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败家子 (尹三问)



李世民叹道:“自打皇后去了,雉奴和兕子一直闷闷不乐,朕都无可奈何,他却能看出症结,‘对症下药’。你是没看见,这几个月,两孩子开朗多了。”

长孙无忌点头道:“看来此子确有才能,且是个怪才。”

“而且他还写的一手好诗文,才学出众,且很聪明。”李世民悠悠道:“也许全天下人都以为,是朕杜撰出太上玄元皇帝赐种之说。但实际上,骑青牛的老仙翁——这话是谢逸口中说出来的。”

“竟是如此?”长孙无忌颇为惊讶,事实上他先前也认为此举是李世民授意,合乎情理。

“看看,你都这样想,更别说旁人了。好在当时房玄龄在场,他与朕亲耳听闻。”

李世民叹道:“不知是此子聪明,故意讨好朕;还是……朕派人调查过,此子自小生长于淮阳,原是个败家子,好似一夜之间转了性子,成了人才。

瞧见他拿出的东西稀奇古怪,闻所未闻,所以朕有时候不免在想,难道他真遇到了神仙点拨?”

长孙无忌心头一动,劝谏道:“陛下,神仙异事多虚妄,还是谨慎些好。”

“朕知道!”李世民道:“其实他的来历不重要,只要他能为朕所用,愿意为朕所用即可。”

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打算就将他放在弘文馆吗?”

“辅机,你有疑虑是吗?”

“陛下如此决断,自有道理,臣并无疑虑。但少年人骤居高位,他自己会不会骄傲得意?百官可能也会有看法!”

李世民叹道:“朕也是无奈之举,你不知道,虞世南在洛阳时曾向朕请辞,他已经八十岁了,王珪的身体也不好。”

“原来如此。”长孙无忌老谋深算,对朝局更是洞若观火,当即明白李世民言下之意,同时也顾虑道:“可是……他会不会太年轻了?能否担得起陛下的期望。”

“十八岁,是太年轻了,可纵观朝堂,并无太多合适人选。相比之下,此子灵透,是个可造之材。”

李世民悠悠道:“朕愿意冒险一试,至于能不能经得起风雨,担得起担子,那就要看他的本事了,拭目以待吧!”

长孙无忌道:“陛下深谋远虑!”

“辅机啊,朕还有个想法!”

“陛下请讲!”

李世民抬头看着承庆殿里摇曳的灯烛,轻声道:“自武德年间起,朝廷封赏的爵位,录用的官吏便不少;武德九年以后,又录用了一大批,其中情由你都知道。”

长孙无忌当然知道,李唐初得天下,为了拉拢关陇贵族,各地豪强,李渊册封了许多官爵。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又不得不册封了不少从龙之臣,秦王府旧将。

前几年击败突厥,有功受赏的武将、官员、投降的部落首领又是一大批。再加上世袭、恩荫等,而今大唐贵族和官员越来越多。

“人多一点,无非是多耗费一点钱粮,倒也无妨,要是能多几个人才,更求之不得。但是……”

李世民道:“你也看到了,有多少衙署冗员众多,办事拖拖拉拉,相互推诿,反而耽误事情。”

“陛下是打算精简官吏?”长孙无忌反应敏锐。

李世民点头道:“朕前几年便有此想法,但先后对突厥,吐谷浑用兵,边患未平,此事不便提及。不过而今,尤其是东巡有所见闻后,朕以为,时机或许差不多了。”

“陛下,恕臣直言,精简确实必要,却需有度,不可操之过急。”长孙无忌诚恳道:“其实昔年杨广的许多举措并非失当,而是操之过急……”

“朕心里有数,此番至少要遏制冗员增加的趋势,得开个好头才行。”

长孙无忌小心翼翼地问道:“那陛下打算何时动手,让谁主持呢?”

“哼哼!”李世民看了一眼长孙无忌的表情,笑道:“别担心,这等得罪人的事情,就不让你为难了。这件事,等闲之人也办不了,办不好!”

“是……”

李世民沉声道:“让侯君集从陈州回来任吏部尚书吧,他有这个胆魄和铁腕,能办好事情。”

“侯君集确是个不错的人选。”长孙无忌附和的同时,眼珠子却转个不停,心中好似泛起了许多念头。

“不过,你们也不能躲清闲。”李世民目光凝重道:“既然动手,就要闹出点大动静,你们得陪着朕唱出戏,唱出大戏。”

第八十六章暗箭雏形

李泰出宫回到魏王府,一路闷闷不乐。

父皇和岑文本对太子李承乾一通夸赞,让他好生失望。太子不断加分,地位稳固,再有觊觎之心也是白搭。

进了王府,刘轩便匆匆迎上来,奏禀道:“殿下,杜长史来了!”

“好,快!”李泰加快脚步,匆匆往书房而去。

等候已久的工部尚书杜楚客出身京兆杜氏,乃已故莱国公杜如晦胞弟,也是京兆杜氏如今在朝廷的代表人物。因兼任魏王府长史的缘故,杜楚客与魏王李泰甚是亲厚,时间长了便渐成心腹。

“杜长史久等了。”李泰对自己的长史十分客气,毕竟杜楚客的身份摆在那里,京兆杜氏可是关陇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杜楚客婉言道:“殿下言重了,臣也是刚到不久。”

“杜长史请坐!”

“殿下似乎不高兴?”落座之后,杜楚客小声询问。

“啊,本王……”李泰不由有些迟疑。

杜楚客笑道:“殿下不必多说,臣能猜测一二,也请殿下莫要郁闷。”

“杜长史有何高见?”

杜楚客悠悠道:“这半年来,太子兢兢业业,处事得当,长孙国舅与岑文本认可,陛下有所赞许,皆不足为奇。”

“唉,本王在洛阳一番作为,毫无成效……”

“殿下,凡事要徐徐而为,切莫操之过急。”杜楚客劝慰道:“再者,殿下在洛阳并非毫无建树啊!

魏王池乃一时荣宠,可以不提,但皇上允殿下在王府开设文学馆,还让殿下编撰《括地志》,这可是实打实的成效。”

李泰失落道:“话虽如此,可如果东风强劲,纵然编好了文稿,也只能是为他人锦上添花。”

“殿下太过着急了,陛下春秋正盛,时候还长着呢!”杜楚客道:“在天下人眼里,储君行为得当那是应该的,若有不当则会,而殿下只是亲王,一旦做出成绩……”

“哦,杜长史言之有理。”

“殿下再想想,东宫这几年得到的赞誉远不如前几年多吧?听说孔颖达和张玄素他们没少直谏,这便是讯号。”

杜楚客悠悠道:“殿下的才能众所周知,再做出些成绩来……此消彼长,这个道理,殿下该明白。”

“是是!”灰心丧气的李泰神色顿时轻松,笑道:“多谢杜长史提醒!”

杜楚客摇头道:“哪里,殿下天资聪颖,只是偶然迷惘而已!”

“不过……眼睁睁看着东边春风得意,似乎不大合适吧?”李泰的声音陡然间有些阴冷。

“殿下,切勿操之过急,更不可莽撞行事。”杜楚客连忙劝阻。

“杜长史放心,这个道理本王自然明白。”李泰眯眼道:“本王是在想,打不了主人,打狗总行吧?毫无动作,人家会觉得本王好欺负的。”

“殿下是说……”

“谢逸!”李泰冷冷道:“想必你也查到了,这厮在陈州与东宫千牛贺兰楚石过从甚密。”

“是,但就此断定他是东宫之人是否会有些草率?”

李泰摇头道:“不草率,应该错不了。此人在洛阳,明里暗里没少给本王挖坑,甚至寻机陷害本王。

试想一下,背后若无东宫授意,他一个新出头的少年新秀,有这个胆量吗?又何必非要与一位皇子,一位亲王过不去呢?”

“这……”

“你可知,伊阙工地苛待工匠一事,若非欣儿恰巧听到,早做准备,本王可能已经被父皇猜忌斥责,前程尽毁。”

李泰恨恨道:“饶是如此,本王仍旧闹得灰头土脸,被人看笑话,这些都是拜东宫和谢逸所赐。”

“如此说来,倒确实……只是眼下他风头正劲,陛下似乎颇为重视,会不会……”

李泰冷笑道:“父皇是重视,但如果发现他有欺君之举,结果会怎样?”

“殿下已有策略?”

李泰摇头道:“没有,只是发现了些许蛛丝马迹,想着能不能凑起来用在那厮身上。”

构陷!

杜楚客已然明白魏王的打算,这法子不是不可以,但想要坐实,就必须做实,做得惟妙惟肖,甚至天衣无缝。只是……

“殿下发现了什么?”

李泰一摆手,刘轩上前道:“杜长史,陕州御营遭袭后,小人特意从大理寺请了经验丰富的仵作,与御医一到查验刺客尸体,发现了些许蛛丝马迹。

仵作称通常刺客或剑术高手,招式与力道皆成习惯……刺客身上有一处几乎要命的伤口,与河间郡王次子李崇晦,及其护卫身上的伤口相似,很可能是同一人,同一把刀所为。”

“如此说来,是刺客内讧?”

“也许吧,此事很值得玩味!大胆推测,很像是有人伤了李崇晦,又伤了刺客,此举很奇怪,也不合常理。当时刺客似乎正欲行刺晋王和晋阳公主,却被谢杜氏以身相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