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邀请函上没有写具体的日期,等林子轩有时间的时候再到苏联一行不迟。
苏联发出邀请函重点是摆明一种态度,我们光明正大,不怕你们调查。
而且,这么多中国知识界的精英不可能一起到苏联去,谁有空谁就可以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随时欢迎中国学者的到来。
如此一来,林子轩放心了,他在报纸上做出回应,有时间一定前往苏联参观访问。
第二百九十六章在写与不写之间
对于苏联的邀请函,林子轩采取了拖字决,胡拾表示在适当的时机会去苏联,鲁讯则表声明婉拒了这次邀请。
三人的态度并不相同。
林子轩在后世通过书籍了解了这个时期苏联的现状,就算真的去苏联也看不到真实的情况,恐怕都是安排好的节目。
比如一群穿着整齐的小孩子给你献上鲜花,学校里的学生正在朗诵你写的诗歌,一批苏联的文学家陪你聊天。
商店里都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种类丰富的食物任你挑选。
莫斯科的街道上行走着精神饱满的民众,他们斗志昂扬,向你讲述十月革命后整个国家生的巨大变化。
或许还会到郊野看看农田里正在辛勤劳作的农民,这些农民会满怀喜悦的告诉你当家作主的感觉,他们正走在通往幸福的大路上。
在剧院里,正在上演革命戏剧,告诉你这个国家的人民是多么的坚强。
最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里你会看到到处都是和谐的场面,中国留学生吃得好穿的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苏联教师打成一片。
处处是欢乐,苏联就是一个人间乐园。
当然,你要按照他们的安排来游览,不能随意走动,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以上就是林子轩对于到苏联参观访问的想象,所以他没什么期待,等什么时候空闲下来就去跑一趟,算是完成任务吧。
至于回来后怎么说,他还没有想好。
苏联人自然希望中国的知识精英们替他们说好话,林子轩相信会有人替他们说好话,但他绝不会这么做,这是做人的原则问题。
胡拾没去过苏联,他对苏联颇有兴趣,还写信邀请林子轩有暇时一同前往。
对于鲁讯为什么婉拒,林子轩就不得而知了。
按理说,鲁讯对苏俄革命抱有理解和同情的态度。他曾经批驳过徐至摩。
徐至摩在《欧游漫录》中写了对托尔斯泰大女儿的同情。
鲁讯就表示:“俄国大改革之后,我就看见些游览者的各种评论。或者说贵人怎样惨苦,简直不像人间……我想,这大概都是对的。贵人自然总要较为苦恼。平民也自然比先前抬了头,游览的人,各照自己的观点说了一面的话。”
或许这个时期的鲁讯正处在犹豫彷徨之中,才不愿意到苏联去。
若是看到了不好的现象,他回国后是写还是不写呢?
在写与不写之间。在写什么与不写什么之间,拷问的是一个人的内心。
林子轩暂时摆脱掉去苏联的问题,好好的在家里过上几日安逸的生活。
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公司照常运转,冯程程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老板娘坐镇,下面的员工至少会安心许多。
特别是在万象书局被查封之后,上海有不少家书局趁火打劫。
他们不仅要挖万象书局的编辑,更要挖万象书局旗下的作者。
这些作者可是书局宝贵的财富,一个作者从新人到出名需要书局花费大力气培养。一旦被竞争对手挖去,损失不小。
在这件事情中,商务印书馆最为卖力。
商务印书馆本身就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社,对编辑和作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还散布谣言说林子轩得罪了法租界当局,万象书局不可能解封了。
闹的万象书局旗下的员工和作者人心惶惶。
员工要靠薪水生活,作者要靠稿费度日,万象书局一日不解封,他们就没有收入来源。
林子轩在临走的时候多了他们一个月的薪水,算是带薪休假了。
对于作者。可以先交稿,结算稿费,只是稿子暂时不表而已。
这种带有福利性质的措施暂时稳住了人心,不干活还有钱拿的好事谁都不会拒绝。
按照林子轩的想法。至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件事就能解决,他没想到北洋政府和外国公使团的谈判破裂,导致上海局势紧张。
就这么一直拖了下去,到了月份万象书局还是没有解封的迹象。
这让一些人坐不住了,他们要养家糊口,不能这么干等下去。纷纷开始寻找下家。
还有人传播谣言说明星电影公司也要关门了,这明显是那些电影公司干的好事,想要趁乱兴风作浪,把明星电影公司搞垮。
这时候,冯程程把平禁亚和周剑允等公司高层找来,稳定人心。
这些人倒是没有要走的意思,立场非常的坚定,他们了解林子轩的实力,就算不说林子轩,这位林夫人也不是好惹的。
别看她一副娇弱的样子,身后可是站着上海滩大佬冯敬尧呢。
谁敢得罪啊,信不信分分钟把你投进黄浦江喂鱼。
也只有那些底层的小人物才会慌乱,越是了解林子轩在上海实力的人越会安心。
所以,这场混乱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被挖走的也只是一些底层或者中层的人员,公司高层一个不少。
随着月底万象书局解禁,谣言不攻自破。
平禁亚向林子轩汇报了大致的情况,除了公司员工,还有几位作家投向了其他书局。
对此林子轩不怎么在意,他手里不缺作家,万象书局自己就能培养作家,他只是对那些趁火打劫的人非常不满。
看来要进行反击了,老虎不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平禁亚离开林子轩的办公室,为那些捣乱的人默哀。
他比谁都清楚在万象书局林子轩才是真正的核心,就算是所有人都走了,这位大老板也能再创建出来一个万象书局。
万象书局的创作小组就像是工厂的生产线,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各种类型的。
提供那些故事大纲的人正是林子轩。
平禁亚猜不出林子轩脑子里还有多少大纲,他也懒得猜,只知道跟着大老板万象书局一定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书局。
而他正是这家书局的负责人,这就足够了。
林子轩的第一步并没有针对商务印书馆,而是和西班牙商人雷玛斯达成了一个协议。
经过了五卅事件,上海民众对于外国人的仇视情绪愈的强烈,雷玛斯感觉自己在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急于离开中国。
于是,林子轩租下了雷玛斯手中的豪华影戏院。
雷玛斯只要留下一个人在上海收租金就行了,他可以随时离开中国。
就这样,林子轩拥有上海七成以上的影戏院,成为了上海电影行业的霸主。
...
...
第二百九十七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掌握了影戏院后,林子轩给上海的各家电影公司发去一封信函。
为了规范中国的电影市场,为了中国电影行业快速有序的发展,上海明星电影公司预备成立全国电影协会,希望各家电影公司加入进来,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他还特别声明,拒绝加入电影协会的电影公司不得在电影协会旗下的影戏院放映影片。
也就是说,你要是不加入,以后拍摄的电影就没有地方放映。
林子轩敢说这句话,是因为他掌握着上海七成的豪华影戏院。
另外两成豪华影戏院在外国人手中,专门放映西方电影,剩下一成豪华影戏院和一些设施简陋的小型戏院掌握在其他中国商人手中。
电影想要赚钱就要在豪华影戏院才能卖出票价来。
豪华影戏院一张票是一块五角钱,小型戏院一张票是两角钱,差距太过悬殊。
这正是得戏院者得天下。
电影公司拍摄电影是为了赚钱,如果继续和林子轩作对,他们的电影会被排挤出上海。
所以上海大部分电影公司都愿意加入这个电影协会,不过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随着国产电影的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乱象丛生,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赚取票房,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的艳情片和鬼怪片,内容低俗不堪,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
但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善的电影审查制度,只能依靠舆论的监督,效果不大。
长此以往。跟风严重,劣币驱除良币。电影行业前景堪忧。
林子轩弄出这个全国电影协会,就是一个自治机构。让电影行业内部自查自纠。
这和各个行业的行会类似。
电影协会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竞争规范化,不能这么无序和盲目的发展下去。
这个协会会邀请社会上的名流组成一个审查委员会,对国产电影进行审查,剔除那些庸俗的电影,不准在影院放映。
≥⊥≥⊥,
当然,林子轩不是要限制国产电影的发展,而是试图让国产电影良性的发展。
在后世,他就不满那些电影审查部门的官僚作风。现在自己有了制定规则的机会,就希望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影审查程序。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一八五三 (酥酥麻麻) 起点VIP2016-04-05 清史民国十九世纪,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堕入深渊的开端,如果有一个穿越者...
-
超级兵工帝国 (龙魂在华夏) 起点VIP2016-03-31 架空历史兵器工业专家肖卫国在一次未来主战坦克的新型动力系统测试中被炸穿越了,来到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