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3
好在,徐文长就那点力气。也只是破皮而已,可见血是真的。
夏正大骇,捂着肩膀指着徐文长不断退后:“你疯了么一次考不中还有下次啊”
徐文长现在是不讲道理的人,当即挥着锥子又要干,夏正岂敢与他拼命,大喊着夺门而出,十天半个月是不敢再来了。
见夏正跑了,徐文长一个转头又瞄向杨长帆,二话不说举起锥子。
杨长帆急中生智,从囊中掏出了沈悯芮的那一幅刺绣。护在胸口喊道:“悯芮托我带来请先生品鉴作品”
徐文长本来锥子已经要干下去,一见这刺绣。整个人突然就软了。
啪嗒
锥子掉在地上,徐文长木木上前,用双手捧过刺绣:“这是”
杨长帆松了口气,凑到徐文长身旁点评道:“我认为这是透视,近大远小。`”
徐文长捧着刺绣,屏息凝视:“有意境山水画中偶尔看到过,没想到竟然能将刺绣绣出这种意境。”
中国画画法中,透视原理始终没什么市场,讲究的是心灵意境,一般焦点透视要西洋画中才有所体现。沈悯芮误打误撞,精雕细琢改了这幅刺绣,竟然蒙出了些效果,看来除了祸根,她还是有一些慧根的。
“那文长兄认为这幅刺绣算是完成了么”
“我不知道,到这里我已经不懂了。”
“文长兄也有不懂的事”
“世事易料,意境难品,这幅刺绣和我的理解,不在一个意境内。”徐文长继续品味着刺绣,“想不到,二夫人竟能将刺绣做到这般地步,可惜啊”
“可惜什么”
“可惜是瘦马女儿身。”
“其实她可惜的地方还有很多。”杨长帆叹了口气,扶着徐文长的肩膀问,“好些了么”
徐文长木木点头:“还是书画,能让人心平气和。”
“好了,我别的不说,就两句。”杨长帆抓紧机会说道,“第一,你该是怪错了胡宗宪,他没必要不让你中举。你不中,他更得不到你。”
“”
“你看你,你碰到自己的事就连这点道理都想不通了。”杨长帆接着说道,“第二,在考试方面,你真的是天煞孤星,谁都别怪了,怪这天,怪这地吧。”
“”
“最后,你之前也已经说过,害死张经的人,天谴民伐都逃不过,你若去了胡宗宪那里,保得了他一时,保不了他一世,不过是苦苦支撑罢了。他的想法也许是对的,但终点不会好看。”
“那你的终点又在哪里”
“是我们的终点。”杨长帆露出伟岸温柔的笑容,“没有你,我走不到那里。”
徐文长浑身一个寒颤,你又来这个
“我想说,我的一切也是你的一切,我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给你。”
“任何东西”
“任何。”杨长帆也不慌,不就是沈悯芮么,虽然很可惜,但我也必须是个狠人,不能这么在乎,也许真的将沈悯芮送给徐文长会惹到戚继光,但戚继光好像更不在乎。
徐文长愣了很久,终于开口道:“我不知道该要什么”
哎呀好矜持。
杨长帆托腮道:“废除科举怎么样”
“”
“我看科举不爽很久了。”
“你当你是皇上么就算是皇上,也废不得的太祖有训”徐文长说着说着,突然呆住。
对了,这就是自己一直品不透杨长帆的地方。
这家伙打骨子里,就不认同一切事,虚伪的顺从傻子都能看到,他的目标从不是别的东西,他的目标一直就摆在这里。
杨长帆继而说道:“既然已经是天煞孤星,不如就灭掉那文曲星,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不懂,我还是不懂。”徐文长哑然道,“你有什么必要这样”
“我只是觉得,有些事不对头,我只想试试,让他们对头。”杨长帆长叹了一口气,“但我知道,我的才能是不够的,我知道,蛮干我也是拼不起的,我要找到比我更聪明的人。”
“可我并没想过这样。”
“那就去想。”
杨长帆话罢,反身走向马舍。
“没有你,我不敢做,而且我已经在被怀疑了,现在的局面已经失控,三日之内你不来,我只好放弃这些明哲保身,我们将失去一切机会,你将终生无法中举,你的才华只有发泄在字画上,也许几百年后,你的作品价值千金,但在你死之前,它们一文不值。”
“我只问一句。”徐文长低吟道,“天下才子万万千,为何始终如此执拗待我。”
“因为”杨长帆回头笑道,“我也是天煞孤星啊”
...
第149保障
沥海,村人惊叹且作呕。
两个男人红尘作伴,策马奔腾,高个子在前面飞扬架缰,矮个子为了不掉下去不得不抓着高个子的衣服,两个人黏在一起,矮个子不断叫骂“慢些!慢些!”高个子不断狂笑。
杨长帆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男人。
杨寿全的书斋也从此被霸占。
二人没时间深谈,首先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赵文华逼自己出兵,出不出,怎么出?
具体的情况在路上都已经说过,书房落座,计策落定,不出则已,一出就是三条。
并非上中下三策,而是激、缓、稳三途。
最稳的是“从命”,杨长帆亲自调遣募兵与庞取义一同出击,但要注意行军速度与路线,不要撞到倭寇,事后一句“倭寇狡诈东躲”糊弄过去,上面也说不出什么。
最缓的是“离间”,赵文华这种时候没道理难为杨长帆,摊上这事必是胡宗宪所为,他不想让浙江有一个他拿不住的人。他之所以有能耐这么做,无非就是凭着自己与赵文华更近一些,杨长帆远在沥海是干不过他的。解决方式就是投身杭州,天天在赵文华眼皮子底下晃悠,逐渐拉近与赵文华的关系,扯平其对胡宗宪和对自己的信任程度,甚至信任自己更甚。
最激的是“将计就计”,领命且奋勇杀敌,扬名立万。进一步获得功绩壮大名声,私下则开始策划不为人知的事情。时机一到,夺命一刀。
稳策暂且保全自己,但不根治,很快会有更多的麻烦。
缓策去了杭州慢慢捣鼓官场那一套,只是杨长帆不确定在这个套路上自己搞得过胡宗宪。
激策则存在双重风险,第一是正面与这些鬼倭开战。自己可能会死。会败;二则夺命一刀确实令人振奋,但一不小心自己也会被夺命。
有没有办法,为激策加一重保险?
保险,很快就找到了。
绍兴府外,两队人马合二为一,交付一位比杨长帆和庞取义靠谱很多的将军来统领。
宁绍台参将戚继光亲率大军,庞取义为副将,杨长帆强行挂职参谋,宁绍台联军就此出发。
戚继光近来很烦躁。因此他非常感谢有这样解除烦躁的机会。
他刚搬到宁波,准备潜心练兵的时候,谁知一队不要命的倭寇奔着绍兴就来了。好不容易得到兵权,本该是他扬名立万的机会。却成就了杨长帆。其实杨长帆也很烦,他不想这么早就有这样的成就。
于是,庞取义受命出征之前,很自然地向上级领导报告杨长帆手上的兵也准备全员投入,即使这样,为加大取胜把握,还是恳求上级领导支援。戚继光自然不愿错过这次机会。火速率军从宁波赶来会和,理所应当成为了统军大将。杨长帆更是毫无私心,深有自知之明,将手上兵权通通交予戚继光,等于戚继光可以用别人的兵,打自己的仗,心理上终于舒服了一些。
杨长帆舒服的更多,跟在戚将军屁股后面,有特七特八护卫,想找死也难啊。
三股军队交汇在一起,各有其制。戚继光随身五百募兵军法最严,一路齐整,庞取义沥海三百众虽然不堪,可到底是世代军户,基本的军纪也有保障,唯有杨长帆带来的这二百来号人混杂不堪。
二百人中,多数狼兵出身,此前特七特八领了杨长帆的银子一人往西,一人奔北,老家前线两不误邀募精壮狼兵,稀稀疏疏投来一百五六十,其余则为募来的打手以及江湖人士,他们包括逃亡的军户农户家奴盲流贼寇等等。当时匆匆募兵为了充战力人数,现在这批人与戚家军一比,高下立辨,别说行军,规规矩矩走路都很难,见只兔子都能一帮人扑上去抓。
徐文长大考刚过,就算持之不懈再考也要等三年后,暂入杨长帆幕下得以随军同行,己方的队伍与友军反差太过明显,搞得他也是愁上眉头。
二人并马随军前行,徐渭不禁叹道:“想不到,就是这批人竟胜了鬼倭。”
杨长帆摇头笑道:“其实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主要是特七那一批人,其余人多是充军威的。”
“若不是虎铳杀得鬼倭措手不及,那一战还真不好说啊。”徐文长转而问道,“工部拨的经费要养多少兵?”
“不打仗,不扣饷,足够三千人。”
“扣过之后呢?”
“别的不算,只算赵文华那一劫,腰斩一下。”
“打起仗呢?”
“论功行赏,依战绩算,小仗几十人个人头还赏得起,成千上万就算了。”
“如此算来……公费养一千人较为稳妥。”徐文长轻描淡写道,“至于私兵,戚将军养多少,你少五百便是。”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极品书童 (天佑) 书海VIP2012-09-06 穿越历史强大的主角意外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颇有才华的主角为荒谬的承诺做起了...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