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晚明之我主沉浮 (蓝盔十九)



卢玉峰不知道,该不该杀死这些可能是士兵,还也可能是百姓的东吁人,他只是不让他们走脱。

明军士兵一直在行动,前面的东吁人,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

一声鸟鸣,在东吁人的惨叫声中,显得特别惊心。

鸟雀尚且偷生。

卢玉峰终于做了决定,“喊话,让他们跪地投降!”

“是,师座。”

传令兵的话,拯救了大量的东吁军民。

听说只要跪地投降就可以保全性命,东吁军民人浪似的,一波波跪倒在南城门外,他们双手抱头,再无一丝反抗之心。

这是东吁城破之后,明军第一次给了他们生的希望,不管这种希望有没有尊严。

在生命面前,尊严早被他们丢到爪哇国了。

南城门,东吁人无一走脱,卢玉峰圆满完成林呈祥交给的任务。

“师座,这些东吁人怎么办?”

卢玉峰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人中谁是士兵谁是百姓,一切等城中大局稳定之后,才有时间审问了,“将他们捆了,带回城中再说。”

“是,师座。”传令兵前去传令。

卢玉峰看着身边东吁人的尸体,也许尸体中还有遗漏的伤兵,“分出一半士兵,起火把,打扫战场,伤兵……伤兵就让他们早些安息吧!”

“是,师座。”

明军又开始忙碌起来,绑缚战俘,检查尸体,收割伤兵,搜集浮财。

等一切都完成了,卢玉峰清了一下,逃出南城门的两万多人,大部分被明军杀死和自相踩踏而死的,战俘只有五千,几乎没有儿童。

东吁城中只有五千守军,这两万余逃出南城门的东吁人,应该绝大多数是城中的百姓,但明军伏击的时候,天色正暗,谁也分辨不出军民。

死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自己的生活。

卢玉峰押着五千战俘,重新回到城内,这时,城中的战斗也基本结束,偶尔才会听到一两声枪声,那是明军在城内搜寻残余的东吁士兵,清城内的财产。

东方渐渐露出曙光,城内因为有高大的建筑和树木,阻挡了晨曦的亮光,道路上显得明暗相间,就像是绘画大师的素描。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明军士兵无心欣赏晨曦的风景,他们忙碌了一整夜,现在还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急匆匆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街道上早已见不到东吁的行人,只有明军士兵在窃窃私语,为一无所获懊恼,为斩杀一名漏网的东吁士兵高兴,为搜到黄白之物而惊喜。

一缕阳光,从锡当河上照射过来,城中已经恢复了平静,发生在夜晚的战争,像是被这光鲜的阳光完全抹去,阳光也因夜晚的战争而充血,连洒出的光辉都是血红色。

侥幸生存下来的百姓,都是关门闭户,他们惊恐不安地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唯恐被明军的士兵盯上,空荡荡的大街上,只有三两个明军的小分队在巡逻,没有了收获的希望,他们也是懒洋洋的。

午饭过后,沐启元和陈子壮的大军,抵达东吁城。

他们原本与林呈祥的二十军有一天的路程,因为听说林呈祥要攻城,他们加快了行军的速度,沐启元和陈子壮来到东吁城的时候,只看到安宁祥和,东吁人的尸体,集中在城外,已经被一把大火烧了,残余的尸骨,也被明军掩埋了。

东吁城内的汉人,已经离开自己的屋子,在大街上走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小心翼翼,但明军并没有盘查他们,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恢复原样。

除了市面上没有商贾。

林呈祥是亲自去城外迎接的沐启元、陈子壮的,“司令、陈军座来得好快!”

“我也想在路上慢悠悠转回呀,怎么样,东吁城内肃清了吗?”沐启元听不到枪声,又见林呈祥一脸的轻松,估计战斗已经结束了。

“回司令,东吁士兵早已肃清,百姓已经安静下来,城内逐渐恢复了生气。”林呈祥都有些得意自己的效率了。

“嗯。”沐启元微微头,他扫了林呈祥一眼,林呈祥年龄偏大,办事一向稳重,这次怎么如此草率?“不过,我就不明白了,你的二十军是昨天傍晚抵达东吁城的吧?为什么连夜攻城?夜晚攻城,士兵们的视线受阻,可能会增加无谓的伤亡。”

“是这样的,司令,我们得到城内的接应,为防时间长了,内应被暴露,这才决定连夜攻城。”林呈祥将城内的侦讯和汉人百姓组织敢死队的事,详细汇报给沐启元。

“城内的汉人真的支持大明的军队?”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沐启元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人心,如果人心归附,大明才能建立有效的统治,他明白朱由检为什么让他消灭东吁的权贵,朱由检不是为了泄恨,而是为了将来的统治权,没有权贵,没有带头人,东吁百姓才会安心转化为大明的百姓。

“支持我们的主要是汉人,缅人的心思,我们暂时还不清楚。”东吁王朝是缅人建立的,缅人是东吁的统治基础,城内刚刚平息,林呈祥还没有与城内的缅人接触过。

“有汉人支持就好,至于缅人,将来再一步步让他们归心。”沐启元受到朱由检的影响,无论是平定乌斯藏,还是出兵东吁,他的军队遇上汉人,都是秋毫无犯,他只是觉得,汉人的军队应该保护汉人百姓,无论他们生活在哪儿。

“司令,林军座,现在东吁城是攻下来了,接下来该如何治理?”一直没有发言的陈子壮,在沐起元与林呈祥思索的当口,才插上一句话。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既然城内汉人颇多,又已经归心,不如暂时给他们统治权,让他们管理这座城池,我们也好集中兵力,与他隆决战。”这样的策略,沐起元在平定乌斯藏的时候就用过,效果还不错。

林呈祥与陈子壮都同意沐起元的做法。

经过三人商定,陈子壮留下一个团的士兵,负责城内的安全,同时清缴附近的反明势力。

由汉人头领王坤,临时执掌东吁城的民政大权,同时组织一支五百人的队伍,配备东吁人遗弃的弯刀,维持城内的治安,他们相当于大明的捕快,接受明军的和王坤的双重管辖,协助明军清缴周围的东吁残余势力。

第411章大城王朝的使者

安置好东吁城,明军又开始沿着锡当河谷向南进军,林呈祥的第二十军依然作为前军,而沐启元、陈子壮的联军作为后军,则在一天后出发。

东吁以南的各个城池,原来都有少量的驻军,但他隆和明军一战,全军覆没南逃后,他知道这些城池的散兵,根本阻挡不了明军前进的步伐,因此除了在东吁城留下五千守军,其它城池的驻军,都被沿途收拢,集中到国都白古,他隆期待在白古与明军再一次决战。

从东吁城去白古城的四百里平原,沿途没有东吁的军队,明军无仗可打,但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沿途的的各个城池,军队和文官都随他隆去了白古,但百姓们并没有逃亡,离开自己的土地,他们就是乞丐,白古城的权贵们,绝不会将他们的土地和财产,分给这些逃难的百姓。

城中处于权力真空状态,百姓就是各种势力的肥肉,杀人、放火、抢劫、强暴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但所有的施暴者,都不受律法的约束,百姓叫苦不迭,无论是汉人,还是孟人、缅人,都是受害者。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百姓这才想到律法,想到官府,期望得到保护。

但东吁的官员,此刻正在白古城的酒馆茶肆青楼喝酒品茶赏花,哪里顾得上百姓的死活?

对百姓来说,在最需要的时刻,明军充当了救世主。

林呈祥在沿途的城池里,设计了临时的军政府,由当地的汉人担任主官。

这里曾经是孟人建立的白古王朝的统治区,东吁王朝兴起以后,灭了白古王朝,但居民依然是孟人居多,汉人却是少数,因此,不少孟人都进入当地的军政府,沐启元还在良礼彬驻扎了一个团的士兵,以维持当地的治安。

在明军的全面干涉下,不法分子被捕杀,社会治安大大好转,不过明军的行军速度却慢了下来,本来从东吁到白古,不过七八天的时间,为了在各个城池建立军政府,一共拖了二十多天,当他们到达白古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中旬了。

白古城位于塔马湾西岸,北面是白古河,如果白古河直通向南方,注入大海,就会从白古城的西面越过,但白古河很是奇怪地在此向东拐了一个弯,再回到西边,注入大海,恰好从白古城的北面、东面、南面流过,把白古城围了大半圈。

明军的七万余大军,隔着白古河在城北与东吁军对峙。

白古城内,他隆接管了吉伦海五万大军的指挥权,加上沿途收拢和从南方各地赶来的军队,城内共集中近十万士兵。

东吁的所有军队,全部在白古城,他隆能控制的,也只有这一座城池了。

沐启元没有着急攻城,白古城附近水网发达,不适合大军作战,稍有闪失,这些河流可能就是明军的葬身之所。

他隆并没有龟缩在城内,因为有十万大军,他在白古河沿岸布下重兵,明军要想过河,实在不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