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败家子 (尹三问)



只是还想要自己帮忙,这个行为是不是有点过分了?王君度心中冷笑,他很好奇为什么阴弘智笃定自己会帮忙?帮助李佑逃出齐州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

一个叛乱侯被追捕的皇子还有多少利用价值?或许有些时候可以锦上添花,但已经没有太多必要的决定性意义。

所以王君度并不认为掩护李佑逃出齐州有多少好处,反倒是如果他现在被抓住,然后被送去长安倒是有不少的好处。

齐州这场仗已经输了没错,但这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引子,引发长安那边……

毕竟长安还有一个战场!(未完待续。)

第三六一章守株待兔

齐州被围困已经三天了,哪怕明知道守不住,哪怕守卫的兵卒士气低落,但总要坚持负隅顽抗几日。

谢逸对此心中有数,所以并不着急,投入攻城的兵力十分有限,某种程度上只是在给齐州城内的士兵,以及那些谋反的主谋们施加心理压力。

对于一座注定坚持不了多久的城池,如果投入的兵力太大,伤亡太大真的不划算。当然了,谢逸如果动用一件神器的话,想要破城也很容易,那就是火药。

不过这玩意威力太大,李二陛下对其监管比较严格,没有批准的情况下,哪怕作为“发明者”谢逸也不敢轻易使用。

再者说,也没到那个地步,毕竟齐州城里只是些许上不得台面的蟊贼罢了。哪怕李佑是皇子,阴弘智出身贵族,但此时的他们只当得起这个称谓。

不过呢,到底是谋反的皇子,如果平叛之战太过积极,尤其是最后的攻坚阶段用力过猛,很可能会被人诟病。毕竟自己最要紧的是身份是晋王府长史,对其他皇子的打击力度太大,恐怕不太好。

所以谢逸完全一副不着急的心态,只是大军围困着齐州城,然后每日不间断发动进攻而已。除了偶尔现身督战,空闲之时甚至可以在大帐里烹茶品茗,相当轻松写意,主帅当到这份上也是没有谁了。

坐等城破,这是谢逸的原则。

要么有人主动开城投降,或者开门献城,古往今来投降的叛乱者,或者一心想要弃暗投明的叛军将领太多太多。

不过谢逸更为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那就是有人弃城而走。明知道是一座孤城绝地,只要不是哀莫大于心死,只要没有绝望,但凡还有几分求生。或者东山再起的**,就一定不会坐以待毙,就一定想要绝地突围。

李佑是不是这种人谢逸不知道,但阴弘智和王君度等人应该是的,他们都是老谋深算的阴谋家。绝对不会轻易认输,轻易束手就擒,尤其是王君度此人,成功是失败之母这句话对他的鼓励作用绝对很大,这些年来锲而不舍,再接再厉的精神也着实让人感动。

想必这一次的失败也不会打垮他。只要可以逃出去,相信他一定仍旧不会安分,一定还会寻机滋事,甚至闹出什么乱子来。对于这样的不稳定因素,最好是能够一次拔掉。

对于谢逸而言这更是此行的时候首要目的,毕竟当初李世民之所以派自己前来,为的就是这群魑魅魍魉。

如果让这些人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恐怕很难交代,自己脸上也毫无光彩可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己已经不可避免地登上他们的复仇名单。

为了避免将来小心翼翼地防备他们的偷袭复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现在讲他们一网打尽。根据夜北调查的消息,王君度本人仍旧留在齐州,也不知道是没打算。还是没来得及逃出去。

不管怎样,既然将他围在了齐州城内,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事就务必要手到擒来。

……

节奏和预料的相似。围城之后的第三天,齐州城防终于出现了些许松动。

有将领公开派人出城来投诚,沟通投降献城之事。就在谢逸在答应接待投诚之人时,齐州北门打开,一行人冲出城去。

投诚和突围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已经不重要了,那位投诚的信使虽然诚惶诚恐,但还是被夜北派人拉走,关押待审。

至于逃走的那些人,出身宋州都督府的副将立即前来禀报:“谢侯爷,有人突围,要不要率部前去追击?”

“自然是要的,你通知吴王殿下,让他去吧!”

“这……”听到谢逸的话,副将有些为难道:“谢侯爷,追击的事情还是末将去吧,莫要让殿下为难。”

谢逸道:“将军,岂不闻声东击西之说?现在逃走的这些人……吴王殿下前去追击不会有为难之事。”

副将是聪明之人,也深谙兵法,当即点头道:“遵命,多谢侯爷。”

谢逸心里明白,李恪所谓的难处就是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如果是他亲自动手去抓李佑,难免有点违背李世民和杨妃的意思,甚至可能被人诟病。宋州都督府上下已经算得上李恪的心腹,故而副将们也很细心地替自家王爷打算。

但首先出城的这波人应该不会,声东击西是一招惯常手法,以阴弘智,尤其是王君度狡兔三窟的特点,断然不会首先冒然突围。

正常情况,第一波突围可能有突然想,战斗力或许也强,但是守军的注意力也集中,包围圈更为严密,成功率并不是那么高。如果故布疑阵,用一支疑兵将防守阵线拉开,然后乱中寻机……

当李恪率领一支兵马前去追击出去的时候,谢逸并未着急趁势反攻齐州城,而是依旧摆好防线。当然了,围师必阙的原则还是要遵循的,在某些的特定的地方,特意留下了缺口,静待有人钻进去。

等待的过程并不算漫长,当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招数没有奏效的时候,城里的人自然就有些着急了。尤其是当他们是去耐性的时候,出城的愿望就越发的迫切,突围恐怕也就等不了多久。

看着不出意外,应该快了吧,谢逸看着日落西山的残阳,轻轻叹息一声。

是夜,尽管有红粉佳人等候帐中,谢逸却没有回去,而是按剑站在齐州城下,命令一支兵马对城池发动进攻。

真正的进攻力度有多大不好说,但是阵仗无疑有些吓人,城墙上本就士气不高,无心恋战的齐州士兵不免战战兢兢,好似已经做好崩溃的准备。这座齐鲁要冲,繁华都邑,在战火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陷落。

这样的情况下,齐王府里李佑的精神已经快要崩溃,他一刻也等不下去,大声疾呼道:“舅舅,快走吧,再不突围城防就保不住了……”

阴弘智看着外甥这么模样,早已没了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反而是一脸的冷漠甚至是嘲讽,不过最终还是轻轻点头……(未完待续。)

第三六二章乱始平,民未安

唐军的进攻持续了一整夜,即便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把城中守军下了个半死,城防已经岌岌可危的,甚至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城中更有许多百姓涌出,似乎是想要逃离这座被战火笼罩的城池。惊恐之下逃离,这似乎是百姓的正常反应。

但在这样的形势下,似乎又多了几分人为的因素,一下子涌出城的人太多,似乎有些不同寻常了。

这不同于站前逃难,当大军围城,围剿城中乱贼之时,城中是不那么安全,但是相比之下比强行突围逃难要安全的多。官军进城之后,只会对乱贼,以及与乱军有关的人等动手,其中少不得有些误会,或者污蔑敲诈的行径,但大体上是平稳的。

对于城中的百姓而言,这时候留在城中,躲在家里等候官军进城是上上之选,冒着兵锋刀剑出城反而是极度不明智的举措。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倒也罢了,可这么多人一下子一起出城,就显得极不寻常了,尤其是在天刚蒙蒙亮的拂晓时分。谢逸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身后有人拿着刀剑在逼迫他们。是什么人这么干,又想要做什么似乎显而易见。

搅混水,显然浑水摸鱼?谢逸冷冷一笑,同时却也有些苦恼,如果李佑等人真的夹杂在涌出城的难民人群中,想要找到并控制起来还真有些麻烦。

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佑逃走了,君不见后世的大明朱三太子遗祸了多少年?如果李佑溜走,无疑会成为李世民和继任君主的大麻烦,所以坚决不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否则将来回到长安之后是很难交代的。

该怎么办呢?

谢逸正在为此苦恼,并准备派出大量的兵力封锁道路,严加辨别审核的时候,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自己露出了马脚。

有一伙人混在逃亡的人群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本来是可以逃出官军在齐州外围的包围圈的,但是这一伙人却不断露出破绽。

甚至还有扈从与官军将士发生了冲突,以至于直接暴露了身份。正常来说,想要趁乱逃走的人,一般会格外低调,这些人的行为却反其道而行,故意十分高调张扬,好似是故意为之。

谢逸最初还以为又是故布疑阵,调虎离山的计谋。却没想到竟真真正正是一条大鱼。

齐王李佑就在其中,些许见过李佑的将领第一时间便认出了昔日的齐王殿下,今日的乱臣贼子。谢逸本人前来看过之后,更是确信无疑。

成为阶下囚的那一刻,李佑险些哭了,原以为能够顺利逃出齐州前往高丽,或者流亡天涯都好。可惜事与愿违,根本没能逃出齐州城,落在谢逸的手里。后果可以想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