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普通人之间的善良友爱都是正能量,歌颂真善美没什么不好。
但以鲁讯为首的文学研究会成员都在着力的挖掘生活中的悲苦,以为把这样悲惨的人生展现出来,就能唤醒大众。
一旦有作家歌颂生活,就会被认为是在为北洋政府粉饰太平,从而受到攻讦。
这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创作倾向是这个时代文学的特征,文学和政治离得太近了。
在后世,这种做法叫做上纲上线,把所有问题都提到重大原则的高度。
林子轩的边城就被有些人认为是在粉饰太平。
他们主观的认为湘西连年战祸。哪里有那样纯净的山水和人心,不过是一种臆想罢了。
但这些人并没有深入农村里去观察和生活,只是凭着主观经验进行抨击。
反正只要是写社会好的,都是粉饰太平,都是虚假。
林子轩不反对描写社会的黑暗面,揭露北洋政府的暴行,但不能由此武断的认为其他的文学作要被消灭。
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绝不可取,他一直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也是他选择鲁讯和郁达浮的原因,因为他们代表着新文学的成果。
不能因为这类和他的创作主张不同就不给出版。那样的思想太过狭隘了。
这套新文学丛书在美国没有引起反响,但在国内却受到了热捧。
这毕竟代表着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在国外出版了,迈出了一大步。如此一来,这些作家都是世界级的文学家了。
国内的报纸大篇幅的报道此事,还采访了郁达浮和鲁讯,搞得非常隆重。
他们把美国评论家的话翻译过来,专门挑好听的刊登在报纸上,批评的直接删掉。
就这样。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神奇的接轨了。
看到这种情况,国内的不少作家心思活泛起来,纷纷向林子轩打听情况,他们也准备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林子轩都不好意思告诉他们销量,卖出去上百本算是畅销么?
这一次真的是赔本赚吆喝了,他劝那些人不要心急,要一步步的来,却被人鄙视。
他们觉得林子轩太自私了,你自己在美国出名了,就想挡住别人的路。
谢冰欣身在美国,知道真实的情况,却没有说出来,她的卖出去不到一千本,相对于在国内的销量,说出去太丢人了。
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
林子轩其实没有搞明白国内那些作家的意思。
他们不在乎自己的书在美国的销量,也不在乎能不能赚钱,只是需要一个世界级文学家的名头,好在国内唬人。
到那时,他们也可以谦虚的说我的书在美国出版了,这多有面子啊。
如果只是这样,林子轩倒是可以为这些人介绍美国的小型出版社自费出版。
美国的一些小书商不怎么注重经营,而是重视利益,只要给钱,出版完全不成问题。
这一次的新文学丛书不能算是成功,却也不算失败,总要进行尝试,慢慢的积累。
第二批新文学丛书,林子轩打算出版散文和诗集,让国外的读者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学。
他这次到好莱坞是推销电影。
经过几年的电影输入,如今的明星电影公司在好莱坞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美国放映的中国电影大多出自明星电影公司。
他已经不需要通过中间商来和大电影公司接触了,而是直接可以联系派拉蒙和环球。
虽然价格仍然很低,也不会有太好的放映时段,却是一种进步。
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愿意购买明星电影公司的电影,一方面是电影质量不错,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这种带有异域风情的电影供西方观众猎奇。
同时,也能吸引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进入影院。
只要能赚钱,这些电影公司并不在乎观众是白人还是华人。
这一次,林子轩推销的是杀手李昂,他要看看这部片子能不能在美国获得成功。
第二百七十八章偷偷改变世界的感觉
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内,林子轩拿着从不同商店买来的大信封和邮票,把一本本书籍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和打印出来的地址。
这些地址都是世界各大出版社的地址,以美国的居多。
在行动之前,他带上手套,把所有物品都擦拭一遍,这是为了防止留下指纹。
他相信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指纹提取技术,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林子轩来自后世,他比谁都了解未来的科技,万一因为今天的一时疏忽导致几十年后被人查出来,那真是丢尽了穿越者的脸面。
而且,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时代的技术人员,指纹识别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这种技术曾经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古代的契约、户籍和诉讼中。
在那些文件上总是会被要求按上手印,这就是身份确认。
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人已经知道了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还能对指纹的形态和结构进行区分,并分门别类,应用到实践上来。
做完这一切,他呆在房间里等着。
他来到洛杉矶已经两天了,这两天他装成游客进行实地考察。
他在观察这个城市的环境,街上的警察对于陌生游客是否在意,有没有人暗中跟随,清晨和傍晚街道上的治安状况,最关键的是邮筒的位置。
事实上,林子轩过于小心了,也难怪,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情。
他在后世看过的谍战片中,间谍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问题,然后被抓住或者打死,所以他格外的小心谨慎。
实际上,美国的情报部门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他的身上,他又不是外交人员。
他以为自己在改变世界,可是世界上的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他有点自己吓自己了。
清晨时分。林子轩拿着行李箱,坐上第一班电车,前往洛杉矶的另一端。
这个时候整座城市刚刚醒来,大多数美国人正在家里吃着早饭。准备上班,街道上非常冷清,只有过着夜生活的人才在此时回家。
半个小时后,林子轩下车,找到街边的邮筒。打开行李箱,把一个个信封装入邮筒。
然后,他打量了一下周围,没什么人关注他。
他脱掉手套,放进口袋里,拎起空空的箱子,走到道路另一端的站台,等待着电车的到来,接着坐上电车,返回旅馆。
在电车上。刚刚升起的日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有点刺眼。
他眯起眼睛,不敢相信会这么的顺利。
世界会因此而改变么?
林子轩不知道,他会关注随后几年世界局势的发展,以此来验证这本书有没有起作用。
当然,他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
如果几年后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没有改变,仍然坚持除了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并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那林子轩就会把苏联拉下水。
他在后世的网络上看过不少有关苏联的架空历史小说,比如那本《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按照这种套路,仿照《高堡奇人》写一本苏联被日本占领的架空文并不困难。
只要大致的历史事件吻合。想必会引起苏联的警觉。
林子轩发现这种偷偷改变历史的感觉有点让人上瘾,就好像自己在偷窥全世界一样。
他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在这件事情上越陷越深。
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作为穿越者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他回到旅馆,刚好赶上早餐,吃完早餐,他退掉房间,朝着好莱坞而去。
来到好莱坞,林子轩找到道格拉斯希拉。把《魂断蓝桥》的剧本交给那位加拿大女孩。
经过慎重选择,瑙玛希拉选择了《魂断蓝桥》。
她知道以她此时在好莱坞的地位,米高梅公司不可能给她投资大制作。
《泰坦尼克号》是不用想了,《公主日记》是两个人的对手戏,喜剧片虽然讨喜,却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诺丁山》的剧本很有新意,但若是一位真正的大明星出演效果会更好,她还不够资格。
而且,此时的好莱坞女明星的地位显然比不上男明星,这个剧本可能不会被公司通过,得不到资金。
《魂断蓝桥》是她最为满意的剧本,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两个相爱的人却最终不能在一起。
特别是女主角最后的死亡,触动人的心灵,是战争和这个时代造成的悲剧。
这部电影会让人反思,成为经典,她也会因此而成名,被观众记住。
瑙玛爱不释手的翻看着剧本,拉着哥哥要去找米高梅公司的制片人,进行讨论,恨不得这部电影立刻就能开拍。
作为编剧,林子轩没有参与其中,他要和派拉蒙电影公司的制作经理见面。
派拉蒙是目前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公司,掌握着全美连锁的电影院,旗下有着众多的明星,在好莱坞拥有霸主地位。
《乱世佳人》的电影改编权就被派拉蒙买走了,他们正在考虑是不是拍摄成有声电影。
明星电影公司的影片质量上有保证,每部电影根据类型能卖到4万到8万美元不等。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一八五三 (酥酥麻麻) 起点VIP2016-04-05 清史民国十九世纪,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堕入深渊的开端,如果有一个穿越者...
-
超级兵工帝国 (龙魂在华夏) 起点VIP2016-03-31 架空历史兵器工业专家肖卫国在一次未来主战坦克的新型动力系统测试中被炸穿越了,来到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