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长川这一死,余生便再也无法和青小艺在香港待下去了。他们离开香港的时间,远比余生规划的还要提前。不过,余生由于早有打算,所以并不慌张。通过杜月笙买了两张豪华游轮的船票,便坐上了游轮,跟着船一路去往夏威夷。
夏威夷自从美国人在一八九八年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后,便开始了旅游业的发展,到了后世,已然是国内各种小资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
此时的夏威夷,虽然并没有后世的那么繁华,但也确实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有沙滩,有海水,有热带雨林,有火山和各种繁茂的生物。有土著和草裙舞,珊瑚礁和椰子树,阳光炽烈,天空湛蓝。
余生带着青小艺在国内和日本人争斗许久,每日里都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余生觉得颇为惭愧,这一次去夏威夷,便权当是补了一个蜜月旅行。
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度蜜月。此时的夏威夷,是美国重要的军事基地。其中,尤其以瓦胡岛的珍珠港最为重要。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余生,当然知道,在几个月之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人就会偷袭珍珠港!
从此,日本人的逆袭彻底激怒美国人,美国人的孤立情绪将一扫而空,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所以,在度蜜月的同时,余生打算在十二月七日的时候,给日本人的偷袭拍一部纪录片。相信以美国人得知珍珠港被偷袭后的愤怒心情,这样的纪录片会很容易打开美国人的心扉。余生也会很容易进入美国人的视野,并以和美国人并肩作战,不畏枪林弹雨的姿态获得这个时代美国人的好感。并借此好感继续对抗日本人!
当然,因为后世的大片《珍珠港》和余生对历史的兴趣,他对日本飞机轰炸珍珠港的行进路线和具体的轰炸地点,都在后世研究的很透,算得上了如指掌。余生会让青小艺尽量避开这些被轰炸的地方,确保青小艺的安全。
从香港到夏威夷的船程并不近,船将到夏威夷时,余生和青小艺从广播中听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的纽芬兰阿金下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达成了相应协议。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号,《大西洋宪章》正式公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由英美两个大国初步达成。
********
在《大西洋宪章》公布的时候,上海滩租界中人也已经知道了消息。由于日本是德国人的同盟国。所以,这个《大西洋宪章》虽然并没有直接指摘日本人,但对日本人而言,也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是,夜无光并没有感觉到周围的日本人有什么特殊的反应。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平静的出乎意料之外。
而此时,张善琨带着一个日本人找到了夜无光,要夜无光一起去车站接一个人。此人名叫李香兰!
夜无光留在上海滩,自然是和余生商量好的。无论是他本身和川岛芳子在血缘上的关系,还是廖雅权给他建构的亲日身份。都让他自保无虞。并且,有了这两重关系,夜无光也能更进一步的接触到日本人本身在上海滩的经营起来的势力。这些势力错综复杂,隐秘无数。
其中,最让夜无光感觉出乎意料的,就是川喜多长政这个日本人。
川喜多长政是“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日本人称为“中华映画株式会社”的副董事长。这个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是和满洲映画协会同等地位的日本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其董事长是汪精卫的心腹,汪伪政府的外交部长褚民谊。不过,这个褚民谊根本对电影工作一无所知,只是个挂名而已。真正在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里说话算数的,就是这个川喜多长政。
这个川喜多长政曾经在德国和中国留学。并且,其父亲川喜多大治郎还跟中国有很深的渊源。
川喜多大治郎曾经以陆军炮兵大尉的身份,参加日俄战争。战争过后,清廷已经自知对中国的统治无力,所以,开始准备筹建近代化的军队。而要建设新形式的军队,那么接受过教育的军官和教官便不可少!清廷为了能有一支自己能掌握的有力武装,不惜血本,建立保定军官学校。并以重金聘请大量外籍教官。川喜多大治郎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这个川喜多大治郎不知出于何种动机,竟然在后来加入了中国国籍,孤身一人留在中国。并且开始替清廷精心培养专业的军事人才。这一来,便犯了日本人的忌讳。本来日本人在甲午战争中取胜,就是押上了全部身家一搏。其胜利来得侥幸至极。而清廷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缺少现代化的军队。所以,日本人是绝对不可能让清廷出现一支真正的强大的现代化军队的。
一九零八年,川喜多大治郎被日本宪兵带走。几日后,便传出死讯。此时的川喜多长政不过五岁而已。所以,幼年失父一事被川喜多长政一直记在心上,不能释怀。到后来,一九三三年,川喜多长政经过多方走访,才知道父亲川喜多大治郎死亡的真相。自然不会对执行侵略的日本人有什么好感。至于侵略计划,自然也会执行的马马虎虎。
后世八十年代时,《日本经济新闻》曾连载之川喜多长政《我的履历书》。川喜多长政自述道:“我起初并不想接受这份工作。因为我很清楚,军方对中国的方针和我的想法有着很大的出入。但是,如果我不去的话,就会有另一个人代我去。如果那个人对于日中关系毫无信念与理解,只是按照一部分军人的想法来行动的话,一定会导致极大的失败。于是我试着提出了接受的条件。如果军方不随意插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放任我按自己的想法来经营公司的话,我去也无妨。”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方有佳人(二)第二更
虽然并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有掩饰,但是,在川喜多长政执掌中华映画的时期,对待中国人却是并不严苛,得过且过。算是在日本人的侵华战争中,少见的温和鸽派。
而张善琨与川喜多长政的合作,其实早已开始。自日本人入侵上海滩,暴力的战争之后,便是温和的文化侵略。此时的川喜多长政开始与张善琨进行接触。并且将中华电影总公司,设在孤岛之内,而不是设在日军占领区。
因为,川喜多长政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和日本军方完全不同。他并不认为中国人和日本人有和解的可能,日本人有奴化中国人的可能。但凡是中国人,无论是住在租界内还是住在日占区,其实都是希望日本人滚蛋的。除非是彻头彻尾的汉奸。但事实证明,这种汉奸其实很少。大多数的汉奸不过是哪边风硬往哪边跑的骑墙派。
他的这个理解极为正确。所以,博得了上海滩一众电影人不错的印象。而川喜多长政给张善琨的条件也极为优厚,在确保上海滩电影业正常存在和上海滩电影人不受安全威胁的前提下,川喜多长政保证,所有的电影费用都可以提前预付,胶片、道具等一应拍摄器材,都由他提供。
这样的条件,由不得张善琨拒绝。所以,自《木兰从军》后,张善琨拍摄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由这个川喜多长政在暗中支持的。像余生这样,完全由自己投资,自己请人拍摄,自己制作,自己编写剧本,甚至于自己布景,自己赢利,只挂一个新华公司名头的,除此一家,别无分号。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余生和川喜多长政并没有打过什么具体的交道。虽然,他从后世的资料中,知道张善琨和川喜多长政的这些交易。不过,在余生看来,留下川喜多长政或许是个好事。毕竟,如果换上一个满洲映画的掌事人甘粕正彦这样杀人不眨眼,由宪兵队出身的鹰派,上海滩这些不愿意投靠日本人的电影人,非要倒了大霉不可。所以,也就没有多管闲事。
而川喜多长政这种对于中国人温和的态度,和把胶片、电影全部交给中国人,甚至是抗日的中国人处理的方式。还是引起了日本军方的强烈不满,毕竟,他们想要的片子是那种宣扬日本人友好、宣扬日本侵华有理的片子。而不是各种各样,由抗日人士拍出来借古讽今的片子。
因此,一九四一年五月,余生刚到达香港。川喜多长政便接到上海派遣军的传唤。传唤非常强硬,要求川喜多长政改变中华映画的运营方针和产品倾向。同时,由日本人掌控的满洲映画和华北电影,开始对川喜多长政进行大量的批判和谩骂川喜多长政知道抗辩无用,便准备辞职。
而此时,中国人的反应完全出乎川喜多长政之外。一贯温和并且只以暗喻方式表达自己不满的中国电影人,这一次出乎日本人意料之外的共同发声,向汪精卫政府提出,只要川喜多长政离开,那么他们就全都去重庆!
这些电影人自然也明白如果要是摊上一个甘粕正彦一样的上司有多糟糕。甘粕正彦在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时候杀人无数,绝不会介意杀两个不听话的手下。这些电影人虽然有报国之心,可是大多人还没准备好搭上自己的小命。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