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三省六部,各方大员,全部入宫;

就连一直在府中养病的蔡京老狗,也被传进了皇宫。

大战将启,养病?养你妹!

由于宋徽宗早与金国签署过联手伐辽的盟约,朝中的大臣无论是反战派还是和平派,此时都必须支持主战派。

原因无他,如若不然,宋徽宗势必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但即使朝廷万众一心,摆在眼前的问题已经成堆。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粮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必须拿出可行的方案来解决。

可是,大宋很穷。

确切的说,大宋百姓很穷,大宋的百官很富裕,但国库……很穷!

穷到根本不足以支持这一场大战。

这突如其来的战争,除了打乱了武大的节奏之外,同样也让朝廷粗手不及。

本来按照约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才进行北伐,谁都没想到,结果人家辽国主动出击了。

如此一来,大宋压力陡增,很多调度问题都需要解决。

莫要忘了,如今本来就是冬季,朝廷需要赈灾,需要让百姓过冬,无论国库里拨出的银钱到底是落入了百姓手中,还是被中间的地方官员和京官联手克扣掉了,总之就是国库已经出钱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何况,自从武大进京,朝廷对于军方的动作本来就很多。

马蹄铁那玩意虽然造价低廉,但普及到所有战马身上,那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再有,大肆批量生产拒马桩、拒马枪,备战练兵,这些哪里不需要钱?

哪里都是钱!

钱这个玩意,虽然都说钱是王八蛋,但缺了这个王八蛋,还真就不行。

更莫要说,这是北伐,这是两国交战,怎么可能离的开银钱?

已经死去的蔡眥妻兄,户部侍郎韩木吕,如今早已架空了户部尚书,户部的事情全部都是他说了算,已经焦头烂额。

但,即使宋徽宗杀了他,他户部也绝对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支撑这一次北伐。

如此一来,反战派与和平派,心底的小心思便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们居然劝谏道,是否应该先赔款甚至割地,暂时安抚辽国,等待日后大宋国力充沛,再讨伐辽国。

面对这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危局,面对大宋边境即将告破的情况之下,他们居然能想出这样神奇的点子,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心思聪敏”。

宋徽宗的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

便在此时,太监通报,阳谷两位苏老联名上书,急奏!

……

让我们将时空回转到当初武大刚刚得知北伐即将开始的那几日。

武大飞鸽传书给西门庆之后,武府心腹,自然也就知晓了北伐即将开始。

别人暂且不说,西门庆与张平表示很忧伤。

武大入京,他们没能伴其左右;

如今武大即将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他们依旧无法跟随在他的身边。

俩人商量了许久,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帮助武大。

但,已经成为一方商业巨头的西门大官人,很敏感的察觉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势必会让朝廷措手不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他也懂,于是乎,一个新的规矩,悄悄在武府弥漫。

武府上下,全体紧衣缩食,调派银钱,随时准备支援朝廷,确切的说,是支援武大。

他们武府,不会让武大在前线杀敌,还吃不饱穿不暖。

这个规矩,悄悄传遍了整个阳谷。

于是乎,整个阳谷都开始紧衣缩食。

于是乎,两位苏老老泪纵横,深觉在这个时候理应让朝廷知晓天下百姓,或者说是知晓阳谷百姓的心意。

于是,他们联名给皇帝陛下发了一封急奏。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80.第280章 以退为进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出自后世,顾炎武(1613-1682年)。

而如今,两位苏老深受阳谷百姓影响,提前了数百年,讲了出来。

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简而言之,便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自从武大出现后,阳谷的百姓便再也不是原来的普通百姓。

他们团结,他们勤劳,他们以武家为中心,创造了属于阳谷的辉煌。

如今的天下百姓,有几人不羡慕阳谷人?

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武家做出了表率,整个阳谷的百姓便紧随其后。

说他们跟风也罢,说他们是为了一己私利也罢,总之事实就是,他们的确是在为国出力,难道不是吗?

两位苏老在给陛下的急奏中写到,整个阳谷的百姓,都愿意紧衣缩食,为大宋北伐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宋徽宗看完,欣慰之余,又觉得有些悲哀莫名。

连千里之外的百姓都愿意为朝廷出力,而他面前这些朝廷重臣,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表态。

大太监李彦低声说道:“陛下,陈留县子武植正在殿外,请求觐见。”

宋徽宗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殿上的朝臣,淡淡吩咐道:

“宣。”

“宣,陈留县子武植觐见~~~”

殿外的武大理了理衣衫,他今天依旧没穿他的官服,确切的说,他似乎从来都没穿过。

这或许有些失礼,但武大圣眷正浓,自然也没人会不开眼拿这种小事大做文章。

“微臣武植,参见陛下。”

武大躬身施礼。

“平身。”

宋徽宗拿着手里的急奏,眼神有些复杂的望着武大,问道:“武植,这份急奏,你可曾看过?”

武大恭谨回道:“微臣已经看过。”

是的,两位苏老的急奏,没有直接送进宫,而且先送到陈留武大的手里,尔后由武大呈上。

“这可是你的手笔?”

武大再次躬身,“微臣不敢冒功。这些,都是阳谷的百姓自发的。”

阳谷的百姓?朝臣们有些疑惑。

朝廷正在商议军机大事,与普通百姓有何关系?

“好,很好!很好!”

宋徽宗龙颜大悦,但任谁都听得出来,皇帝陛下口中似乎还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怨气。

这怨气,自然不是针对的百姓,而是针对朝廷上的百官。

武大自然知晓其中的厉害,但他这次没有见好就收,而是选择了落井下石,准备直接将百官的脸面都摁到粪坑里了。

“陛下,阳谷百姓的举动,让微臣深感惭愧。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微臣以为,理应万众一心,共同抗敌。本来这种军国大事,微臣没有资格插手,微臣也的确不想插手。但,既然朝廷在银钱上有所短缺,微臣自愿为朝廷出力。微臣进宫之前,已经吩咐微臣名下所有产业,各大作坊,包括四海镖局以及钱庄,紧急调拨十万贯入京,作为支援朝廷北伐的第一笔银钱。此外,微臣以命人统计微臣名下所有产业的价值,如若朝廷需要,微臣自愿散尽家财,将微臣名下所有产业变卖,全力支持朝廷北伐。陛下,边境告急,将士们在前线杀敌,微臣不愿看到儿郎们吃不满穿不暖,微臣更不愿看到将士们流血再流泪!”

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谁都没有想到,平日里油嘴滑舌,以能言善辩闻名于世,以杀伐果断,“武砍头”的名号声震汴京的武大,居然会有如此大的魄力。

武大口中所说的十万贯虽然是一笔极为庞大的银钱,可是说实话,在场的诸位都是朝廷重臣,这些银钱只要他们肯,其实他们也拿的出来。

毕竟,如今的朝廷贪墨成风,这些身居高位的朝廷命官,谁家里没有数量庞大的产业呢?何况他们的手下还强取豪夺了许多。

可是,武大居然自请散尽家财支援朝廷北伐,这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换句话说,武大如今的姿态,分明就是要誓与朝廷共存亡的态度了。

他是在摆明了支持北伐,主战。

武大说完,就老老实实的再次躬身一礼,悄悄退了出去。

今日朝堂上商讨的都是军国大事,武大只是五品县子而已,他还没有资格参与。

童大将军极为满意的看了武大一眼,军方各位大佬都老怀甚慰。

武大今日此举,无论其他人怎么想,都成功赢得了军方的善意。

毕竟,武大是要为前线边塞正在为国征战的儿郎们捐献银钱,军方必然是极为欣喜的。

宫殿内静悄悄的,谁都没有擅自出声。

沉默了许久之后,龙椅上的宋徽宗突然笑了。

“好,好啊!我大宋真是山穷水尽了,居然要从百姓口中夺食,居然需要一位县子散尽家财来支援朝廷。不就是一场北伐吗?缺少几个银钱就让我大宋整个朝廷都束手无策了?难道说太平日子过的太久,诸位已经被辽贼吓破了胆了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