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知此战估计是必败,还要火急火燎的赶路,急着投胎啊?
有了这种抵触心理,武大便愈发的感觉屁股都不是自己的了。
连续三日急行军,武大的屁股火辣辣的疼,大庭广众之下,又不好意思挠,那就叫一个酸爽。
而且,尤其长期骑马,两条腿长期处于“劈叉”状态,已经快要抽筋了。
再者说,大腿内侧被马鞍磨秃撸了皮,真特娘的难受!
武大尝试过下马步行,可惜大军的速度实在太快,走了没多久,武大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脚底板子都快要磨的起泡了。
怎是一个凄凉可以了的?
赶路就不多说了,休息的时候还吃不上一口可口的饭菜,就直接要了武大的亲命了。
在这种急行军状态之下,众将士只能就着雪水,吃那硬的跟石头一样的干粮。
您说说,这找谁说理去?
本来就够累的,急需补充营养,草特哥的,连口肉都不给,这让武大情何以堪?
仅仅是三天的时间,武大过了一个隆冬,身上刚刚积攒的一些脂肪,全都消失不见了。
减肥……正式成功。
急行军三日之后,童大将军终于开眼了,下令休整。
武大终于抓住了难得的机会,蹿进了童大将军的军帐。
“童伯伯……”
啧啧,这声音里的哀怨,就甭提了。
童贯抬起头来,看了武大一眼,冷哼一声,“这就受不了了?”
武大挠了挠头,讪笑了几声,腆着脸凑上前,嬉笑道:
“童伯伯,小侄眼见您这几日舟车劳顿,困乏不堪,不如,今夜,小侄亲自下厨,为童伯伯做一顿大餐缓解一下如何?”
童贯冷冷的看着武大,直把武大看的心里发毛,他才淡淡说道:
“本将统兵,向来是与众将士同吃同住同眠,绝不搞特殊化,此事休要再提!”
武大愕然。
半晌后,武大复又说道:“是小侄孟浪了!请童伯伯赎罪!”
童贯“哼”了一声,“算了,你初次出征,以前又没受过这种苦,老夫也不愿与你这个小辈计较。”
是的,其实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武大发现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童贯,实则治军极严,的确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
武大沉吟了片刻,叹息一声,进言道:
“童伯伯,如此高强度急行军,并非只有小侄不堪负重,实则众将士都已经极为困乏,前线战火正浓,以这个状态杀到前线又有何用?您统兵多年,必然知晓这其中的厉害,小侄只是不懂,您为何非要出此下策?”
284.第284章 山一样的疑惑
最近虽然说是身心俱疲,但武大的脑子却没有停下运作。
他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童贯为何要如此急切的赶往前线?
即使是前线告急,这也说不通。
在大军开拔之前,各府各州的兵马实则早已开赴前线,沿途并没有太多兵马加入武大如今这个队伍。
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前线已经有大批的援兵赶至,难道辽国的攻势真的有那般凶猛吗?
莫要忘了,辽国处在大宋与金国中间,腹背受敌,辽国不可能将举国之力全都放在大宋身上,他得时刻提防金国的攻势。
大宋与金国有盟约,此次北伐之前,宋徽宗势必已经发国书给金国,金国如今势必也已经有了动作,童贯为何还是如此着急?
大宋的良将虽然不多,但也不只是他童贯才是定海神针,难道其他赶去前线支援的将军,连暂时的稳住局面都做不到吗?
何况,即使童贯要火速赶往前线,亲自指挥,他大可直接带骁骑营先走,为何非要拽着十万忠勇军一起急行军?
这不科学!
以如今这个强度,忠勇军赶至前线,势必早已人困马乏,如何发挥应有的战力?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穿越者,武大早已知晓此次北伐必败,难道原因就是因为童贯的独断专行,非要急行军?
可这也还是无法解释。
因为童贯统兵极严,一看就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不可能不晓得其中的厉害,可他还是这样做了,原因何在?
武大一直想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他怕事涉机密,所以他一直憋着,憋了三天,他终于忍不住还是要问出来了。
武大不认为自己能改写历史,但他还是希望这些将士,能少死一些,还是少死一些。
都是爹生娘养的,都是保家卫国的将士,没必要送死。
童贯沉吟了许久,挥手喝退营帐内的其他人,把武大唤道身前,低声说道:
“此次北伐,事发突然,老夫总觉得其中有诈,这些儿郎,都是跟随老夫在西北征战多年的悍卒,不跟随老夫身边,老夫不放心。”
武大一惊,“童伯伯,您是担心……朝廷有内鬼?”
童贯满脸凝重,半晌后摇了摇头,“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此事,但老夫以为,辽国突然兴兵,这没有道理。如若不是有其他原因,或者说辽国有必胜的把握,他绝对不敢主动出击,攻占我大宋疆土。”
武大默然。
不错,如今辽国的局势很危急,腹背受敌,武大这种战场白丁都能看的出来,辽国不可能看不出来,可辽国依旧选择了出击,这的确说不通。
但无论如何,既然已经开打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宋徽宗命童贯火速赶往前线,为了以防万一,童贯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急行军。
武大只是个人,他不是神,即使心知事有不虞,可他也解决不了这个麻烦,只能保持沉默。
偌大的疑惑笼罩在两人心头,过了许久之后,武大突然说道:
“忠勇军必须保持一定的战斗力,童伯伯,小侄没有其他的本事,既然您不愿搞特殊化,那么小侄今日便替您犒劳三军吧。”
童贯讶然,“这可是二十万大军,你如若犒劳三军?”
武大苦笑道:“小侄自然不可能给所有人都做一顿美食,自然还需要伯伯您配合我才是。”
……
在大宋这个年月啊,除了阳谷之外,普通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这两顿饭大多数情况下还只能喝稀的。
军中自然也是两顿,只不过必然是硬食。
大概相当于后世9点的时候吃早饭,下午5点左右吃晚饭。
由于是急行军,所以直到傍晚扎营的时候,才开始做饭,众将士早已饥肠辘辘。
其实,除了“火头军”之外,每位士兵身上都有一块晒干了的肉脯。
这些肉脯被腌制过,又被风干,不要幻想后世的香肠,因为这肉脯的干硬程度,绝对不比木块要软到哪里去。
但,毕竟这也是肉,只不过大多数将士都舍不得吃,这是他们上阵冲锋前最后补充能量的口粮。
大多数人,都只是就着煮沸的雪水,嚼干粮。
这些雪水里,除了油脂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因为这是冬季,连野菜都很稀缺。
而今夜,上头却突然传下命令来,暂停进食。
原因很简单,陈留县子武植,要亲自为大家做一顿美食。
二十万大军,当然不可能全是武大一个人做,事实上他只做了一锅,其余的都是火头军做的。
说起这锅美食来,其实做法很简单。
武大带来的百名武府人马,随身携带了……大量晒干了的野菜。
这些野菜,本是陈留百姓过冬之用,自从大棚绿菜面世,出征之前,武大把这些野菜全都收集了过来。
将野菜过油,将肉脯剁碎添入,放入精盐都佐料,一锅美味的野菜汤就算出锅了。
依葫芦画瓢,整个营地,很快就飘起了厚厚的香气。
许久之后,众将士排队领汤,每人只有两碗,第一碗还有些肉末和野菜,第二碗,则大约只剩下汤了。
按照武大官人的传话,众人将干粮掰碎,泡浸汤里进食,还别说,滋味还真的就很美。
古有羊肉泡馍,今有……武大官人干粮泡菜。
很可惜,大宋这个年月还没有辣椒,如若不然,再放上一些辣椒油,那就更美了。
但即使如此,童大将军依旧吃的那就叫一个气吞山河,狼吞虎咽。
武大吃完第一碗的时候,人家童大将军已经连吃了两碗,打着饱嗝,豪气道:
“再来一碗……汤,吃撑了,顺顺气。”
而有资格进入童贯军帐的各大将军,也吃的那就叫一个风卷残云。
武大嘴角一抽一抽的,饭桶,全是饭桶!
然而,吃饱喝足之后,童大将军却开始过河拆桥了。
“你这小子,不把心思用在军国大事上,整天琢磨这些小玩意,简直是无药可救了!你信不信老夫把你赶到火头军?赶紧滚蛋,老夫今晚不想再看到你!”
武大“悲愤”欲绝,刚欲反驳,就被童大将军一记大脚丫子踹出了军帐。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兵王重生 (三北人) 创世VIP2016-08-07 抗战烽火一个特种兵在一次边境行动中穿越回三十年代的淞沪战场上,成了一名国军排副,血肉横...
-
铁血东南亚 (月下嗷狼) 他,曾大帅,百战之士,志向泡空姐,命运却莫名其妙把他卷入边疆小国内战......痛苦。或许应了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