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3
“只可惜张总督了。”徐文长叹道。
杨长帆摆手道:“张经功勋赫赫,罢官便是,总不至于大刑。”
徐文长立即摇头:“他这种罪名,可从来逃不过大刑。”
“……”杨长帆打了个寒颤,不忍去想,转变话题问道,“先生之前说漏算了一件事,还未告知。”
“也谈不上漏算,应该是担忧。”
“但说无妨。”
“张经,可是大大的功臣,良臣。”徐文长说着嗽了嗽嗓子,指向上苍,“你信不信天谴。”
杨长帆摇了摇头。
“你信不信公道?”
杨长帆又摇了摇头。
“你信不信民意?”
杨长帆点头。
“张经确是必死无疑,但沉冤终有得雪日,届时文华一脉,就算不被追罪问死,也要被百姓的吐沫淹死。”
杨长帆后脊一凉。
“严党的船,的确船大不怕浪。但大船,也会说沉就沉。”徐文长不紧不慢道,“不过这也是担忧过度了,除了严党的船,眼下也没别的船了。”
杨长帆却并不这么觉得。
一个人到了最得意的时候,也就离完蛋不远了。如今赵文华的排场快赶上皇上了,迎接的时候他能看出,包括胡宗宪和自己在内,没一个人是真心诚意的。
像自己这样,暗暗为张经哀叹的人,怕是少不了。
“先生再仔细琢磨琢磨。”
徐文长连连摇头:“你让我看下一只船?这我可看不到,我在山阴,又不在紫禁城。”
“那我有什么办法能不跟着沉船一起落水?”
“有啊,莫要当船首三五人。”
“此话怎讲?”
“就是在人们议论赵文华的时候。谈到他的走狗,能说起胡宗宪,但想不起你。”
“这太玄妙了。”
“是了,很难把握。”徐文长就此问道,“你想想,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同样在整件事之中占了便宜,却没有被完全扣上赵文华一脉的帽子。”
“……”杨长帆第一时间想起了戚继光。此人迎接的时候潜藏于将领队伍中,深藏功与名。若不是赵文华突然想起来,他就这么混过去了。
看着杨长帆的神色,徐文长就此笑道:“多跟人家学学。”
“我说先生啊……”杨长帆长叹了一口气,“您就出山吧,何苦费力再考呢……”
徐文长闻言笑道:“诶!几天前也有人跟我说过这话!”
“何人?”
徐文长小声道:“说来有趣……上任首辅的侄孙!看着也是一表人才。”
杨长帆一拍大腿:“这孙子真来挖我家墙角!”
“……”
“先生如何答的?”
“让他该是谁家的回谁家去。”徐文长摇头道,“乡试在即。没功夫跟他们废话。”
“对对对!我跟你讲,胡宗宪那边给先生什么待遇,我这边双倍!”
徐文长笑问道:“他同席而坐呢?”
“我这边同床而寝!”
“哎呀……你这……”徐文长双颊羞红,“你我都是这个岁数的人了……”
“对了!说到床!”杨长帆一拍脑袋,这便拉扯起来。“走走走!”
“啊……杨参议这是何意!”徐文长感觉到了一种浓浓的东西。
“何永强的宅子,我给收了,正好送与先生。”
“那可是豪宅啊……”徐文长连连摇头,“那宅子,我可压不住……”
“没有的事,那边清静许多,刚好适合先生备考!”
“备考……”徐文长闻言还真有几分动容,“何府的确清静。”
“我这就找人,做徐府的牌匾!”杨长帆继而说道,“之前已说定,何永强先前家丁妾室也充为奴婢,全是先生的。”
“这就不必了……我可没那喜好。”
就这样,杨长帆强拉着徐文长一家老少三口,外加老仆奔赴会稽,又留下了数十两银子充徐文长的赶考盘缠,何府就此异姓。
拿人家的手短,杨长帆一定要得到他,万不能被其他男人抢走。
……
苏州城外,浒墅前线,虽七战七捷,大破倭贼,新任苏松巡抚曹邦辅却不敢冒进。倭寇战法灵活,追击从没什么好下场,唯与身在无锡的总督周疏两面夹击,步步为营,方可退敌。
浒墅关营帐,总兵俞大猷忙里偷闲刚刚小睡片刻,醒后便匆匆来到曹邦辅帐内:“曹巡抚,扛了两天了,歇歇吧。”
俞大猷这身板,除了杨长帆怕是找不到比他更高的了,他还比杨长帆要壮上许多,一身的腱子肉如同蛮牛,唯独面容憨厚,一副老实人的样子。
坐在营帐中的曹邦辅却是十足苦大仇深的样子,眉头紧锁,皱纹深陷,虽疲惫不堪却依然要瞪眼撑着:“俞总兵,倭人别的不行,蛮劲足得很,不识好歹,不知进退,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
“唉……”俞大猷长吁一声,也无处发泄,只好紧紧攥着拳头,恨不得把倭贼掐死,“若是张总督还在,按照他的战略,王江泾大胜之后,一关一关,一县一县平过去,倭寇早已杀尽!”
“这类话万不可乱说。”曹邦辅沉声道,“俞总兵本就是负罪之身,唯有靠眼前的战事戴罪立功,若是这种时候再怀念张总督,传到一些人耳朵里,谁也保不了你!”
第132心血
“唉!”俞大猷又是一声怒叹,“咱们领兵打仗,舍命杀敌!明明打了胜仗!却落了一身的罪名!!只怪那该死的……”
“嘘……”曹邦辅做出收声的手势,“骂皇上都可以,骂不得他。∮”
“呼。”俞大猷没了脾气,一屁股坐在曹邦辅身侧,不怒反笑,“罢了!我也习惯了!潮起潮落的!只要刀口永远朝向敌人,准没错。”
“唉……”这下换曹邦辅叹息了,“也就是有俞总兵这样的忠良之士,这苏杭才保得住啊。”
“过奖,咱们就是领兵打仗的,还是要靠总督、巡抚运筹帷幄。”俞大猷苦中作乐笑道,“曹巡抚亲上前线,苏州补给又跟得上,咱们当兵的岂有打败仗的道理?”
“不得不说,狼兵的确骁勇。”曹邦辅跟着点头道,“万幸,狼兵留下了,硬仗都是他们冲前面与倭寇血战,咱们的兵这才敢随着往前冲。”
“张总督,总算没白来浙江啊。”
“多希望走的不是张总督……”
二人正说着,传令兵着急忙慌奔到帐外道:“曹巡抚、俞总兵,浙江巡抚领四千精兵前来助战!”
曹邦辅俞大猷一个对视,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领功的时候,严党的人倒是来了。
这类事倒也习惯了,关键的是,还远未到领功的时候啊!
未等二人作答,胡宗宪一行已掀帘而入。
来者以胡宗宪为首,浙江都司指挥使参将在侧,三人微笑进账,胡宗宪也不等对方起身,便自行找了位子坐下。二将倒没敢落座,只站在胡宗宪身后。
浒墅关,横看竖看都是苏州的地盘,苏州怎么聊都是南直隶曹邦辅巡抚的辖区,浙兵浙将就这么进来了。
胡宗宪也不客套,直接作揖道:“恭祝曹巡抚七战七捷!”
“……”曹邦辅咽了口吐沫。看看四周,他也不客套,直接说道,“胡巡抚,咱们都是明白人,我只说一句——现在还远不是追击的时候。”
胡宗宪眉头微皱:“可赵御史有令,速速追击,血刃倭寇。”
“赵御史?”曹邦辅一惊,“他这么快就回来了?”
胡宗宪笑道:“皇上有旨。由赵御史督军东南。曹巡抚身在前线,得到消息是要慢一些。”
曹邦辅眉头锁得更深,皱纹也陷得更多:“可有文书?”
“我来得急,御史下令也急,后面再补就是了。”胡宗宪这便要起身,“倭寇盘踞何处,曹巡抚快快下令,速速追击。”
曹邦辅眼色一沉:“胡巡抚。按规矩,我还没收到任命文书。这军令我是不该从的。”
胡宗宪眼睛一眯:“我还会骗你不成?”
“不敢。”曹邦辅用更低沉的声音说道,“赵御史毕竟未来前线,也从未见过拼杀,现在,绝不是追击的时候。我军七战七捷之时,更应谨慎作战。若草率出兵,稍有不慎战败,此前的战略难免付诸东流。未有御史亲令,曹某担待不起。”
“我明白了。”胡宗宪微微点头,转望俞大猷。“这位威风堂堂,必是俞总兵吧?”
“末将在。”俞大猷行礼。
“张经在时,赵御史久催出兵,张经说是令俞总兵去拓林讨贼,俞总兵却按兵不动,可有此事?”
“胡大人……”俞大猷满脸都是一个“冤”字,“咱们是上阵打仗的,不懂别的,我当时手上只有三百人,拓林倭寇两万人,就是天兵天将也没法出兵啊!”
“总之,你拒令不从,可有此事?”
“哎呀……”俞大猷一个大汉,就差哭出来了,“胡巡抚,此事已经给末将降罪了,末将现在是戴罪立功,你说个痛快话,是要砍了我还是怎地?”
“你看,你很清楚,你是在戴罪立功!”胡宗宪继而笑道,“如今本官率兵追击倭寇,你去不去?”
“这……”俞大猷瞪着两眼睛看了看胡宗宪,又看了看曹邦辅。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极品书童 (天佑) 书海VIP2012-09-06 穿越历史强大的主角意外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颇有才华的主角为荒谬的承诺做起了...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