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时,第一次决斗,便击杀了“新当流”的名家有马喜兵卫!从十三岁,到二十九岁,共有决斗六十余次,竟然没有一次失败。同时,这个宫本武藏,因为对于拔刀术研究的透彻,知道一刀之后,便破绽百出。为了弥补,便打破一刀的陈规,又给自己配上一把小刀肋差。由此,一刀变成两刀,成为“二刀流”。然而,据记载宫本武藏并非只会用刀。其拳法也是一代宗师。对武学的理解,可谓是深澈广泛。
后来,宫本武藏在岩流岛与当时的剑术名家佐佐木小次郎交手。这个佐佐木小次郎,在日本剑道的历史上,是可以和伊藤一刀斋起名的人物,出身于中卷流。擅用三尺长刀,在飞燕掠过时,刀光一卷,飞燕便会一分为二。此绝技被人称为燕返。
这些都是当年霍元甲在和日本的剑道高手交手时打探到的,传承给了陈天,陈天有告诉了余生。而余生在后世看日本动漫的时候,也对这些掌故有所了解。
此时,自己有了极高的武功,再回想起来。才发现,无论是佐佐木小次郎还是宫本武藏都并不简单。两个人,都是至诚之境的高手。
燕子贴近地面飞掠时,速度是最快的,否则就会从天上掉下来。这种飞掠的姿态和速度,远远超过人肉眼所见。如果想要把握燕子具体的飞翔姿态,那必然要达到至诚之境,才有可能。而只有以至诚之境的灵觉预知燕子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动作细节,才有可能将贴地而飞的燕子一劈两半!
燕返之术,乃是日本剑道拔刀术中极为高深的一种。自古至今,也只有佐佐木小次郎一人领悟。而佐佐木小次郎因为并无传人,所以,在于宫本武藏一战身死后,燕返之术,也就失传。
可是,便是这么一个剑术的高手,却被宫本武藏一招击败!
虽然据史料记载,宫本武藏是乱了佐佐木小次郎的心神,佐佐木小次郎才会一招落败的。可是在余生看来,这些记载大都是扯淡。无非是给胜者以光环而已。可惜胜者的境界远超过这些拍马屁的人,所以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至诚之境的武者,心神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困扰的?宫本武藏能击败佐佐木小次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宫本武藏对于至诚之道的理解,远比佐佐木小次郎要深!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强敌(二)(第二更)
而宫本武藏对于武道的理解,大多在其代表作《五轮书》和《兵法三十五固条》中有所体现。《五轮书》所言,大多还是宫本武藏对于除了武道之外,士农工商和社会的理解。剑道,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剑道的主旨,在《五轮书》中,被称为空。
这种空的意韵,已经非常接近于中国道家自然而然的哲学观念。正如宫本武藏所言——“空”,就是意味着无始无终。悟道即非悟道。兵法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当你重视自然的力量时,你就会体察到大自然的韵律,你就能够非常自然地击剑,一击制胜!
又有道是——对敌时忘生、忘死、忘敌、忘我、不动念、不介意,无心而委其自然。即变化自在,应用无碍也。总之对敌用剑时如果忘却一切,一心一意进攻,自然能够达到。无我的心境。
而《兵法三十五固条》,讲求的却是“三先”,即“先先之先”、“先之先”、“后之先”,将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论述的极其明白。而“先先之先”中,所说的“察知对方有抢先进攻的意念,吾制其先”,说的便是如陈天一般,在余生出手之前,便可预知,更是在至诚之境才能做到的事情。
而那时宫本武藏的境界,大约已经到了至诚之境的巅峰。远比此时的陈天高明。
虽然,眼前的这个宫本长川和宫本武藏并没有血缘传承上的关系。只是都叫宫本而已。可是,其作为二刀流的宗主,想必是得了宫本武藏在武学上的真传。余生和陈天相处日久,自然知道到了至诚之境后,想再进一步有多难!
宫本长川得了宫本武藏的传承,想来境界肯定比陈天要高许多。余生自忖,若是自己对上陈天,怕是只有一成的几率,和陈天两败俱伤,倒是有九成的几率被陈天击杀。这还是建立在两个人比较熟,可以坑蒙拐骗的基础上。
若是,对上这个宫本长川,余大才子获胜的几率,怕是不足百分之一!
不过,正所谓男儿流血不流泪。青小艺问起来的时候,余生还是会用樯橹灰飞烟灭的口气对青小艺说:“宫本长川,我就没听说过这一号。八成是个不知道从那个旮旯里面冒出来的小瘪三。老婆放心,你老公我吹口气他丫的就跑外太空去了。”
青小艺听余生说的有趣,便也不再纠结。白了他一眼,娇嗔道:“就会吹牛皮。”然后,施施然去厨房准备晚饭去了。留下余生一个人看着宫本长川留下的字条咬牙切齿——三天!只有三天!三天的时间必须要想到一个灭掉至诚之境高手的法子,要不就是小命不保!
当天晚上,余生不得不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余生便恨不得这个宫本变成一头猪,被他的菜刀切成各种形状,然后吃进肚子里面变成肥料……
第二天,余生起床的时候,两眼还挂着黑眼圈。除了想了一晚上的杀猪菜,他毫无收获。此时,别墅院子的门外,又传来敲门的声音。听这敲击节奏,就知道敲门的这位不是善类。
余生穿衣起床,让青小艺呆在屋中。开门时,却见几个穿着灰色或者黑色长袍的精壮男子,满脸横肉,腰挂枪械,呲牙咧嘴的笑的比哭还难看,对着余生道:“是余先生么?杜先生有请,请您安排一下时间!”
余生一愣,这人虽说是要我安排一下时间,可听这意思,却是要我马上就跟他们走。这是谁的手下,气势如此之足?
于是便对此人拱手道:“余某却不知道,是哪一位杜先生有请?余某想要拜谒,也总要知道名讳才是!”
这话说的门口这几个人也是一愣,有一个壮汉犹豫了一下,才对余生道:“就是陈默说过的那个杜先生!”
陈默对余生所说过的,能被称为先生的人,也只有那么一个,就是杜月笙!这个杜月笙,当年还因为黄道会的事情,暗中帮过余生一把。虽说是利益使然,可是余生也并未致谢。此时,这几个大汉说起来,余生才想起来,这个杜月笙此时还住在香港呢!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这几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笑的比哭还难看,可是能让杜月笙派手下上门,笑脸相邀的人,全中国也没有多少个。余生还受过人家帮助,自然不能驳了杜老板的面子。
于是做恍然大悟状,对几个壮汉道:“原来是杜老板手下的兄弟们,余某到了香港,一直忙着拍电影,没有登门拜谒,实在惭愧。既然杜老板有请,那也不需要另外安排什么时间,余某现在随几位兄弟走一趟便是!”
这个时代的江湖中人,最好一个脸面。几个壮汉听余生这个名气如此大的人,这么给自己面子,也是高兴。几个人一呲牙,笑的更难看了!
其实,杜月笙想请人,哪有请不来的。几个大汉早已经把车开来了。余生对青小艺吩咐两句,便被几个大汉恭恭敬敬的请到了一辆车的后座位上。然后,便朝着杜月笙所在的别墅而去。
余生在车上,便和几个大汉聊家常。这几个大汉也知道,自己虽然在杜月笙的手下混饭吃,但是论名气和实力,是远远不及余生的,哪怕论功夫,余生也甩他们八条街。是以,也没拿架子,余生问什么,他们便答什么。一来二去间,余生和几个人便熟了起来。
然后,余生陡然问了一句:“几个兄弟可知杜老板为何突然请余某上门?”
几个大汉对视一眼,觉得答案不是什么机密,便对余生道:“余先生不知,你的那一部《上海滩》,真真是拍到兄弟们的心眼里面去了!那个许文强,简直就是我们帮派中人的典范啊!”
旁边的一个大汉也接口道:“就是就是!其实那个丁力也不错,不过就是可惜太过忠义了!好人没好报,最后居然死了!这小日本真不是东西!”
余生目瞪口呆的看着几个大汉热情洋溢的聊起《上海滩》的剧情,才猛然间反应过来,这部《上海滩》,最有代入感的应该是这些混帮会的人啊!
*********
两更送上,谢谢书友@柳风颜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章 钱财动人心
《上海滩》这部戏,无论是添加多少爱国元素,或者感情元素,其根本所在,仍旧是这个时代上海帮派之间,真实的争斗。余生和张爱玲的改编,其实已经将爱国元素和言情元素大大增加,将后世原剧中帮派冲突的意味减少了许多。
但是这种减少,也是有限度的。以这个时代上海滩的帮派斗争为主要戏剧冲突的电影,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些久在帮派中混生活的大汉们的心。但觉得,这个故事里面许文强和丁力,甚至是冯敬尧的一举一动,无不真实。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