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这就叫做正义之师。

林子轩给宋子闻回信,答应年后会到苏联一趟,但不保证一定会说好话,他会实事求是。

1926年的除夕夜是2月12日。

这一年大家过的都不容易,天花传染还在蔓延,每天都有病人死亡,闹的人心惶惶。

林子轩准备在年底办一台春节联欢晚会,给上海市民送去点欢乐。

经过疏通,万象广播电台已然解禁,只是不能再播报新闻类节目了,寻常的文艺节目没有关系,歌舞升平嘛。

这两年,上海出现了几家广播电台,都是外国的洋行创办,目的是为了宣传洋行的产品。

不过大多都倒闭了,主要原因是亏钱。

事实上,广播电台真心不赚钱,完全是赔本赚吆喝。

光是设备维护就需要不菲的开销,还有员工的工资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

那些洋行看到万象广播电台办的红火,以为林子轩从中捞了不少好处,便打起了电台的主意,没想到落到他们自己手里就一直赔钱。

他们并不知道林子轩搞电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情怀。

万象广播电台同样赔钱,但林子轩心甘情愿,这是商人不能理解的。

作为穿越者,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总要找寻那些熟悉的印记。才不会觉得孤单。

这一次,他打算仿照后世办一场春节晚会,在除夕夜通过广播送到上海市民的家里,给他们带去欢声笑语。

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他还给上海的各家福利院赠送了收音机。

晚会自然不可能直播,而是事先灌录到唱片上,到了除夕夜用留声机播放。

至于晚会的节目,舞蹈和魔术绝对不行,因为听众看不到。只能在歌曲、戏曲和语言类节目上下功夫了。

歌曲方面没问题,这是林子轩的强项。

戏曲主要选择海派京剧和江浙一带的地方戏,毕竟这次春晚面对的听众是上海人。

林子轩特意找来了上海的滑稽戏演员,这位演员叫做王五能,一个人的独角戏,无论是唱戏还是讲笑话都是一绝。

滑稽戏和北方的单口相声类似,但有江南的地方特色。

关于语言类节目,小品不行,只能说相声了。

林子轩写了几个段子,都是他在后世听过的老段子。比如《关公战秦琼》。

大过年的,以逗趣为主,也没有太多讽刺的内容。

相声这种表演形式在北方流行,南方也有,但流传不广。

北平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是相声的三大发源地,上海有相声演员,在各种游艺场演出,没有特别出名的大家。

林子轩是春晚的总导演和总策划,还兼任主持人。

晚会的节目主持人是他和黄榴霜,就是报个节目名字。同时还能介绍黄榴霜。

作为海外华侨的代表,黄榴霜会在晚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并聊聊海外华侨的处境和想法,祝愿国家繁荣昌盛等等。

在晚会上。会有几首爱国歌曲,比如那首《中国人》。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

“一样的泪。一样的痛,如今的苦难,我们记在心中。一样的血,一样的种,未来还有梦,我们一起开拓。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按照后世的说话,这是一台充满正能量和主旋律的晚会。

林子轩清楚这个时代正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以往明月唱片公司灌录的唱片多是靡靡之音,婉转抒情。

林子轩预备出一张以爱国歌曲为主的唱片,培养一位男歌星,收录像是《精忠报国》这类的歌曲,想必在青年中会有市场。

万象广播电台要举办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春节晚会的消息早早的传开。

这个时代的人不明白“春晚”的概念,林子轩在报纸上做了解释,就是除夕晚上举办的文艺汇演,把歌曲和戏曲放在一起的大杂烩。

有人觉得新奇,有人认为胡闹。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守岁,谁有时间听收音机啊,不就是唱歌和唱戏嘛,平时都能听到,没必要非要在除夕夜守着收音机。

对此林子轩不予辩解。

推广一项活动需要时间,只要广播电台每年坚持办春晚,相信春晚会深入人心,成为家家户户除夕夜的一道大餐。

老年人不以为然,年轻人却相当感兴趣,不少家庭在除夕夜都打开了收音机。

2月12日晚七点,在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中,中国第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

林子轩和黄榴霜对过去一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做了简短的回顾,对新的一年发出祝福。

随着一个个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听众被吸引。

老年人喜欢听戏,年轻人想要听歌曲,有能逗笑的相声,也有戳中人泪点的爱国歌曲。

尤其是黄榴霜用不标准的国语演唱《我的中国心》的时候,听众不由得黯然。

那首《中国人》同样唱到了听众的心坎里,国家想要强大起来,需要每个中国人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未来。

这时候听众才明白“春晚”的意思,春晚就是一场符合全家人口味的大联欢,每个人都能找到爱听的节目,还能陪着家人一起收听。

春晚代表着一家团圆。

伴随着《难忘今宵》这首歌,中国第一台春晚就此结束,听众觉得意犹未尽。

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

这就是家国情怀。

第三百零四章滚滚红尘中,有幸遇到你

万象广播电台举办的这台别开生面的春节联欢晚会受到不少好评。

不仅是节目好,还有这种大杂烩的表演形式同样新颖。

以往在戏曲舞台唱戏,在话剧舞台演话剧,在电影院放电影,较为分明,各个艺术门类串场的不多,极少出现这种一会唱戏,一会唱歌的情况。

而且,通过收音机不需要花钱,不需要外出,只要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这一切。

毫无疑问,电台广播开启了免费模式的先河。

上海不少戏曲舞台的老板琢磨着是不是也用这种大杂烩的表演方式来吸引观众。

想法不错,不过因为涉及到不少行业,组织起来较为麻烦。

一台综合性的晚会可不是那么好办的。

林子轩为了这台春晚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请了不少戏曲名角,灌录唱片,花费不菲,他自然要捞回来。

为了扩大这台春节晚会的影响力,他采用后世电视台常用的手段,那就是不停的重播。

大年初一重播,年初二还重播,一直到年初五……

通过重播的方式,还有媒体的宣传,加上不错的口碑,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台晚会。

然后,他会发行晚会的唱片,通过卖唱片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

在收音机里听过晚会的听众或许想买张唱片用于收藏,没听过的人看到讨论的这么热烈,也想买一张唱片听听,如此唱片的销量自然就上去了。

新闻媒体对这台晚会的报道把焦点放在爱国主义宣传和弘扬正能量上面。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正能量”这种说法,意会即可。

不少社会学的学者认为这种春节晚会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如果能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效果会更好。

报纸上的热议还在继续,林子轩则要准备前往苏联了。

这个时间段到苏联纯粹是受罪,天气太冷。在后世的天气预报中,一旦有西伯利亚寒流过来。中国就要大幅的降温。

可见西伯利亚有多么的冷,等到夏天去还好一些。

不过既然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没有反悔的道理,好在一路坐火车,速度比邮轮快得多,来回不需要太长时间。

冯程程一面收拾行李,一面仔细叮嘱着林子轩。

林子轩听着耳边的叮咛,望着自己的妻子。心神恍惚。

当年那个受到五四影响的进步女青年,一转眼成为了孩子的母亲,没有了激进的思想,每日在家庭里打转,照顾丈夫和孩子。

消磨了棱角,回归于平凡,隐藏在林子轩的身后,默默承担着一切。

这或许是这个时代女性的最终归宿。

她不能像殷明竹一样在电影中展示自身的美丽,也不能像宋家三小姐一样有着远大的抱负,她只是安静的守护着这个家庭。

在别人眼中。能够嫁给林子轩,冯程程非常幸运。

但林子轩知道,真正幸运的是他。这些年他去了不少地方,做了很多事,取得了成绩,这是因为背后有这个女子默默的付出。

林子轩握着冯程程的手,想说些感谢的话,又找不到适合的言语。

两人的感情很好,多年的相处,不需要一声道谢,生活不是电影。不用把“我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林子轩可以写情诗,却难以把情话说出口。

“和我一起去苏俄吧!”最后。林子轩如此说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