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郑芝龙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欺瞒陛下吧?”李春烨有自己的判断,如果郑芝龙晚几天打下台湾,没有人认为他作战不力,也不会影响他的军功,整个朝廷,除了朱由检与国防院,恐怕找不到几个关心台湾的人。
“郑芝龙还不敢欺瞒朕,朕只是觉得,南海舰队的进军速度,似乎比陆军还快。”朱由检就像是毛头小子初婚,没入洞房的时候,天天盼着入洞房,跟猴急似的,真要入了洞房,也就那么回事,反而少了几分兴奋,期待永远比得到更加刺激。
“陛下是说,郑芝龙推进得太快了?”李春烨咧嘴大笑,“台湾是一个独立的岛屿,就是推进得快,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难道当地的土著会展开反扑?”
“朕倒不是这个意思,土著连数百荷兰人都打不过,难道还能打得赢大明的上万士兵?”朱由检微笑着摇头,台湾战争,他知道一定会胜利,但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之快,“朕是说,这才一个月的时间,郑芝龙就平定了台湾,人事部怕是还没安排好赴台湾上任的官员。”
“陛下……”李春烨也是笑,“台湾既已收回,今后如何纳入大明的地方管理?”
“台湾的管理,自然是立省。”朱由检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立省?应该是大明的第二十三个省。”李春烨板起手指头,快速数了一下,“陛下,台湾乃弹丸之地,要是立省,地域是不是太小了?”
“太小?不会。”朱由检拿出一份新近绘制的《大明疆域图》,“朕还是信王的时候,候质就知道朕对大明的展望,现在候质知道朕为什么发展海军吗?”
“海军自然是维护大明的疆域,为大明的商队护航。”李春烨知道,朱由检从来不会为了排场,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他发展海军,绝对不会是为了宣扬大明的所谓国威。
“候质说得不错。”朱由检差就说出‘知我者,候质也’,“可是,要维护大明海疆的安全,为出海的商人护航,海军必须要进入大海,候质看这份《大明疆域图》,看看大明面向大海的东部,有什么感想?”
李春烨接过朱由检递过的《大明疆域图》,与普通的《大明疆域图》不同,这份《大明疆域图》的东面,向外扩展了很远,“陛下,这琉球的东面,这蔚蓝色的部分,到底是什么?”
“大海,这才是真正的大海。”
“大海?”李春烨瞪大眼睛,他发现,琉球岛的东面与西面,是一样的蔚蓝色,“陛下,难道琉球的东面,也是大海?”
“当然,候质你看,大明与琉球之间,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海,但是,如果大海仅仅在这儿,那大明的海外贸易,也只能是大明与琉球之间的贸易,以琉球的弹丸之地,这些贸易能抵得上大明一个府,就天了。”
“陛下,大明的海外贸易,不是在南方吗?”
“候质只是说对了一半。”朱由检先是用手指画出南方的贸易通道,基本上就是当年郑和航行的路线,“这一条贸易路线,早已存在,是西夷最近才开辟的,但是,汉人早就发现了,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只是因为朝廷不重视海外贸易,这才逐渐废止了。”
“陛下,南海舰队将来开辟的就是这条贸易路线?”
“嗯,郑芝龙在南洋行商多年,他知道这条贸易路线的巨大利润,以及对大明的重要性。”朱由检指着《大明疆域图》上沿途的口岸,“可是,候质看看,这条贸易路线,对大明来说非常狭窄,要是沿途出现一个稍微强大的国家,这条贸易路线就可能被掐断。”
李春烨从厦门、广州开始,一路看下去,果然沿途的出口很少,也很狭窄,贸易路线很容易被别人拦腰斩断,“陛下,这些岛屿,大明有办法去除吗?”
第351章第二条贸易路线
“暂时没有办法。”朱由检也曾想过,用火药炸毁这些岛屿,破坏环境不说,那需要多少火药,才能将岛屿连根除掉?“但是,大明还有一条贸易路线。”
“还有一条?”李春烨在《大明疆域图》上到处寻找,可惜,图上并没有标出来,“陛下是说,这琉球岛东面?”
“这次候质说对了。”朱由检心说李春烨年龄不小,脑子还不糊涂,国防院院长还能当几年,“还有一条贸易通道,就在琉球岛的东面,在这一片巨大的海洋中。”
李春烨的目光被引向琉球以东,哪里果然更加广阔,“陛下,这一条贸易路线,到底会通向何方?”
“如果一直向东,会到达一个叫做美洲的大陆,它和我们生活的亚洲一样,也是一块巨大的陆地。”朱由检的思绪,已经去了那块令人向往的神秘之地,“越过这块大陆,就是我们常说的西夷。”
这么远的路径,李春烨当然不知道,他此生恐怕也没时间沿着这条路走一遭了,“陛下,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这两条路线,才会交会到一起?”
“候质说得不错。”朱由露出赞赏的眼神,看来‘地球是圆的’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了,“候质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问题?”李春烨重新在琉球以东搜寻,实在没什么发现,“陛下是说,这片大海过于宽阔,附近没有陆地和岛屿,舰船难以在这里航行?”
“不!”朱由检摇头,“这个问题将来自会有人解决,这不是大明一家的贸易路线。”
“一家?”李春烨的目光重新来到琉球,他忽然目露精光,肩膀也是晃动了一下:“陛下,可是琉球阻挡在这条路线上?”
“候质果然观察细致!”朱由检见李春烨终于找到症疾所在,顿时如释重负,“候质应该已经看到,大明向东的海上路线,完全被琉球群岛阻挡,虽然这些岛屿中间也有一些通道,但这些通道过于狭窄,要是我们的敌人在此伏下一支军队,或者像嘉靖年间那样,出现一些海盗,这条贸易路线就会全部内封死。”
“那陛下的意思是……”李春烨有一些想法,却没有说出来。
“哈哈,候质应该明白朕的意思。”朱由检打个哈哈,“我们再回到原来的问题,候质现在明白,朕为什么要在台湾立省了?”
“陛下,未来的台湾省,也包括琉球吗?”
“当然,只有大明掌控了琉球,这条贸易路线才是安全的。”
李春烨眯起眼睛,上下眼睑的距离大大缩小,但精光还是外露出来,好久,他才发出声音:“陛下,琉球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要是陛下贸然兴兵,朝廷内的阻力……”
“此一时,彼一时。”朱由检最是痛恨那些动不动就拿祖宗之法说事的人,但大明朝廷偏偏有许多这样的言官,“太祖年间定下了府兵制,到现在不是一样走不通了吗?”
李春烨知道朱由检的性子,他要完成的事,一定会完成,无论用什么方法与手段,“陛下是在为大明谋发展,可朝廷有许多人不理解陛下的做法。”
任何一个思想超前的人,都是孤独的,朱由检也不例外,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这辈子恐怕都没有真正的同志了,“候质,除了征讨,还有一个法子,也可以让琉球归于大明。”
“什么法子?”
“就是琉球主动要求归顺大明。”
“陛下,这恐怕不易吧?琉球已经多年没有来大明朝贡了。”李春烨对于琉球主动归顺,没报多大希望,“再说了,琉球独立,国王至高无上,要是归顺大明,至多能封个国公,两相比较,琉球王怕是不愿归顺大明。”
“这事不用急在一时,静待时变吧,现在要了解琉球的政局情况,既然他们不来朝贡,我们倒可派人过去,不拘使者商贾学者僧人,一定要将他们的情况带回来。”
“陛下,琉球与大明之间,隔着大海,必须要南海舰队才能渡人过去。”李春烨说完,又觉得不对,琉球以东,那才是真正的大海。
“不,南海舰队的目标是南洋,现在南洋情况复杂,不要让他们心有杂念。”
“可是,隔着这么宽阔的水域……大明在这儿又没有商船……”
“我们不是还有北海舰队吗?”
“北海舰队?”李春烨眼前一亮,他怎么将北海舰队忘了?难道朱由检组建这两支舰队,就是为了大明的这两条贸易路线?
“对,北海舰队,他们自从北伐战争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具体的任务,只是在附近找找母港,现在是让他们建功立业的时候了。”
“陛下,南洋战争恐怕没有结束,难道北海舰队又要出征?”李春烨最担心的,就是大明陷于两线作战。
“建功立业不一定需要战争,反正北海舰队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们去琉球宣扬大明的国威也好,免得琉球忘了我们大明。”朱由检继续说道:“顺便在琉球看看,哪儿有优良的港口。”
“陛下,臣明白了。”李春烨向朱由检投去敬佩的目光,为什么他总是能比别人看得远?不仅自己,朝中恐怕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思维。
“现在只是做些准备,主要是收集琉球的讯息,将来再说琉球的事。”朱由检重新回到台湾问题上来,“朕原本预备,台湾省首府设在南部的大员,那儿是重要的贸易港口,民智初步得到开化,现在有了琉球,首府必须放在北方,这样台湾才能辐射到整个琉球,候质说说,这台湾的首府,到底是放在淡水,还是放在基隆?”
相似小说推荐
-
新大明帝国 (木允锋) 起点VIP2016-06-24 架空历史 请不要被分类和最初的年代迷惑,大明崇祯三百一十八年是1945年。 带着外星高等...
-
阳光大秦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6-06-24 上古先秦他穿越来时,商鞅还未变法,大秦还是个屌丝帝国。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吃上好东西,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