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储君的太子赵桓则生性木讷,并不得徽宗的欢心,若不是赵桓一直以来都是本本分分的,令徽宗找不到借口估计早就被废了,就这样赵桓每日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天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废掉。
但太子仁爱,口碑较好,大奸臣梁师成竟然非常看好赵桓,对他多方照顾,可是威胁始终来自于他下面的几个弟弟,尤其是赵楷,赵楷此人也颇具心机,他竟然找到了王黼,并认作恩师,将这个老贼生生的拉入到了自己的阵营中来。
但王黼几次提议废除太子之议,都被梁师成挡了回来,太子太傅耿南仲无奈之下,就让赵桓去求蔡京,蔡京老奸巨猾,对这件事情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夺嫡之争非常残酷,一个不小心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但蔡京聪明就在于,他派了他的两个儿子,分别进行了站队,一个跟随郓王,一个跟随太子,而自己却专心伺候好当今皇帝宋徽宗,此计非常保险,任何一方出问题他蔡京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太子监国,又恰遇金兵攻城,太子的任何主张和命令都会被郓王赵楷密切监视,稍有差池,就会招来猛烈地进攻,李纲也是在为此事担忧!他将这些秘闻都说与萧明知道,是觉得萧明会是一个帮他出主意的人。
萧明听完之后,只是感叹了一句:“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李纲还是眼巴巴的盯着萧明,希望萧明能够像刚才那样的睿智跟自己提出一个好主意出来,但萧明却问道:“京城之内,还有郸王赵焕和康王赵构二人,也算圣上之子中翘楚,李大人以为怎样?”
李纲寻思了一下道:“郸王小气胆色不足,康王莽撞幼稚!”
萧明对李纲一竖大拇指道:“一针见血,李大人既然一心想保太子,萧某不才,愿助大人一臂之力,但我有个条件,不知李大人能否同意?”
李纲道:“但讲无妨,只要不是让李某作奸犯科我都答应!”
萧明哈哈笑道:“李大人真幽默,我那会让您做如此事情,我只希望李大人,不管以后政局如何变化,请一定保重生命,不可做一时义气之事就行了!”
萧明的话,又让李纲陷入了深思当中,但很快他就郑重的点头答应了萧明。
第二天李刚就上朝觐见太子,将萧明介绍给他,太子赵桓对萧明嘉勉有加,询问萧明如何退走金兵,萧明道:“金兵已经要退了,只需等待即可,因为第一,金兵东西两路大军,一路在太原被击退,而来金兵的粮道已经被自己截断,而河北两路民团乡勇纷起抗金,那完颜宗望坚持不了多久了!”
赵桓顿时大喜,问萧明要何封赏?萧明正要提到此事,于是要求太子准许,由于汴京被围而囤积的西南两路转运的银子,可存入萧明的太平银庄!并拿出徽宗给他的谕旨。既然是徽宗皇帝准许的,那么户部的银子当然可以全都存入指定的银庄了。
萧明还有很多事没办哪,既然来到了东京,自然需要做许多事情的。
第225章实力和势力
萧明的私心不小,趁着徽宗不在,再拿着徽宗给他的谕旨,自然可以将赵桓糊弄了,他除了向赵桓要求西北两路转运的银子,而且向赵桓要了姚平仲新凤军的番号,但赵桓只同意将新凤军归入秦路番军的序列,但可从属于西军。
其实这样也行啊!萧明也知道自己最后也捞不到这支军队,好在新凤军内自己的嫡系仍在,那就来点经济上的事情,兵部每年订购的军器兵甲一般都是分属于荆州和磁州徐州等地的大炼坊制造,现在被萧明直接给许给了徐州的天平号。
除此之外,赵桓由于对萧明敬献的大炮也非常感兴趣,萧明趁此机会向赵桓建议成立皇家工部局,由萧明任专使,专门发展对国家有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工部局有调用全国资源的权利。
这件事情上,萧明颇费了番口舌,跟赵桓谈了半天关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理论,当然是改成赵桓能够听懂的话讲给他听,并且给赵桓画了个大饼,只要工部局的进展顺利那么不远的将来,整个大宋就能出现一种不需要牛马拉车的特殊动力交通工具了。
赵桓被忽悠的直接动用了玉玺,将皇家工部局的特批谕旨上加盖玉玺,责令吏部和户部立刻办理,当然是要经费有经费,要人员有人员,要资源有资源了,萧明大喜,有了这个工部局,他就可以大肆的招聘人才了。
对此李纲却是大惑不解,萧明为他解释道:“技术可以带给人的思想解放,财富则能够带给人自信,他支持太子的两条路线就是财权和技术,抓住了财权可以左右政局,掌握了最新技术的成果,才能对是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李纲也没有听的太明白,但觉得也蛮有道理的,萧明出了皇宫第一时间就赶往薛炳昌的寓所,他需要将牙行帮整个利用起来,此事必是薛炳昌的强项了。
北贸局这种临时机构,随着辽国的消亡,也几乎是属于半撤消状态了,但薛炳昌的牙行帮能力超强,仍旧不断从辽地的部落做着马匹生意,甚至还和金国也保持着贸易关系,金国女真人缺少的一些紧俏物资全都需要从牙行帮哪里弄来。
薛炳昌目前也是京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了,豪门巨宦认识了不少,尤其是又搭上了康王赵构这条线,话说赵构也不是像李纲说的那么幼稚,他从小就学会了隐忍,其母韦贵妃,性子最好,在宫中人缘最好,从不争宠,徽宗对她非常敬重,赵构从小就听从韦氏的话,他学会了隐忍,他学会了不去争。
正是由于他的不争,他也混的人缘极好,太子赵桓对其也很信任,徽宗对他也很信任,皇子中一旦发生些龌龊之事,总是不会出现赵构的身影,徽宗也回去询问他的意见,而赵构总是为他人担过,徽宗对他很满意。
萧明找到薛炳昌的时候,正好赶上赵构也在,三人也是很久没见,当下自有一番久别重逢的唏嘘,薛炳昌立刻派手下人去酒楼订座,他要给萧明接风,萧明也不客气,邀赵构一同前去,赵构也是很久没见萧明,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三人就在汴梁内城的潘楼酒店二楼的雅间落座,上的是酒店新近从蜀地进来的剑南烧锅,菜分大碗而装,十分豪爽,萧明在西北久待,也颇为习惯这种豪爽的方式,金兵围城以来,汴梁城略显市井萧条,但这座几百万的大城市在短期内就立刻恢复了繁华。
城外的金兵已经退走,汴梁城也开始敞开城门,各地的商贾又蜂拥而入,一些时令的新鲜的食材也不缺了,三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相互诉说了离别之内一些经历和见闻,薛炳昌闻听,整个西域已经落到了萧明手中,顿时大感兴趣。
他一直想通过河西地区的商道做西域的香料生意,但丝绸之路被阻断很久了,很多香料都是从海上而来的,价格贵的离谱,也曾听说有商队经过河西地区进入西域地区做生意,但最终没有回来,哪里不但有西夏回鹘的势力,甚至还有羌人的马贼。
如今整个商道全都被萧明打通,按照萧明通商的习惯,正是希望大范围招商的阶段,这个机会怎么会放过哪?原来通过萧明建立了辽国和金国的贩马商途,已经让薛炳昌赚的盆满钵溢了,这次如果能再开辟西域商途,那不是躺在床上点银子吗?
对于这种事,薛炳昌知道那只不过是敬一杯酒说一句话的事情,于是他向萧明敬酒,委婉的提出了他的要求,萧明哈哈笑道:“薛大哥始终是那么精明啊,但这件事情,靠你一个人不行,你需要有人帮你才行!”
薛炳昌点点头表示明白,这一大块肉当然自己不能吃独食了,但萧明却道:“针对于西域的贸易当以组团为佳,单此一家,怕是没有那么丰富的货品,所以建议在原来北贸局的基础上再加入西域贸易局的结构。”
薛炳昌道:“可是这个只能官家的特许才行的啊!”
“呵呵!”萧明道:“这就要看和你合伙的人是谁了?”
“我不太明白,还请明示!”
萧明吃一口菜对着赵构道:“康王殿下是否有兴趣哪?”
赵构摇了摇头道:“朝廷给我的封邑已经足够,我对钱财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萧明道:“那殿下对什么感兴趣哪?”
赵构想了想道:“我只盼望国家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父皇身体康健,赵构也练有一身武艺,盼能够为国家镇守边关,保家安邦,我就知足了!”
萧明问他道:“那么殿下对朝中李彦、蔡京、王黼、梁师成等人的印象如何?”
赵构咬牙道:“这些奸贼……!”
萧明打断他道:“殿下觉得朝中有这些人存在的话?你的那些愿望能实现吗?不光是他们,现在又出来白时中,蔡攸,李邦彦王安中等人,似乎你嘴里的这些奸贼好像还层出不穷似地!这可怎么办?”
赵构顿时哑然了,不知何言以对,想了半天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萧明,萧明为赵构和薛炳昌二人都斟满了酒碗,说道:“朝中虽然还有李纲、张叔夜、何栗、吴敏、孙傅等人确为忠臣,但这些人做事缺乏灵活不知圆通,历来不为圣上所喜,而为圣上所喜之人却尽是童贯、杨戬王黼之流的人,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
-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16-04-15 两宋元明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