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3
“你已经很有名了,东海谁不知你徐海?”
“也要记住你的名字。”和尚轻抚着女人的脸颊,“王翠翘。”
女人微微动容,但依然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这就是女人与男人不同的地方,小一些的野心,总能看到更多的退路。
“你答应我,这次不要称王。取了苏杭,劫了城池,我们便将这些东西运走,从长计议。”
“机不可失啊!”和尚瞪着女人道,“你可知道!现在周疏之上,东南的最高将领,是一只猪啊!再等多久才能等到如此贪婪,如此愚蠢的猪啊!”
“但猪的手下,未必都是猪,蠢人治下,未必都蠢。”
“当然!”徐海忽而大笑道,“可我猜!这一干能人,偏偏斗不过这只猪!!能跟猪在一起的!偏偏只能是猪!”
……
“阿嚏!”
帐中胡宗宪惊魂未定,又打了一个喷嚏。最近也怪,他打喷嚏越来越频了。
诸多将领已经退去,陪他在账中的唯有夏正。
夏正送上热茶道:“汝贞,这种时候莫染上伤寒。”
胡宗宪接过茶饮了一口,微微一叹。
他觉得不够,夏正的本事不够,虽然他已经很出色了,但还是不够。真正出色的幕僚,该在自己出征前阻止自己,或者有办法强行拉着曹邦辅出兵,总之不至于落到这副田地。现在很麻烦了,不仅败了,还没法向赵文华交待。
果然,自己还是太小看战争了。
再如何熟读兵法,兵法也不会告诉你,有一种兵,四千人大队,即便面对一百个敌人,也会立即逃走,兵法更不会告诉你率领这种兵该怎么打仗。领着这种兵,任何兵法都是没有用的。
事实再次印证,张经是对的,最硬的仗,最关键的地方,插入敌人肌肤的那把刀尖,必须要足够锋利。
没有狼兵,张经死不出战。
胡宗宪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一切就这样了么?自己就这点能耐么?
要做的事太多,要考虑的也太多,他需要分忧解难,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他重又抬头看了看夏正,后者的确一身正气,但智谋,终究不过如此。
浙江啊,如此的一块沃土,一个个状元从这里诞生,为什么自己就找不到一个得力幕僚!
夏正好似也看出了一些,当即低头请罪:“此役怪我,我深知浙兵的秉性,却怎么也想不到,逃得这般干脆……”
胡宗宪摆了摆手,也不好埋怨夏正:“浙兵的确不堪,但我方才看到,倭寇的确凶猛,且林中早已设伏,等到我军逃遁时才出手,其后必有能将。”
第133良知
“不错,恶徒徐海身经百战,尤善游击埋伏,早该想到的。”夏正叹了口气,“刚刚曹巡抚与我说,这里最好交给他们……”
“君意如何?”胡宗宪端起茶杯问道。
“个人良知上,是支持曹巡抚的,毕竟,曹巡抚、周总督,俞总兵这样的人,才真正了解倭寇,才真正有作战经历。”夏正摇头道,“但……赵御史,喜速战……且以上几人,怕是张经的余党。”
胡宗宪饮了口茶,似笑非笑:“你不如直接说,若是我当了总督,不如周疏。”
“不敢……”
“看得出来,你心里已经站在曹邦辅那一边了啊。”
“不敢!”夏正闻言大惊,“自我家遭罪后,没人敢收留我,唯有汝贞兄赏一口热饭,相敬如宾,正死也要死在汝贞兄幕下!!!!”
“不是这个意思。”胡宗宪放下茶杯,扶着夏正道,“我的意思是,你站在了自己良知的一边,认为这种时候,应该全力支持周疏曹邦辅。”
“……”夏正木木道,“不该这样么?”
“我认为,良知,有的时候会耽误事的。”胡宗宪微微沉了一口气,“你以为,倭乱,为何而乱?”
“日本战事不断,浪人无数,无处安置,遂犯东海为倭乱。”
“太浅了,再深一步。”
“……大明海防不严,兵士儒弱?”
“再深。”
“……东南总督、将领频频更换,未有稳态?”
“不错。很深了。但还可以更深。”
“……”夏正沉吟片刻。“请汝贞兄指点。”
“我直接指点,你不一定信服,要自己想。”胡宗宪点了点脑袋,“首先想明白一个道理,倭乱倭乱,到底是不是倭人在作乱,倭人是主导,还是工具?”
夏正陷入深思。片刻之后瞪大眼睛道:“不错!倭乱倭乱!说白了是我大明的乱!”
“呵呵。”胡宗宪这才微笑道,“你看,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最大的倭寇首领,哪个不是我大明的人?如今汪直徐海,哪个是日本的名字?没了他们,一干散寇,能做成现在的势力么?”
“汝贞兄说的是,倭乱根本就是我朝内部的问题。”
“不过我认为,仅有汪直徐海这些人。倭寇也不过如此。造成现在的局面,还有第二条原因。也就是你刚刚说的,东南巡抚总督,频频更换,我曾经是巡按,对此再清楚不过。”胡宗宪点了点桌子,小声道,“这么大的兵权,这么大的辖区,皇上,谁都信不过。”
夏正频频点头,深以为然。皇上信不过,可仗还是要打啊!没办法,换吧,来回换吧,谁也别想坐稳在这里。
“平倭乱可是持久战,不断的换将,不断的重头再来,没人能待过半年以上,试问这种情况,倭乱怎么能平?”胡宗宪说着,又抬手指向西北的方向,“再看这周疏,对赵御史赴任督军没半点反应,你觉得他能做久么?”
“……”
“你说良知,可我认为良知总是会骗人的,我们因为良知去帮助张经,去帮助周疏,最后结果会是好的么?你没有看到那些老将的下场么?”
“我的意思是……站在公道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公道的角度又如何?”胡宗宪单掌拍在案上,“张经乃一世名臣!只需屈身于文华便可坐稳东南平倭!为我大明也好,为东南百姓也好,他低个头就那么难么?没办法啊夏正!要坐稳东南!必须向严党低头啊!!坐不稳江南!谈何平倭?!”
“……”
“张经如此大才!只因不低头!未杀尽倭寇!落得东南如此!”胡宗宪几乎是喊出来的,眼中渗了血丝,“这就是公道么?他就是公道么??为了公道??他就不能低头么??你可知我多希望他能低头么??”
“汝贞兄……”夏正颤颤劝道,“我知道……张经的事……”
夏正比谁都清楚,一手提笔劾死张经的胡宗宪有多么自责。
“所以不要与我提良知啊夏正!!!”胡宗宪死盯着夏正,“我汝贞,是个该挨千刀万剐的人呐!!留有良知何用?!!良知若可平倭!日本早以夷为平地了啊!!!”
“我明白了……”夏正咬唇,痛下了一番决心,“我即刻上书赵御史,周疏曹邦辅……明知敌军有伏……不与我军一同出战,让我军陷于险境……二人拥兵自重,延误战机……”
胡宗宪这才冷静了一些,沉吸了一口气:“不要拥兵自重四个字,用过了。握权无为、延误战机即可。”
“好……我这就去写。”夏正颤颤起身,再次劝道,“汝贞兄,害死张经的,不是你。”
胡宗宪闻言无力一笑,摆了摆手。
夏正这才出帐。
胡宗宪独坐帐中,微微叹息。
夏正跟他爷爷一样,太有良知了,太君子了。
这个时代不需要君子,倭寇也从不害怕君子。
浙江,就没有一个极致的小人么?
……
绍兴牢中,杨长帆来看望两位老朋友,顺便为其中一位送上最后一顿饭。
两位老朋友必须是分开关押的,其中一位关押在颇为豪华的院子里,非说的话几乎算是软禁,基本上只有三品以上获罪的官员才有这个待遇。
左右狱卒开了房锁,杨长帆拎着一串风铃推门笑道:“别来无恙啊毛公子!”
毛海峰正躺在床上,见了杨长帆一个激灵,立刻起身瞪眼道:“我可以走了么?”
“还得等等。”杨长帆笑着在门口处找了个地方,将风铃挂上,“毛公子喜风雅,我又寻了个漂亮的送来。”
“杨公子……杨祭酒……杨参议,杨爷爷!”毛海峰下床一瘸一拐凑来,瞪着眼睛道,“我能做的,可都做了,差不多了吧?”
“差不多了,再等等呵呵。”杨长帆微微一笑,“毛公子养得不错啊,脸都圆了。”
“杨爷爷!”毛海峰就差下跪了,“我已经把所有东南跟我家有往来的商人、官员名录都写下了,你留我也没用了吧?”
第133仙酒
杨长帆呵呵一笑:“还真有用,我怕你爹报复。”
毛海峰可耐不住这用处:“不会的,绝对不会的!我这辈子再不回东南了!行不行?行不行?”
“那我也怕。现在赵光头半夜还老来敲门呢,非拿着刀让我砍他,我一放你,他就该砍我了!”
“赵光头就是个傻子!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心眼还没你屁.眼大!”
“骂我?”
“没我屁.眼大!没我大!”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极品书童 (天佑) 书海VIP2012-09-06 穿越历史强大的主角意外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颇有才华的主角为荒谬的承诺做起了...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