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民国时期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度,但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很多男人都有妾室,后来法律做出补充,取消“妾”这种说法,把“妾”算成是男人的亲属,所以就有了姨太太这种称呼。

说起来是掩耳盗铃的做法,但在民国时期非常的普遍。

《白马啸西风》在《快活林》上连载了一个月。

读者们原本非常期待武侠大师金勇的新小说,可真正见到了却惊讶不已。

这是一个没有朝代背景,发生在遥远大漠的一个女孩子的故事,和《射雕英雄传》这种大气豪迈的武侠小说不同,这更像是一部爱情小说。

尤其是最后李文秀放手离开大漠,孤零零的一个人返回江南,更是让人揪心不已。

于是,有人看的憋闷,就在报纸上发文讨论李文秀的选择,对待爱情,要不要放手?

接着就有人说起包办婚姻的问题,在包办婚姻之下,我们根本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利。

还有人对当下离婚的人做出批判,认为是抛弃糟糠之妻,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

此时报纸上的讨论已经远远超过小说的范围,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少学者参与其中,这是民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讨论爱情和婚姻的话题。

第九十六章这个时代的饮食男女

说实话,这种争论和林子轩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旧思想和新思潮的矛盾积累到了需要爆发的时候,他的小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引子罢了。

这是青年人对于包办婚姻的抗争,老年人对于自身权威的维护。

如果没有一方退让,这场争取婚姻自由的浪潮就不会停歇。

为此,有记者向林子轩询问了他对于婚姻的看法。

面对记者,作为留学归来的有为青年,林子轩自然要支持婚姻自由,这是社会的大趋势,当然他也劝说青年人要有理、有据、有节的和家人进行沟通,不能鲁莽行事。

这是较为稳妥的回答,不保守,也不激进。

说起来,他和冯程程也是包办婚姻,连婚期都已经定下了,不过两人的相处还算融洽,没有太多的矛盾。

或许是因为还没有住在一起的缘故,繁琐的日常生活是婚姻的大杀器。

林子轩在后世看多了男女们在婚姻上随便的态度,闪婚和离婚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他对民国时代的人如此激烈的讨论婚姻没什么代入感。

过不下去离婚就是。

但在这个时代离婚对女性而言是一种巨大的伤害,这和休妻是一个意思。

就算在后世,生活在农村中的人也极少有离婚的。

这让他想起了一本书,叫做《围城》。

里面有句话很有意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真是婚姻的最佳写照,或许可以把这本书写出来,给这次婚姻大讨论做一个注脚,不过围城的时代背景在三十年代,需要略作修改。

不少人不是说他不写关注国内生活的小说么,那《围城》恐怕要再次打脸了。

结束了记者的采访,林子轩都在考虑要不要低调一点,因为这些日子以来,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记者眼中的新闻人物。

1922年5月14日,胡拾在《努力周报》上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

林子轩在上面有署名,这份政治主张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不仅是因为下面署名的人名气大,而是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知识分子阶层第一次发出了变革的声音。

为此,林子轩没少被记者采访。

他的小说引发了社会热点,他在复旦大学讲授的《红楼梦》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议。

胡拾在北平发文支持林子轩对红学的研究,认为用科学的方法系统的研究红学,将是红学的一次重大革新,是对旧红学有力的反击。

很明显,这是他们两人在互相吹捧。

在文坛就是这样,大家你捧我,我捧你,花花轿子人抬人,如此名气就上去了。

一时间,林子轩的“新文学三杰”的名号似乎越来越被认可了。

在红学界甚至有“南林北胡”的叫法。

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造成了他声名大增,俨然是社会名流的感觉,以前他出现在上流社会,是因为他是林家子弟,现在则是因为他是文学大师林子轩。

在上海,关于婚姻的讨论越闹越大,而且渐渐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有好事的记者开始探查社会名人的婚姻状况,想要给自由婚姻和包办婚姻的优劣寻找佐证,可这一查不要紧,竟然发现很多名人的婚姻都有问题。

这些人大多或明或暗的都有几个老婆,特别是曾在日本生活过的名人,成为重灾区。

很多人在日本的时候都娶过日本女人或者和日本女人有同居关系,与此同时,在国内还有妻子,甚至是还和身边的女性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

在民国法律规定一夫一妻的情况下,这些人不能以身作则,让舆论哗然。

这次事件牵扯到不少大人物,刚刚崛起的文坛新星郭沫偌也被牵连其中。

因为郭沫偌在日本和老家都有妻子,这种事情在民国时期普遍存在,一般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可这次却被记者给捅了出来。

“离掉张氏,我思想没有那么新;二女同居,我思想没有那么旧。不新不旧,只好这么过下去。”

这是郭沫偌在一封信中的言语。

在《女神》中,郭沫偌充满激情,高声呼吁变革,推翻旧世界,创立新时代,以青年人的革命导师自居。

可事实上,他没有那么的激进,更多的是喊喊口号,这让不少热血的青年颇为失望。

一些上海滩的花边小报趁着这个机会弄了一份排行榜,列举了上海滩的青年俊彦和大家闺秀,让读者玩配对的游戏。

这些大家闺秀按照容貌、家世和名气来排名,而青年俊彦则是按照才学、家世和财富来论定,所谓郎才女貌,大抵如此。

在女子方面排在第一的是盛七小姐,盛爱怡。

盛家是上海滩的顶级家族,资本大鳄,林家和盛家相比,只能算是二流家族。

盛爱怡是上海滩最大的资本家盛宣淮的七小姐。

盛宣淮是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盛七小姐出生于1900年,青春貌美,见多识广,不仅能诗会绣,还写得一手好字,更难得的是她颇有胆识,有自己的主见,以此闻名于上海滩。

在男子方面排在第一的则是文名正盛的林子轩。

林家在上海虽然比不上盛家、席家、张家这些顶级的资本大鳄,但以实业起家,稳扎稳打,在上海颇有实力。

加上林子轩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小说家,按照才气排在第一也无不可。

于是,盛七小姐和林子轩就成了郎才女貌的代名词。

花边小报为了吸引读者,还说盛七小姐极为喜爱林子轩的小说,每天都让人把报纸第一时间送到她的手中。

而林子轩也对盛七小姐倾慕不已,两人甚至书信交流,暗通曲款。

这只是小报的瞎编而已,事实上林子轩根本没见过盛爱怡,不过名人的隐私一向是读者的最爱,传播得也较为迅速。

这一点倒是和后世相同,花边新闻永远有市场。

然而,这件完全胡编乱造的花边新闻却惹恼了一个人,此人叫做宋子闻。

第九十七章未来国舅爷争风吃醋的手段

宋子闻1894年生于上海,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继入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他的家人就不用介绍了,都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

1917年,宋子闻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他带着妹妹宋玫龄一同离美回国,返回国内,在大姐宋蔼龄的介绍下,受聘为汉冶萍公司上海办事处秘书。

这间公司是清末官僚盛宣淮一手创办的。

盛宣淮在1916年过世,他的四儿子盛嗯颐是公司的总经理,宋子闻就是此人的秘书。

盛嗯颐同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宋子闻是校友,而且宋蔼龄曾经是盛家五小姐的家庭教师,彼此都很熟悉。

所以宋子闻有了进入盛家的机会,这时候,他碰到了盛家七小姐,盛爱怡。

宋子闻长得一表人才,谈吐儒雅,办事干练,很快赢得了盛家人的信任。

不久,他主动担任了盛七小姐的英语教师,还经常向她讲述大洋彼岸的异国风光和风土人情,尽可能地展示他的博学和才识。

盛爱怡也被宋子闻的才学所吸引,两人渐渐产生了情愫。

然而,七小姐的母亲庄夫人却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两人门不当户不对。

这个时候的宋家还不是以后显赫的四大家族,虽然有些产业,但和盛家这种资本大鳄完全没有可比性。

而且,宋子闻的父亲出身不好,曾经在教堂里以拉琴为生。

盛七小姐的四哥盛嗯颐也不同意,这不是穷小子想娶公主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