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暗暗叹息,大明的官员和百姓,还是太留恋中原的繁华之地了,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恐怕谁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乡。
“陛下,臣愿意去麻六甲赴任!”墨迹良久,终于有一名年轻的官员出班参奏。
朱由检抬头一看,是交通部的一位司长,崔悟生,因为出列奏对,正低着头,看不清脸面,不过朱由检认识他,乃是少年进士,但文笔不够老练,录取的名次比较靠后,未能进入翰林院,被放到外地做了推官等。
朱由检登基后,朝廷彻底改革,成立三院六部,此人因为官清廉、才能卓著的原因,被人事部召回,在交通部任副司长。
崔悟生现在不过二十五岁,实在是太年轻了,加上仕途顺利,根本不适合担任省长,太得意和太失意,都容易让人走入极端,只有受到一定磨炼的人,才会成为人才。
朱由检欲待不用,却突然冒出一个新的念头,“崔悟生,好名字,感悟人生,不过爱卿感悟人生的时间太短,但任省长一职,暂不合适。”
“陛下……”崔悟生闹了个花脸,“臣知晓了!”
“在马六甲水道的入口东侧,有一个小岛叫淡马锡,朕预备在此设立府衙,爱卿可去此处担任知府。”
“是,陛下。”崔悟生似乎有气无力,他本来希望去戴燕或者顺塔担任省长,就像张定那样,没想到朱由检只让他担任知府。
朱由检微微一笑,“爱卿可不要小看这个淡马锡,岛屿虽然不大,但朕打算在此设立府衙,对所有过往船只实行征税,不过……所得税款,必须足额上交税务部。”
“是,陛下,臣明白了。”
“你不明白。”朱由检摇头,看来必须再当一次教师了,“淡马锡现在虽然荒芜,但大明在此立府、设立贸易口岸后,所有经过麻六甲水道的船只,不论属于大明,还是他国,一律要向大明纳税通航税,这所得的税款,恐怕不是小数目,爱卿可千万不要把持不住。”
“陛下,臣一向视钱财如粪土,绝对不会辜负陛下圣恩。”
“那就好。”朱由检继续说道:“淡马锡作为贸易口岸,将允许货物过境停留,无论货主是谁,只要不出售,不再征收商税。”
“过境停留?陛下……”崔悟生被朱由检说糊涂了,一会是通航税,一会是商税,他实在不明白朱由检的真实意思。
“爱卿不用着急,朕将派出专人,为爱卿解读淡马锡的地位。”今天的朝会,事情挺多,朱由检不愿在这个专业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陛下,臣愿往麻六甲赴任。”外交部的一位司长池昭站了出来。
“哈哈,今天可是各位司长们大显身手的朝会。”朱由检看了眼池昭,知道此人年近四十,正年富力强,又有一定的阅历,为官还算清正,只是一直担任虚职,还没经历过真正的检验,以后还要加强监督,“爱卿在外交部任职,熟悉南洋事务,又肯替朕分忧,朕就敕封你为戴燕省省长。”
朱由检任用官员的标准,乃是廉、忠、才、德,利用边疆省份缺少官员的机会,正好打破一级一级往上升的惯例,否则到了部长、总理,都七老八十了,连生活自理都是问题,何谈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臣谢陛下圣恩!”虽然朱由检还未正式拟旨,池昭还是叩头谢恩了,口谕也是圣旨。
“池爱卿,朕同样给你苏威省的待遇,五年内赋税不用上交,但麻六甲水道的通航税必须上交,三千来自湖广的府兵,将来转为维持治安的警察。”
“臣多谢陛下体恤。”
“不过,戴燕省在南海舰队的协助下,百姓业已归心,爱卿争取早日在各地开府立县,与缅甸省完成划界工作。”朱由检心想,搞定了南洋,大明的军队可以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了,现在南北的危机基本都已消除,该是国内建设的时候了。
“臣一定谨记陛下的教诲,早日让戴燕省与缅甸省连成一片。”池昭站起身,退到朝臣的后列,人事部现在还没有行文,他的品级还没有正式提上来。
朱由检正待要当朝挑选顺塔省省长,乔允升再次出班奏到:“陛下,臣有一言。”
“乔爱卿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朱由检看乔允升的架势,应该又是规劝,因此语气冷淡了许多。
乔允升朝朱由检一拱手,算是先礼后兵,“自陛下登基以来,大明对外战争,的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北面剿灭建奴,西南稳住两藏,现在又在南洋打下大片的土地,要论武功,陛下堪称史上第一明君。”
朱由检见乔允升只突出武功,不免心头不服,难道老子的文治不算第一?发展工商业、推行义务教育,古往今来,有哪位明君有如此大手笔?不过,光自夸也没什么用,关键是大臣们的认可,“乔爱卿,你我君臣之间,这些虚礼就不用了,你到底要说什么?”
“陛下。”乔允升也不看朱由检的脸色,继续低着头说道:“但臣不明白,土地越大,治理起来就越困难,大明真的需要这些土地吗?如此发展下去,大明究竟要发展到什么地步?”
朱由检微微颔首,“爱卿还有什么话,只管往下说。”
乔允升豁出去了,“陛下,土地真的越大越好吗?现在关外、南洋诸省,大明已经没法移民了,说明大明根本不缺这些土地。”
黄立极、李春烨出班,正要说话,朱由检伸手阻止了他们,“乔爱卿说得是,大明的确不能无限制扩充土地——如果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方略,将士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土地,迟早也会丢失。”
黄立极、李春烨面面相觑,特别是李春烨,他明白朱由检只是为了充实大明的战略支,但朱由检当朝认错,这还是第一次,以后还怎么开疆拓土?
“对一个国家来说,土地的确不是越大越好,但朕数次征伐,都是迫不得已,北伐建奴、蒙古,那是因为这里是大明的国患,太祖、成祖年间都有大规模的北伐,方才保障大明百十年的安定。”
“臣明白,臣没有反对陛下北伐的意思。”乔允升以为朱由检要避重就轻。
“两藏地区发生针对汉人的流血事件,朕才被迫起兵南征,这次的南洋,乃是西洋远征至大明的家门口,如果大明不能御敌与南洋,西夷迟早会在广东、福建登陆,到时候免不了还是战争。”
“……”
朱由检面色冷凛,口中却是不紧不慢,“朕也明白,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关键还是大明内地的发展,待南洋稳定之后,朕暂时不会再发起大规模的远征,而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到大明的内地,朕要为百姓多谋福祉。”
“陛下能如此作想,乃是大明之福,苍生之福。”见朱由检完全同意自己的意见,乔允升也是见好就收。
“但大明在南洋不能虎头蛇尾,必须完成布署。”朱由检实在要感谢乔允升,有了乔允升的反对,他的计划更容易实施,“南洋还有一个巨大的岛屿,叫做婆罗洲,大明的典籍中也称为渤泥。”
第456章净土
“渤泥?”孔贞运轻轻念叨着,他猛然发现,这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陛下,渤泥乃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如果陛下将渤泥划归大明,那所有的藩属国如何评价我大明?”
“孔爱卿此言差矣!”朱由检一阵腹诽,这个酸儒,总是抱着祖宗的成见,“此一时彼一时,不知道太祖当年钦定的十五个不征之国,现在还剩多少个?”
“这……”孔贞运还真不知道,这些国家经常发生动荡,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号也是更新不断,他一个只读圣贤书的人,哪里搞得明白?
“孔爱卿有所不知,渤泥被荷兰灭国久矣。”朱由检狠狠瞪了孔贞运一眼,“南海舰队进入婆罗洲,算是帮助渤泥的百姓摆脱了荷兰人的压榨与剥削,他们感激大明还来不及呢。”
“原来如此。”孔贞运讪讪而退,口中继续哆嗦着:“这些小国,离开了大明的确不行。”
“陛下,婆罗洲是否立省?”李春烨从地图上发现,婆罗洲比顺塔省还要大上许多,现在南海舰队就呆在南洋,他不相信朱由检会放过这个岛屿。
“这个……本来朕是有立省的打算,刚才乔爱卿提醒了朕,土地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土地再大也是枉然。”朱由检边说边摇头,一副幡然醒悟的样子。
“陛下……”李春烨觉得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这哪像那个熟悉的朱由检?
“算了,真要属于大明,它迟早会回到大明的怀抱。”朱由检看了李春烨一眼,“眼下大明实在无力照应这么多新收复的土地。”
李春烨还是不明白朱由检的意思,“陛下,一旦失去婆罗洲的控制权,将来再要收回,那就难了。”
“李大人,陛下明明放弃了这块土地,你因何不肯罢手?难道就是指望手下的将军们,为了这些没有任何用处的土地而封侯?”乔允升最看不惯这个鹰派的李春烨。
“乔大人此话何意?军人为国家守土开疆,难道不对吗?如果军人都像乔大人这样畏首畏尾,那建奴恐怕早就打进山海关了。”李春烨有些懂得朱由检的战略部署,他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些酸儒,虽然他曾经也是酸儒。
相似小说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起点VIP2016-06-24 架空历史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 带着外星高等...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