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浪浪浪)



除了阳谷之外,紧随其后的,自然就是梁山了。

如今的梁山发展势头一切良好,他们在闷声大发财的同时,全力练兵,积蓄实力。

武大在打消了他们造反的念头之后,就没有再擅自插手梁山的事务,他想让梁山自行发展,保持自己特有的独立性,这是武大对梁山好汉一种独有的敬重。

其实,此次宋江等人在一开始收到武大飞鸽传书,说要开设钱庄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迟疑的,毕竟他们都是朝廷钦犯身份,开设镖局也就罢了,机动性很强,可如若开设钱庄,一旦被官府查封,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倒是晁盖,一如既往的选择了相信武大。

就在二人争执不下的时候,神行太保戴宗,扔下了他的风字营,独自一人,飞速赶回梁山,取出了宋徽宗发给武大的那道密旨。

直到此时,众人才得知,原来武大已经悄悄的把他们的钦犯身份给解决掉了。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顾及的?

晁盖与宋江同时拍板,梁山名下所有的镖局,同步开设钱庄。

当然,开设钱庄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多,不宜操之过急,所以前期只在各大州府商业和人口聚集地开设,循序渐进,逐渐往各大县城推广。

至于管账的先生,自然只能先从武府来借。

不过梁山已经派了一批人前往阳谷苏氏私塾,学习加减乘除,以及一些简单的“会计”学识。

同时,梁山众多好汉,在消除了钦犯身份之后,终于光明正大的再次开始行走江湖,他们先要各自回家探亲,然后他们要去阳谷溜达一圈,还有人打算直奔陈留,找武大乐呵乐呵去。

阳谷与梁山开设钱庄,办的如火如荼,而河北卢俊义就尴尬了。

他虽然是河北有名的大户人家,但他名下的作坊和镖局开设较晚,资金尚未回拢,他手里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无法立即开设钱庄,只能等待阳谷的银钱到位后再开始。

而摩尼教方腊,虽然不差钱,可他依旧在犹豫。

摩尼教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相对于北方而言,本就是富庶之地,自古以来,宗教从来就没有缺钱的这一说法,哪怕是后世的邪教都能巧言令色骗取大量的资金,何况是古代的摩尼教?方腊手里是真不缺钱,可他实在是看不出开设钱庄到底对他有何益处。

他考虑的更多的是,百姓把钱存在他这里,他需要给百姓利息;而商贾来他这里借钱,万一到时候还不起该怎么办?

虽然方腊一直很佩服武大点石成金的本事,可他百思不得其解,开设钱庄到底意义何在?

当然,如今武府的工匠正在帮他摩尼教铺设作坊,而且他与武大、梁山等人是盟友,也一直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开设镖局,所以该给武大的面子,他还是要给的。

所以,方腊命人先在自己势力范围之内,开设了十家规模并不算太大的钱庄,然后,他带着石宝等几名心腹,秘密前往陈留,打算当面问个清楚。

……

钱庄这个东西呢,如若全是来存钱的,如若钱庄有其他足够的产业去支撑,去继续开拓新的产业,那自然是极好的。

可问题是,如今武大身在陈留,指挥起来多有不便,而且他名下的作坊,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

如此一来,一旦来钱庄存钱的百姓真的多了,但就每年他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足已让他武家破产。

不过,山人自有妙计,武大非但不着急,反而又出了新花样。

从即日起,凡是与武大名下的作坊有合作关系的商贾,自己手头不宽裕,缺少周转资金的时候,可以依据他们个人名下的产业以及还款能力,从武氏作坊赊欠一部分,先拿走货,卖了货下次来进货的时候,连本带利,全部还给作坊,然后继续赊欠拿走,周而复始。

当然,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要有这个实力先拿货后还钱,而且还要讲信用,如若到期后拖欠货款不还钱,官府会亲自上门,找那些商贾算账。

想必,武府有童贯童大将军这座大靠山在,这天下不给几分薄面的官府,还真是少见。

这个消息一出来,整个天下,无论是否与武氏作坊有合作关系的商贾,全都轰动了。

还有这好事?先拿货,后给钱?

有便宜不赚,那都是王八蛋,商人图利,所有的商贾都趋之若鹜,打算先少拿点货试试看。

就连有些自负经商才干的升斗小民、普通百姓,都动了这个原本不该动的心思。

总之无论如何,随着武大一连串的动作,整个大宋境内,都刮起了一股金融风暴。

看这架势,隐隐还有种愈演愈烈的兆头。

而在陈留正在一心忙活蔬菜大棚,稳坐钓鱼台的武大,终于笑了。

他相信,照这般发展下去,无需几个年头,待大部分在钱庄都尝到甜头的商贾,把他们手里的银钱也存到钱庄的时候,武大钱庄里的银钱就会全面超越国库,换句话说,在那时,就是武大掌握着整个大宋的金融命脉!

在朝廷或者宋徽宗还想要动不动就想要收拾武大的时候,武大就有资格,随时对整个朝廷,甚至对宋徽宗,进行金融制裁!

(今天作者后台升级了,更新时间似乎有延时,而且那边好像没同步更新,抱歉~另外,真的好冷,我感冒的不要不要的,那种酸爽,啧啧,甭提了,书友们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257.第257章 何德何能

蔬菜大棚,其实就是一个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

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在大宋这个年月,当然没有钢结构这个说法,武大只能用竹竿和木头作为拱架材料,搭建最基本的支架。

这样做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建造方便,造价也低廉;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拱架强度低,抗风雪能力差,易朽烂,每年需要维修和更换,操作管理不太方便。

而且即使如此,为了搭建成功,也让武大疲于奔命。

古代的田地不像后世那般工整,横七竖八的,而搭建大棚,必须要避免斜向建棚,这就让武大吃尽了苦头。

只能一边搭建,一边修整土地,在这已经入冬的大冷天里,寒风刺骨,那酸爽,啧啧,愁死个人咧。

幸亏武府人多,而且武大名下还掌握着五百户百姓的生杀大权,在绝对的高压政策之下,施工还算顺利。

不过如此一来,陈留百姓对武大的风评,便愈发的差了,都说武大是一个蛮横不讲理,且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周扒皮。

不过,在完工之后,武府给百姓发了绝对丰厚的薪酬,这才略微平复了一些民心。

但是拿到酬劳的百姓依旧对武大没有好看法,都说他是一个不懂地的愣头青,大冷天的乱搞一通,瞎折腾。

纳兰冷沨最近不来烦武大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看好武大所谓的冬日里种绿菜,他只是收到了武大的第一笔款子,正在忙着给陈留的百姓购买过冬的存粮。

但无论如何,武大的耳根子总算是略微清静了一些。

蔬菜大棚之间搭建好了,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这个年头可没有塑料薄膜,更没有钢化玻璃,武大上哪儿找既能透光,还能保温的材料把大棚盖膜?

武大沉吟了许久,终于还是决定亲自入京一趟,到童府寻求帮助。

至于宋徽宗曾经说过他武植无旨不得擅自入京,就当作放屁就好了,丫的老子只要不进皇宫,你还能晓得老子进不进京城?

《好汉歌》里唱得好,

“说走咱就走啊,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嘿嘿,全都有啊!”

“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武大一边哼着曲,唱着歌,轻装简行,直奔汴京。

或许是因为顶着寒风,或许是因为他唱歌本来就跑调,总之好好的一首好汉歌,被他唱成了鬼哭狼嚎,从旁边张良和吴刚的嘴角抽搐程度来看,就足已表明跑调已经直接跑到姥姥家了。

武大在阳谷的时候就不喜欢带领大队人马招摇过市,来了汴京,他依旧不喜欢高调,不过为了防止一直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司空尚风心生歹意,所以武大带上了张良、吴刚这两名武府心腹大将。

其实武大本来是想带着武松的,但是没办法,随着周侗来到陈留,后面又陆陆续续来了武府的一批人马,其中包括与武松正打的火热的“一丈青”扈三娘,以及与张良有着不清不楚关系的方金芝。

方金芝虽然是方腊的侄女,但性格比较羞涩,不好意思缠着张良,而性格豪放不羁的扈三娘,则光明正大的以请教武功的名义,整天拉着武松切磋拳脚,让武大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