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一九零二 (样样稀松)



要想成功,还应该耐下心来,再隐忍一年两年,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力量积蓄得更强大,并且要有切不断的人员、物资的补给通道。这是陈文强经过这次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因为他能够分析并总结,经验就显得很宝贵,使复兴会以后的行动能够不断改进。

…………

咣咣咣,派出的士兵拎着铜锣,边敲边在县城的街道放开喉咙大喊,“革命军秋毫无犯,只杀清兵贪官,乡亲们快到县衙,分粮食了,家家都有啊!”

时间过去了很久,街上才渐渐有了人声,先是观望,然后有胆大的出来询问,然后又有人领回了粮食和钱财,“革命军打跑了官兵,要分粮食和钱财”的消息越来越实,人声也越来越响,饱受惊吓的百姓慢慢走上街头,慢慢向县衙靠拢过来。

县衙门口,几张桌子已经拼在一起搭起个台子,按照缴获的户籍册,革命军的文书人员给前来的百姓开着条子,百姓们拿着条子便可去官库领取。

这样的施恩惠民已经不是第一次,从万宁到琼海,再到琼中,工作已经做得相当熟练。

县衙内,陈文强正接见着本县的士绅大户,这些人心里还不托底,态度都十分的恭敬。

“大人志向高远,所部亦是仁义之师。”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先是赞扬了一番,接着说道:“老朽身弱力薄,有随大人之心,却无征战之力,只有将些许粮食和财物捐出,以资军用,以表吾心。”

“吾也献粮捐金,望大人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另一个士绅也貌似诚恳的说道。

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都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层,他们才是农村的主宰者。而在琼州,由于开发较晚,土地较多,农民与这些士绅的矛盾并不象内地那样尖锐。这样也就决定了不能采取什么“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来争取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阶层。

陈文强自然知道这些士绅嘴上说得好听,却都是存着花钱破财买平安的心理。而他也根本没有“吃大户、掠钱财”的想法,只要不是穷凶极恶之辈,只要不是清兵贪官,陈文强认为都是团结争取的对象。这次给他们留下好印象,等到卷土重来的时候,拥护、支持、欢迎的肯定有,最差的也不会是敌人吧?

所以,陈文强在交谈中,态度平和,言语真挚,完全没有清朝官吏那种以上对下的傲慢和粗鲁军汉的跋扈。他将革命军的纪律解说一遍,赢得了诸如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等赞语。随后他又将革命军的战绩一一道来,向士绅们显示出革命军的实力。

当士绅们知道革命军已经连下五县的时候,都啧舌不已。一连串什么“神机妙算”“勇猛多智”“虎狼之师”等等的赞誉之词纷纷扣来。

在五指山的山区建立起根据地,基本上是确定的事情,山区周边的民情就显得很重要。如果有支持、同情的民众,那物资补给和刺探侦察就会变得很容易。所以,陈文强婉拒了士绅们的捐输,不为蝇头小利所惑,他图的是个长远。

“革命军不是打家劫舍的匪徒,我们的理想是推翻满清的腐朽统治,使国家变得富强,使民众生活安定。”陈文强笑着审视着众士绅,“所以,你们不应该害怕,反倒应该高兴。官府是个什么样子,你们心里有数,催收捐税,敲诈勒索,巧取豪夺,干的好事似乎没有几件吧?”

革命是什么,估计连这些士绅都不明白,何况是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陈文强暂时也不想花大力气宣传教育,他只是从人们最简单的愿望来显示革命军的好处。

士绅不会遭到劫掠敲诈,家眷更不会受到骚扰伤害;百姓不会被滥杀乱抓,甚至还能分粮分钱。从上到下,革命军似乎只带来了好处,副面作用几乎没有。

所以,不管你如何理解“革命”,就算是认为革命只是造反,只是改朝换代,只是能少交赋税,可只要没有对革命的恐惧,不反对革命,陈文强觉得也达到了目的。

...............

第一百二十一章切身经验

不亲身经历,就不会有直观的感悟,就不会有切身的体会,就不会有宝贵的经验。

万宁起义到现在,义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当然,这也是清军太过差劲的原因。但陈文强却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不足,预料到了这样的起义终不能持久。或者说,这样的起义还无法动摇满清的统治。

面对清军的剿杀,起义可以顺势收官,告一段落了。但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即使对外宣布失败也不使复兴会灰头土脸、招人耻笑,又能扩大在琼州的势力,以备将来更轻易地获取全琼的胜利,便成了陈文强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吴禄贞、徐青山主动弃守了所占之地,率领着革命军赶来琼中会合,趁乱大规模扩充的琼州商团和崖州民团则顺势“收复”了保亭、陵水。趁着权力真空的时机,又抓紧时间在这两地组织起民团,担负起“保境安民”的责任,并派出一队武装继续向万宁进发,准备将这个县也“收复”过来。

而这几个县的“收复”和控制毕竟是暂时的,能否长久,还取决于在琼中地区的决战。只有琼崖兵备道的清军遭到沉重打击,因为兵力不足而无法承担维护治安的任务,商团、民团的作用才会凸显,才会使官府不得不依靠这支白皮红心的武装。

而广东的清军,据陈文强的判断,只要琼州事态在控制之中,即便增兵助战,也不会长久驻扎。

…………

当吴禄贞、徐春山率领部队赶到琼中后,陈文强终于可以交卸这个不合格的“吴帅”,并把整编的任务布置给吴禄贞。

郑鸿名已死,黄氏兄弟好控制。李家俊已经掌握了多半人马,又有真正的装备齐全的革命军的威慑,整编清洗将不是很困难。

“这些人要多加注意,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军事机密,必要的时候可以——”陈文强将一份十几人的名单递给吴禄贞,脸上带着肃杀的表情。狠狠地做了个向下切的手势。

吴禄贞点了点头,随意看了看,便把名单转递给徐春山、李家俊等人。因为这些人他都很陌生,反倒是徐春山、李家俊比较熟悉。

“对来犯的清军怎么打?你前次来信时说得过于复杂,恐怕不好把握。”吴禄贞直言不讳地透露出想打大仗的心情,“打仗不比计划,想收着打就能收住。所谓猛狮搏兔,必尽全力。而且,就依现在部队的素质。也难以完成过于精细的布置。”

“嗯,这个问题我也反复想过,是有些想当然了。”陈文强自失地一笑,说道:“那就随你的指挥,打成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处理吧!所以,我得尽快赶回崖州,尽量安排得周到一些。”

“如果把清军都消灭了,你也有办法转圜吗?”吴禄贞不放心地追问道。

陈文强想了想。无奈地一笑,说道:“应该也有办法。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不好说了。嗯,军事上你说了算,其他的你不用多考虑。但我要提醒你一下,你的身份现在最好还不要暴露,这黑脸加上大胡子也挺威武的。凡事尽量让徐春山、李家俊他们顶在前面。你躲在后面出谋划策,这样我转圜起来才能更灵活。”

吴禄贞咧了咧嘴,他一直搞不明白陈文强这么费尽心机地隐藏,但军事上既然已经放手给他,他也没了顾虑。也不好再提别的什么要求。

“抓紧时间把随军的家眷都安置了,这不象个军队的样子。”陈文强挥了下手,“不愿意当兵打仗的,就让他们走,咱们不勉强。三心二意的多了,对军队不是什么好事。还要把咱们的人尽快安插,牢牢地控制住部队。执法队是可以信赖的,但也要充实人手。另外——”

陈文强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政务人员缺乏,是咱们始料未及的。打下地盘,这日常事务的管理也要搞好,才能稳固。要是全靠那些满清的旧官僚,换汤不换药,还叫什么革命?”

“政务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呢?”张继一摊手,“咱们可没有制定出来。”

“法律法规就用现成的、合理的,也就是清廷的。”陈文强不假思索地说道:“满清的问题不在于法律,而在于执行,在于体制,在于那些执行的官僚。去除了苛捐杂税,清廷推出的很多新法新政其实都是不错的,没必要全部否定。革命并不是全部推倒重来,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推翻的是什么。”

“这样行吗?”张继很是疑虑,“你刚才不是说换汤不换药,这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陈文强连连摇头,说道:“汤和药,你搞清楚就明白了。说个简单的,就关于杀人犯吧,清廷的法律也是要砍头处死的吧,你就非得标新立异,换个别的刑罚。好,变通一下,文明一些,换成绞刑也行。可你看那些贪官污吏,收受贿赂,循私枉法,杀人者无罪,这难道是法律的错?再说军队的纪律,没有哪家军队公然说劫掠百姓是应该的吧,可还不是大行其道。”

“有那么点明白了。”张继似懂非懂,挠着头,“还是仔细琢磨,还得认真思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