部长王永光对这些岛屿不太感兴趣,他已经在做准备,一旦设立新的行省,就必然需要新的官员,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大明在边疆新设了太多的行省,朝中的官员有些不够用了。
朱由检没有回答王永光的问题,而是让地图在大臣们手中过了一遍,地图上用红线圈起的三块土地十分醒目,但地图上没有比例尺,谁也不知道这三块土地到底有多大。
待所有的官员都看了一遍,朱由检咳嗽一声,制止了朝堂的议论,“既然回到大明,当然要设立行省。”朱由检用一个“回”字,想要打消大臣们的疑虑。
“陛下,究竟需要设立几个行省?如果设立一个行省,这些岛屿之间的距离,似乎太远了……”李春烨最明白朱由检的心思,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曾经对他展望过大明的未来,现在正朝着这些目标一步步迈进,有些目标已经完全实现。
正如朱由检所说的,大明在实现这些目标的时候,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缘故,而让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相反,每一次对外战争,大明都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些银子又转化为国内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也就是说,每一次对外战争,不仅能开疆,还能促进国内的繁华与进步。
“首先是苏拉威西岛与香料群岛。”朱由检原本打算将这些地方划入吕宋省,后来考虑到这儿距离吕宋太远,又没有陆路相通,管理多有不变,而且吕宋省本身的归化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根本无力在新收复的土地上开始汉化事宜,还是单独设立行省妥当,“众卿不要看岛屿的形状不好看,但土地的面积,可以比得上整个河北省。”
“整个河北省?”不知谁小声说了句,就有人重新拿起地图,恨不得将眼珠子都投放到地图上。
“朕打算在此设立一个新的行省。”朱由检正色道,“王爱卿,可有掌管这个新省的合适人选?”
第453章香料群岛
“这……”王永光实在没做好准备,在今天的朝会,朱由检突然抛出南洋,大臣们事先根本不知道这些新的土地,刚才王永光已经预感到朱由检要设立新的行省,他已经在考虑官员的问题,但对于具体的人选,暂时还没有定论。
朱由检稍有不悦,正想给这个新的行省取个名字,这时,从后排站出一位官员启奏道:“陛下,王大人,臣愿去南洋,做个知府,为陛下在此守土。”
朱由检抬头一看,说话的乃是人事部广东司司长张定,在三院十部的官员中,张定的品级较低,只能站在后排,“张爱卿,说说你的想法。”
“回陛下,要想安定新的行省,不外有三种策略。”张定只是一个人事部的官员,品级较低,有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知道自己升职极其不易,加上四十岁了,年龄偏大,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他早就盘算过,只有剑走偏锋,为大明立下奇功,方能入得陛下的法眼,朱由检一贯重视军功,但他不是军人,军功与他无缘,只好在朱由检非常重视的边疆上下足功夫,南海舰队出征南洋,他就搜集有关南洋的各种资料,就是期望将来能去新收复的边疆地区任职。
相似小说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起点VIP2016-06-24 架空历史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 带着外星高等...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