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3
这孙子铁定是怕前线流血,找个由头驻扎大后方,眼见大后方也不安全,第一时间溜走了,怪不得要坐在兵部看一手军报,合着是为了第一个逃!杨长帆终是客将,逃就逃了,本地人马可说什么也不能逃,首先南京很重要,其次倭寇只有四十多人,南京能打的加起来近万,这再逃了天理难容。
没时间再理会杨长帆,鬼倭最快一日便可到达南京城下,要安排,快安排。
在这个过程中,又分出了若干意见。
有一大部分人认为鬼倭依然不会来南京,因为南京的兵力是他们的200倍,他们就算取了南京也守不住,没有道理来。
一部分人认为他们会来,我们要据守不出保证南京的安全。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主动出击,用人海淹死他们。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求救。
一部分人认为求救很丢人。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发动老百姓。
一部分人认为……
他们还在争论的时候,鬼倭已经默默来到了城下。
徐海依然穿着那身黑袍,只是上面破了不少口子。在他身后的42个倭寇表情很复杂。在此之前。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来到这里。两个月来,除了绍兴城下,他们几乎就是神,以一敌十,以一敌百,追杀从未停歇,刀下的鬼恨不得比自己认识的人还要多。
大明,真的是太好蹂躏了。如果没有这些高大厚实的城墙,紫禁城也屠给你看。
本来荒唐的举动,无望的目标,突然变得现实起来,就像面前的南京城一样现实。
鬼倭,毫不怀疑自己,因为他们已经站在南京城下。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南京一方也终于统一意见,张时彻下令——闭门不出,死守十三门。出城去打不一定能赢。不开城门却一定不会输,这里毕竟是南京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小县。全东南的兵马都会来救。全南京官兵衙役百姓均登城守门,草木皆兵。
徐海再次用出了屡试不爽的方法,亲自出马,将江宁守将的人头顶在刀尖,纵马奔驰至安德门前,挑头大吼:“南京城十万守军!就没有一个敢与我一战么?!!”
城头,沉默。
诸官兵百姓,眼见几十人在城外撒野,却无一人有半分迎战的勇气。两个月来,鬼倭的传说已经愈发可怖,绍兴那几百冤魂还未散去,南京皆是老幼,俞大猷在杭州,戚继光率军还在安徽穷追不舍,精神支柱唐顺之又刚巧在一日前南下。
眼下的南京,没人有胆子挑这个头。能倚仗的,仅仅是太祖朱元璋留下的财富,这座也许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
几十鬼倭见城头上连句话都不敢说,放声狂笑,一路学到的脏话侮辱语喷薄而至。
55岁的兵部尚书张时彻蓦然站在城头,他知道在这一刻,大明已经输了。他太老了,见的也太多了,早已没了青年的锐气。既然已经输了,剩下的就不重要了,保住南京,不能冒一丝风险。
比他更老一些的杨宜,却连登城的勇气也没有,身为东南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他正在总督府中默默写着什么,不知是遗书还是辞书。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这样的地方,真的被42名倭寇围攻了。
杭州司衙,唐顺之南巡,胡宗宪拉上徐文长亲自接见。
浸淫官场多年的胡宗宪,非常清楚什么人不能惹,什么人不用惹,唐顺之就是不能惹而且不用惹的人。年事已高任不了要职,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信奉心学为善去恶,又是把做事的能手,同时又是学派领袖人脉众多,这样既有能力,又老老实实做好事的人,实是现在最急缺的人手。
对政敌毫不手软,管你是多大的好人;对人才卑躬屈膝,管你是怎样的疯子,这就是胡宗宪。
三人见面,客套落座,胡宗宪侃侃而谈,徐文长却魂不守舍。
唐顺之早有洞察,也摸得清这二人都在思量什么。胡宗宪想尽办法拉拢自己替他做事,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东南真的需要自己,自己就会去做,不管你是胡宗宪赵文华还是张经。
徐文长则一定是惦记着南京,惦记着杨长帆,这还是他的老毛病,心太窄,看大势的时候,他的眼界比谁都高,看得比谁都远,然而一旦看的事与自己,与自己亲近的人有关系,他便会像妇人一样患得患失,苦怨缠身。
胡宗宪自然也是人精,当即探道:“应德兄来了,文长为何不喜?”
徐文长面上愁容依然没有消退:“杭州喜了,南京却忧了。”
“呵呵呵。”唐顺之轻笑摇头,“按照文长的意思,我已在南京教授了杨长帆整整一个月,汝贞也请了我一个月。再等,怕是也等不到倭寇了。”
徐文长焦虑道:“太平府被围之后,鬼倭正是一路北上的时候。”
唐顺之再度摇头:“不然,南京不是几十几百人敢去的,去也无果,鬼倭已被戚将军追入死路,该渡江向西才对。再者,我已交代过张时彻,鬼倭倘若真袭南京,闭城不出即可,三日内鬼倭必退。”
“可这三日之耻……”徐文长叹息道,“怕是百年,千年也抹不掉了。”
胡宗宪笑道:“杨参议不是在么?绍兴城下大捷还历历在目!”
“我怕。”徐文长愁容更深,“绍兴大捷,是攻鬼倭措手不及,如今鬼倭已经吃过亏,再战必然有所准备。长帆并未打过硬仗,绍兴大捷只是时机得当,若在南京孤军抗鬼倭,结果难料。此前老师在南京,尚有几分底气,现在老师不在,怕杨宜、张时彻除了闭城不出,其余也做不了什么了。”
...
第156荣誉
“这你就多虑了。就爱上网。。△¢,”唐顺之接着笑道,“杨参议可不是什么有气骨的人,打不过自然会跑,你真当他是节庵么?”
胡宗宪跟着笑道:“应德兄举的人物太高!放眼千年,能有几个于谦!”
“我也只是不解罢了。”唐顺之转而望向徐文长,“我与杨长帆同室相处一月有余,他读书只看只言片语,有疑惑又从不请教,我就在他眼前,他反而更乐于与衙役小吏交谈,我偶尔提点他一些读书的要领,他也只是唯唯是诺,难不成他有什么更高明的想法?”
徐文长自然不能说杨长帆的想法比王明阳更高明,只避开话锋道:“他不是人才,是奇才,也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多的是奇技淫巧。”
唐顺之、胡宗宪闻言木然,二人皆是正牌名门出身,进士及第,最瞧不上的大概也就是这类奇技淫巧了。
唐顺之沉默过后问道:“到底是怎样的奇技淫巧,能让你拒汝贞的邀约,入杨长帆帐下?”
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终于被唐顺之愣提了出来。
徐文长正想着该如何应对,匆忙推门而入的指挥使帮他解了围。
指挥使此时顾不上礼仪体统,劈头盖脸就是四个大字:“江宁失陷!!!”
唐顺之胡宗宪二人直接僵在了椅子上,心口像是被瞬间抽空了一般。
唯徐文长,颤抖起身:“几时的消息?”
“该是昨天的事了……”
“嗯……”徐文长稍作思索,神情竟又振奋起来。“苏州部防!围歼鬼倭!”
徐文长思路太过跳跃。没人听得懂。
徐文长见二人没反应。随即催促道:“先下令,再听我讲!”
如此慌乱的情况中,唯有徐文长保持冷静,胡宗宪亦已乱了心神,只好匆匆下令,遣革职戴罪的俞大猷、卢镗,率重兵速去苏州严防死守,唐顺之心中有愧。请命随军同行,顷刻之间,杭州精兵能将抽掉了大半。
有徐文长运筹帷幄,如此大规模的部署一盏茶的时间便调拨完毕,胡宗宪唯有暗暗称奇,待一切料理过后,才关上门询问缘由。
徐文长这才缓了口气,用尽量简单的语言解答:“鬼倭不可能攻下南京,戚将军得报后必火速驰援。最多三天,鬼倭攻城三天不下。后有戚将军追兵,唯有向东退去。回拓林以渡东海回九州。此时杭州的兵援南京已然不及,当守苏州咽喉,封鬼倭退路,方可全歼鬼倭。”
“鬼倭若是渡江呢?”
“鬼倭不会渡江。”
“为什么?”
“因为除了徐海,其他人的家都在九州。”
“那……”胡宗宪转而问道,“杨参议……”
“这些都是杨长帆兵败后的部署。杨长帆若是胜了,杭州将士直接撤回便是。”徐文长悠悠坐下,表情逐渐沉稳,“现在我也不必担心了,杨长帆的战事,应该已经有了结果。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等就好了。”
“呼……”胡宗宪也跟着坐下,擦了把汗,感怀到,“若有文长辅佐,何愁东南倭乱不平……”
徐文长没有说话,他清楚,倭乱从不是倭人有多么厉害,而是中华内部的问题,四十余倭寇围南京,恰巧证明了这一点。
杨长帆,量力而行啊……
南京城下,没有尸横遍野,唯有片片血迹。
鬼倭围攻南京一日多来,南京十三门几乎个个沾上了鲜血。军民死守城门,除火铳偶尔伤到鬼倭外,并无胜迹,反是死伤八百有余,几乎完全是靠人数来守的。鬼倭每每攻门,一批人便涌上去硬打,打到鬼倭的刀钝了,鬼倭没了气力,鬼倭自然会撤,明军抓紧时间收尸清理过后,另一座城门被攻的消息又会传来。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极品书童 (天佑) 书海VIP2012-09-06 穿越历史强大的主角意外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颇有才华的主角为荒谬的承诺做起了...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