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3
陛下您莫非认为只要抓住刑和赏的权柄,就不怕无人办事,天下就可以治好?这其实正是如今祸乱的根源。
时至今日,朝廷的浪费与臃肿已是罄竹难书,您能不能节省一点?
最后,这位神人还教育了皇帝应该如何修道
天地万物为一体,自有它的道理。百姓安居乐业,形成一片祥和气氛,而陛下自然能够感到真正的快乐和价值。道与天通,命运可以由我们自己掌握,陛下自然能够享受真寿。这是真正的道理,转身就能做到,立刻就能见效。要是依旧去服食什么长生不死之药,巴望着能成仙升天,不是道理所在。未完待续。
...
第230治安疏
全文,从各个方面,全方位论证了嘉靖的一无是处。↖
政治管理,人才选用,铺张浪费,这些都已经是小事了,虽然这小事也够这位死上几百次,但跟文中的两件大事想比,简直不值一提。
第一件大事,从没什么狗屁长生道,你丫不要再沉迷其中了,去做正事,国泰民安,你丫才能多活两年懂么?
第二件大事,你丫不要自作聪明,以为自己通过掌握那几个人就掌握了天下,全天下人都在骗你,你能不能争点气啊?
全方位无死角的批判,不带一个脏字,嘉靖的出生简直就是一个错误。
然而,这位写的这封《治安疏》不是给天下人看的,只是给嘉靖一个人看的,他真的绝无半点哗众取宠,独辟蹊径******的想法,只为点醒嘉靖。
天下人都骗你,只有我,说了实话。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天下唯一一个忠臣,唯一一个遵循孔孟君臣之道的忠臣,唯一一个为了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
嘉靖一行一行看过这位忠臣的上书,脸色由红转白,由白转青,由青转紫。
从出生喝第一口奶到现在,甚至到未来,不可能更加震怒了。
所有的短处被揭开,这甚至比亡国还让人羞耻,上书之人,简直比俺答倭寇还要可恨。
嘉靖颤颤抬手,将上书奋力一甩,砸在徐阶胸前,伏案起身,指着徐阶,上气不接下气,颤了良久才憋出一段话来:“其心当诛!速拿速杀!”
越忠的臣,死得就越惨,在某种世界观之中,这甚至是一种光荣的殉道,这与武士道精神难免有些不谋而合,可以说是一文一武两方面极致思想的体现。
徐阶不敢抬头,心中却是暗笑。
这些问题真的存在,而自己走到今天的意义,就是要去改正这些问题。
但如果自己说了这些话,自己也就没机会改正问题了。
自己仅仅是劝晚些修造宫殿,就已经气得皇上几天冷眼相对,实在不敢再进一步。
这种时候,需要一个不怕死的人,需要一个骂人不带脏字的人,需要一个跟我半文钱关系也没有的人来用命威慑一下,这样皇帝才会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偏执。
正是此时,浙江司一位小官送来了这样一份大礼。
本着言论自由,言谏透明的原则,徐阶对此书毫无表示,这样的千古骂文,竟一路绿灯送到了嘉靖手上。
徐阶躬身道:“此人诬陛下,着实可恨,此书多方不实,实乃此人妄想妄言。臣见此书,已下令前去逮捕。”
“海瑞!海瑞!早就听过这么名字!海青天还管到朕头上了么?”嘉靖指着徐阶吩咐道,“速拿速杀!”
“海瑞妄言诬陛下,其心可诛,但依臣所见,反是万万不可诛的。”徐阶看了下嘉靖愈发紫红的脸色,连忙解释道,“陛下,既然连陛下都听过海瑞的大名,可见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百姓奉其为海青天,若陛下处死了海青天,最终遭骂的是陛下啊!海瑞之毒,全在于此,污言秽语激怒陛下,逼陛下处死他,他一旦身死,陛下百口莫辩,此前海瑞已将此文副本散播出去,一旦他身死,激怒陛下的这篇妄文,也必将被流传。此人以命犯君,若没了命,毒心方才得逞。因而,陛下万不可杀他。”
这是嘉靖听到过最不可忍受的理由了。
但是很莫名其妙,他竟然忍了。
他脸上的紫红逐渐消退,颤颤坐回石凳:“先……抓来。”
“臣领旨……”
徐阶退下,太监送来凉茶。
历史上大多数太监,都是坏太监,因为只有坏太监才会出名,坏太监出名的时候也就是宦官当道的时候,这种时候必然都是坏太监,也说不清是太监变坏了,还是坏人都来当太监了。
然而在宦官倒霉的时候,坏人自然不会抢着来当太监的。
嘉靖是十分讨厌太监的。太监大多日子不好过,也没有什么机会做坏事,在这样的循环之下,至少在此时,好太监是多一些的。当年在皇上问城西豪宅的时候,也正是一位为报答张经的好太监,一句话埋葬了赵文华。
此时这位太监名为黄锦,掌东厂者,行事小心,丝毫不敢造次,在陆炳生前常年的威压,与嘉靖对太监的敌视之中,坚强且和平的生存下来。
“皇上,请先消消火,再大的事,也不能扰了清修。”黄锦送上凉茶后,开始为嘉靖揉肩顺气,“那海瑞算个什么啊?他就是想气您的,您跟他叫什么劲啊?”
嘉靖默默闭目,气息还真是顺过一些。
黄锦见状接着说道:“再说,那海瑞就是个疯子。徐首辅说的对,您可千万别上当。”
“哼。”嘉靖轻哼一声,“你也知道他?”
“可不是么!我都听说了,他早就买好棺材坐在上面等着杀头了!他就是想死,他就是想害陛下于不义!”
“哦?”嘉靖眉色一抖,“棺材都置办好了?”
“可不是!您要是杀了他可就上当了!臣看您刚刚说先抓了,您一定也想明白了。”
“那依你所见?”
“不敢,还是陛下来定,奴才只是将知道的事情告诉您,怎么定夺,您自有打算。”
“哎……”嘉靖闻言轻声一叹,指着地上的谏书道,“帮我拿来。”
黄锦走了几步拿起这封千古奇书,纠结道:“直接烧了吧?”
嘉靖抬手:“拿来。”
黄锦小心翼翼送上。
嘉靖再次打开谏书,心平气和,又看了一遍。
看过之后,蓦然长叹,将文书轻轻放在桌上。
“此人可方比干,朕非纣尔。”
此人之忠,与比干相当,可我绝没有商纣那么残暴。
也许是修道让人心性平静,也许是想起了陆炳临终之言,也许他真的是一位明君。
在最后一刻,理智战胜了愤怒。
嘉靖深知,这样的海瑞,绝对是一位忠臣,天下第一忠臣。
处死这样一位忠臣,自己恐怕就是昏君了。
朕是不会上当的。
第231学习
九州平户岛,杨长帆与一儿一女靠在沙滩上,讲述着海外的故事,从东番到马尼拉,从弗朗机到吕宋。
这些故事很有趣,但两个小孩子未必听得懂。
“爹,讲讲爷爷奶奶吧。”杨必归突然望向西南方向,“娘说爷爷奶奶不愿随爹出海,是真的么?”
“是了。”杨长帆笑道,“咱们的祖国,大多数人都不愿出海。”
“为什么呢?”
杨长帆想了片刻才说道:“就好像猴子只愿呆在林子里。”
“这个我知道!”杨乐手里摆弄着梵婀玲道,“猴子出了林子,就没有树好躲了,碰到狮子老虎就要被吃掉了。”
杨必归皱眉问道:“可爹出海,也没有被吃掉啊?”
杨长帆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道:“如果猴子在林子里,那么猴子永远是猴子,只有出了林子,见识到山川湖泊,学会了种田捕猎,使自己变得强大了,才能战胜狮子老虎。”
杨必归若有所思,杨乐则是满脸疑惑,杨长帆终究与他们聚少离多,没太多时间传授基本的自然科学概念,对于这席有些进化论概念的言论,实在难以理解。
“不说这个了。”杨长帆摆了摆手,“爹在的时候,你们陪爹多玩玩是可以的,爹马上又要走了,你们可要勤读书。”
“那我就要问问爹了。”杨必归不屑道,“苏先生教的那些东西,爹可懂?”
“略懂。”
“苏先让要我背《论语》,说全天下读书的,都要把这个背得滚瓜烂熟。既然这样,爹给我背一段。”
“学而时习之……”杨长帆刚背了几个字就已经哑口了。
“爹都不会!我不背!”
“你小子!”杨长帆又气又恼,抬手威慑。
杨必归却是丝毫不让:“爹讲理讲不过就动手!我告诉娘去!”
“哥!”杨乐紧张地抓住杨必归的胳膊,“快跟爹认错……”
“我没错。”杨必归依然坚挺。
杨长帆气得挠头,真想一巴掌抡过去。
可他还是没有,因为他小时候好像也有过杨必归这样的情绪和言论,当时就被一巴掌抡回来了。不仅是那辈子的爹,这辈子的爹杨寿全不是也同样如此么?用尽浑身解数威胁杨长帆不要与军户结交,要先读书再做事。
这些,都是父辈一生的经验,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耐力、智慧与时间让孩子充分理解,不得不选取了一种更直接的方式。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极品书童 (天佑) 书海VIP2012-09-06 穿越历史强大的主角意外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颇有才华的主角为荒谬的承诺做起了...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