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中午的时候,东吁的游骑才来到坦道基,他们发现明军在坦道基渡河,立即拨转马头,赶回城中向他隆报告。
明军也懒得追赶,数万明军已经渡过了白古河,连山地炮都过了河,只有沉重的火炮还在东岸。
听说明军在坦道基渡河,他隆大惊失色,又中计了,明军玩的是暗度陈仓,所以才在白古城东布下大量的疑兵。
他隆听从部下的劝告,也想来个半渡而击,他命令吉伦海率领五千骑兵,冲击刚刚来到西岸的明军,阻止后续的明军继续渡河。
四十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还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
吉伦海看到明军正在通过浮桥搬运火炮,他长刀一挥,五千东吁骑兵放过坦道基,直接向岸边的明军扑来。
明军的燧发枪手早就在等候着东吁军了,当东吁的骑兵进入一百步的射程时,前排的燧发枪响了,三排枪手,基本上形成了不间断的射击。
东吁骑兵虽然气势汹汹,但他们过不了百步的死亡线,他们越想越气,越气就越要向前进攻,越进攻就死得越快。
恶性循环。
数伦射击后,东吁的骑兵已经伤亡过半,沐启元目测一下,坠马的东吁士兵应该超过三千。
吉伦海吓呆了,这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明军的燧发枪,明军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形下,竟然射杀了他的三千骑兵,如果继续下去,战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也许他的五千骑兵,就要全部留在坦道基了。
他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军令,他要给东吁的骑兵留种子,为了拼凑起五千骑兵,游骑都被他编入军中了,如果这五千骑兵全部伤亡,东吁的游骑也差不多耗尽了,不用他隆处罚,他吉伦海也无颜苟活于世了。
战斗还没有结束,枪手们将燧发枪的射程加到最大,只要在百步的附近,东吁士兵还是不断坠马。
“轰……隆……”
“轰……隆……”
“轰……隆……”
……
隐藏在草垛后面的明军山地炮响了,开花弹雨般砸向残余的东吁士兵。
每一枚开花弹爆炸,都会给东吁士兵带来肉体的精神的折磨,他们完全傻了,虽然停止了进攻,但伤亡还是不断,如果要撤退,必须有军令。
“撤,快撤。”倒霉的吉伦海终于下达了命令,幸好明军的骑兵还没有梳理好,并没有追杀,一千多东吁的骑兵,救火赶丧似的一路狂奔,逃回白古。
到傍晚的时候,明军已经有四五万士兵渡过白古河,林呈祥的前军,开始向白古城西门进发,天色再次放亮的时候,七万明军已经在距离西城门十五里的地方扎了营。
沐启元为了迷惑他隆,他在城北虚设了一座两万人的大营,中午和傍晚的时候,营帐会产生大量的炊烟,天黑之后,大帐内还会还会出现许多灯火,隐隐绰绰有人影晃动。
他隆和吉伦海愁眉不展,东吁的游骑被明军驱赶,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准确探听明军的讯息,他们不知道明军的主力,到底在北城门外,还是在西城门外。
为防万一,他隆和吉伦海分兵,重兵驻扎在城北和城西,他们已经收缩防线,城外的东吁军也被聚拢到城内。
又一个午后,刚刚睡醒的沐启元,正准备与将领们议事,派往大城的一名亲兵回来了,“报告司令,大城的军队已经部署到位!”
“大城军这次来得倒是够快的,他们现在在哪?”沐启元打了个哈欠,红润的脸上布满笑意,大城军是他意料之外的一支军队,虽然战斗力弱,但沿河阻隔东吁溃兵,应该能够完成使命,即使不能阻挡东吁的溃兵,至少能延缓东吁军逃跑的速度。
“大城的军队埋伏在白古河东岸的灌木丛里。”亲兵从行军图上找到大城军的位置,指给沐启元看。
“好,大城军一到,白古河东岸,应该就是他隆的葬身之地了。”他隆不是沐启元的仇人,但他是东吁的军政首脑,是大明的仇人,只有俘获或者杀死他隆,征缅战争才会真正结束。
“司令,属下离开大城军的时候,对岸似乎有东吁的游骑,大城的将军们有些担心,三万多人在这个狭小的区域,要想完全躲避东吁的游骑,恐怕十分困难。”
“你先休息一下,吃饱了喝足了就赶快回去,告诉大城的将军们,我们很快就会开始攻城,让他们务必做好准备,东吁军随时可能向白古河移动撤退。”
“是,司令,属下这就回去。”
沐启元立即召开作战会议。
“司令,大城将领的担心有些道理,一旦东吁的游骑发现白古河东有大城的数万士兵,他们必然不会从东城出逃。”陈子壮已是踌躇满志,跟着沐启元,他都没怎么打仗,尤其没有经历过危险的硬仗,这东吁军就快要完了。
沐启元倒是不急,“陈军座说说看,如果他隆不出东门,那他回从那一座城门出逃?”
“司令,上次我们已经探讨过了,要是没有大城的军队,他隆肯定从东门出逃,如果他隆发现东门外有大城的伏兵,他从南门出逃的可能性最大,北门外有我们的疑兵。”陈子壮的分析,还是比较全面。
“司令,如果他隆从南城门出逃,对我们最为不利,我们的重兵都在北门,距离南门最远,我们要不要分兵去南门堵截他隆?”一位军中参谋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是你们没有分析他隆的枭雄性格,我最担心的,还是他隆会不会鱼死网破,出北城门与我们决战。”沐启元还是不温不火的样子,“如果他隆出逃,无论他是否发现东门外有大城的伏兵,他都会从东门出逃。”
“我明白了,司令的意思,即使他隆发现东城外有大城的伏兵,他还是会从选择东门出逃,因为大城的军队最弱,长期是他的手下败将?”林呈祥兴奋得几乎要从座位上站起来。
“林军座说得不错,他隆肯定会考虑城外的伏兵,与明军相比,大城的军队肯定是最弱的。”
陈子壮还是担心,一旦判断错误,他隆就可能远逃他乡,他日还会给明军带来麻烦,“就算他隆被北城外的大营唬住,难道他不会从南门出逃?”
沐启元笑道:“他隆既然能欺负大城,战略眼光应该不错,但我们在坦道基暗渡了一次陈仓,难道不会再用一次?在这么大好的局面之下,我们会真的让给他一条出逃的路线吗?”
“那北门呢?难道他隆猜不出我们是在虚设营帐吗?”陈子壮还有些不信,但他的声音明显比刚才小了许多。
“不错,他隆也想到北门外可能是虚设营帐,但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假戏真做一次——————主动权在我们手里,这就是他隆现在最痛苦的地方。”
林呈祥倒是比较相信沐启元,“所以司令不愿分兵,预防他隆出城与我们拼命?”
“嗯。”沐启元头,“他隆枭雄本色,一旦战事不利,他或者选择从最弱的东门出逃——————那里虽然有伏兵,这些伏兵他隆恐怕还看不上,或者选择与我们决战,如果不能打败我们,他可能宁愿选择战死疆场。”
林呈祥完全同意沐起元的看法,“最好他隆能出北门受死。”
陈子壮也觉得沐起元对他隆更加了解,“司令,那要不要加强东城门的防守?大城军的战斗力,未必能靠得住。”
“大城军队的战斗力的确不行,但他们是东吁的世仇,这是拔除他隆的唯一机会,他们会放过这个机会吗?再说,大城军是据河而守,应该不会很快溃败,只要他们能堵截得一时,我们的追兵也就到了。”
第414章一头公牛
白古城内,他隆已经后悔了,他不该将所有的士兵都集中到城内。
城外只有有限的几个游骑,他难以探听到明军的确切讯息,明军到底在城外如何扎的营,主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准备选择哪一座城门作为突破口,他一概不知,对城外的明军,他几乎两眼一抹黑。
这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简直是是不可想象的事。
所有的士兵都收缩到城内,虽然能增加城内防守的力量,但也有不利的因素,城中的粮食有限,一下子增加了十万大军,粮食供应就显得紧张了,如果明军围而不攻,他的士兵迟早会因为粮食不足而溃败。
明军远道而来,本来他们可能因为粮食不足而不能持久,现在却是自己可能陷入无粮的境地,这可是在东吁的土地上。
他隆现在后悔,已经迟了,明军已经来到城下。
自从吉伦海的骑兵被明军歼灭以后,他隆对明军已经隐隐有一种恐惧,明军的火器,真的是太逆天了,东吁军至今一场未胜,这在整个东吁王朝的历史上,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东吁立国之后,一直在高歌猛进,不但统一了整个国家,还不时欺负一下北方的大明和东方的大城,但现在的东吁,只剩下国都白古。
难道这都是自己的无能?东吁这是怎么了?
他隆随即想起,本来的大好局面,都是因为明军搅局,如果不是明军,现在他已经在大城的王宫里品茶论酒睡女人都说不定。
相似小说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起点VIP2016-06-24 架空历史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 带着外星高等...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