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大文豪 (薪越)



小弟嘛,不用白不用。

这时候就能看出林子轩文人这个身份的好处了。

在学校教书的大多都是文人和学者,以他的声望号召一下,就算那些人稍微说上两句好话,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当然,商务印书馆对这些文人也具有影响力,他们想要出书就要找出版社。

比如研究会的成员,编辑的《小说月报》正是商务印书馆旗下的刊物,商务印书馆旗下还有诸如《东方杂志》这类影响力较大的期刊。

所以说,这是一个长期竞争的过程。

商务印书馆的出手让林子轩很恼火,他决定全力进军教科书市场,既然已经撕破脸面了,那就没必要遮遮掩掩了。

万象书局想要发展,这一步必须要走。

新生力量只有打破旧有势力的垄断,才能获得生存的权利。

不过这不是他的一时冲动,而是找到了合作伙伴,这个人就是世界书局的经理沈知放。

沈知放生于1882年,浙江绍兴人,祖上是藏书世家。

然而,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是家道衰落,仅有薄田数亩,靠摆书摊为生。

沈知放年少时,就被父亲送到绍兴奎照楼书坊当学徒,1899年进上海广益书局,1900年入商务印书馆。

当时,商务印书馆的老板非常赏识沈知放,曾经说过“此人才气宏阔,一旦让其离去,日后必将成为商务之患”。

1913年,沈知放离开商务印书馆,进入中华书局任副经理,从而奠定了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分庭抗礼的出版地位。

1917年,沈知放因用公款大量购纸投机失败,不得不离开中华,自己创办世界书局。

林子轩和沈知放打交道,是因为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沈知放看重向慨然的写作才能,高价邀请他写武侠小说,并为其出版,没想到被林子轩半路截胡,《江湖奇侠传》首先在《通俗小说周报》上连载了。

林子轩也知道这件事做的不怎么厚道,便请周瘦绢作为中间人邀请沈知放聚一聚,算是赔罪,两人把话说开,就此和解了。

有时候就是一个面子的问题。

万象书局和世界书局都属于中型书局。

所谓的中型书局是指有自己的印刷厂,职工至少百人以上,有自己的发行渠道,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局或者办事处。

两家书局联手,可以借用彼此的发行渠道,代售另一家书局的书籍。

沈知放在出版教科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在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都工作过,知道这两大书局对大城市极为重视,却忽视了一些中小城市。

他的策略是把教科书的销售重点放在全国各地的小县城,避免了和两大出版社的直接竞争,只要赢得了好口碑,再从县城杀回大城市。

林子轩颇为诧异,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吧?

在接近农历新年的时候,上海的电影行业乱成一团,挖角成了一种风气,闹的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心思工作。

电影圈内的从业人员见面打招呼的时候都会问:今天,你被挖了么?

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那就是这些从业人员的薪酬翻倍的增长,特别是当红的明星。

张时川的天一公司出了每部电影1200块的薪酬挖殷明竹,对王汉论的报价是800块银元,就连刚刚走红的童星但二春都开出了700块的高薪。

其他配角的薪酬也增长不少,一时间,似乎中国电影在演员的薪酬上朝着好莱坞看齐了。

这就造成了电影成本的直线上升,薪酬这种东西升上去很容易,但要降下来可就难了。

这种恶性竞争不会有好结果,但林子轩没有办法阻止。

在高薪的利诱下,刚刚通过《妈妈再爱我一次》出名的王汉论转投天一电影公司,而殷明竹却不为所动。

这和她们的境况有关系,殷明竹是富家小姐,不缺钱,演电影是为了兴趣。

何况殷明竹和但杜予似乎有了超越男女纯洁友谊的关系。

而王汉论却需要生活,特别是因为这部电影,她已经和家庭决裂了,哪家公司出的薪酬高自然就到哪家公司去。

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明星电影公司的第三部影片《大闹天宫》就要上映了。

在上映之前,难免被抹黑,说什么不过是京剧猴戏的翻版,看电影还不如看京剧。

还有说明星电影公司是要毁掉《西游记》,根本拍不出书中的神奇场景,是在糊弄观众。

林子轩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好不好看,不是你们说了算,要看过才知道。

顶着不断的争议声,1923年1月20日,《大闹天宫》在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首映。

第一百五十三章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

作为明星电影公司的年度压轴之作,《大闹天宫》的宣传可谓是不遗余力。

因为这是重要的事情,所以每天在电台广播中都要广播三遍。

林子轩还用笔名写了一篇评论性文章《一只猴子的逆天之路》,指出了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的战斗精神,它敢于反抗天庭的暴政,敢于进行战斗。

他把孙悟空塑造成一名斗士的形象,结合当下中国的现状,矛头直指北洋军阀政府。

并在最后写了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诸君仍需努力。

为了宣传电影,他也算是蛮拼了。

当然,他没有在这个时候抄袭《悟空传》,在民国时期写《悟空传》扑街的可能性极大。

这篇文章非常的应景。

此时,在广东叛变的粤系军阀陈炯名被驱逐,孙仲山准备结束在上海的生活,返回广州重建陆海军,继续北伐。

他在一次谈话中提到了这篇文章,颇为赞赏。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学中人物的重新解读,赋予其新时代的意义,这也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其实,这同样是林子轩拍摄《大闹天宫》的意图。

除了追寻童年的记忆外,他想要塑造一个狂傲不羁的形象,孙悟空那种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应该能让这个时代的人有所触动。

《津门大侠霍元甲》讲的是爱国情怀,《大闹天宫》讲的是为了自由而战斗的精神。

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不屈的战斗,这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孙悟空无疑是最好的代言人。

在电影放映之后,林子轩还准备用笔名写几篇解读孙悟空的文章。

现在是他欣赏电影的时候了,就算是看过了一遍,他仍然不会厌倦,这本来就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

影片的开头是一段风景,旁白在介绍这个全新的世界。

这里是东胜神州傲来国的花果山,在开天辟地之时,一块仙石恰巧落在这里,经历了无数岁月,最终孕育出了一只石猴。

电影的外景都是在崇明岛拍摄的。

民国时期的崇明岛还没有被开发,只有一座小镇子,颇为荒凉,非常符合花果山的设定,而且周边就是入海口,能够展现海中仙岛的景象。

特别是起雾的时候,更为飘渺。

接下来,石头炸开,一只猴子从里面跳了出来。

郑发祥抛弃了京剧脸谱和华丽的装扮,在脸上粘上金色的猴毛,身上套上一层由金色毛发构成的衣服,这件衣服可是特制的。

这样更为生活化,他的动作同样灵巧,像猴子一样在山野间爬行和跳跃。

在这里,你根本找不到京剧猴戏的影子,只看到一只灵巧的猴子,这就是电影和京剧的区别,他不仅做到了形似,还做到了神似。

石猴和其他猴子打赌,闯入水帘洞,从而成为了猴王。

如果是京剧,这里会有大段的武打场面,但在电影中,只是用来表现猴子的日常生活和石猴勇敢的性格。

但正是这种日常生活才考验演员的功底,如果不是真的了解猴子,很难演的惟妙惟肖。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石猴看到其他猴子生老病死,心中感慨,便想要去外界拜师学艺,寻找一个长生的法子。

于是,它离开花果山,划着竹筏,朝着茫茫大海而去。

拜师学艺这一段是重点,这可是第一次展现神奇的法术。

孙悟空学会法术之后,开始在同门面前显摆。

他一会变成一棵树,一会变成一只鸟,一会钻进地底,一会飞上天空……

这就需要各种道具了,无论是树还是地底,都设有机关,看着孙悟空是钻了进去,不过里面是中空的,摄影技巧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比如破镜重圆,你可以拍摄一张好镜子的照片,再拍摄一张碎镜子的照片。

如果你把好镜子的照片放在碎镜子的照片前面,观众会认为这个镜子摔碎了。

如果你把碎镜子的照片放在好镜子的照片前面,观众主观上会认为这个碎镜子复原了。

在电影拍摄上,这叫做蒙太奇。

也就是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

因为观众对于这种情况会自行进行脑补,也可以说是导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了观众,让观众按照导演的暗示进行联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