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的意思是……”李恪亦是心思敏捷之辈,稍微推敲,便察觉到其中联系。
“韦悦是韦家子侄,与河间王府是亲戚,醉酒后恰好对谢府女眷无礼,很难说是凑巧。”杨妃轻声道:“何况此事,郑丽琬也参与进去,恐怕……”
“郑娘子有何不妥?”
杨妃道:“想必你也听说了,太子前些天去曲池赴宴长乐公主和长孙冲的宴会,回来时遇刺。
当时谢学士与郑丽琬同车在其后,曾同去求援,但其中似乎……前几日大理寺的孙伏伽频频入宫……母妃身在内庭,不知详情,但这些人近来都颇为敏感。
恪儿啊,你若无端被牵连进去,并非好事,所以母妃难免有些敏感多疑。”
“原来如此!”李恪点头道:“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诸多牵涉,那儿臣昨日……”
“无妨!”杨妃摇头道:“韦悦虽有些出身,但你是皇子,身份尊贵,且他犯错在前,你路见不平而已。
况且你出手是为了救郑丽琬,如此一来,韦家和韦贵妃那边都怪罪不到你头上,毕竟我亦居淑妃之位,韦贵妃多少得卖我几分面子,不过往后……”
唐宫皇后之下设“贵淑贤德”四妃,杨妃居次位的淑妃,但她素来低调,有意忽略自己淑妃的称号,故而平素人多称杨妃。
“往后怎样?”
杨妃叮嘱道:“往后你不要再与此事有牵涉。”
“是!”李恪点头的同时,也好奇道:“这位新晋的淮阳县伯谢逸,似乎很不简单啊!”
杨妃道:“是不简单,听你父皇提及,此人心思极巧,这香水,还有那琼花酿,新粮食,给你父皇和雉奴治病,还有他的诗文,想必你都有所耳闻。”
李恪点头道:“是,安州虽然偏远,但这些都是名动天下的大事,儿臣自然有所耳闻,谢逸此人非同一般,乃难得的少年英才。”
“还有些你不知道。”杨妃悠悠道:“听说在洛阳时,魏王与他曾有冲突;长安曲池初雪宴上,长孙冲送出一副王献之的真迹,东宫则送出了其先祖谢灵运的手稿。
就在昨日,大概你在东市那会,谢逸曾入宫,但你父皇没见他。有内侍瞧见,晋王与晋阳公主与之见,相谈甚欢。”
李恪讶然道:“雉奴和兕子?”
“没错!”杨妃悠悠道:“听说在洛阳时,陛下忙碌,疏于照顾雉奴和兕子,是谢逸与那位杜氏多有照顾。
雉奴和兕子对谢家上下颇有感情,与谢家幼妹更是亲密玩伴。童言无忌,从兕子的言谈中,母妃隐约觉得,他们对谢家人或者杜氏的依恋,甚至超过了后庭这些时常照顾他们的嫔妃。”
“竟有此事?”
“是啊,自文德皇后崩逝,雉奴和兕子一直闷闷不乐,连陛下亲自抚育都无奈,但去了一趟洛阳后,便大为改观,开朗了许多。”
杨妃道:“连你父皇都啧啧称奇,赞许谢逸有办法,前日雉奴和兕子略有不悦,但昨日见过谢逸之后,今早便眉飞色舞。”
“还真是神奇!”
杨妃叹道:“所以啊,这谢家人都不简单,不过一个臣子若与皇子牵扯太多,并非好事。而今他与嫡出的几位皇子都有牵连,母妃觉得,你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呃……是!”
“恪儿啊!”杨妃轻叹道:“你知道母妃的出身,你身上有李杨两家,隋唐两朝的皇家血脉,看似尊贵无比,但也正是因此,你永远只能是亲王,你明白吗?”
李恪心头一震,点头道:“是,儿臣明白!”
杨妃语重心长道:“母妃希望你好好做个亲王,做个臣子。对大唐有益,职责内的事情做好,其他的……莫要有非分之想。
你还得学会,怎样做好一个亲王,做好一个臣子……你明白吗?”
言及此处,杨妃眼神里多有无奈和担忧。李恪会意,迟疑片刻,点头道:“儿臣谨记母妃教诲。”
杨妃叮嘱道:“待会出宫后,去东宫走一遭,去探望一下受伤的太子,明白吗?”
“明白,父皇刚才也叮嘱过。”
“是吗?”杨妃眼中神色几动,轻声道:“那你早些去,还有……年节时也去魏王府走动走动。”
“是,儿臣明白。”李恪会意点头,再坐片刻后告辞离去。
杨妃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不由轻轻摇头,天下哪个母亲不希望儿子有出息?
可在皇家,尤其是自己出身特殊,有子英武出色却并非幸事!
虽然对他不公平,但希望他能明白这一番苦心……
**
ps:三章连更奉上,这是今日的第五更,晚上还有,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一二章新岁朝会
那日庆祥楼上坐了些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很容易打听。
听过陆通的禀报之后,谢逸便知道了大概的缘由,以及关联的人物。
扔出了琼花酿,显然是对谢家成见极大,醉酒后寻衅的说辞便不成立,这是蓄意而为。
至于脸上有伤疤的那位,应该就是河间郡王府的二郎君李崇晦了,狂徒韦悦则是他的表弟,出身京兆韦氏。
这样联系起来,是怎么回事就显而易见。
这样低劣的手段,应该不是李孝恭的意思,多半是李崇晦自己,或者王妃韦氏授意。
真是可恶!
不就是没给李崇晦疗伤吗?但当时的情况下,亲疏有别,乃人之常情,怎么到他们那便要记恨呢?
难道平素作为特权人物,没有及时享受到特权便是羞辱?便是不公,便要报复?
虽然没有道理,但人家好像就这么认定了。
诚如杨妃所言,有人蛮不讲理,便有了无妄之灾,谢逸不知道的是其中还有挑拨离间的成分。
谢逸真的很想破口大骂,真tm不是东西。
也罢,反正与河间郡王府这个梁子早就结下了,杜伏威之死,李孝恭脱不了干系。自己这边还没追究,他的老婆和儿子又蛮不讲理,使出这等下三滥的招数。
很可恶!
但这件事,杜惜君毕竟没有受害,属于未遂事件,纵然找上门,韦悦一句酒后失礼,最多一句抱歉便了事。
所以现在找上韦家并非明智之举,以现在的势力,想要撼动河间郡王府,亦很难!
不得不说。对方的手段很低劣,却也有其好处。
纨绔子醉酒闹事而已,如何过分计较?难不成要闹到万年县衙或御前去?
对方很会把握尺度啊!
谢逸更为担心的是,对方还有什么后续手段,倒真是要小心提防。
……
然而没有,至少在新年到来前,一切风平浪静。
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贞观十二年的新年到来。除夕之日,长安城里一片欢庆,淮阳伯府亦张灯结彩。
傍晚的风雪中。一个身着皮袄的中年男子悄然从安业坊走过,凝望着谢府的阑珊灯火,微微有些失神。
远远的,他好像听到了院内的欢声笑语,很安慰!眼看着一队巡夜的武侯经过,中年男子俯身佯作抖雪,随后悄然离开,消失在风雪中,前往城郊某处荒茔孤冢……
……
淮阳县伯府。谢家人正在团聚守岁,用年夜饭。
谢家没有世家大族那么多规矩,仆从侍女们给主人拜过年后,便不需再忙碌。得了年节的赏钱后,便可用餐守岁。
谢氏“一家三口”则在另在一处吃年夜饭,小蛮已经五岁有余,个头微微长高。也比以前更加聪敏听话。
唯独遗憾的是,这些日子她过于孤单,没人陪着一起玩耍。这不。除夕夜拿着晋阳公主送的玩具,口里念叨着兕子妹妹。
平娘建议买几个同龄小丫头进府,自小作为小蛮的贴身侍女和玩伴,但被谢逸拒绝了。
五六岁,六七岁的小姑娘,正是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年纪,买过来为奴使唤,于心何忍?更何况,那么小的丫头还不懂事,让她们照顾小蛮,谢逸委实有些不放心。
一如往常,吃过年夜饭后不久,小家伙便困倦了,被平娘抱走安睡。和去年一样,房间里只剩下谢逸和杜惜君两人,但氛围已经完全不同。
谈及去岁情形,杜惜君不免有几分难为情,红烛照耀下,越发的娇滴。谢逸看在眼里,轻轻一笑,如此良辰,自然不能辜负。
暖炕之上,谢逸笑道:“惜君啊,今夜不同往日,待到子时,再一回……”
杜惜君含羞点头,却疑惑道:“为何要子时?”
谢逸笑道:“守岁啊,那样我们就能从今年恩爱到明年,恩爱一整年,机会多难得。”
“三郎,你又……”杜惜君红着脸轻啐一声,顺势吹灭了红烛……
……
正月里颇为忙碌,有官爵在身,少不得入宫朝拜,还得给相熟的勋贵官员府上拜年,送节礼,还有各种宴饮。
好的一点是,各衙署都封印过年,官员可以休沐在家。所以拜年的空隙,谢逸基本留在家中,白天陪着妹妹玩耍,夜里与杜惜君厮守,美好时光自然不能再蹉跎,错过的也得尽量补回来……
等不到正月十五,初十之日,皇帝便当先恢复工作,底下的臣子官员自然不敢沉溺于年节氛围中。
正月初十天蒙蒙亮的时候,贞观十二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便会在太极殿召开。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
-
醉卧江山 (离人望左岸) 17KVIP2016年05月07日 历史军事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有人活在笙歌醉太平,十里红袖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