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现在来一个同举人,那算不算举人?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随举人参加会试?

  “同举人不能随举人参加这科会试,但能参加下科乡试。而且,朝廷录取这五千名同举人,据说是要送去京师大学进修,然后授官。”

  周围响起无数的抽气声。

  居然入京师大学进修,然后授官,居然有这样的好事,那就算不能参加会试,也算不得什么了。

  “快仔细道来,究竟是什么具体内容?”折扇生员也顾不及摇扇子了,折扇已经被他收了起来,他呼吸急促的问道。

  所谓的遗才考试,就是让这些乡试落榜的五万多人,再考一次,然后差不多十一比一的比率录取五千人。

  这五千人将被赐予赐同举人出身,然后他们会被送去京师,进新设立的京师大学进行四年的进修,其中前两年将在校进修,学习如何为官施政等等,后两年则为实习。第一年在京师各部衙中充当吏员,第二年则在各省、府的衙门里充吏听差办事。

  总共四年的进修期满后,所有的同举人们将被分派往全国各地,先授从九品官,从副乡长、副镇长做起。

  他们四年一期满,就能得到实授从九品,是官不是吏。虽是从最小的乡镇长做起,但他们可以按考绩升转,以后升知县甚至升知府等,都是没有限制的。并不会如以前那些做了吏的秀才举人,以后一辈子只能做吏。

  甚至,朝廷还不限制他们再参加科举,他们依然可以再参加乡试。

  “被录取了,还要在京师大学进修四年?其中两年还要在京师衙门和地方省府衙门各为吏一年?四年后,还只能授从九品,从副乡长做起?”

  好些个刚才兴奋万分的落榜秀才们,这个时候却又有些失望。

  从九品,副乡长,这些都让他们有些犹豫了。

  倒是那个折扇生员,此时却在凝神思量。他们现在还只是一个落榜的秀才,按以前的科举惯例,只有考中了进士才能做官。少数举人也能出仕,但得有关系,有路子。不过不是进士出身的官员,前途没什么希望。

  举人出仕,一般都是做些县教谕、训导这样的学官。

  可现在在五万七千多名乡试落榜生中取五千人,那就是近十一取一,取中了虽然还要经过四年进修时间,可一出来就是官啊。哪怕从九品,也是官不是吏啊。何况朝廷还不限制他们继续参加科举,且这个从九品是能够往上一直升的。

  官和吏,过去可是如同鸿沟一般不能逾越的。

  折扇秀才想了半天,终于握着扇子在左手掌心里重重一敲,这么好的机会,绝不能错过。

  “各位同年,恕在下告辞,先走一步了。”

  “兄台你去哪?”

  “回去温习下功课,准备参加考试。”折扇秀才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筹备的如何了,明年二月可否如期开学?”刘钧询问新任教务司教务卿。

  教务司是新设机构,从原礼部中分出,主管全国的教育。教务司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筹办京师大学。

  京师大学,就是明时的国子监。但也不完全是国子监,明代的国子监也是沿用历朝,是明代的最高学府。不但有北京国子监还有南京国子监,分称南监北监,国子监一度规模庞大,监生众多,最多时,人数过万。

  不过到了晚明之时,已不复曾经盛况。

  大汉新朝立国,百官也奏请沿设国子监。但刘钧却没同意,明代的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兼习性理大全,并律令、书数等内容。但总体来说,刘钧对于明国子监的教学方式并不满意。

  做为朝廷的最高学府,刘钧希望这所学校教出来的都是国家需要的真正人才,而不是一群什么经史砖家。那样的人,大明太多了,并不需要国家再花费大力去培养一批出来。相反,朝廷现在却急需要一些真正的基层官员和吏员。

  明和以往的朝代一样,都只管官,不管吏。官是流官,吏却是世家。所多官员科举入仕,结果读了几十年四书五经,钻研多年故纸堆,只会做八股,对于庶务,一窍不通。因此,上任之前,便要雇佣多名师爷,到了任上,真正的政事其实也都是交给师爷们处理。

  这样的官员,朝廷要的何用?

  刘钧希望朝廷官员能有更多担当,更积极办事,而不只是一群占着位置不拉屎,什么都不懂的人。

  因此他才改革了科举考试,但光是那样还不够。

  刘钧绝不会把那些通过科举的新科进士直接放官,那是对朝廷的不负责任,对地方百姓的不负责任。

  刘钧要让这些进士们再回炉改造一下,他们会在京师大学进行上任前的专业培训。还得经过在衙门里的实习期后,才能给他们授官上任。

  不过就算刘钧提升科举录取率。但三年三千举人六百进士,这点人对于如今宠大的帝国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刘钧也有个计划,打算以后吏员。起码先把那些经制吏,也都由朝廷从科举中考选出来再培训出来的士子们出任。

  把吏职,从那些地方吏员世家手里夺回来。

  不能打破吏员世代相袭的现状,想改变地方官场,是很难的。

  今年是第一次科举。因此刘钧也是非常大气的一次录五千名乡试落榜的秀才,等会试过后,刘钧还打算再录取所有两千余名落榜举人,到时再加上六百进士,都通通送入京师大学进修。

  明年新开学的京师大学,第一批就将迎来八千名学生。这八千人,学习两年之后,就将全都去京畿各部衙做一年吏员,再去地方做一年吏员。

  两年学习,两年实习后。正式授官上任。

  进士会从县丞、主簿这样的县二尹三尹做起,不会直接就任一把手知县。而那些举人,则会从乡长、镇长、县典吏做起。

  原来明朝时,一个县,正式官员也就这四个,甚至典吏都只是没入流。

  不过现在刘钧已经把县典吏纳入了品官范围之内,并且每县的六房书吏,也都纳入官吏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县法院、县警察分局、县教务分局、县税务分局等机构,各部门的头也都算是低级官员。

  把吏也都纳入国家官员体系,打破过去官吏严格的界线。刘钧认为极有必要。

  大汉朝也在县以下,正式将在全国设立乡镇,把国家的管理级别向下一级。打破过去皇权不下县的传统,以后朝廷会管到乡一级。

  因此这乡一级的派出官吏。自然也得纳入朝廷管辖,而不是什么乡村选举自治什么的。

  现在选拔出来的这五千名乡度落榜秀才们,经过同样的进修和实习后,拥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他们,就会成为全国几千个乡镇的基层官员。而且他们还得从乡镇的副镇干起,一步步往上提升。到时全靠他们的考绩升降。

  刘钧相信,这些通过科举出来,又有过专门的培训学习,还有着中央部衙和省府官衙中实习,有过实际经验的乡官们,会更好的替帝国管理好乡一级。

  而将来这些拥有极不错基础经验的乡官们,可以步步上升到县级甚至府级省级,这样一步步从基层上来的官员,肯定会比那些原来的旧官僚更优秀。

  县乡官和吏,将来都由朝廷选派,也就都成了流官,吏员不再是地方世代相袭,不再是土霸王,这对于吏治,对于朝廷来说,都将是极有助益,虽然这样做,会大大提升朝廷的管事成本,但刘钧认为这个成本值得。

  以后大汉中央最高学府就是京师大学,甚至将来还会专门开设一些专业的班级,比如律法学院、税务学院、海关学院等等,这样专业的部门,就有专业的官员培训出来,内行管理内行。

  在他的设想里,将来大汉的所有吏员,那都要从科举中选拔出来,但不会再是原来的科举。

  今年的科举,就是第一步,而京师大学,就是这第二步。

  “回陛下,京师大学用的校舍是北监原校舍,就是目前教师和课本还没有完成。”

  原本教务司是打算直接用国子监的老师的,但刘钧否决了。不能直接沿用国子监的老师,但可以通过考核,选出合适者留用。

  “从京畿各部衙中,选一批比较优秀的官员和吏员,用他们来当教师。”

  “用京畿部衙里的官吏来当老师?”教务卿大为意外。

  刘钧笑笑,“我们京师大学教的是什么学生?全是科举选出来的,全是国家未来的官和吏,我们也不需要教什么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今后只是京师大学里的选修课,他们主修的是如何做好一名官员,如何做好一名吏,不能讲虚的,得实实在在的教他们如何理政处事,如何写公文。如何办事等等。”

  要达成这样的要求,不用官吏教,那用什么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